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找死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敦    时间: 2013-1-14 09:29
标题: 找死
  早晨,房东打来电话说,“我要死了。”
  我很奇怪,“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要死在你住的房间里。”
  “租期还没到,你不能死在这里。”
  “我退你房租,加倍退给你,我太希望死在那个房间里了,这是我唯一的愿望。”
  我想了想,随口打了个结巴,我心里说,坏了,一打结巴,就要答应这狗日的了。我太了解自己,我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懂得拒绝。
  我说,“你来吧,我先在客厅待会儿,等你死了,我再回卧室上网。”
  “好吧,你真好,我死后不会忘记你的,请你相信我,我很快就会死掉,不会耽误你太多的时间。”
  结束通话,我接着睡觉。如果没有房东的电话,我的睡眠就会一帆风顺地抵达中午。他的电话就像一块礁石,我的睡眠撞在上面,四分五裂。不要以为我会就此放弃睡觉,起床做点什么。如果真有什么可做的,说不定我就起来了。但实在没有一件事情能让我从床上爬起来。我把手机扔到床的尽头,扯了扯松弛的窗帘,遮挡住早晨的光线。我再次艰难睡去,醒来的时候,发现胳膊上多了一只手。
  “你终于醒了,我一直在等着你醒来。”
  房东站在床边,手放在我的胳膊上,很亲密的样子。他客气地笑着,一点也不像决心去死的人。我没有问他是怎么进来的。这是他的家,他有钥匙。如果没有我这个租客,他可以很方便地进来,然后上床死掉。我从床上坐起来,穿上衣服,踢上拖鞋,去卫生间蹲着。
  “你为什么要死?”我打着哈欠问他。
  “赵老师背叛了我,我们离了。”他的声音很近。他应该是站在厕所门口,对着一扇门说话。他所说的赵老师,是他的老婆,一个很黑的女人,在一家中学教数学。去年暑假,他们来这里住,我们客气地生活了一个多月。
  我打扫完自己的身体,和他在客厅的破沙发上就坐。我得说点什么,安慰他一下。但目前这种情况,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要去死,我十分赞成。我整天都有这样的想法。但他为了一个女人去死,还他妈的是一个犹如非洲裔的黑女人,我就不同意了。这违背了我的人生观。他不是我的朋友,只是房东,我俩的交情仅限于一起喝过两瓶啤酒。
  “你离婚了,这是好事,现在你可以创造新的生活了。”
  “得了吧,女人跑了,钱没了,我还活个什么劲儿?”
  “为一个女人死,不值得。”
  “我确实不想活了,我死而无憾。”
  “那你为什么非要在这里死?”
  “我和赵老师的第一次就在那张床上。”
  我突然有些恶心,“好吧,你进去死吧,我在客厅等着。”
  “嗯,你要是有事就先去忙吧,等你回来,我就是个死人了。”
  “我没事,等你死了,我就进去上网。”
  他离开沙发,进了卧室。我独自坐在客厅里,打开电视。这台电视只能收5个台,都是地方台,几个专家在卖药。我关了电视,仔细听卧室的动静,悄无声息,莫非已经死了?我喊,死了啊?里面传来回答,没呢!
