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于丹撒泼记(苏中杰) [打印本页]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2-11-27 08:18
标题: 于丹撒泼记(苏中杰)
网络镜头一:
我在伦敦给《论语心得》的作者于丹当翻译 经历可谓惨痛。该作家真真是个欺负弱者的大怪物。她会在众人面前呵斥从国内来"伺候"她的女随从。 她把她下榻的酒店(海德公园旁一家伦敦数一数二的酒店) 闹了个天翻地覆, 称其不够她的档次,三天换了三个房间 -- 尽管住的是酒店最好的房间之一,她仍会深夜给我打电话让我向酒店投诉说对房间不满意。我因此晚上只能睡一两个小时但第二天却又有很大的工作量。我还听另一个随她一起来的中国人说,此作者把出版其书的整个中华书局的200多号人都欺负的没有办法,见之则战栗。
我为她的英国媒体采访翻译时,她滔滔然而不及时停顿让我翻译。当我欲给其信号让其停顿时,该人对我怒目而视道:不要打断我说话!我若有某处不明向其核实,她说:我刚说过呀,你为什么不听?为什么不记下来?她会说几句英语,却来纠正我的翻译,说我这个没有给她翻那个没有翻明白。采访进行正中,在记者和其他人面前,她竟突然用中文对她的中国佣人发威,斥其没有好好为她录像。面对一脸困惑的外媒记者,我只好解释说,她在和中国工作人员说话,我就不翻译了……
她对任何人都没有起码的尊重,对人(尤其是中国人)如对奴隶……我对其真是忍无可忍,觉得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我的工作。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刁难和不体谅,因为她对待工作人员的粗暴行为让我无法集中精神翻译;更重要的是我心里忍不住想,她对记者所说实在是虚伪的可以呀,我思想不能集中。本来预计给她翻译一周直到周五,我周一就决定拒绝继续为其工作然后离开了伦敦…… 此作家真是让我开了眼,我对其变脸的本领佩服得五体投地:头一分钟还张牙舞爪对中国人呵斥,另一分钟马上笑逐颜开面对镜头和记者。我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对论语有研究的知名学者竟然能做出如此匪夷所思之事。我泱泱大国14亿人,竟让斯人来向西方大众代言我中华文化之精髓,实乃悲哀之至 -- 焉知这个世界还能虚假到何种程度。
网络镜头二
我们作为日中经济新闻社的代表出面接待于丹,因为是日中友好交流团体出版社的邀请。一是于丹的《论语力》在日本出版发行,二是请于丹来日本演讲,普及论语,推动日本的孔子热
可是有谁能想到,一位中国大学的传媒教师竟如此胡搅蛮缠、蛮横无理,大闹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有谁能想到这位以《论语心得》而名扬世界、腰缠万贯的国学超女竟这般道德缺失、不顾大局为中国人丢脸、在国外甩大牌。下面所讲述的就是 于丹 教授访日的东京撒泼记”——日中经济新闻社记者世、小川。
1、于丹大闹外国记者俱乐部
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世界最具规模的国际记者俱乐部。这里云集了世界各国大媒体的驻日记者,现今被称为亚洲之最的信息发布中心。
经日本国会议员推荐,讲谈社专门安排于丹在外国记者俱乐部举办演讲、新书发布、记者午餐座谈会。
