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立场 [打印本页]

作者: 落荒猫    时间: 2013-10-8 17:06
标题: 立场
     我们选择他(严肃,或者纯文学)而不是通俗文学,直接触动好奇心、欲望的文学,是一种立场的选择,最近越来越觉得,我们(应该是我吧)没有比通俗写手好。我害怕只是我站在这边,他们站在那边的区别。
作者: 飞机头    时间: 2013-10-8 18:04
假如这个”这边····那边“的比喻是贴切的,那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0-8 18:09
呵呵,其实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写通俗小说与写纯文学,在小说技巧上有很大的区别,这里也并没有高低之分。
其实在中国,或在十九世纪之前,应该并没有很严格的这样分类:红楼梦,唐吉柯德,远大前程,基督山伯爵等,都属于通俗小说吧。但这样的通俗小说,因为加入大量哲学类,社会伦理类等东西,使其变得比较厚重,打破了通俗小说与纯文学的界限。

现在的通俗小说和纯文学,会有比较泾渭的东西。若说写作技巧,区别很大。要想写好,都挺难的。有一点,通俗文学与纯文学不仅仅是站这边,和站那边的区别,而是,面对谁的问题。通俗小说面对的是读者,纯文学面对的是自己。
作者: 卫康    时间: 2013-10-8 18:36
本帖最后由 卫康 于 2013-10-8 18:37 编辑

你是不比他们好,但你又何尝比工人、农民好?

我会轻视庸俗的人、缺乏才华的人,并非我对他们有意见。这只是一种自我激励,通过负面的暗示,来激励自己摆脱庸俗,锻炼才华,但这种轻视绝不是目的。我会轻视他人,是因为我本身还不够好(这个“好”只是在我的标准上),容易陷入到我轻视的那些人的生活方式里去。若有一天,我够好了,我看人便无一人不好。你会在意这些区别,可能是你还不够坚定,所谓的通俗文学还有很多吸引或者扰动你的地方。

顺带说一下,我觉得,在一个人的修习过程中,他起初由于本身不够广大,所以需要时时自我暗示,整个人感觉总是尖刻、偏狭甚至心胸狭窄的。后来渐渐广大宽宏了,那种温和宽容的气息便渐渐流露了,这是正常的。所以我看见尖刻的年轻人反而喜,看见宽容的年轻人反而忧。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0-8 18:43
卫康 发表于 2013-10-8 18:36
你是不比他们好,但你又何尝比工人、农民好?

我会轻视庸俗的人、缺乏才华的人,并非我对他们有意见。这 ...

感觉你通透起来了。这段话讲的真好!
作者: 落荒猫    时间: 2013-10-8 20:08
嗯,我认可这只是一个工种。困惑的是,通俗小说,比如说恐怖故事,作为一种消遣,应该被我们鄙夷吗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3-10-8 20:17
站边常常不是想选哪边选哪边,因为自己未必有能力未必适合。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8 20:22
我几乎没有选择立场的余地。写得好的武侠小说我看,写得好的畅销书我也看,但是读起来太容易的书,读完了之后就很索然。包括读弗洛姆的书我都有此感。这是一。

第二就是,每次读到能涵盖我而我不能涵盖它的书,我就会有被人理解的愉悦——有人理解我的困惑,我想到的他都在想或者想过。

你在谈写作,我在说阅读。道理,总还是差不多吧。我大概不会专门去写我自己都认为读完会索然的书,虽然作为调剂和消遣我对它们很有好感。

至于好和不好,我没弄明白你说的好是什么意思。

我停下来不写时,不是因为写作妨碍前途,是觉得自己天份只此,把写作拿来当作精神支柱倒似亵渎“文学”两个字。到不以此为倚靠,我又觉得再写无妨。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8 20:41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0-8 20:42 编辑

想起仙妮说的,不走了的人被抛弃的话 ,其实不是这样,停下来,就叫知足。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这条路,不像通往其他地方的路,其实不存在竞争。就像X说的,所有“无动机”写作者都是他的兄弟。到走不前了,自然不走,不走,当然也就不再是“前行者”。别的人写得越好,我越欣慰——这不是无私,是自私。自己的想象力和才力都到了极限时,人生容易索然,此时还能看到比自己大的外部,当读者也是一种幸福。自己写不了了,连看都没得看了,那才是没有前途。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0-8 21:13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10-8 21:35 编辑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10-8 20:41
想起仙妮说的,不走了的人被抛弃的话 ,其实不是这样,停下来,就叫知足。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这条路 ...