  门开了,他安然无恙地出来,又坐在原来的地方。
  “我知道你爱好写作,你能不能发挥才能,帮我写一封遗书?”
  “遗书很简单,你自己就能写,无非是不想活了,让亲人们多保重,还有你的遗产怎么处理。”
  “我想写得有文采一些,别干巴巴的,像一篇小学生作文。”
  “你想要的那种文采,我写不了,我是个有个性的写作者。”
  “我很喜欢朱自清的散文,我希望我的遗书是那种风格的。”
  “你快去死吧,我还要上网偷菜呢!”
  他略带遗憾地回到卧室,关上门。我好无聊,打开电视,专家还在卖药,如果他卖的是毒药,我会立刻打电话买一包,然后让房东服下。门又开了,他又坐在那个位置上。
  “你说我选择什么死法好,割腕、吃安眠药还是剖腹?”
  “吃安眠药吧,还干净。”
  “嗯,我觉得也是,但我太不擅长吃药了,咽不下去。”
  “你去厨房找个擀面杖,把药碾碎,在杯子里搅拌成糊,再慢慢服下。”
  “那样会不会很苦?”
  “你用可乐代替水,就不苦了。”
  “太麻烦,还得下楼去买可乐。不如你帮我。”
  “怎么帮你?你是想让我杀人吗?”
  “对,你杀了我,我躺在床上,你用拳头打我,直到把我打死,这样最给力。”
  “给力个屁,太费力,要把你打死,得打多少拳,至少一百拳,我还没吃早饭呢。”
  “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你也挺壮的,五拳打死我也没问题。我可以立下遗书,说明情况,而且把这套房子也留给你。”他认真地说。
  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就答应了他。我这个人啊,就是不懂拒绝。他找来纸笔,快速写了一封遗书。我读了一遍,干巴巴的,像一篇小学生作文。我站到客厅中央,活动活动身体。
  他在卧室里喊,“准备好了,快来吧!”我快步走进卧室,朝他的脸上就是一拳,他大叫了一声,我的第二拳迅速赶到,打在他的嘴上,他满嘴是血,无话可说。
  就在这生死关头,他的手机响了。他用一支胳膊抵挡我的拳头,接通了手机。挂了电话后,他哇哇地大哭起来,“我不想死了,你别打了!”
  我停手。他抱头痛哭了一阵。世界上最不能让人忍受的就是男人的哭泣。我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出尔反尔。
  “刚才是赵老师的电话,她回来了,继续跟我过日子。”
  “这是比死还可怕的事,你不能改变自己的决定。”
  “就这样吧,好死不如赖活着。现在我要去火车站接她。”
  他擦着眼泪,要出门而去。那一刻,我真有一种想法,冲过去直接弄死他。遗书还在客厅的茶几上。但我站着没动,木然地站在卧室里,提着两个生疼的拳头。我真不知道他会不会再来找我。
  我打开电脑,上网。这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何时结束这样的生活,我也不知道。浏览完那些感兴趣的网站,我关了电脑,开门下楼,打算去小卖部买瓶可乐。
  2011/3/1
作者: 林思南    时间: 2013-1-14 11:07
挺有趣的。但文字过于外国翻译小说的口气。
作者: 比多    时间: 2013-1-14 16:14
本帖最后由 比多 于 2013-1-14 16:14 编辑