记者午餐演讲会是每月一次专门邀请访问日本的外国首相和在日本的大使,来此边进餐边交流的演讲会。
于丹来日访问首先被外国记者俱乐部破格作为教授请到此与世界各大媒体交流、演讲和进行新书宣传演讲,也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在此为外国记者演说。
于丹一到外国记者俱乐部,一听负责人说与外国记者们边进餐边讲演时,立即大发雷霆,为什么我要跟他们一起吃午餐?不认识的人,我不一起吃饭。
主办方解释:这是近百年外国记者俱乐部的规矩和惯例,无论是大总统还是大使都要与记者们边吃边谈进行交流沟通,然后进行演讲。
前不久中国大使刚在这里以这种方式,平易近人地进行了进行了一场演讲,今天还有中国新闻媒体新华社等参加。于丹听罢更为恼火:我不管什么中国媒体和新华社!大使咋能与我同比?他们知道我是谁吗?
这时中午演讲的主持人,英国路透社的东京支局长走进休息室要来接洽演讲事宜,于丹就大声质问道:为什么这洋鬼子进来了?他是谁?主办方见状马上解释说:他是今天您演讲的主持人,要与您沟通中午演讲的程序。
闻听此言,于丹满脸愠色:你们太随便啦!不经我的允许,谁也不能进来,让他出去!今天中午我绝食可以吧?然后一直大吵大闹。
当时在场的人都感到了震惊,谁也想不到一位教授竟像骂大街的女人一样撒泼。最后主办方无奈打破百年惯例,破例让于丹自己在房间就餐,十几个人一直在门外站立等候近半个小时,在此期间于丹没发一言,关上门一个人大吃大喝,也没让大家进来坐一下。
2、于丹说:福田首相当天通知接见,我绝对不去。
为于丹访日交流,国会议员改革新党干事长荒井先生进行精心安排,拜见当时的福田首相。因为2007年年底,福田首相访华时去了曲阜,并且到孔庙祭孔,还题写了温故知新新词;同时,福田首相拜祭孔子这一举动,无疑也推进了日本《论语》的热潮。
日本国会议员荒 先生从促进日中文化交流角度出发,以《论语》普记者的身份主动与外务省沟通,与福田首相秘书联系,希望安排福田首相会见于丹并进行论语方面的交流。但由于正值年初,在国会上自民党与民主党激烈交锋,首相必须参加国会的争论,所以迟迟难以确定会见时间。
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当着荒井议员和大家的面,于丹突然大声喊起来:我声明,如果通知我当天(三十日)见福田首相,我绝对不见。福田首相算什么?三天前不通知我,我不去。
旁边的陪同人员对于丹讲:预计那天中国大使会陪同出席会见。
闻听此言,于丹更发怒了:大使怎么着?让他一个人见吧!不行,我不见
听到于丹的话,荒井议员急忙与首相府联系,索要会见时间,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130,在福田首相接见并交谈时,陪同用日语介绍于丹时,于丹发怒说:是接见你还是接见我,应该让我来说,你不要插言。弄的福田首相好尴尬,以为是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对得罪了于丹。感叹中国女性太厉害了。
(转自《日中经济新闻》)
结束语:于丹和李阳一样拥有人格分裂,却大红特红,这个世界真的很疯狂。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1-27 11:12
于丹这个傻逼。快完了。
作者: 关晴    时间: 2012-11-27 11:14
若报导真实,我应该庆幸我没有看过任何一场于丹的演讲,即便在电视上或网上。
我更庆幸我没碰过任何一本于丹的书,即便打了折。