拜拖,我不是那样讲的。我的意思是,他们想停在原地,而我想往前走,大家就会走散了。怎么说呢,我从没有感觉到他们是知足的,在写作领域上鲜有人是知足的。一般知足的,连写都不想写了。如果是票友的话,也还是想听别人的赞美,无非是另一个角度的赞美。
比如:你写得很好。这是一种赞美。
比如:你虽然写得不好,但很认真,有自己的风格。这是一种赞美!
比如:你这个对自己没要求,这样的生活态度很好。这又是一种赞美!


我觉得,一般人没有能力得到第一种赞美,只能退而求其次,再退而求其次,仅此而已。

其实过度强调“无功利”写作,本身也是一种功利。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3-10-8 21:31
就像陶北兄所说的,你没有能力得到第一种赞美,只能退而求其次,再退而求其次,仅此而已。

我现在记性不好,记不得说过这样的话。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8 21:32
柏仙妮 发表于 2013-10-8 21:13
拜拖,我不是那样讲的。我的意思是,他们想停在原地,而我想往前走,大家就会走散了。怎么说呢,我从没 ...

哈,这个,我们俩沟通不到——沟通不到只是因为个人情况不同,没有对错。我从来不强调无功利,我只是说个人情况。

美对我来说的意义在于可以使我沉醉。我们俩说的知足也不是一个意思:)

我要是引用不当,你谅解。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0-8 21:34
陶北 发表于 2013-10-8 21:31
我现在记性不好,记不得说过这样的话。

不好意思,我应该引用“站边常常不是想选哪边选哪边,因为自己未必有能力未必适合”。然后再加说明。呵呵,回太急了。我改去。
作者: X    时间: 2013-10-8 21:42
写哪种小说,归根结底是无从选择的,通常是你就只能那样写,严肃的作品也有许多平庸之辈在假高深啊。最好的小说让人不会去想它是严肃还是通俗,有给人区分印象的小说都不够好,这是我偏激的看法。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3-10-8 21:43
本帖最后由 陶北 于 2013-10-8 21:44 编辑

我觉得实际的情形是:严肃文学瞧不上通俗文学,但因为文学史上有《红楼梦》《唐吉诃德》也是通俗文学的观点,因此,会勉强说没有高低;而现在的通俗文学多数是故事会式,低的很,但庸俗文学却可以借由这些高墙(庸俗文学文人都是以通俗自居的),干许多龌龊勾当——100%的功利写作。
作者: 落荒猫    时间: 2013-10-9 10:04
之所以会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在长途汽车上看恐怖小说。他们的情节可能比堂吉诃德更扣人心弦,因为直击人的好奇心,节奏密集。但是他们也有从写作本身获得的快感,而不一定是为了读者。
当然这种疑惑并不妨碍写作。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9 10:37
我偏激地说,就算相当功利,就是为了读者,作品没问题就是没问题。

作品跟人品不一定完全相关,但是有些作品无成就的人,还有人品令人敬重。另外,人品对作品的影响在于,天份不够高,但是人格完善到一定程度,对世界的认识会增高。这使得作品里终有一部分有价值,即使不具备表现上的完美。

至于既无作品,也无人品的,那就只剩下权利让人尊重了。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3-10-9 10:46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10-9 10:49 编辑
落荒猫 发表于 2013-10-9 10:04
之所以会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在长途汽车上看恐怖小说。他们的情节可能比堂吉诃德更扣人心弦,因为直击人的好 ...


在某些程度上,我都分不清自己为啥写作。以前听韩剧里一个作者说,他写故事就是为了许多平凡生活的人,在一天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之余,有一本可以让他们放松有乐趣的书。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梦想也很好。有一段,我也这样想,但是这种小说写着写着,自己会先烦腻了。因为好像自己没法天天那么开心的写。

我总觉得,所有人写小说的初衷都是好的。为自己而写,为别人而写。渐渐地,结果的呈现会使最初的热情消失掉。到这个时候,才是每个人真正面对自己,面对写作的时候:

你写的东西,如果能卖钱,朝这方面发展也好;
你写的东西,真的能让你自娱自乐,也可以;


关键是,真做到这些,也需要另一方面的才能,必须有对世情通透的观察力。大多数通俗小说者,跟纯文学小说者一样,都没办法做到这两点。庸才总是更多些。这时,再来考虑写作对自己意昧着什么?

