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
[打印本页]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2-12-27 23:30
标题: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2-12-27 23:32 编辑
我就是觉得人是多么脆弱的动物。
整个50年代甚嚣尘上的法国存在主义,不过是被战争打尿(sui)了之后的人们的悲观的世界观和哲学。
不过说起来这个调调倒很适合我年轻时的情绪。
我最早读的存在主义小说是萨特的《理智之年》——那时候还不知道丫是谁,也就是不知道他的人为归类属。后来又读的《局外人》。萨特还嘲笑加缪没有理论基础,小说太浅白。但依我看加缪的小说比萨特的写得好看多了。萨特的小说不怎么样,做作,还不如他大情妇波伏娃的。
当然,加缪也不要因为我表扬而骄傲。像这一类写之前已经灌注了哲学硅胶的隆胸小说,实在也好不到太好。
但,我这么说,又不是想说“哲学”本身是没有力量的!相反,它给予我们的力量(或者叫用处,叫启发),比文学本身来得更快捷。
这本《局外人》,我是在2000年6月读完的,一晃竟12年过去。当时我对这本书的感受是这样的:文学的力量,文字的力量。哲学的力量,哲理的力量。
而且,对于如何处理一些短篇的收尾,从这个小说里也吸收了营养。
“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同一本集子里,还有加缪的《堕落》和《西绪福斯神话》。还是令人很难有不好的印象,尤其后者充满了令年轻人兴奋的警句。很多至今还能背出来——“为什么爱得深就要爱得少?”
他们存在主义作家就是这样,长篇小说又写不长,如同早泄。
这两天写黑天才的新小说的评论,所以自己的版耽误了两天没更新。《再见,观众》我特别喜欢。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12-27 23:34
我喜欢加缪的戏剧比喜欢他的小说多一点。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12-28 00:08
放在理论杂志或许不妥当,但是在论坛自己的版面上有什么所谓?读后感又不比评论,说自己的真实感想而已。
我自己常常因为没勇气,有什么想法都没法写下来,所以通常会鼓励别人说出来。
说句笑话,你名气再大了,影响再大了,就不能随便乱说了。比如莫言说错了,我们就要笑他。于丹说错了,我们也会笑她。——我的意思不是说没有名气就可以不认真,只是就事论事地说。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12-28 00:11
再加一句,我的意思也不是说你现在没有名气。我这种连马原都是来了黑蓝才听说的人。。。。。。我只是还没听到有人象骂莫言和于丹那样骂你,所以有上面那句笑话。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2-12-28 01:41
《局外人》带我进入加缪的世界。。。他的作品我认为最好的,短篇是《流放与王国》一组,长篇是《鼠疫》,散文是《蒂巴萨的婚礼》一组。
《西情福斯神话》有过单行本,居然很好看,有一些有趣的东西。。。
《堕落》我至今都看不下去,大概就看了10行。。。。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2-12-28 08:40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2-12-28 08:42 编辑
《局外人》的好处在于:我看过之后,对于荒诞主义小说没那么难以接受了,好像是一个入口,我通过入口往里瞧一眼,突然发现森林没有我想像的可怕。
关于‘哲学’的说法很有意思,也有道理。看他们的作品,如果离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可能我们看了以后真会用‘荒缪’啊什么描述作品。加上哲学思想就好理解了。
我也觉得评论大师的作品没什么,只要我们真的看过,只要我们谈论的时候是通过自己的脑袋。我想,大师们一定会含笑听我们讲的。有时我们讲对了,他们笑一笑;我们讲错了,他们也笑一笑。我是讨厌那种自己没看过,或道听途说随便翻两页的,听到别人在讨论,赶过来插一脚,而且还是踩一脚的那一种。
生铁兄这种有些散淡的,但不乏精妙表述,不妨多多益善!
作者:
X
时间:
2012-12-30 19:31
加缪我也想看,买了一本文集,至今还没开始看(想看的书真多看得又少又慢),不过据说加缪好像不是存在主义的,不过我也不知道存在主义具体是怎样,至今对萨特还有点“敬而远之”,不知道具体原因是什么,模糊地感觉他攻击性很强。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