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童年视角,到前一篇的校园小说,再到这篇的社会成人,“我”在成长。对于现实题材的把握,譬如这篇,更多的是源于生活经验的认识,不过这种经验还只是大众化的(这篇自我意识是有的),写进小说里,只能是一般意义的存在。
水鬼 发表于 2012-4-6 15:34 就在镇上的一个工厂里找到了个做办公室的工作——应该是“坐”吧? 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故事,有些许 ...
陈树泳 发表于 2012-4-6 22:40 跟水鬼的看法相近。留意到最后一句话提到了“生活经验”,觉得许多小说常常在“经验”这个词上被绊了一 ...
温书 发表于 2012-4-11 22:40 这类小说如果往“故事”方向写下去,写得惊心动魄,写得吸引人,就像马尔克斯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
死因里 发表于 2012-4-12 23:50 与自身贴得太近,反而会束缚住自己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