纯文学写作多半是这样坚持下来的。因为写作再也不能为你带来什么了。而你除了写作外,一无所有。这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着。套句俗语吧:不是我选择写作,是写作选择我。

写纯文学可以使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写通俗小说的(我说的网络上那一种),一旦不成功,就不会再写了。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9 11:02
格利尔帕策的《穷乐师》和昆德拉的《谁都笑不出来》里面,各有一个没有天份但是自以为是的狂热的艺术爱好者。那两个人的差异就只是一个要被承认,一个为了自己。

如果狂热,又没有天份,就一定要想清楚,跟成就脱开关系。以免不能承受事实真相或者对自身的失望而崩溃。

如果不是,爱干嘛干嘛。这些事情不是说给别人听的,最终都在自己身上。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9 11:31
一个人想找个绝世美女当老婆,但是他自己对绝世美女其实很麻木,只在人群中,别人赞叹:他老婆真美——这种时候他才能有快感。

一样自己谈不上喜欢的东西,犯不上去假装喜欢。

不必多说,你我自己清楚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作者: 比多    时间: 2013-10-10 09:29
本帖最后由 比多 于 2013-10-10 09:35 编辑

《尤利西斯》也是曾是通俗小说,最初在杂志上连载了很久。
毛姆我极喜欢,王朔我极喜欢。但是在心底里他们确实不能算“严肃文学”。


其实我对这种讨论有何意义略感困惑,就像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有关于“左”和“右”的站队,甚至发展成左、极左、右、极右。


还是希望更关注具体的人具体的作品,喜欢特吕弗,喜欢加缪,喜欢戴高乐,也喜欢戈达尔,喜欢萨特,喜欢格瓦拉。
联系到自己,写作。心里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要再往前走走才知道。

这个所谓“严肃”是指对写作的态度,还是对人类命运,自身命运的态度?如果是后者,那这个“严肃”是怎样定义的?怎样的价值判断、价值观才可以称得上“严肃”?



作者: tutulong    时间: 2013-10-10 10:48
本帖最后由 tutulong 于 2013-10-10 11:06 编辑

1、
可以这样分: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
消遣小说是为了娱乐,讲故事讲人性讲历史讲文化,洋洋洒洒,能讲的酣畅淋漓。在这点上,消遣小说的空间甚至比严肃小说要宽广。读者从阅读中能得到愉悦,浮生半日闲,甚至从故事中获得知识、获得经验。但不解决人生问题。
严肃小说呢,设定一个严肃的背景或严肃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挖掘的往往比较深,读者也多半是抱着解决人生问题,解决心理疑惑,抱着“严肃”的目的去阅读。严肃的小说,深入感触,就不可能在讲述上多着笔,所以即使再鼓吹包罗万象,保罗人类历史,包含人性,都只是感触方面,而不是讲述方面。一本穿越小说包含的历史知识和细节比大多严肃小说都多。

2、这个分界是模糊的。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可以说是严肃小说,也可以说是消遣小说。古典作家大多在这个分界线上,歌德、巴尔扎克、狄更斯之类,归到哪里都可以。现代写法的作家可以归为严肃小说的就多了,石黑一雄、奥兹等,不知能否获得今晚的诺贝尔奖。穿越文网文可以归为消遣。有的写的确实不错,令人敬佩,但娱乐因素太多、为了稿费、字数不节制地娱乐,导致意义降低,沦为纯消遣小说。还有一种现代派小说我也倾向于把它们归为消遣小说。像《万有引力之虹》《芬妮根的守灵》这类既不有明确的意义(这个没有意义要打引号。其实说到意义也是有的,但这个意义过于宏大或更多是属于整个产品,超越了一定界限,我情愿把它排除在意义之外。),又不具有娱乐功能的,也许只是迎合个别的恶趣味重口味人类消遣或膜拜的产物。

3、超严肃小说。抱着超严肃的目的去读消遣小说。困惑迷茫的中青年,无聊中好奇并沉迷于《万有引力之虹》之类作品消遣乏味日常生活的不算。

作者: 落荒猫    时间: 2013-10-10 10:54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10-9 11:31
一个人想找个绝世美女当老婆,但是他自己对绝世美女其实很麻木,只在人群中,别人赞叹:他老婆真美——这种 ...