作者: 一层    时间: 2012-11-27 11:49
完了,我妈很喜欢于丹怎么办???
作者: 5月8月    时间: 2012-11-27 12:24
一层 发表于 2012-11-27 11:49
完了,我妈很喜欢于丹怎么办???

只要不让妈妈知道于丹这些劣迹就好了。
妈妈所喜欢的于丹一定是个肯陪老人家笑呵呵地聊天儿,给老人家解闷儿的假小子,胖丫头。

作者: 蓝风    时间: 2012-11-27 12:36
质疑于丹的时候,也质疑我们所看到的间接举止,一味地如何如何都是看客心理。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1-27 16:27
不是看客就是当事人,还能怎么地。
作者: X    时间: 2012-11-27 17:02
我很八卦地查了一下她居然是巨蟹座的,巨蟹座的女人不可能这样啊!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1-27 17:09
她那天可能是月经不调吧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2-11-27 17:24
于丹毁了我容忍sb的能力。
作者: 魏虻    时间: 2012-11-27 17:58
本帖最后由 魏虻 于 2012-11-27 18:27 编辑

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很明确,墙倒众人推或别的很多什么。世界的那些规则又陈旧又赤裸裸,想想就很丧气。于丹坏,打死她!
作者: 斌斌    时间: 2012-11-27 18:33
也就应了那句:给她点颜色,她就开染坊,给她个窝,她就下蛋。
她估计早就寻不到北了,哪还在乎仁义礼智信?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2-11-27 20:13
把首相摔摆了一下也算是够胆吧,一般大多数人碰上了还不毕恭毕敬滴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2-11-27 20:36
网络镜头2,说是转自《日中经济新闻》,为什么看着那么不像新闻腔呢?这家报纸写新闻当真是别开一面啊。
作者: 5月8月    时间: 2012-11-28 10:54
本帖最后由 5月8月 于 2012-11-28 14:00 编辑
一层 发表于 2012-11-27 11:49
完了,我妈很喜欢于丹怎么办???


一层兄好,

以前我很少有机会跟您谈心。这次我想冒昧地再多说几句话。

您点评:“好温情。。。” 我理解,您这是在说我之前的跟帖吧?我想,我应该是没有理解错。

如果是这样,那我要感谢您。您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再为您做点什么。

我给您讲一件真事儿吧。

我爹妈是国企退休职工,他们领着退休金,却喜欢在天津老家生活。

老人身体好,平时种了玉米,冬瓜,闲着的时候在家看电视,喜欢看中央10频道的《百家讲坛》。

尽管我爹妈听不太明白《论语》,可是他们也比较喜欢看于丹,老人原话是这样说的:这胖丫头怪可爱,精精神儿神儿一个假小子。

《百家讲坛》开播好多年了,所有那些讲座的老师里,我爹妈最喜欢的三个人是:易中天,韩田鹿和王立群。为啥呢?因为在我家这块儿,天津郊区,好几辈人有着比较浓厚的听书习惯,这书就是指《三国》《西厢记》《**将》等等吧。评书艺术,大人小孩都喜欢。

在这三个人里,王立群老先生又是我爹妈最最最喜欢的,他们觉得大伙儿年龄差不多,不存在代沟的问题。

忘了是哪一年的寒假了,电视台每天中午播一段《大风歌刘邦》。我家吃午饭也在那会儿,我爹妈一边吃饭一边听老师讲故事,偶尔爹妈还要在电视机外互相争论两句。我坐在一边看着他们老两口儿,总觉得两位老人像孩子一样可爱。他们不知道,我在电视机上做了手脚。

我用绘图橡皮把电视机的右角垫高了差不多一个半公分。

我觉得当时自己这样做是没啥错的,只是没有想到后来发生的事。

有天下午,我爹妈在空场跟邻居家的周婶掰扯《百家讲坛》,他们很自然就聊到了王立群。周婶说,那王力宏挺不错,讲得在情在理,有时候还挺哏儿。。。。。。。可就是不能笑,一笑嘴就歪。我爹纠正她一个错误,什么呀,人家叫王立群。再说人家嘴也不歪呀,你们家老赵才嘴歪呢,不笑都歪。

“本来就歪嘛,讲这么多期了,你们没看出来?”周婶当时撇嘴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是因为你看你们家老赵日子久了,你看谁嘴都歪!”我娘说。村里的邻居关系特别好,骂两句一点不碍事儿。
周婶家老赵头这时候也凑过来,他笑着说:“确实歪,确实歪”。他可是真的嘴歪。

这下子,是2:2,大家笑笑就过去了?没有。

今年下半年,我爹妈说要带周婶家来北京。我问干啥?他们说要去西单。我问去西单干啥?他们说要去图书大厦。我问去那地方干啥?不在家好好呆着。他们说王立群周六要在那里签名售书,书名叫《大宋赵匡胤》。我拦不住他们,来就来吧。

两百块钱一斤的好茶叶,我爹舍不得喝,锁在家头柜子里。到北京,老头儿买了八百块钱一斤的碧螺春,说是我娘让他买的,要送给王立群老师。我说你们还真要去啊?在北京玩两天回去算了。可是爹不干,他说:“你小时候追星,我们没拦着你吧,小虎队那些画片你挂家里哪哪都是,我们给你撕过一张吗?”

