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压缩饼干 [打印本页]
作者: 迪克糖 时间: 2011-11-27 23:01
标题: 压缩饼干
本帖最后由 迪克糖 于 2011-11-27 23:14 编辑
2010.6.3
今天发生的事要说清楚得回溯到三年前。
先来讲讲我从人们口中听来的红衣女人的故事,因为是故事,所以不免在传播中按照众人意愿修修改改,到我耳中已是完美版本,如同人们将一块圆滑的卵石递给我把玩一番,但我知道这石头的最初模样并不是这样。
故事三三两两就可讲完,现在我动笔将它写下来,按照一个写作者的习惯,我有必要在事实之间增添关节,一来使其更具观赏性,二来是对主角的重视。一个悲惨故事比一个美满故事更有示众的价值,毕竟在一开始它就承载读者的期望。
少女的名字无足轻重,三年前她离家出走,并不是因为天生叛逆,只是她在家呆不下去。后来一回想,她都会被梦中栩栩如生的情景吓醒。所有的家庭不幸千差万别却殊途同归。继父在她还未初潮时就侵犯了她,后来她意识到问题的严峻,趁继父不在的时候畏缩地跟妈妈道明,她跟妈妈说“叔叔”老是碰她下面。她不叫那个男人“爸爸”,但男人不但毫不介意,还非常乐意。每次他进入她的房间,总会让少女叫他“叔叔”,叫一声,他就亲她一下,少女害怕了,她不想叫,“叔叔”就威吓她。男人力气很大,一只手攥住少女两只纤弱的手臂,一只手探入她的裙底,他买了很多条裙子给少女,少女翻遍衣橱没有找到一条自己的裤子。这些事都发生在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后来少女似乎麻木了,她身体瘫软,任由“叔叔”玩弄,她不知道怎么办,最后只能寻求妈妈的帮助,但妈妈无能为力。在少女说完之后,妈妈看着她,警告她如果再提这件事,就要她好看。妈妈不想再折腾了,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资本。她很多次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多男人垂涎她的美貌,她心高气傲,觉得丈夫配不上她。三十多岁时自己还风光无限,另一个男人虽然比她大了很多,但他富有,能满足她一切虚荣。女儿等到自己枯萎完毕之后跑来跟她求助,她想跟女儿说,再忍忍吧,反正我也做不了什么。但她说不出口,她越想越烦躁,觉得自己是在朝着一个无底深渊坠入,目前能做的只有忍受这种无重量生活,所以她推开女儿。她知道如果以一种最小心翼翼的口气与第二任丈夫商量女儿的问题,男人一定二话不说就和她离婚。她已经完全没有资本了,所以她宁愿躲在门外听着女儿的哭声流眼泪,也不想去干涉这肮脏的生活。
或许母亲能为女儿做的,只有叫她“滚”了。后来男人变本加厉,妈妈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故意在女儿面前制造一些事端,用一种最冷漠的方式暗示她离开。她扇了女儿一巴掌,叫她“能滚多远就滚多远,永远不要回来了”。女儿心灰意冷,孤苦无依。在一个深夜她草草收拾了几件衣服,偷了妈妈事前放在抽屉里的一沓钱走了。少女此时已经十六岁,她无路可走,随便进了一间网吧。妈妈事后以为女儿已经逃得远远的,她觉得女儿年纪轻轻,容貌清秀,假如她不死,往后还有大把机会。在女儿离家后的几天里,妈妈排斥一切新闻信息,她想如果女儿自杀了,不管她是怎么死的,她就拿刀将丈夫杀死然后自杀。反倒是那个男人,对不是自己的女儿的出走异常关注,他报了警,关注电视新闻,不落下这个城市的报纸的每一条新闻。他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会痛哭流涕,摩挲着买给女儿的裙子,他可能是真的爱少女,只是那种爱不可示人。一个月之后依然不见少女踪影,警察擦擦额头的汗水跟着急的男人说,少女极有可能已经没在这个城市了。男人说,不管花多少钱,都要将她找回来。