呃……
作者: tutulong    时间: 2013-10-10 11:00
总结:
消遣小说可以拯救普通读者。没事娱乐娱乐,看点过瘾的,有意思的故事。其他工作生活该干啥干啥。
严肃小说可以拯救文艺读者。没事爱琢磨点意义,思考思考人生。对工作生活不满于普通的按部就班。
超严肃小说可以拯救2B读者。超越了人类的极限,自成一体大家风范无以伦比,日常中通常不太着调。
作者: 落荒猫    时间: 2013-10-10 11:08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10-9 11:31
一个人想找个绝世美女当老婆,但是他自己对绝世美女其实很麻木,只在人群中,别人赞叹:他老婆真美——这种 ...

我对情节没有天赋,或者说后天的才能,复述一个故事对我来说常常很困难。当然如果要写通俗小说,假以时日也可能有所成。但不是为了别人的称赞这一点我还是可以确定的。只是讲一种兴趣,或者说癖好。并不是说可读性强的那类,是指粗糙,把重点清晰明确第放在“吓读者”、“满足读者生理心理欲求”、“满足读者对生活、情感的意淫”这一类直奔主题的,当然这类也可以写得好,比如有些侦探小说。我是说我容易受这类书的诱惑去读,有时候也觉得如果好玩写写也未尝不可。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1:10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0-10 11:14 编辑

我的意思只是说找到自己真正有乐趣的东西很重要。
所谓立场,就是自己的站立点,如果以“站队”这种方式去站,怎么说呢?也不能说站队就错,站在正确的那边就是正确,但是这样一来问题就成了:什么是正确?那还是需要独立判断。


作者: tutulong    时间: 2013-10-10 11:24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10-10 11:10
我的意思只是说找到自己真正有乐趣的东西很重要。
所谓立场,就是自己的站立点,如果以“站队”这种方式去 ...

这还不能说是品味或者乐趣。 消遣提供的是即时的乐趣,严肃提供的又是一种乐趣。 生活中某些阶段,某些境遇,有关生活,工作,家庭,婚姻,朋友,好事,坏事,影响了人。当选择的时候,倾向于即时的消遣或艰深一点的选择。
过节的时候,大家打麻将,玩游戏,只要能找着消遣的,一般不会再想阅读严肃小说。
安静的一个思维低调的下午,读着战争与和平,也不愿意人去找你喝个啤酒唱个KTV的打扰。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1:28
tutulong 发表于 2013-10-10 11:24
这还不能说是品味或者乐趣。 消遣提供的是即时的乐趣,严肃提供的又是一种乐趣。 生活中某些阶段,某些境 ...

对我来说是乐趣问题。

我跟人去KTV完全就是受罪去的,所以不去。只最近跟旧同学去要求他们唱旧歌我还觉得可以,但是听完我想听的,我就走了。

我是个乏味的人,让我有乐趣的东西就是那么几件。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1:37
你说的也对吧,跟经历有关。我小时候长时间是一个人躺在床上看书的。

再就看抓到的那本书有多吸引人,如果我那次进卫生间抓的是本武侠,我肯定会在十五分钟以后出来——消遣性小说是可控的。但是我抓了《悲剧心理学》进去,就没法出来了,我姐在外面叫了我三次,我不想理她。我是在她书架上抓的,还专门扫了一眼,想着不能找太有吸引力的书,那时节我还不知道朱光潜是谁,我想“心理学”,我肯定不会看很久。结果……

我的同学朋友经常把我当成“精神文明”反面典型,他们常用的话就是:看看那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活得多么枯燥乏味~~~~~~~

我从来不区分所谓高雅低俗,我告诉他们我的优势在于:你们打麻将要找四个人,找不全的时候就娱乐不到了,我一个人随便找点什么,我就娱乐了。
作者: tutulong    时间: 2013-10-10 11:44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10-10 11:28
对我来说是乐趣问题。

我跟人去KTV完全就是受罪去的,所以不去。只最近跟旧同学去要求他们唱旧歌我还觉 ...


