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木棉花 [打印本页]

作者: 荒谬    时间: 2013-5-6 17:02
标题: 木棉花

       我二十一岁那年,很忧郁。喜欢站在河边丢石头,听它坠进河里的响声。有时,从石头脱手而出的时候起,我会观察它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想象它击中车窗玻璃的样子。清脆的响声——我们放慢时间——起初是一个点,接着裂纹逐渐扩开,如一条河流的许多细小分支缓慢地向各处淌去,旋转的石块挥舞着它粗糙的棱角摩擦玻璃,撞击出河流之源,源源不绝地向各处提供着破坏的力量——现在我们调整好时间——黑色玻璃被白色纹理覆盖,向内凹陷,石头嵌入玻璃,冲动地逃脱,洞开的花朵里,传出长笛一样悠扬的尖叫。我开始狂奔,而绝不站在那里,成为束手就擒的呆鹅——灰色的湖面开始荡起波纹,沉湖的石块匿于水面,沉闷的响声伴随成圆圈状的波纹,扩散。白色的鸟开始张开翅膀,从湖面上划过,从一头到另一头,轻盈地拨动湖面的涟漪——想想,从你二十一岁开始,你开始被很多事情所抛弃。你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再没有人陪着你在河里游泳,也不会有人和你玩捉迷藏,他们说这些都是小孩子才耍的把戏,你该去录像厅或者游戏室,去见见那些烟雾缭绕的地方,开始用刀子和拳头去解决问题。

       你要知道,粗糙的石头通常不容易在河流里被找到。它们一般呆在距离河岸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沉闷的响声,本身并没有什么让人愉悦的地方,但如若你亲眼见过一个人挣扎着沉入水里面,或许就有不同了——他不会游泳,是别人把他领到这里来的,他们告诉他“光滑的石头,都在河里面呢,你得走到河里面去才能找到它们”,于是他去了。他卷起了裤腿——那是一条褐黄色的裤腿,他在镇上服装店打工的时候从老板那儿偷来的,从此他再也没有去过那儿了——他走了进去了,走向那条河流了,那条黑色的河流,沉稳又贪婪的河流,你看见他越走越远,水越涨越高了,没过他的双膝,涌向他的胸口,就像一条巨大的污浊之蟒。河流抖动着身子吐着信子,舔舐着他的身子,那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的赤裸的上半身——他在地里帮家里干活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他挥舞锄头,如挥舞轻纱,汗水顺着背脊和紧绷的肌肉滴进泥土里。那些被日复一日炙烤过的皮肤,在太阳底下闪着光,他很健壮,能徒手抓住并制服一头发了疯的公牛。但是他不会游泳——他摇晃了起来,就像你喝醉了站不稳了那样,踉跄着一步又一步地走向那儿,那个黑色的漩涡之口。他看不见那个东西,除了我没有人能看见那个东西,黑色的漩涡之口——我再没见过他出来。

       那个夏天,是我把他拉出来跟他说这个事情的。我说我找到了一块红色的石头,光滑的、闪着光的红色石头。我就在那条河里找到的,越过那个广场就能找到这种石头,还有很多。我告诉他,如果他想要就自己去拿吧,河水不深,很容易就能到那儿的。我知道他不会游泳。我听到他大声呼喊,接着是吼叫,再然后嘶叫,他扯着喉咙,就像扯开一张白纸那样,拼命地喊着,一开始他喊我的名字,喊“救我!”,再然后他开始骂我,他开始拼命地骂我。当然,我知道那里根本就没有那种红色的石头,我知道他不会游泳。

       那年的木棉花开遍了整个山头,红色的旗帜开始飘荡在山间的每一个角落。那时候,夜莺和黄鹂也交替地在黑夜与白天里啼叫了,它们从这个枝头跳跃到另一个枝头,再被猎人的枪口击落。我看见那些小伙子从山上走下来,他们一路走,木棉花就一路开。我开始想象着,他带着她去山上的样子,那些枝蔓开始爬上他潮湿的心,开始爬进她幽暗的洞口。那条淡蓝色的裙子,染上青草和泥土,还有那些滴落的鸟粪,它变得不再幽美,她抓住了他的胳膊,用力地牢牢地抓住了他的胳膊,发出像唢呐那样难听的声音。你看看,她现在就要抱住一个死人了。他们看录像的时候,从来不准我进去,我只能趴在黑洞洞的窗口往里面探脑袋,他看见大屏幕上面晃动的人影,我还听见他们在下面开着下流的玩笑。有时候,他们看到我从窗口冒出的脑袋,就会咧起嘴笑,然后朝我喊:“呆子!呆子!你妈妈来抓你咯!”我并不讨厌他们说的这句话,我只是不喜欢他——那个偷裤子的家伙和镇上那个卖冰淇淋的小姑娘说话的样子,一点都不喜欢。我不喜欢他带她到山上去的样子,我躲在离他们不远的草丛里,什么都看到了。

