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傲雪婴宁    时间: 2012-8-12 13:50
标题:

    一只蝇一动不动地停在窗外的空调机箱上。女孩趴在窗口,与它仅有一纱之隔。那是一台老式的,除了吐气的脸嵌在窗口,身体其他部分全部露在窗外任由风吹雨打的废弃空调箱。锈迹斑斑的黄渍和剥落的漆皮宣告着它的孤寞。在这个由钢筋与电路板铸成的世界,变心的速度永远比变脸更快,而它,只不过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追逐中的一个意外遗迹与见证,甚至已不再有谁记得它的存在。除了那只蝇。
    蝇一动不动地停在空调箱靠窗一面的最边缘。她好奇地盯着它。
    它一动都不动,好像死了一般。不,一只昆虫如果死掉,总是轻如皮屑,一阵风就会把它吹走。她见过。
    那么,就像雕像一般。蝇的雕像?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好笑。这个永远都被人类视作最肮脏最可耻的生物,又怎会有人给它塑立雕像?然而它的确如雕像般坚固顽立,几乎化成一个螺丝,安稳地钉在空调箱顶。
    它为什么一动不动?是在等待什么,还是养精蓄锐,迎接下一次的腾飞?
    腾飞。又是一个用在蝇身上显得可笑的词汇。没有什么昆虫比它飞得更加机敏、灵快,正因如此,它才会是除蟑螂以外生命力最强的生物。当然,也更可能是在与其他智能生物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才进化出如此不凡的身手。人类是十分憎恶它的,因为它的肮脏,因为它的数目,还有它恼人的盘旋飞舞。它是不配“腾飞”这个词的。起码人类觉得它不配。人类恨不得将这一支族群赶尽杀绝,也许蝇们也有同样的想法,只是我们互相都拿对方没有办法。
    她记起了儿时在祖父家中祖父为她留的一项作业——学会用苍蝇拍打苍蝇。啊,这又是人类祖先一项了不起的发明。虽然不能将它们斩草除根,但本着杀死一个少一个的精神,祖先们乐此不疲地手起蝇落。说起来,这两个族群已有着不共戴天的深怨,只是因技术力量悬殊,一方掌握各类高科技屠杀手段,另一方只能以自杀式袭击予以报复。
    她并不喜欢这项作业。一来是她一向笨手笨脚,手眼不能协调的她连徒手接物都有些困难,更不要说去捕杀神出鬼没的蝇了。而另一方面,她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去打死它们,把它们赶出去不就好了?作为除河马之外,惟一将杀戮当做游戏的一族,她并不享受尸横遍野的乐趣。当这些昆虫的尸体在剧烈的重击下破碎、变形,在墙面或餐桌上留下一片血肉模糊的残肢时,她只觉得恶心,希望赶快抹去一切痕迹,仿佛杀戮从未发生。这是强权者的一贯思路,她盯着机箱上的蝇想。
    蝇突然动了起来。
    先是有节奏地用六条腿敲击着机箱顶,好似在发电报,又或是打着一些只有同类才能听懂的暗语。紧接着,仿佛开场曲结束,主体仪式正式开始。蝇循序渐进地、有计划地开始清洁自己的身体。先是前肢,两条前腿认真地相互摩擦,从上到下,不落下一寸肌肤,尽管在她看来,那是两条那么纤细的腿。然后是后肢,同样的步骤,同样的一丝不苟。之后,是洁面。两条前肢一遍一遍地擦洗着头、复眼和喙,让女孩立即联想到了猫,那个同样喜爱清洁的动物。
    人们说,猫是爱干净的。尽管猫咪舔毛包含了散热、保温、减压等许多原因。而就算蝇们从早到晚净手洁面地祷告,人类照旧将其列为不洁的一族。就算它们在自己的国度里可以健康无忧的生长,但在人的眼中,它们就是害虫。害虫,即是与人有害。而这个标准,竟也是会变的。幸而会变,于是今天我们才能见到窗前柳下、树荫枝头那些活泼雀跃的身影。