我也比较乏味,但是还行吧。一年不怎么打麻将,不过让我打,我也喜欢玩,从来不看电视,但是陪媳妇看看大片肥皂剧,也觉得挺有意思。平时不喝酒,实在要喝了,也就开心一醉。一堆严肃文学从小没少看,但闲下来了网文看的也很过瘾,虽然总共也没看完整过几部。唱歌不太喜欢,喜欢自己唱和听别人唱我喜欢的,否则遭罪,一旁喝酒吧。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1:47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0-10 12:08 编辑

老实说我一直没有理解唱K的乐趣,如果是听人唱,好似不如在家在音响里放原唱。如果是自己唱,好像在厨房里切菜的时候就可以顺便唱了。我有些旧同学以前是组乐队或者准备考声乐专业的,我觉得听他们唱歌也还可以。尤其是突然走在哪,突然听到,哦:那是***,不错哦,唱得直追原版了。——所以我把要求那些同学们唱二十多年前他们唱过的歌来听。

碰到几个唱得不好的,那真是惨绝人寰——我得有多喜欢那些人,才能让耳膜受噪音刺激?另外那地方空气、光线都不是我喜欢的。出于公德,我从来不唱,因为我跑调,用我老爹的话说:你先杀了我再唱——某次我洗澡时引吭高歌,出来以后他说的。

麻将我偶尔可以打,但是要求很高:另外三个人都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也就是说,跟他们在一起,做什么我都不觉得难受。但是也只能陪一晚上。麻将对智力体力的要求都很高,疲劳。

游戏和闲聊确实是可能的。这会我就在闲聊~~~~~
作者: tutulong    时间: 2013-10-10 11:57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10-10 11:37
你说的也对吧,跟经历有关。我小时候长时间是一个人躺在床上看书的。

再就看抓到的那本书有多吸引人,如 ...

这说明你普通的那部分比普通人少了不少,品味和兴趣稍高。萝卜从事的是哪方面工作?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2:06
tutulong 发表于 2013-10-10 11:57
这说明你普通的那部分比普通人少了不少,品味和兴趣稍高。萝卜从事的是哪方面工作?

我那是被迫的。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住院,一住就是半年。久了以后,家里人也照顾不过来,我经常是一个人躺在医院里吊瓶子,没有别的人别的事情。

后来有段时间,我也认为自己跟社会生活格格不入,很想改变。也没能改成功,想了想,人各有命。若是没有那些书,也许我还不如我现在这样。既然如此,那就感谢童年给过我乐趣的事物。并且我现在认为:这也很普通。

以前是个会计,现在是家庭妇女。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2:28
其实少有真的不“普通”的事物,我经常说天才很少,有人会以为我不鼓励人,或者我没自信,我说的不过是实话,天才确实是很少的,而且不是能靠“努力”出来的——努力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很多时候我跟他人的误解来自个体人和群体人的差异。怎么说呢,个体人是不在意在群体里的“排名”的。个体人如果性格张扬,那是因为他原本如此,他们通常从行为本身而非他人的评价里满足自己。比如我买了一件新东西,如果我很兴奋地对你说:看我的WALKMAN,漂亮吧?——那一定是因为它让我喜爱到想要夸奖它,至于你的态度,如果你跟我一起开心,我就会觉得更开心。如果你因为羡慕有失落感,或者觉得我炫耀,我就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但是现在我在调整,就是说,他人觉得羡慕因而失落或者认为我炫耀,也是相当正常的反应。

我一直孤僻,但是跟同学朋友都很好。他们说那句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真乏味,是玩笑话而已。只是大家喜好不同,互不勉强而已。我通常不跟习惯群体的人太靠近,只是因为我知道我无法满足他们的群体性情感需要。——这跟人好不好,对对方有没有意见之类的关系不大。

