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玫瑰角的汉子》和《小径分岔的花园》 [打印本页]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3-8-25 11:43
标题: 《玫瑰角的汉子》和《小径分岔的花园》
本帖最后由 陈鱼 于 2013-8-25 11:44 编辑

今天再看了这两篇
突然感到“隐藏”的魅力 以及某些时候出现的“技巧上的错误”反而不可控地达到了比精准更妙的丰富
这一点 玫瑰角在熠熠生辉 而花园已经乏味——这是一篇被各种集子和文论提及的经典 言过其实了吧?(甩它几条街的博'S小说比比皆是啊!!)
我是个不自信的人 再加上健忘和思维不全 今天结合了一些网上的结论 自己再分析 自觉总算把玫瑰角给搞明白了(包括那些网友们尚且在疑惑的细节——“少了个人”、“他的腕子”——以及被网友们忽略的其实至关重要的“我在期待……而不是期待这样的……”)——以及关于那个牲口贩子到来之前的“场面描写”(不知道是作者有意还是无意犯下的“技术错误” 当然 小说绝不是(我都不想说“仅是”)技术)
博尔赫斯的小说依然是我钟爱的——他做到了针尖对麦芒和镜子对镜子 他都做到了
今天上午很开心
作者: X    时间: 2013-8-25 12:10
你为什么老用空格代替标点……

总觉得博尔赫斯的小说太图书馆管理员了,少了类似惠特曼那种粗野和天真。博尔赫斯写粗野的东西,也是学究式的感觉……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3-8-25 12:20
再来简单提一句《刀疤》
《刀疤》很多人对它的结构津津乐道(当然现在看这样的结构已经过时很久了) 刀疤我觉得唯一让我思考的地方是——“那片土地的主人,卡多索,起先不愿意出售。我听说那个英国人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主意:他把伤疤的秘密故事告诉了卡多索。”
叙述作用上为“刀疤的秘密”留悬念 但是这几句话本身呢? 问题是:卡多索究竟听到了怎么样的秘密?以至于愿意出售土地?——怎么样的秘密也就是刀疤主人讲述了怎么样版本的一个刀疤来历?——卡多索是在来历A中敬佩着还是在来历B中(对一个忏悔、痛苦、祈求遗忘和残喘余生的灵魂)悲悯着还是在更多的来历CDE中被恐吓被……

 “高明的作者以巧夺天工的天才在结局方面留下了悬念:罗森多是怯懦、卑劣到了极点,从而借助自己的女人的掩护进行了无耻的暗杀后逃跑了呢,还是压抑到极点,火山终于爆发,进行了一场壮烈的搏斗才杀死了雷亚尔?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任何单方面的推理都得不出结论。”
  “但这正是妙处。只有将这两种可能性看作人性中不可分的两个面,才会描绘出完整丰满的人的立体形象。人如果承受不了自己身上的丑恶,他就无法进行认识自我的事业。罗森多的选择是及其艰难的,作为人类当中的英雄,他身上的光辉使得他的阴暗面比一般人更黑暗。他将刀子扔进马纳多纳多河的瞬间便是决心已下定的瞬间,这个决心就是卑鄙到底,无耻地活下去,但并非对自己的无耻麻木不仁,而是意识到并受到自我意识的残酷折磨,与此同时还要暗中策划复仇的事业。罗森多,这个垃圾堆里的无赖们的头领,终于为人们做出了活的榜样。最恶心的与最令人神往的是一个。”

这是残雪《解读博尔赫斯》里的对《玫瑰角的汉子》的所谓解读——这多少算是那个时代的“先锋派”纰漏的一个侧影吧,一个小说,还是要自己认认真真去看,一句一字去看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3-8-25 12:24
1.这二人完全没可比性
2.他们都有自己的“粗野和天真” 真的 “太图书馆管理员”那一定是某些评论先入为主的印象! 别的不说 玫瑰角就没那个影子——当然不是说写流氓的一定要“粗野” 他有他的路子
3.我其实很在意标点的呀~这儿只是当闲聊嘛~
4.X你有兴趣去看下刀疤嘛~我们可以讨论下~我只是这么一说啊~
作者: X    时间: 2013-8-25 12:39
陈鱼 发表于 2013-8-25 12:24
1.这二人完全没可比性
2.他们都有自己的“粗野和天真” 真的 “太图书馆管理员”那一定是某些评论先入为主 ...

其实我对惠特曼不怎么了解,,没有比高下的意思,主要是兴趣点不太一样,刚才回复完之后在院子里走一圈时想了想,某种样式的文学、艺术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阅读、欣赏需求,并非要压制另一种样式,一个作家、艺术家成为了谈论的重点,可能已经是在某一方面的具有代表性了。
我觉得类似这样的小笔记很有意思,注意标点啊,以后整理起来比较方便,也方便别人引用你的句子。
作者: 陈皮    时间: 2013-8-25 13:07
难得见陈鱼会用~这个符号
作者: 司屠    时间: 2013-8-25 14:09
能马上想起来就是第三者、南方、玫瑰色街角的汉子、刀疤,都喜欢。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3-8-25 14:42
司屠 发表于 2013-8-25 14:09
能马上想起来就是第三者、南方、玫瑰色街角的汉子、刀疤,都喜欢。