这篇以前看过了。但你是否动过结尾?我怎么记得有一个结尾是你把房东打死了?还是有一次我建议你这样处理?

看墩墩的小说总是很畅快,集趣味性与故事性于一身,语言也干净。墩墩的问题之前讨论过,就是小说所承载的内容有多厚?我屡次说,这是作者个人的事,此刻又读一遍我倒是觉得,即使不承载也没什么不好。就在这个向度上丰富自己的描写和语言。所谓虚构,有时就需要凌虚高踏,太注重根基扎在哪里,也许飞不高。
作者: 寻鲟    时间: 2013-1-14 17:20
没意思啊
作者: 关晴    时间: 2013-1-16 13:42
荒谬到了一定程度便是悲哀,悲哀到了一定程度便是荒谬
作者: 乌鸦嘴    时间: 2013-1-16 22:01
我通常会把墩墩的短篇小说反复研习,除文字之外,他精妙的结尾是我最费心思的地方。
作者: 张敦    时间: 2013-1-17 12:53
比多 发表于 2013-1-14 16:14
这篇以前看过了。但你是否动过结尾?我怎么记得有一个结尾是你把房东打死了?还是有一次我建议你这样处理? ...

这篇有两个结尾。这是其中一个。
作者: 张敦    时间: 2013-1-17 12:59
寻鲟 发表于 2013-1-14 17:20
没意思啊

在这个论坛里,我明白你所说的有意思的小说是指什么。恰巧那是我所鄙弃的东西。
那种故作高深、扭呢作态并且充满了鸡零狗碎的细节的叙述才是真正的没意思。
黑蓝早已误入歧途,却还乐此不疲,自以为掌握了小说的真理。
作者: 江冬    时间: 2013-1-17 14:04
那你来黑蓝发小说干什么呢
作者: 江冬    时间: 2013-1-17 14:16
小说真写得好也就罢了,就这水平,真不知哪来的自信。
作者: 江冬    时间: 2013-1-17 17:06
本帖最后由 江冬 于 2013-1-17 17:10 编辑

回乌鸦嘴:
它好在哪里呢?我可是一点好都没看出来。
作者: 江冬    时间: 2013-1-17 17:17
支撑整个小说的,无非就是两个人物言行的不合常理或者说荒诞,不要跟我说这样的荒诞多么有洞察性或创建性,无聊至极。
作者: 寻鲟    时间: 2013-1-17 17:35
张敦 发表于 2013-1-17 12:59
在这个论坛里,我明白你所说的有意思的小说是指什么。恰巧那是我所鄙弃的东西。
那种故作高深、扭呢作态 ...

首先,我认为有意思的小说这里是很少的,你这结论太武断。细节描写怎么不好了,我觉得李师江的福寿春有意思,可并没有你说的那种故作高深,那是真实的生活的一面。如果你更牛逼,你当然可以玩心理,玩意识流,可以开拓一种新的写作方式。至于这一篇,我相信你是有些想法的,可只能说想的不够深,而且这种文章写的人太多了,要不是你文字还算通顺,我是不会读完的。至于黑蓝里的文章如何如何,很大程度上是整个写作群体太浮躁,而且都是一个叙述腔调,当然初学者很容易就被诱惑,走上简单却无聊的路。在这里发文章无非是希望大家看看,给些意见,我是没有什么恶意。如果你不喜欢别人说你的文章不好,那我以后会注意的。
作者: 张敦    时间: 2013-1-17 17:53
寻鲟 发表于 2013-1-17 17:35
首先,我认为有意思的小说这里是很少的,你这结论太武断。细节描写怎么不好了,我觉得李师江的福寿春有意 ...

谢谢。李师江的《福寿春》我也读过,确实很有意思,曹寇的《十七年表》,与其有的一拼,而且故事十分相似。
作者: X    时间: 2013-1-17 19:15
这样的小说,看完笑一笑也就过去了。一两年前,不知道对谁说了一句:“你的小说将无聊的生活演绎得同样无聊”,看完这篇又想起这句话,不过这篇,还得加上一句:“毫无见地,毫无难度。”
说到写琐碎细节,司屠的有些小说你可以看看,在论坛上可以找到,我觉得写得很好,你说呢?

作者: 比多    时间: 2013-1-18 01:29
本来不知该说什么,作为一个临时版主,我只是感到遗憾。

幸好看到陈卫的访谈,心里踏实了。摘一段:"你既已发出小说想要交流,如果认为他没说准,为什么不提示他几点让他继续重看一下呢。我盼望大家都温和一点。在食物如此稀少的今天,我们得先以温和为自己、为大家多准备点食物,有了食物之后再打架不迟。现在就斗气打架,最终只是砸碎一只空盘子。 "

陈卫首先是一个真诚的写作者,叫我佩服。
陈卫访谈: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75419/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18 09:45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1-18 09:53 编辑

上一届黑蓝奖我将票投给了《我的文武老师》,最终它的落选让我遗憾至今。但在我的心里,它并不因为落选而有丝毫逊色。从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高手的落败或者只是机缘的问题。而‘机缘’这两个字我从来都只用于形容高手。

那篇文让我想起杨绛,她以最平淡简约的语言写小说,捍卫了这一百年中国文学的尊严(他人语)。我看《我的文武老师》就能感觉到平淡语言背后的力量。

其实我也看过司屠的文,初看时,总觉得司屠的文有些用力太过,当时不看好,不明白一个高手怎么会控制不住自已的力道。连看过三篇以后,我才明白,司屠的每一篇小说都是突破,因为鼓足了勇气,所以力惯全身。他正如X说的那样,抛弃了旧我,抛弃了熟悉的语境,每一次,都以奋不顾身的精神向前。

文学需要这样的勇气!

这也是黑蓝的精神所在!