我不反感群体人,只要他们有自己的群体,我不觉得我有义务——再个体的人也是社会的——满足他们的群体性习惯,我就很轻松,哪怕跟群体在一起。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3-10-10 12:38
只有好坏之分吧。
作者: tutulong    时间: 2013-10-10 12:58
我没上班的时间严肃阅读也挺多的,很适合想东西、思考。
消遣是生活压力下的一种反应吧,就像干力活的农民工总得喝点酒缓解压力,上班族疲于奔命,空闲时候只想忘记琐事放松放松精神。
我现在研究工程方面专业的工作性的东西多,开始敬佩消遣性读物的制造者,写出那么多有意思有含量的东西供上班族消遣,我读的不多,但还是感觉到这些作品强大的娱乐性和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窃明》《新宋》《上品寒士》《庆余年》, 都很不错啊。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3:26
读过《尤利西斯》后,曾产生可以攻克各种巨著的幻觉,于是买了各种自虐书《万有引力之虹》《跳房子》之类。都还没读呢。《芬尼根》第一册竟然2B地买了两本。看不进,真心的。


《跳房子》很易读。也很好玩。也很有同感。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3:38
开个玩笑说,不要说“严肃”和“通俗”这么难区分难定义的事情。就是很容易区分类型的东西,人都很少有选择。

我有个同学以前经常喊我一起看电影,我们俩就没法看到一起。他看不懂枪战片,总是要问我:为什么又打起来了?这个人是哪边的?

我看不懂言情片,总是要问他:为什么又哭起来了?
作者: 比多    时间: 2013-10-10 14:39
其实严肃和通俗指什么,我们心里大体上都有个数。细纠结怎样区分其实有点无谓。楼主聊的是立场,那就退回来,假定大家都知道严肃、通俗的前提下,还要不要有个立场?还是说这是私人问题,兴趣就是立场,好坏就是立场?

这里聊的立场是不是更接近“态度”?你对通俗文学的态度,对严肃文学的态度?

我倒更愿意接受楼主“害怕”的东西,不过是站在这边与站在那边的区别。只是我选择了“这边”。
也不敢轻易说,通俗文学(那边)就比严肃文学(这边)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完成态”。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5:02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0-10 15:05 编辑
比多 发表于 2013-10-10 14:39
其实严肃和通俗指什么,我们心里大体上都有个数。细纠结怎样区分其实有点无谓。楼主聊的是立场,那就退回来 ...

如果说到态度,还在问“好”或“不好”,还在患得患失,他人就相当难建议。如你之前在其他帖说过的,很多事没必要勉强。

从社会角度说,从“人”的角度讲,我当然是认为所有人都应该阅读一些“好”的作品——这个好,不是指严肃或者通俗哪一边,也不单纯指“教育性”、“道德性”等等。对于学生,有时间,并且是以求学为目的的,有助于理解世界,提高审美,纯净情感的作品都是好作品。

如果说写作,通常是有要说的冲动,就是要写,情节也好,意象也好,都是很自然的有,说不上要“选择立场”。

如果要“选择立场”,不如再退一步问清楚自己:我为什么想写作?

如果是为了“好”,那又是为的什么样的“好”。这个好,在写作之外,是不是有其他更可能让你实现它的方式。

至于“我们”,那更是说不上的。“我们”,经常是一些互相之间没有商量过,也没有权衡过,很自然地做了同一选择的人们。

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似乎学生都不需要判断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而是号召式和响应式,我们。我可能严苛了一点。但是如果真的想写作,并且是“严肃文学”,楼主所应该拷问自己的远比我这些话要严苛得多。——我并不想用严苛压倒任何一个刚开始的人,所以我才说:乐趣。

找到自己的乐趣,必然可以为之承受严苛。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3-10-10 15:07
这上哪儿说理去。自己没办法回复自己回复后面的点评。
“吧”字是多了。主要是给楼上诸位留面子。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5:28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0-10 15:28 编辑

直接一点说,这一类讨论比较泛泛。就是一点脑筋都不去动,找个话题出来像思考了什么重大问题一样。——对此其他人也就只好持八卦态度。

反正这是生活版,八卦无妨~~~~

我是话多派。
作者: 比多    时间: 2013-10-10 15:39
还是开始回复的几贴靠谱,后面包括我的,都废话偏多。
作者: endlesshappy    时间: 2013-10-10 15:43
本帖最后由 endlesshappy 于 2013-10-10 15:47 编辑
卫康 发表于 2013-10-8 18:36
你是不比他们好,但你又何尝比工人、农民好?