1.作家在写的就是他们眼中的、鼻息中的、置身其间时时刻刻深受爱与煎熬的世界,而不是一种从书本里学来的、感悟和想象中的、推理和归纳出的对认知的模拟——哪怕是博尔赫斯这样的读书人,也一样;
2.博尔赫斯的结构被人称道,但结构远不是他的一切,他的从容有度表现在他给你一个结构,但结构外的枝叶依然处处精芒闪烁,时间、宇宙、无限等等都是套在他身上的时髦标签,其实还有他的爱,他那可怜的干瘪的残疾的身躯,在女人面前羞涩而绝望地颤栗,孤独地与烟云为伴,但他终究还是一个男人,他有男人的胸襟(无法被嘲笑,他做的很好);
3.我还以为司屠不好这口呢,你可以看看另一类(如《虚构集》、《沙之书》这些集子中的短篇为多)——问你好。


作者: 司屠    时间: 2013-8-25 16:48
陈鱼 发表于 2013-8-25 14:42
1.作家在写的就是他们眼中的、鼻息中的、置身其间时时刻刻深受爱与煎熬的世界,而不是一种从书本里学来的 ...

学习过,都好,想起的这四个印象深。你说的好。
作者: 不有    时间: 2013-8-28 13:22
本帖最后由 不有 于 2013-8-28 13:23 编辑

啊,顶下这帖。遗憾没看过他的全集,家里只有那本浙江文艺9块钱的小册子。南方 一直很喜欢。最感兴趣是他写“恋爱”(其实非常隐蔽)的小说,阿莱夫有隐约的爱情情节,还有一篇似乎也有,但有点儿不记得篇名和内容了。还有他写神学家的那些小说,记得也非常好看。只是奇怪的是看完总是不太能记得情节。看完陈鱼的帖就很想再对照着读一遍。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3-8-29 01:21
突然感到“隐藏”的魅力 以及某些时候出现的“技巧上的错误”反而不可控地达到了比精准更妙的丰富
这一点 玫瑰角在熠熠生辉
楼主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我个人还是觉得玫瑰角这篇过于刻意了。一些提示性的句子特别扎眼,比如最后那句,还有开始和牲口贩子打了三次交道什么的,设计的痕迹太重。通篇的叙述好像就是把两篇小说合起来在抽离以后形成的。我的意思是说先用不同的人称叙述分别写两个小说,再把这两篇小说剪切和复制,在契合点上形成一篇新小说。
不自然。
作者: 林思南    时间: 2013-8-29 08:33
《恶棍列传》这一本里多的是我喜欢的人物。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3-8-29 11:02
猪皮 发表于 2013-8-29 01:21
突然感到“隐藏”的魅力 以及某些时候出现的“技巧上的错误”反而不可控地达到了比精准更妙的丰富
这一点 ...

可能是我个人的观感吧 比如你说的“自然” 我觉得以玫瑰角为例 我觉得它就是自然的——带着作者的指向和模糊 是有设计的痕迹 但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设计”的小说(不是说所有小说肯定是设计的后果 而是说单指这一篇作者就是在“做”一个设计的小说) 当然 单从这种设计来讲肯定不能多玩 比如你集子里全是玫瑰角、刀疤等那就无趣了——除了这样的结构上的设计(我认为还是精巧的 可能你读的更多 有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是不过分的 在他的对这篇的处理方式里是自然的 不过分) 更主要的还有他不是耍完小聪明就甩手了 里面的人物是能感动我的
作者: 白垩    时间: 2013-8-29 15:08
我只知道《刀疤》这个小说当你读第二遍时候是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技巧不有用过。叫什么名来
作者: 猪皮    时间: 2013-8-29 21:56
陈鱼 发表于 2013-8-29 11:02
可能是我个人的观感吧 比如你说的“自然” 我觉得以玫瑰角为例 我觉得它就是自然的——带着作者的指向和模 ...

"更主要的还有他不是耍完小聪明就甩手了 里面的人物是能感动我的"
说得好。这是一切技巧的最终目的。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2-27 15:36
陈鱼 发表于 2013-8-25 12:20
再来简单提一句《刀疤》
《刀疤》很多人对它的结构津津乐道(当然现在看这样的结构已经过时很久了) 刀疤我 ...

刚刚也看了《玫瑰角的汉子》,为什么我觉得杀人的那个是那个叙述者,而不是罗森多?残雪的解读有点……搞笑啊。我感觉她对《南方》和《永生者》的解读都是搞笑的。

《南方》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尽了全力想活下去,但很可能因为一个偶然却不能不面对死亡(你以前的努力会显得可笑,但这恰是生命所在吧),而这个偶然,即使只是偶然的命运,你也是不能躲避或不该去躲避的。命运之神就在那里。

他的小说语言很好,哲思吧,那种对于永生或永死的哲思,时时透出来。比较喜欢《永生者》,想要永生只会让人更愚蠢些,死亡和痛苦才是真实的智慧。大自然,只有大自然给人以永恒的爱。

类似的这样的感觉。希望能与陈渔版主讨论。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