去就去吧。幸好是在周六。我和我老婆陪着四为老人去了西单。

王立群老师到了现场,可等着签名购书的人已经从一层排队排到了地下一层。这时候要回头,其实还来得及,可是我爹娘特坚定地要排队。我拦不住。我让他们先去旁边的肯德基餐厅里坐着等会儿,他们都不答应,说,我肚子里不饿!像几个孩子一样。

我让老婆先看着点老四位。我自己悄悄摸到一层,他们一层的人脸上都笑咪咪,大概是因为他们距离王立群先生坐的地方越来越近了。我凑过去,一米八四的个子得猫着腰儿,有人戳我说:“小伙子别插队啊”,我嗯。

我摸到王立群跟前儿,他签字的那张桌子边,我摸到桌子的腿儿,桌子有四条腿儿,我掏出一块绘图橡皮撅成两半,我不想插队加塞儿,我只想把那两条右腿儿垫高大概一个半公分。迎面,我跟一个小伙子撞了个大崩儿头!

我看他手里拿着一打子A4稿纸,正是要往桌子的另外一只右腿儿下面塞。

愣了没有1秒钟,坐在地上的我俩就笑了起来。好多人都惊异地瞅我俩,我俩顾不上,笑啊,笑啊,笑啊,笑得岔了气儿,可还是笑,笑得眼泪都流到嘴巴子上。

保安过来问,你们俩到底干啥?买不买书?买书请排队,不买书请出去。

“买,买,买,,买,我爹娘在地下排队呢,一会上来就买”我俩几乎是一口同声地说,然后又是哈哈大笑,我坐在地上指着对面那个家伙,心想你别笑了,你嘴都笑歪了,他也用手指着我说不出话,就是笑啊,笑啊,笑啊笑。

最后是相互搀扶着,站起来,回到了地下一层继续排队了。

大萝卜兄好,你说我喜欢八卦,你说的没错,我帖帖要是不八卦可能就不是我了。写到这儿,我给你唱一首小虎队的歌吧,你来猜歌名。

“飞呀飞呀看那红色蜻蜓飞在蓝色天空,游戏在风中不断追逐他的

一层,我先去一下洗手间,回来再写后来的

作者: 5月8月    时间: 2012-11-28 11:32
本帖最后由 5月8月 于 2012-11-28 14:10 编辑

我特别清楚地记得,在地下排队的时候,老赵头跟我爹掰扯“咱还是不懂,什么叫脑袋跟着屁股走?脑袋咋能跟着屁股走呢?待会儿见到王力宏,你帮我问问”。(脑袋跟着屁股走,是王立群在讲座里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人家叫王立群,咱待会上去了一起问问,我也是就这块儿没思虑清楚。”我爹说。


他们后来见到王立群先生了,隔着一张桌子。他们到底也没有问王立群那个问题。当时,我也忘了提醒老人。

星期天,我陪着这老四位。我爹说年纪大了,腿脚不行,三天两头就疼一次。趁着还能走,想去再爬一次长城。这回,我长记性了,没敢拦着。

周末,长城上人很多。他们四个互相搀扶着。在一个城垛子面前停下过一阵儿脚步。我爹问老赵头:“这会儿,你知道啥叫脑袋跟着屁股走了吗?”