他们都没料到,这一个月里,少女都呆在离家七公里的一间黑网吧里上网。她在那里结识了一位网吧员工,网吧员工的好意还有亲切让少女消除了戒心。后来她就住在员工一间简陋的出租屋里。员工待她极好,她也对员工充满好感。一个月后两人交往,反正少女没有什么未来可言,将自己寄托在一个有好感的青年身上,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得知少女也是离家出走,青年像是找到了知音。他跟少女说自己是从外地来的,他不甘心在家里做一个农民,于是就离开了家,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去了。少女向青年隐瞒了自己出走的原因,还有家庭情况。她轻描淡写地跟青年说,妈妈死了,爸爸对她不好,于是她就离开了。青年和少女相处融洽,情意绵绵。青年和少女相爱后,对无望的生活又焕发了信心,他热情满满地跟少女筹划未来,他跟少女说,等他筹够了钱,两人就去开一间电脑店,他说从网吧老板口中得知那里可以收购便宜的电脑设备,一转手至少能赚一半,他说他知道怎样将一只二手电脑弄得跟新的一样,他说自己平时还学了一些电脑的维修本领,只要筹够了钱开店,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然后他问少女你会什么,少女摇摇头说什么都不会,青年说那你就负责淘宝的客服工作,还有收钱。少女听得心神荡漾,觉得眼前这个男人是自己的归属,她在他身上找到爱和安全感,这是她之前完全缺乏的。青年问她,这个未来计划怎么样?少女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隔了一会儿又向青年提议道,可不可以不在这个城市开店?青年连问她原因都没有,说全部你说了算。
两人融洽的生活在交往了五个月后因为一件事而出现裂痕。五个月后青年和少女做爱,事后他发现床单洁白。青年当时坚信两件事:一,第一次是会流血的;二,少女一定是处女。于是他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但后来他和少女又做了几次,但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他上网搜索原因,发现这并不奇怪,小时候一次意外的摔倒也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他也就解除了心结。但后来因为一些朋友的玩笑话,他们告诉青年,你想想看,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女孩这么年轻漂亮,会无缘无故倒贴上门?他们还跟青年说了一个不知真假的新闻,有一个女孩因为染上了艾滋,于是疯狂地和男人交往,为了报复他们。虽然青年不相信他们所说的鬼话,他也不认为女孩和他交往是另有目的,但因为没见红的事实,他总是心有芥蒂。有一晚他决定和女友开诚布公,他觉得两人应该在没有秘密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相爱。他俯身要去爱抚女友的下体,然而这一举动却遭到少女的拒绝和反感。她跟他说不要这样,一脸惊慌。青年不知怎样铺垫,干脆直接问她,为什么一直以来你都没有流血?女的哭而不语,将被子裹在身上,蜷着身。青年看这景象,明确了心中某个脆弱的疑惑,感到痛苦。
少女想了一夜,她觉得一开始她就应该跟男友说明,不该让男友产生哪怕一丝疑惑。她觉得她真正爱着青年,不可以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将心爱的人排斥在秘密储藏门外。她也觉得将事情说出来,往后两人会更加相濡以沫,不分你我。而心爱的男友会痛惜地将自己抱入怀中,用爱的正能量逼走阴鸷的雾沼。所以翌日,她决定将心中的伤疤揭露给男友看,他是这个世界最适合的人选。少女信心满满,觉得伤疤一见光,将渐渐痊愈,消失无踪。她一五一十地跟青年说出了家中伤痛的经历。
“你还爱我吗?还像以前那样爱我吗?”少女泪流满面地说完,没有把握的问青年。青年和少女相拥,回答说,“爱”。但那一刻只有青年知道,这个“爱”字是他向少女撒的第一个谎。
流水因为断了源头,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意义。干脆困顿成一池水潭,静候腐臭和枯竭。青年忍受不了少女肮脏的过去,无论她是多么无可奈何和身不由己。他在等待一个契机,能利索地了结两人的关系。敏感的少女在五天之后发现男友笑容背后的忧虑,受到惊吓的程度不亚于“叔叔”走进她的房间。她想,自己全身心都托付与眼前这个男人,他们还有很长的未来要去共同度过呢?怎么可以出现意外?就这样僵持了一个来月,表面上和睦,其实生活的内里已经到了无法修补的地步。青年在思索怎样摆脱少女,少女在苦想怎样挽回青年。直到两个人都找到了理想的答案。