我会轻视庸俗的人、缺乏才华的人,并非我对他们有意见。这 ...

笑问你觉得我是尖刻还是宽容的——生活中,我总是争执不过别人,总是觉得没面子,总是热脸贴冷屁股——哪怕像上次和镇州大萝卜那样我说喜欢他,他说不喜欢我那样,而且说不喜欢我这样的人。就几年的社会经验来说,我觉得稍微了解我的人都还比较喜欢我,所谓的踏实的老好人吧。但我自己觉得不是那样,我只是喜欢那种简单暖和的节奏——因此我觉得他可能对我有误会,但也拿不准,毕竟在不同的人眼里,我也不同不是?总归我也没有再解释——与人的交往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时候我也想闹一下,但又觉得没理——我是不是一点也不尖刻,却也不宽容呢?想这些,是不是蛮无聊的?
作者: 比多    时间: 2013-10-10 15:44
我就属于吃的是粮食,拉的是思想。
就爱故作深沉状,别理我就是了。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5:59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0-10 16:01 编辑
endlesshappy 发表于 2013-10-10 15:43
笑问你觉得我是尖刻还是宽容的——生活中,我总是争执不过别人,总是觉得没面子,总是热脸贴冷屁股——哪 ...

我一再解释过我的喜欢和不喜欢跟对方的好坏没有关系了。

要是这样子,我就只能说我没搞清楚是要讨论情绪还是要讨论问题。

另外,回复的时候大家不过都说自己的体会而已,没有人说别人应该按他的体会。

我相当不适应群体性思维习惯:当我跟对方意见不同,就一定要统一它。

我习惯大家各持己见。因此,只要别人不来统一我,你们互相统一,我没有意见。

如果对方不来统一我,我又能跟他不谋而合,这个人我就认为我跟他可以沟通。

我冷漠到很难“误会”他人,对于不熟悉的,非朋友的人,我只判断观点,不判断对方的人。

不喜欢,并非我要排斥你。在人群里,人家跟不跟我说话,跟不跟我套近乎,表示或者不表示他跟我是“一个立场”的,对我是毫无情绪影响的事情,或者说有时候有人跟我说话我还会觉得麻烦——在这种个人习惯下,我对他人的态度自然也是如此。我很友好。

面子是我的个人体会之外的东西,我得时时提醒自己,才能以理解力体会这个东西。我没有面子。所以我也不觉得没面子,也不觉得别人伤我面子。
作者: endlesshappy    时间: 2013-10-10 16:38
镇州大萝卜 发表于 2013-10-10 15:59
我一再解释过我的喜欢和不喜欢跟对方的好坏没有关系了。

要是这样子,我就只能说我没搞清楚是要讨论情 ...

你果然话多(^ ^)。我对你印象一向就挺好的。你喜欢不喜欢我,判断我人或观点好坏,其实都不妨碍我欣赏你,就和我欣赏黑蓝其他的写作者一样。只是那天刚巧说了。看你说那么多,我倒觉得是我误会你了。但你反正也没必要在乎,作为理解,我也不多解释了。——我只是在这儿问了个私人的问题,因为我觉得卫康说得挺好的——我对自己没什么把握。
作者: 落荒猫    时间: 2013-10-10 17:42
忽然觉得无需再讨论。没什么意义。
想起《佩德罗巴拉莫》,这样的小说既不通俗也不“严肃”。
也可以说,同样是消遣,消遣小说做得不够好,一些基本的修辞和准确不足,但是有些读者已经可以满足了。当然文学本来就是无用之用,讨论也无不可。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0-10 18:08
本帖最后由 镇州大萝卜 于 2013-10-10 18:09 编辑

结论并不重要。

在别人的意见里总是可以找到很多东西的。并不一定只关乎严肃和通俗。

我因为在校教育时间很短,只能靠自己思考和判断——但这不是说我关着门胡思乱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的废话里,有很多是在跟他人澄清误解,你不必理睬。在一堆言论里找到有价值的几句,本身也是一种判断。
作者: mn0mn0mn0    时间: 2016-5-2 15:45
阅读而已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