       如果,你非得问我关于他的事情。我只能告诉你,现在他只是那很多个不再醒来中的一个。可爱的朋友,你知道谁没有秘密藏在心中。爱讲真话的你,请告诉我,你在哪里丢弃你忧郁的胳膊肘。倒霉的小伙子,还有他比洞口还潮湿的心,被食物塞满的胃,年轻的朋友你们不会再相会。你好吗?你还好吗?最可爱的死人你好吗?如果你想知道得更多,我就告诉你,我八岁的时候,他们带我去了医院,那年木棉花染满山头,像燃烧的火焰那样红。那个穿着白色大褂子的家伙,叫我躺在床上,把我推进了那个白色的机器。可是你知道的,我没有精神病。我只是有点忧郁。我只是喜欢在河边丢石块,我经常看见他的那张扭曲的脸,他在朝我笑着,朝我挥着手,让我告诉下一个人,这河里边有红色的石头。红色的石头。红色的石头。红色的石头,染山头,人常空人常空变成晚霞人常空。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5-6 22:24
开头的一句:我二十一岁那年,很忧郁。喜欢站在河边丢石头,听它坠进河里的响声。——啊,似曾相识。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5-6 22:26
其实整篇都是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最后一段,从可爱的朋友起,基本上达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程度……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5-6 22:27
其实我很理解你的这种写法。
作者: 荒谬    时间: 2013-5-6 23:09
Juneau 发表于 2013-5-6 22:24
开头的一句:我二十一岁那年,很忧郁。喜欢站在河边丢石头,听它坠进河里的响声。——啊,似曾相识。

...这个也算抄袭么...其实我只是一时心血来潮,就这么写了的,应该其他地方没有这种情况吧。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5-6 23:26
荒谬 发表于 2013-5-6 23:09
...这个也算抄袭么...其实我只是一时心血来潮,就这么写了的,应该其他地方没有这种情况吧。

我并没有说你抄袭。也不知道这就是黑天才的签名。当时读的时候只是觉得眼熟而已。
作者: 荒谬    时间: 2013-5-7 07:49
Juneau 发表于 2013-5-6 23:26
我并没有说你抄袭。也不知道这就是黑天才的签名。当时读的时候只是觉得眼熟而已。

其实,在一年前,我初到黑蓝贴的第一篇文是《流体》,那时候就有人提到过“似曾相识”这种感觉...(版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那篇...)其实,我觉得这种“相熟”或许来自共同的阅读经历,写作总会受阅读作品的影响,而某些东西潜移默化地就进入了我们的表达,但我并不会单纯地去仿制...还有就是想问一下,最后一段里难以忍受的东西,具体是什么呢...希望能指出来让我再思考一下,再修改修改...谢谢评论。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5-7 23:04
受不了这其中的一股浮夸劲儿(在最后一段达到了高潮,其实应该是反高潮,因为跟你的预期效果是反方向的)。一个“邪恶”的“疯子”到底是怎么样想的其实我并不知道,其实也没几个人知道,如果有相对更好的选择的话,我不会喜欢你描绘出的这个“疯子”。恶一旦成为炫耀、卖弄又那么浮表,肯定达不到单纯审美意义上的审恶,你所满足的,仅仅只是对于恶的意淫。

多包涵点吧。


作者: 荒谬    时间: 2013-5-7 23:26
本帖最后由 荒谬 于 2013-5-7 23:28 编辑
Juneau 发表于 2013-5-7 23:04
受不了这其中的一股浮夸劲儿(在最后一段达到了高潮,其实应该是反高潮,因为跟你的预期效果是反方向的)。 ...