蝇突然结束了它的仪式,兀自伫立,再次陷入沉寂。窗外的槐树在微风中象征性地左右摇摆,像是并不怕痒却要在他人的呵痒下装模作样的人。蝇又成了一颗螺丝钉,仿佛刚才的那一切只是她的想象。但,那真的是想象吗?它自己又会记得吗?
蝇有着什么样的记忆呢?
    她忽然想起了不知哪里听来的说法,说鱼只有七秒的记忆,七秒之后,一切都会再次成新,因而它也永远不会在鱼缸中感到孤寂。她想,这应当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揣度。因为人是那么地怕孤独,又怎能在想象中忍受一生逼仄四壁的囚禁?于是只能用这样的故事来抚慰那颗略感不安的良心。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与不乐?而蝇呢,它的一生有多久?一个月,两个月?它会想些什么?在这样短促的生命中,它为何占用如此多的时间充当一颗螺丝?人们多以为动物是麻木不仁的,但她却觉得她分明在许多动物的脸上分辨出过喜悦、忧郁、世故或沉思的颜色。据说曾有科学家在一株植物前烫死一只虾,这株植物竟有强烈的神经反应。连植物都会如此,何况动物?而一个七情具存的生物,脑中会是一片空白吗?她不相信。你又怎知它不会去思索生命的意义呢?
    然而终究,各有各的活法罢。她想。蜉蝣有蜉蝣的乐,龟有龟的愁。生命的长短是不可控的,那么生命的质量呢?人类觉得是可控的,但愿他们可以。
    女孩忽然记起自己曾与好友激烈地争论过“地球究竟是否有生命”的问题。辩论,其实是一件她并不喜欢的事情。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两面甚至多面性的,而辩论这一活动却致力于扼杀多元,在非此即彼以战胜为目的的语言暴力中将思维逼入死角。
记得在那次的争辩中,她所持的态度是,地球是无生命的。可是究竟如何定义生命呢?如果只有生物有生命,那它便是无生命的。不能新陈代谢与繁殖的它,不符合生命体的定义。但假如以生老病死定义生命,那么地球,甚至宇宙都是有生命的。它们出生,它们存活,它们衰老,再灿若繁星或默默无闻地死去。没有什么会长存,因而一切事物皆有生命。
    曾有疯子觉得石头是有生命的,只是它的生命周期过于漫长,人类与它相互感觉不到对方的存在。石头怎会有生命呢?于是,他成了疯子。如今看来,也许这个观点并没那么疯癫,只是视角不同罢了。她挪了挪身子,活动了一下因久久趴在窗前而略显僵硬的四肢。
    蝇忽然转了一下身,角度恰好对着窗纱内的女孩。她吓了一跳,感觉像是被当场抓获的偷窥者。
   她想蝇一定是发现了她的凝视,才会转过头来以己之道还施彼身。她退了一步,觉得在蝇的凝视下,自己的想法已毫无遮拦地被它读懂。
    她看不清它的眼睛,但在想象中,她已看到了它那由上千个独立的显示屏组成的巨大复眼中自己的上千个倒影。她被自己的想象惊得一个激灵。
    蝇依旧一动不动。她却不敢再窗台多做停留,悄悄退回屋内。
    窗外倏然下起了雨。
    原来它是来躲雨的。
    蝇当然是知道会下雨的。就像体内有磁场的鸟类,能够预知地震的鼠蛇犬类,预感海啸的海洋生物一样。只有善假于外物的人,将自身的感知力给丢了。于是,才有了报不准的天气预报,永远无法预知的地震海啸。
    女孩打开电视,新闻里正在播报市长辞职的消息。恰巧在该市因几十年不遇的大暴雨引发惨剧的当口。人们以为他是引咎辞职。人们实在是太爱自作多情了。市长大人其实只是在升官后辞掉兼职,与暴雨没有任何关系。在这个国度里,也许永远不会有引咎辞职这样的事。
    未几,雨又停了。
    跑向窗口,蝇已了无踪迹。
    那个夜晚,她梦到无数巨大的蝇在用“人拍”捕打自己,她只能在不断的奔跑、闪躲和藏匿中疲于奔命。