“扯,昨天爬楼梯的时候,从地下一往地上一,那个挤得人啊,可比今儿厉害,那时候呀,我就了然啦!那就叫我的脑袋跟着头前儿人的屁股走,懂了,人家王力宏说话真是句句在学问里。”赵老头笑啊笑啊笑,他自己也知道,又把人家名字说错了。
我爹我娘不纠正他了,也笑。

我惊奇地发现赵老头的嘴不那么歪了。或许是他们站在了长城上的缘故吧。




作者: 一层    时间: 2012-11-28 12:40
5月8月 发表于 2012-11-28 11:32
我特别清楚地记得,在地下排队的时候,老赵头跟我爹掰扯“咱还是不懂,什么叫脑袋跟着屁股走?脑袋咋能跟着 ...

这……
5月兄,谢谢你给我看这么好的小说
作者: 陈皮    时间: 2012-11-28 13:05
58真不愧为黑蓝第一神叨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11-28 13:17
大萝卜兄好,你说我喜欢八卦


我自己就是八卦党话多派的。
作者: 5月8月    时间: 2012-11-28 14:01
一层 发表于 2012-11-28 12:40
这……
5月兄,谢谢你给我看这么好的小说

谢谢,你这么说,我有点不好意思了。其实刚才写到唱歌的时候,我自己先哭了。最近这几天生活压力蛮大的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11-28 14:21
其实,挺好的。可以减压啊。不然,每天活得好辛苦


是,也还好,也没那么辛苦。八卦吧,您那四位还看百家讲坛,算文化人。我妈和我小姨那是看《求医不如求己》的,这两位还是俩退休医生,同事都是主任教授之类的。我妈寄了一把竹刷子给我,叫我每天拿着到处敲打自己。我小姨定点打电话通知我:这个时辰要敲胆经。

我姨父是哲学系的,挺认真一个人,每每要批驳她们俩无知得可笑。

可是退休在家的时间,不敲胆经干嘛呢?她们俩的敲胆经,跟我的做高数看小说,某种意义上没有区别。

再八卦下去,我们俩就特别犬儒了一样,我知道你其实是有原则的。八卦而已。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11-28 15:56
敲胆经是什么东西


就是中医那一类,吃陈皮炖雪梨之类的,不会有大效果也不会死人的健身方法之一。

《求医不如求己》就是一本这样子的书,用于有大量闲时的人干一些无害的事情。但是过于沉迷之后是否仍然无害我就不确定了,我只能说,好过练什么什么大法。
作者: 5月8月    时间: 2012-11-28 18:18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2-11-28 15:56
就是中医那一类,吃陈皮炖雪梨之类的,不会有大效果也不会死人的健身方法之一。

《求医不如求己》就 ...

我试一试,敲一敲,笑一笑。待会下班回到家,吃饭胃口好。
作者: 5月8月    时间: 2012-11-28 18:34
有啊。可惜不是季度奖了,

世纪末,颁一次。

作者: 5月8月    时间: 2012-11-28 18:41
本帖最后由 5月8月 于 2012-11-28 18:41 编辑

想想,就要摇头,真的不堪回首了。

那段日子,对咱们而言确实是惨淡的,想想恐怕就要摇摇头。

但对纳博科夫而言却是未必。
否则,咱们大伙不也早都成为纳博科夫了么?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11-28 18:52
这事,只能说,惨淡了之后,也未必能成为纳博科夫。但是如果自己愿意惨淡,有何不可?叫不叫上别人一起惨淡,是另外一回事。就算叫了,只要不带有欺诈和强迫,呼吁一下也不算错误。我虽然是八卦党,但是不想当歪楼党。这里是骂版,对吧?那没问题。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2-12-2 14:23
关晴 发表于 2012-11-27 11:14
若报导真实,我应该庆幸我没有看过任何一场于丹的演讲,即便在电视上或网上。
我更庆幸我没碰过任何一本于 ...

我只在罗湖图书馆看过一次录像真心受不了她风格.
作者: 5月8月    时间: 2014-7-30 11:51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