那天,少女一脸严谨地对青年说自己怀孕了,她还记得在他们交往不久,青年就热情洋溢地计划生三个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先生下一个,然后等赚够了钱,再生两个。青年说得满脸通红,这个景象让少女记忆犹新。她想只有这个办法能重新得到青年的爱,虽然她真的已经怀孕两个月了。
而青年的答案是,对不起,我已经有新的女朋友。青年跟少女苦心解释了一大通,说在彼此日复一日的接触中,发现两人不合适,他说自己不配少女,他恳求少女将孩子打掉,他会帮她付医疗费,如果还不行的话,他会尽量满足少女的损失费用。他说要不我们明天就去打掉吧,然后各走各路。我们实在是不合适。你这么年轻漂亮,实在不应该留在我这个烂人身边。你可以找到更好的男人。青年说个不停。少女在听到青年提议将孩子打掉的时候,身体瘫软,坐在地上,在听到青年说他交了另外一个女朋友的时候,开始源源不断地流眼泪,但她没有哭。
“你不说话,就当是默许了啊?”青年说得精疲力竭,他喝了一口水,隔了好长一会儿,面对着坐在地上流泪的少女说了这么一句。
而少女只是流眼泪。
然后就发生了一起在当时这个小城造成轰动的新闻事件。少女瘫坐在地上流了整整一天眼泪,在凌晨三点的时候她流不出泪水了。她心灰意冷,孤苦无依,整个出租屋空空荡荡破破烂烂。青年说了一句“你好好休息吧,明天中午我带你去医院”就离开了。她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她看到了砧板上那把她用了一年多的菜刀,她为了将菜做得好吃,还曾经为青年学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厨艺。她懂得了怎样杀鸡,对将肉块切成均匀的肉片驾轻就熟,给一尾活蹦乱跳的鱼刮鳞开膛掏内脏切片一气呵成。她拿到刀的刹那就确定了想法,明天要亲手杀了亲爱的男友,以最一丝不苟的态度,像给他做一道刚学会的新菜一样。她想到这些让她引以自傲的本领明天可能就要消失了,觉得有点遗憾。
少女在网吧里杀了青年,先用刀刺进他的脖子,挑断了他的动脉,刀面比较宽,造成的伤口很大,血喷到一米外的一个网民身上,他那时正趴在桌前睡觉。然后再刺进他的腹部,刀子磨了三个小时,但少女在割肚皮的时候还是颇费力气。青年用双手捂住血流不止的颈部,看着自己粉色的肠子哗啦从肚子里面掉下来。从监控录像看,整个杀人过程不到两分钟,时间是早上八点,网吧里只有几个通宵上网的人。他们都没见过这种场面,以为是睡前看了惊悚片或玩了恐怖游戏,而做出的逼真的梦。然后青年倒了下去,少女站在地上怔了一会儿,反应过来青年已经死去了,她想要杀死自己,却被网吧里面的人制服了。
少女在警局关了五天,然后疯了。听说是在她的继父和妈妈去探望她之后才疯的。肚里的孩子被强行打掉。那间黑网吧被取缔。半年后少女被送进了城里的精神病院。听说她的继父还时常去探望她,但他除了面对面看着痴呆的少女,流下涟涟泪水,还能做什么呢?
故事到此告一段落,下面记录我今天的遭遇和以此引发的回忆,没有半点加工成分。
三年前我考上了城里一所本科大学,奉父之命报了计算机专业。爸爸当时跟我说,好好学,出来之后就可以给我安排一个不错的职位。但我实在是对计算机毫无兴趣,并且我一直认为,理科与文科是相悖的。为了心安理得地挣脱心中被强制安上的枷锁,我在该走那一条道路的问题上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普遍的青春尾声的困惑。在那段时间里,每一个青年都在生产问号,只是问题的解却迟迟不露面目。我急需得到一个不容置疑的能说服自己的答案,来以此剔除掉爸爸强加在我意识里的成规,并得到反叛的力量。
大二某天我走在学校突然不费力地想到——这个觉悟像是自己撞上我的:我之所以对理科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是因为所有理科都只需一个结果,这让我觉得枯燥和单调。而所有艺术类的东西,小说、电影、音乐、绘画、设计和摄影,美妙在它们都是开放的主观的,不拘一格的。这里面有一种创造的乐趣,创造应该是最原始和最饱满的快乐,女娲造人时就有这种快乐。每个人诞生在世,都是先天性地携带某样禀赋的,如果我在一件事情上得不到一丝愉悦,除了消耗生命能量之外,我能得到什么东西?