                                                                                               2012-7-25 22:40
作者: 傲雪婴宁    时间: 2012-8-12 18:38
第一次发贴,还请各位前辈们指教!
作者: 张小硕    时间: 2012-8-12 21:57
写的挺稳的
作者: 傲雪婴宁    时间: 2012-8-13 17:58
张小硕 发表于 2012-8-12 21:57
写的挺稳的

谢谢。以前写的胡思乱想的文章很多,但基本而言是从没写过小说的。这一篇恐怕已是最“像”的了,尽管它是否算小说,我起初也有疑惑,后来觉得似乎以前也曾见过类似的写法,多少释然一些。
从《鲤》上了解到的黑蓝,继而对它的理念、追求和磨砺推举新人的做法印象深刻。到论坛来,觉得黑蓝普遍的文风都有些“细节控”的味道。细节当然很重要,但我个人总觉得(完全是个人感觉哈)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且是既动听又轻巧地讲“好”一个故事,才应是小说的核心。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个人感觉,似乎也有耳闻近几十年来在国外文学界早已转风,不以讲故事为己任,而走上了形而上并形而下、五感七窍各学科全面通感的路子。这类作品我基本上是没看过的,但我想好的故事终归是要直指人心的,而这种力量虽经世代变迁文体嬗迭,但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也希望(虽然希望微渺),自己将来能够写出打动人心且对人类有益的文章,也好为这个无意义的人生抹上一点点意义的味道吧。
作者: 我是美工    时间: 2012-8-14 12:28
不要相信那些传说。
黑蓝没什么普遍的文风,黑蓝只是一个论坛,这里的小说是多种多样的。

你的小说不具备你说的那种小说的核心啊,你也不是在讲故事,它甚至都不是一个故事,只是一些多愁善感。
你太多愁善感了,而且这些愁和感也不成熟,显得幼稚。
多愁善感对小说没好处。
作者: 我是美工    时间: 2012-8-14 12:32
你还不如用最机械的客观法。
人家还没伤感呢,你先伤感了,还是替人家伤感。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8-14 14:28
“人家还没伤感呢,你先伤感了,还是替人家伤感。”
说得好
作者: 傲雪婴宁    时间: 2012-8-14 16:23
我是美工 发表于 2012-8-14 12:28
不要相信那些传说。
黑蓝没什么普遍的文风,黑蓝只是一个论坛,这里的小说是多种多样的。

呵呵,果然还是引发误会了,写完那几句话时其实就有这种预感。我所说的那个“核心”只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的理想,而我自己,呵呵就像我一开始说的,连自己写的是不是小说都还不能确定呢,更不要说实现我的终极理想了!但之后我也想,每个人写小说的意图和动机其实都不尽相同,因此肯定“核心”也是绝不相同的,连雨果的小说都被批判教化意味太浓重呢(可见这也是他的创作动机之一罢),正因为不同,最终才会呈现给读者如此多样的故事和快乐。
至于我自己,昨天我还正在试图十分可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大概列了一下自己在写小说方面仍需攻克的难关:
1、还未弄清楚究竟该用何种语调和口吻进行叙事(这当然涉及很细节的问题,包括基本功,也包括我们常说的在成熟作者身上所见的个人风格)
2、完全还未掌握结构、构架一个故事的能力(当然就更不要说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了,嘿)
3、人生素材的积累十分欠缺(我常想,倘若一个人自身的经历十分贫乏,他是否可能写出内容丰富且异彩纷呈的小说呢?似乎是可以的,艾米丽·勃朗特便一直被奉为典范。但即便天才如艾米丽,她也断不会写出像托尔斯泰、海明威或康拉德那样的小说,因为那样厚重的文字是需要经验作为积淀的。即便王国维当年说作者分成两类,一类要以经历书写文字,一类只以一腔赤子之心书写文字即可,且还列出了他心中的典范李煜。但他显然在这一点上完全自相矛盾了:倘若李煜没有那么倒霉的“一旦归为臣虏”,他怎么可能写出“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千古绝唱呢?!他一定还百分百地在“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呢!所以,我的观点是,阅历是必须的。不知前辈是否同意呢?)
作者: 我是美工    时间: 2012-8-14 16:30
傲雪婴宁 发表于 2012-8-14 16:23
呵呵,果然还是引发误会了,写完那几句话时其实就有这种预感。我所说的那个“核心”只不过是我一厢情愿的 ...

你说了太多的不必要的。

回归到你这篇呢?你现在看你的这篇你发现了什么?
作者: 傲雪婴宁    时间: 2012-8-14 16:32
我是美工 发表于 2012-8-14 12:32
你还不如用最机械的客观法。
人家还没伤感呢,你先伤感了,还是替人家伤感。

呵呵,前辈教训的是!我将来会去尝试的。只是我这“感时花溅泪”的毛病一时半会儿还不好改。仔细想了想,恐怕我还并不真正知道小说为何物吧,我是指从作者视角看待。还是要好好学习的!但愿不要最后证实以我的个性完全不适合写小说(Oh,no),但愿不会……
作者: 傲雪婴宁    时间: 2012-8-14 16:57
我是美工 发表于 2012-8-14 16:30
你说了太多的不必要的。

回归到你这篇呢?你现在看你的这篇你发现了什么?

