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同事儿子的数学考卷 [打印本页]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9-21 12:12
标题: 同事儿子的数学考卷


本来想放到一起来欢乐贴,始终没学会跟帖发图。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2-9-21 13:42
哈哈,这孩子,懂的抗议,是块国料!

呵呵!
作者: 蓝风    时间: 2012-9-21 15:25
童趣有时也许是我们成人的眼光,也或者,所谓的童趣在他们是真的一种愤怒甚至心碎。
越来越觉得不了解小孩,就像不了解曾经的自己。
瞎联想呀,呵呵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9-21 16:06
哈,我是一看之下就笑了:跟我当初一样嘛。

没有很严重,就是写着写着题,没有地方写了,要说出来,说出来就继续往下写了。我是这样子。多数人碰到写不下,都会有:怎么地方这么小?这种想法,率直的人就想都不想直接说出来,没人可说就写在边上。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9-21 16:48
原来,你是经验的使然哦,呵呵  


是的是的,上学的时候每每考试碰到出得不严谨的题,我就会先点评题目,然后说,“估摸你的意思是要我按什么什么理解”,跟这孩子差不多。没有跟老师抬杠的意思,只是觉得要说清楚。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9-21 16:50
现在大了,知道那样说容易引起误解,很多时候就不说。有时候也就还是说了,说完了就没有了。
作者: wsfxzxb    时间: 2012-10-9 10:48
本帖最后由 wsfxzxb 于 2012-10-9 11:07 编辑

小学数学老师一枚,楼上各位请慎言。

作者: wsfxzxb    时间: 2012-10-14 11:28
wsfxzxb 发表于 2012-10-9 10:48
小学数学老师一枚,楼上各位请慎言。

这种试卷看起来像是订购的。位置少的原因一般有二:印刷厂为了节约成本,有时正好超出一两道题而多一个印张故而压缩;第二是没有考虑实际需要,这一点在老师自己印的试卷中也存在。
作者: wsfxzxb    时间: 2012-10-14 11:42
本帖最后由 wsfxzxb 于 2012-10-14 11:43 编辑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2-9-21 16:48
是的是的,上学的时候每每考试碰到出得不严谨的题,我就会先点评题目,然后说,“估摸你的意思是要我按 ...

关于数学的严谨性,不足之处请多谅解。
现在小学数学因新课程实施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趋向实用性和开放性。复杂的多位乘除法和四则运算从教材中剔除,引入不少图解型(以图说明题意,主要见于一二年级)和开放性题型(多没有标准答案)。一些数学定义也重新修正(比如关于自然数的定义)。附:
图解型(看图写算式):
         
开放型:
小明买铅笔和橡皮共用了1元钱,铅笔0.1元一支,橡皮0.2元一块,请问他分别买了多少铅笔和橡皮?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10-14 15:41
说起来也没什么,小学数奥四年级以前的题目,我看了一遍,多数接近脑筋急转弯和语言理解能力,再之外就是我女做那作业时学到了省略号的用法。若说与思维无关呢,也说不上。但非得说是数学思维呢,也说不上。

我不是太有所谓这些事,毕竟有数学天赋的人自己会思考数学基础的。而有数学爱好的人,也会自己另找教材,比如欧拉的原著。至于就普通教育来说,目前的数学教育有多大误区,因为我本人不是数学教育专业的,不好妄论——教材设计本身不仅包含数学,也包含教育学,不象网上有些人以为的那样,他们认为先进的就先进,是需要系统的认知了解和实践测试才能知道的。

单纯就数学来说,我们的数学教育在计算和技巧难度上大了,在数学基础理论和思维上少了。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10-14 16:50
在学校的时候我一度曾热衷于积分技巧——确实,技巧类训练也是有乐趣的,但是我很明白技巧的有限性。当时在学校里听说(不知是否属实),在解题技巧和计算难度上,只有前苏联的学生可以跟中国学生相比,同样有解题乐趣的同学曾经指给我看一个俄国鬼子:他比我们都厉害,在解题上。

技巧训练并非完全无益,它使我们接近工民建专业的学生,当人家提出开拓性的猜想之后,我们可以满怀乐趣地为猜想提供论证过程。然而,它不易于形成开拓性猜想。甚至连解题技巧本身,也需要开拓性创造性的思维,比如牛顿迭代法,我会用,但是牛顿不发明它的话,我未必能想到。
作者: wsfxzxb    时间: 2012-10-15 11:09
本帖最后由 wsfxzxb 于 2012-10-15 11:10 编辑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2-10-14 16:50
在学校的时候我一度曾热衷于积分技巧——确实,技巧类训练也是有乐趣的,但是我很明白技巧的有限性。当时在 ...

谈起小学数学教育,常常介于一种迷惑的状态(不能说是痛心或是遗憾)。
在学校时看过一本国家十一五规划的书《论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受益非浅。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扩展知识面才是最重要的。小学的数学知识,放在初中用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消化,所以知识反而是次要的。培养 对数学探索的兴趣 + 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 将具体事物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才能真正受益于一生。
以前经常看到“小时好好,大时了了”的学生,特别是女生,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方面做得不够。
作者: wsfxzxb    时间: 2012-10-18 20:52
wsfxzxb 发表于 2012-10-15 11:09
谈起小学数学教育,常常介于一种迷惑的状态(不能说是痛心或是遗憾)。
在学校时看过一本国家十一五规划 ...

没事。书和人一样,没有一本书或一个人是完美的,就算喜好也只是某一个方面合拍而已。
作者: 小智    时间: 2012-10-19 17:51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次上数学课,那个一看就濒临退休边缘的女数学老师在课上一直嚷嚷我们:你们不懂就要问啊,不问怎么学得会呢?于是下课以后,我就跑过去问她问题。结果人家劈头盖脸就来一句: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你上课在干些什么啊啊啊啊???







于是从今往后我对数学一点兴趣都没有,都一塌糊涂了- -
作者: 陈皮    时间: 2012-12-19 12:36
回复真好看哇~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