或许并不是“浮夸”,而是夸张地放大,那些隐匿于人心的“变态”。我其实并没有获得满足感,没有呈现出对“恶”的褒贬,只是将它呈现出来。将“变态”的“病态”呈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人或许会有过十分邪恶“变态”的想法,但理性和自制将它们压抑,我试图用文本像个哈哈镜一样,将它们放大。如果它在你看来成为了卖弄和炫耀,让你十分反感...这种不好的阅读感受,我只能说很抱歉了...起初我并非想审美或者审恶,只想单单地呈现那些扭曲放大后的念头...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7 23:38
每个人的读感可能会不一样,我读的时候,也觉得放大得并不过份。顺便提一下你的《叙事》——那一篇的叙述很凶猛,但是很干净,就是说读完之后我不会留下“恶”感,而是对那个目击者的同情。

这一篇,我读起来不太舒服的是以下:

你要知道,粗糙的石头通常不容易在河流里被找到。——你要知道

如果,你非得问我关于他的事情。——如果,

可是你知道的,我没有精神病。——可是你知道的,

我读到它们造成的语感,倾诉式的。我说它们不舒服,是说它们跟同一篇里的其他句子比起来……怎么说呢?我自己写过一篇也有这些,写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写下了“你知道的”这一类,有人读过之后对我说:即使你不是模仿,这种调子也给人模仿感,太大量地出现在翻译小说中。

当时听到这个评价,我想的是我那篇小说整体就是那个风格,就是讲诉式的,没法改掉也不必改掉。

到我在你这篇里读到,我才意识到:不是说它不好,但是有些时候它比起其它句子来失色。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8 00:24
再读了一遍,放大得虽然不过份,但是停留在“习作”水平了——我说的“习作”,是相对你自己的水平,不是相对他人水平。

是认真写的——这跟那些不认真的小说读感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整体效果上有欠缺。欠缺在哪我还没想明白。
作者: 荒谬    时间: 2013-5-8 07:59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5-8 00:24
再读了一遍,放大得虽然不过份,但是停留在“习作”水平了——我说的“习作”,是相对你自己的水平,不是相 ...

是...这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不断尝试...我觉得,我还是要安静去地多练点、多读点,等有了比较成熟、比较不错的作品,再贴出来吧...
作者: 魏虻    时间: 2013-5-8 10:25
本帖最后由 魏虻 于 2013-5-8 10:37 编辑
荒谬 发表于 2013-5-7 07:49
其实,在一年前,我初到黑蓝贴的第一篇文是《流体》,那时候就有人提到过“似曾相识”这种感觉...(版主有 ...
那个“似曾相识”不是因为阅读经验积累产生的。它的来历复杂和深刻多了。楼主理解的那种熟悉大概属于陈辞滥调。
作者: 魏虻    时间: 2013-5-8 12:50
本帖最后由 魏虻 于 2013-5-8 12:56 编辑
魏虻 发表于 2013-5-8 10:25
那个“似曾相识”不是因为阅读经验积累产生的。它的来历复杂和深刻多了。楼主理解的那种熟悉大概属于陈辞滥 ...

我也不太懂,莫全部当真,虽然确实感觉到不是那样,但也说不清楚。你自己看书想想,我也想想去。。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5-8 13:05
我大概地理解一下,说得不准确地话,你们都别在意。

“似曾相识”不完全是一种贬意批评,人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很多时候会接近,这种感受同时唤起共情感(但不强烈,如果强烈,反而不会是似曾)和排斥感,后者起源于有似曾相识感的作品没有完成其单个作品的个性(我不好说是个性还是个体性)。

给人似曾相识感的作品,通常停留在“过得去”、“没有明显缺陷”,但是也不能让人觉得特别好。

评论者不愿意说更多,也因为这种状态对于写作者本身来说已经艰难,都有这种时候。而且他人很难有建议,包括自己有明确意识,从意识到做到,还靠努力,甚至是运气。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5-8 21:07
看了你的《叙事》,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你说想求变化,想要的是什么变化?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5-8 21:22
顺便再说一句,似曾相识产生的问题应该不在我,而在于你,或者是作品上。因为这种相似感,确实也不是我自己能控制得了的。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5-8 22:36
Juneau 发表于 2013-5-8 21:07
看了你的《叙事》,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你说想求变化,想要的是什么变化?

那么原因呢?是什么促使你要写这个题材?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3-5-9 09:40
光喊“刀枪不入”不代表你就真刀枪不入了。

这种小习作你们还讨论这么热烈,瞎耽误工夫。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3-5-9 10:00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3-5-9 10:01 编辑

哦,好吧。
我觉得还是就一篇小说论一篇小说。

我是替别人心疼别人的时间。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