我相信你们在听我演讲时,内心一定产生了许多问题,并很乐意听到关于它们的解答。但我在此时此地却还不能回答,然而我却非常相信这些问题中无一能动摇我们的这个论点:即,宗教的世界观取决于儿童时期的状况。然而,更让人惊奇的是,尽管这种世界观产生得很早,很幼稚,但它还是有自己的先驱。毫无疑问,过去有过一个既无宗教也无神的时期,它被称为泛灵论时期(the age animism)。那时候世界上充斥着类似与人的心灵存在物,我们称它为精灵(demom)。外界一切物体都是它们的住处,或者和它们是同类事物;可是没有一种至高无卜的势力能够产生它们,统治它们,并且人类也可以向它请求保护和帮助。泛灵论所谓的精灵对人类多半持敌对态度,不过人类在当时似乎比后来更自信。他们一定常常处在一种对这些邪恶精灵的极度状态中;但他们采用某行为以保护自己,防备精灵。他们认为那些行为具有驱赶精灵的威力。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未曾自认为毫无防御能力。他们如果有求于自然——例如,求雨——便不在掌管气象的天神之前祷告,而是用一种符咒,以希望对于自然施加直接的影响。在他们对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势力的斗争中,他们的首要武器是巫术(mag—jc),这是现代技术的始祖。我们推测,他们之所以相信巫术,乃是因为他们高估了自己的理智作用,相信“思想万能”。附带说一下,这种凭信也可以在我们的强迫观念性神经症患者身上遇到。我们可以想象那个时代的人特别骄傲于他们语言的知识,因为既有语言,那么思想起来就很便利。他们认为巫术的力量产生于词汇。这个特征后来被宗教所吸收。“上帝说:‘要有光亮!’于是便有了光亮。”但巫术活动的事实表明泛灵论时期的人也不完全信赖他自己欲望的力量。准确地说,他们采取一种行动是期望产生这样一种效果,即诱使自然界模仿之一动作。他们需要雨,便亲自做倒水的动作;想让土地多产果实时.就在田里对着土地做着戏剧般的’性交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