这是一个阶段性觉悟,或许在不久之后的严峻现实里会不攻自破,但至少代表我给了自己一个交代。我决定漠视一切强迫加身的东西,一心一意地去追随自己的意愿。因此在大二上学期结束之后,我先跟妈妈商量要退学,但他们都坚决不同意。后来经过我的恳求,家人的商议,爸爸才准许让我休学半学期看看。爸爸跟我说,就让你在家写个半年,不要说我没有给你实现梦想的机会,到时如果没什么成果,就乖乖滚回去上课,给我认认真真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我觉得用半年时间来实现梦想,爸爸显然是没有过梦想的人,才会觉得“梦想”是一件容易对付的东西。不过能要求到这些我已经很知足,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但从三月底休学至今,我写出的东西一直不甚理想,投出去的稿子没有一篇发表。为了证明给爸爸看我有写作的天赋,让他停止对我的不满,我各种类型的文章都写,包括给当地报纸写政论文,用一天时间憋了一千多字,要用五天时间来缓和过度。因为收获寥寥,爸爸没少说我,几乎到了没话找话的地步。虽然听久也都习惯,但还是很影响我的情绪,这对写作是很忌讳的。爸爸说得话也越来越难听,嘲讽我所谓的理想,骂我在家吃白饭。为了避免受到太多不良影响,除了吃饭和他共处一桌外,我能避开他的都尽量避开。但他又不准许我关掉房门,还时常在我写作的时候突击检查,看我有没有在玩游戏。他一直把我当孩子看,想起初中我在房间学习,偷偷在抽屉里藏了一本漫画,趁他在客厅看电视的间隙,想瞄上几眼,结果被突然闯进的他看到。一气之下将我苦苦收藏的整箱漫画都付之一炬,打断了两根藤条都怒气未消。那时候,我觉得爸爸简直是魔鬼,甚至动了离家出走的念头。为了那些漫画,我晚上躲在被子里哭了整整一个多月。
今天我心情不好,爸爸却依旧说个不停。他说,从三月至今已经过了三个月了,我一点“狗屁成绩”都没有,之前还信誓旦旦地跟他保证“要写什么狗屁小说赚钱”。他在每一句话的适当位置都要加上“狗屁”这个副词,来表示对我写作的藐视和不满。但这次我没有再沉默应对,我回了他一句,不要抽(风)了!他没料到我会反抗,怒火中烧,更加恶毒地骂我。我就跟他吵起来。见我毫无惧色,他还想动手打我,要不是妈妈拒绝,我可能真的和爸爸打起来,并且有把握打赢他。
打骂不奏效,他会使出杀手锏。为了不让他得逞,我在他叫我“滚出去”的时候率先走掉了。我知道等我回家后笔记本电脑一定被他没收,因此先用U盘将里面的文档拷出来。我想大不了我去网吧写,环境多么糟糕总比在家强。
然后我去了离家不远的一间网吧。
网吧没什么人,听说这间网吧之前发生过凶杀案,至于是什么情形不得而知,但生意受到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我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惊异地发现坐在我旁边的人居然是表弟ZP,他说家里的电脑很卡,因此来网吧玩游戏。他说他在这里发现一款比之前更好的跑跑卡丁车游戏,只占几百K内存,但视觉效果和流畅度却是前所未有,玩起来非常爽。我从学校休学回家至今,不要说跑跑卡丁车了,就连扫雷,我都没再碰过。当然要趁这样的机会好好地大玩一场,管它天塌下来。
因为很久没碰游戏,玩起来很是生疏,一开始还开错方向。开了十几回合都是表弟赢,有时我在规定时间内还没抵达终点。玩得正起劲,突然听到身边有个人喊到“街上有个疯子”,我以为他是在玩某个现实模拟游戏,激动说出来的,或者他只是在复述网上看到的新闻,因此没在意。但过了不久,网吧里的人陆陆续续离开电脑,虽然人数不多,但一起做出的响动还是制造出紧张的气氛,场面变得怪异,我跟ZP说别玩了,然后离开座位。透过网吧的玻璃门,我看到一个穿着红衣服的疯子,拿着一把刀,挟持了一位人质。从人质的衣着不难看出是医务人员,在疯子的旁边,跟随着三个医务人员,他们小心翼翼地紧跟着女疯子,以防她的刀伤了人质,从他们动个不停的嘴巴可以得出他们在不停地劝说疯子。我和ZP从网吧的后门出去,但我好奇心大发,就再绕到网吧门前的街边,想看看究竟。没想到我一出现在网吧门前,那个女疯子突然转变了注意力,盯着我,然后放下手中的人质,拿着刀朝我追来。