因为,所有的艺术史都是技术史,绘画,音乐,摄影,他们每一次重大的冲破都是技术的进步。而这总要先行者去探索。作者不能满足于开发众所周知的“矿脉”;而应该去发现新的“矿藏”(编者语)。

如果每一篇在形式或内容上都没有突破出去,作者也许也是很用功的写小说,但这种用功其实暗含着一种依赖性。

当然,也有作者这样认真一辈子,即对着起作品,也对着起自已,其中不乏佳作,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黑蓝的立坛宗旨是实验小说基地,他不是某类型小说的论坛,我想它存在的目的不是教你如何写小说,而是鼓励作者在文学上的探索创新。

因此它是一道窄门,为在文学上不断探索的少数人存在!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它就毫无瑕疵的,一定能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写手。失误是难免的,凡是人主观思想是免不了得。

但为什么那么多高手很希望得到黑蓝的肯定或用尽各种方法作来贬低黑蓝:把自已得奖作品故意放在黑蓝听评论,或换个马甲听评论,然后可以得出各种带着偏颇的结论(容允我以已度人阴暗一下)。其实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已经将黑蓝看成了一个文学标准。得到它的承认,我们高兴万分,得不到它的承认,我们就想证明它是错误的。

黑蓝是一个有争议的论坛,而我们多少有些迷失在这里头。其实许多高手刚来论坛的时候,也都有这样的纠结,我挖过许多人的坟,我看到他们初来黑蓝的迷惑和挣扎。有些人走了,有些人坚持住了。我不认为走得人就是错,也不认为坚持住的人就能走得更好。但这只是两条不同的路,通过两扇不同的门。我只希望各自都能走好。
其实我一直把写《我的文武老师》的作者看成是黑蓝的作者,因为我初来时他对我说:
都不好。用比喻反而限制了想象空间。那刀光直刺入她的眼睛,天竟亮了。这样不挺好吗?
而我其实也一直希望他来评我最后二篇文,看看我有进步多少。

但愿这一切都不是美梦一场!

(发这样的回贴,心脏都紧张的砰砰乱跳)
作者: 司屠    时间: 2013-1-18 10:02
柏仙妮 发表于 2013-1-18 09:45
上一届黑蓝奖我将票投给了《我的文武老师》,最终它的落选让我遗憾至今。但在我的心里,它并不因为落选而有 ...

要连看三篇啊,失落.我的小说不实验的,传统极了,如果有谁胆敢说我小说翻译体西化什么的,那么中国就没有比我更"中国"的小说.
作者: 关晴    时间: 2013-1-18 11:15
我不认为有什么值得争议的,不过是叙述策略和材料取舍而已,就像泰拳比之柔道,谁更厉害些,真是没有一个定论。
黑蓝的文,普遍比较琐碎,喜欢的会说绵密耐看,不喜欢会说累赘啰唣,就像艺术品的欣赏,人人有自己的看法,但你能说英格兰威尔特郡那几根粗糙的巨大石阵不艺术吗?俺就觉得它比任何古代建筑更震撼人心。
锦长则力弱,至刚则易折,各有利弊,还是回到作品本身去做判断吧。

作者: 味精大王    时间: 2013-1-18 15:08
这篇开头那个房东要去房客的房间里死的“点子”还不错,但是接下来两人的对话直到最后,太“淡”了。

作者: tttyu    时间: 2013-1-18 22:27
不知道是我兴奋点太高了还是怎么的同样觉得 无趣   支撑这种小说的除了个人想象中的有趣 更需要一种内在的力量。荒诞产生于现实,而不产生于突然出现的一句我要死你家里
作者: 维斯小    时间: 2013-2-5 17:23
一帮常年窝在屎堆里的人,敦敦给你个机会闻下新鲜空气,你们倒觉得臭了,笑死个人哈哈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13-2-8 18:43
举例:“如果没有房东的电话,我的睡眠就会一帆风顺地抵达中午。他的电话就像一块礁石,我的睡眠撞在上面,四分五裂。”
第一句,“一帆风顺”多余。第二句——有了第一句,第二句多余。

个人建议,下笔前想清楚到底写什么,一语中的,多说无益。
作者: 卫康    时间: 2013-2-21 21:51
我觉得倒是可以建一个火药索引帖,把类似这样的帖子都收集起来,无聊时翻翻看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