唉……有点无奈了,人家说发散思维是好的呢……终归是有人对我不耐烦了……

这篇文章嘛,我是有些当局者迷的,我个人对这篇文章的感觉是,尽管它还很不成熟,尽管它甚至都没有故事,以至于它是否是小说都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但假如我在拿一支笔画圆,我觉得最后我把这个圆接起来了,也就是说它可以是一个完整自在的整体,有着它自己的逻辑(当然是否精神错乱就另说了)。
作者: 傲雪婴宁    时间: 2012-8-14 17:14
本帖最后由 傲雪婴宁 于 2012-8-14 17:18 编辑
我是美工 发表于 2012-8-14 16:30
你说了太多的不必要的。

回归到你这篇呢?你现在看你的这篇你发现了什么?

对这“太多的不必要”还是有些话想说。

如果美工前辈觉得我有些啰嗦,就忽略好了。毕竟,有时人未必真的是在寻求交流(虽然看起来是这样),而只是在自说自话。

文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有些人终其一生的写作都从未想过要将其发表,与其说他们希望让人读到他们的声音或故事,不如说他们只是有些事物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有些声音,终究是要发出来的,哪怕只是对着大山的嘶吼。

也许我这篇小文章并不符合小说规范(倘若果真有这样的规范),或因自作多情(原谅我自作多情地将多愁善感偷换成了自作多情)而显得幼稚不堪,但与那些作者相同的是,正是在某时某刻,当我心中有了这些所思所想之后,我需要将他们表达成文字,哪怕只是安抚我那颗自作多情的心。而当时当刻的我觉得,似乎这些情感的最佳表达方式就是我最终的成文。事实上,如果按照美工前辈所述写成机械式的形状,很可能完全无法表达我想要表达的内容。

当然,前辈又要说,那么我要表达的很可能根本就不适合小说这个文体。或是,我还未找到能够既表达我之所想,又仍在小说之内的方式罢。

作者: 傲雪婴宁    时间: 2012-8-14 17:47
我是美工 发表于 2012-8-14 12:28
不要相信那些传说。
黑蓝没什么普遍的文风,黑蓝只是一个论坛,这里的小说是多种多样的。

请美工前辈自动忽略我前面的所有回帖。

被夸奖的多了,往往不太容易进得逆耳之言,尤其是各个都超敏感的写文字的人。但当我将自己的数个精神分裂情感发泄并回收后,余下的这个理智的我(或者说是我“最理智的情感”)仔细重读了一遍前辈的谏言,还是觉得非常中肯的。

1、这篇文章是没有故事的。这点我一开始便知,这也是我不太认为它可以是一篇小说的原因。

2、故事的主人公可以多愁善感,但客观叙事本身不能够多愁善感。虽然我以为文章中是主人公在“思考”,但由于故事中只有一个人物,谈不上主不主人公,所以承载起这样的情绪起伏就显得有些不堪重负。

3、我会努力尝试多样化的写作方式,包括练习客观叙事的能力。但我大概并不会主动放弃我的多愁善感(也得放弃的了啊),因为这也是我之为我的标识。直到有一天我可以褪去稚嫩,将多愁善感完美地协调进小说叙事之中。

作者: 我是美工    时间: 2012-8-14 18:46
我完全理解你的这种想表达的欲望,我完全理解。

回到你这篇,谈谈你这篇小说。
我觉得你没有让作者与叙事者拉开距离,你模糊了作者与叙事者的界限,直接让作者坦露心扉,把你自己的感受直接写进文字。这样,小说中叙事者就不见了,小说开始向横向发展,可你的思绪和你的自作多情无法推动小说前进,小说的主要支撑就是你的情绪,小说因此变得散文化了。你说  正是在某时某刻,当我心中有了这些所思所想之后,我需要将他们表达成文字,哪怕只是安抚我那颗自作多情的心。   那你直接写成散文多好哇,干嘛要写小说。  把你小说中的自作多情删掉后看看,它还在原地踏步。小说毕竟是一种虚构的艺术,作者的情绪最好还是隐藏在叙事者后面。别忘了小说中有一个叙述者,不管是第几人称。不要全用情绪去支撑小说,只用文字与文字,词汇与词汇,句子与句子间的引力去支撑也要比这好很多。
作者: 我是美工    时间: 2012-8-14 18:47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作者: 傲雪婴宁    时间: 2012-8-14 18:57
我是美工 发表于 2012-8-14 18:46
我完全理解你的这种想表达的欲望,我完全理解。

回到你这篇,谈谈你这篇小说。

嗯!我明白~谢谢美工前辈!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