我哪里预料到这个局面,大吃一惊,赶紧朝网吧后面的小路逃跑。女疯子穷追不舍。因为网吧后面的小路我还是第一次来,看起来非常陌生和偏僻,加上后面那个越追越近的疯子,我跑动的腿开始发软,背后发凉,觉得她手中的刀子随时都会扎进我的背部,送我归西。我还不想死,但却跑得越来越慢,感觉后面女疯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醒来之后,我已经是在医院里了。当时我因为惊吓过度,晕厥了过去,而女疯子被赶来的警察制止。在医院里,因为我是受害者的缘故,警察跟我说了这个女疯子的大概情况。警察说三年前这个女人离家出走,一年前在网吧杀人之后疯掉了,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网吧被取缔,但后来又被人收购下来,重新变成一家正规网吧,也就是我下午进去的那间。而在那间网吧的对面不远,就是那间精神病院。那个女疯子在里面呆了一年,一直痴呆,没做什么异常举动,谁知今天她突然发神经(我觉得警察说疯子突然“发神经”挺有趣的),拿了厨房的一把菜刀,伤了一位医务人员,还挟持了一位人质,完全不像是一个精神病人会做的事(我觉得这句话也挺有意思)。估计是看到了这间网吧眼熟,或者她是将你当成她之前的男友,所以才会拿刀追杀你。听警察说女疯子的口气,能感觉到他的恻隐。后来病房里的人,包括护士,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通通加入进来,虽然众说纷纭,但将主要事件串联梳理后,却也合情合理。
因为发生了这样一件意外,我和爸爸的关系不仅没有恶化,还有好转的趋势。爸爸在病床前说了一句,你要写小说就去写吧。口气前所未有的平和,难道他是想到了什么?我觉得我没什么大碍,又觉得作为一个男人惊吓昏厥有点窝囊。我就跟爸爸说,我已经没事了,可以回家了。爸爸却不同意我,说明天再走。不久我想到我的U盘还插在网吧的电脑里呢,我赶紧吩咐表弟ZP帮我去网吧找回那个U盘,里面可装有我辛苦积累的构思和感悟,还有很多小说草稿呢。但ZP说他找遍了机箱前后的usb插口,都没有发现有U盘。
只能另起炉灶,从头再来了。我不无遗憾地想,却也觉得是种解脱。
2011.11
作者: 陈卫 时间: 2011-11-28 16:01
看完了。
但是最能说的似乎是“语言通顺,表达尚且清楚”,此外不知道说些什么;或者你能先提些问题吗?如果有的话。
作者: 水鬼 时间: 2011-11-28 16:14
本帖最后由 水鬼 于 2011-11-28 17:35 编辑
作者是注意结构的,因为我作为叙述者,势必只能讲述我所体验到的生活,但假若把女孩的故事情节乃至每一个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就成了全知全能的叙述角度,也就脱离了“我”的叙述角度,因此你开头就交待说这个故事是经过了众人的添油加醋和我的润色才行成的,所以从逻辑上讲,故事的结构又是成立的。
但到了第二部分,你又交待“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说实话,非常佩服你的勇气,这或者是出于文本上的考虑,但既然已经言明这是个真实的故事,那么接下来的叙述就必定要给读者以真实之感。遗憾,之后给我的阅读感受是并没太多的真实感。比如被女精神病患者追赶而导致晕厥——轻而易举地就否定了真实,这可以是现实,但离真实还缺乏足够的叙述支撑。这一点上,论坛里江冬的《摩托帮》(大意是这个名字)就处理得很好,虽然他首先也交待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接下来的 细节足以支撑他的这句话,甚至当初我误以为这就是作者对生活的复制。
女孩的故事讲得不好,煽情虽然是你的本意,但你的煽情也只是在情绪上进行煽情,还没能形成“冷静的叙述下掩藏着巨大的将要爆发的情感”。
另外,这个小说读完之后太不给读者留印象了。
期待你的下一个。
作者: 迪克糖 时间: 2011-11-28 17:43
看第一楼回复想问:第二部分看起来真实吗?
