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偶像的黄昏 [打印本页]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07
标题: 偶像的黄昏
偶像的黄昏

侧翼一刹那遮暗
枯坐者的窗。指尖上
低鸣的银币,谱牒
翻身,厌烦,这群亡灵。

       
后街

月季,变成失败前
绿叶子控制着。
你在蕨类植物里
瞥见的蜥蜴……
它是一个愤怒的大师。


1976,蛙皮鼓

我有一面蛙皮做的小鼓
斑纹已经暗淡了。
在春天,我敲着它。
我多么爱那些蝌蚪呀
柔软,纤细,水里摆动的形体。
那是它们的声音,那是加速的激情。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喜欢《后街》和《1976,蛙皮鼓》。
我觉得“类型化”和“风格化”是两个概念。当然我说这个并不是针对这三首作品,因为我还看不出什么所谓的脉络来。最放松的写作也应该是最值得警醒的写作。

妄言。其实这话是对我自己说的。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固顶。
作者: 康丁    时间: 2007-8-4 13:07
够深度啊,望尘莫及。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似乎在“类型化”上有意突破,但在“风格化”上着力不够。这个也不是单就这三首作品而言的,而是在看了你最近一段时间在黑蓝发的作品,纵向的说。

至于细读法,我还没学会。忽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9 22:05:27编辑过]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07
我觉得风格是一个让人困惑的词,一方面的确会想形成一种清晰的风格,以表达一种理念或倾向,但在写作的过程中,又很容易会受到各种可能性的诱惑,或者是语言和文本自身在开劈道路甚至脱轨。我不知道这其中会不会取得均衡。写作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或者是在摸索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9 22:58:33编辑过]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07
诱惑是有的,但诱惑的接受者的过滤和选择是不同的。甚至这种选择的过程也将是“风格”的一部分。
作者: 陈舸    时间: 2007-8-4 13:08
以下是引用二十月在2004-5-9 20:33:52的发言:
喜欢《后街》和《1976,蛙皮鼓》。
我觉得“类型化”和“风格化”是两个概念。当然我说这个并不是针对这三首作品,因为我还看不出什么所谓的脉络来。最放松的写作也应该是最值得警醒的写作。

妄言。其实这话是对我自己说的。


在松弛状态的写作里,有一些东西是作者都无法意料的,它往往富有诗意,但同时也可能是暗伤。
作者: SANGYUAN    时间: 2007-8-4 13:08
在诗歌上追求完美,在写作上不要
松弛的状态总比紧张的状态好
随意的旅游,偶然的出轨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