然后看第二楼回复觉得不用问了。
作者: 死因里 时间: 2011-11-28 17:55
作者能否谈谈题目与文章之间的关联?
作者: 迪克糖 时间: 2011-11-28 20:31
死因里 发表于 2011-11-28 17:55 
作者能否谈谈题目与文章之间的关联?
想表示今天的遭遇想吃了一大块压缩饼干,热量太高,弄得我晚上都不得安睡。没有适合的地方放,就省略掉了。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11-11-29 15:39
淡而无味。也不真实。
没有焦点。
只有一个节奏,只发出一个声音。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11-11-29 15:40
统而言之,它是扁的。
作者: 死因里 时间: 2011-11-29 16:48
本帖最后由 死因里 于 2011-11-29 16:51 编辑
西城四月 发表于 2011-11-29 15:40 
统而言之,它是扁的。
西城,你这也是在解释题目么?哈哈
作者所言,今天的遭遇像吃了一大块压缩饼干,那就着眼点处卡得太低了,没有从大的方向上考虑,没有一种大局观,即使有适合的地方放,那也是多余的(就不能怪别人看不出来)。因为你考虑的就只有“今天”,而这种思考方式会不自觉地被你带入到你整体的写作当中。
我对第二部分是有期待的,前面虽然虚假但你已经说了那是加工过了的,后面才真正令人失望,格调上居然是一致的。
1:也就是西城说的,只有一个节奏,只发出一个声音,统而言之,它是扁的。
2:两部分之间的关联并不高明。
作者: 迪克糖 时间: 2011-12-1 00:11
一个练笔。恩,像压缩饼干一样,扁,没有营养价值,食之不但无味,热量又太高,弃之也不可惜。但能学到东西,比如在反面角色的处理上,我并没有将他们写得模式化,坏得没有一点余地,虽然这一效果并不明显。还有我发现连词用得好像有点多了。
作者: 胡安焉 时间: 2011-12-1 15:19
读完了,作者很注重情节发展的因果逻辑,很希望把故事说得“合理”,但过头了,显得单调,像充了气的故事梗概。
作者: 遭遇自己 时间: 2011-12-1 16:00
你的结构实在令人难堪,甚至可以说找不到重点,你用的大量篇幅进行一种表面上与主题毫无关联的铺垫,但是在后一部分来看,似乎作用不大,而且,如上所言,两部分联系的方式过于平常,没有出彩的地方:真实性方面不敢讲,读不出你的写作动机,如果把这篇小说当做纯虚构类文本,则乏善可陈,故事很平板,如果把小说当做一种加进许多自传元素的叙事小说,则不够真实,不够可信。还有,这篇小说有什么比较深刻的意义吗?看不出来
作者: 迪克糖 时间: 2011-12-1 16:34
虽然在动笔前并不明确我要表达什么,似乎唯一让我有兴趣去写的只有,怎样将今天的事尝试写得尽量长一点。因此说“它是扁的”和“像充了气”都有道理。我在论坛发的几篇都是写一天之事,和第一人称。像写日记一样。往后还会写,但都只是尝试,只能在写中去发现意义。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