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不知不觉竟把豆瓣阅读的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试读的那60多页读完了
[打印本页]
作者:
马牛
时间:
2013-11-4 23:15
标题:
不知不觉竟把豆瓣阅读的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试读的那60多页读完了
看来也看得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了。小说平稳、厚重地向前推动的感觉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3-11-5 09:35
我是高二的时候有个中午一口气把第一部读完的,那时候感觉畅快又震撼,可惜后面两部一个暑假也没读完,到现在也没读完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3-11-5 09:41
他的好几部作品都是一口气读完的,很爽
作者:
马牛
时间:
2013-11-5 10:03
我一直认为我读不了这人的,不想能读了,可见进步很大。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3-11-5 10:11
我觉得他属于特别好读的那种类型,古典的写作方式,加上凑字数的嫌疑,重读时大概是个障碍。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3-11-5 10:28
我是2009年读的《白痴》,无障碍啊。我喜欢他胜过托翁。
作者:
马牛
时间:
2013-11-5 10:52
可能是我只尝试过他的最后一部卡拉玛兄弟的原因吧,我一直认为他写的书一般人看不了,原来这么容易哇,根本不是乔伊斯那种阅读难度的。托尔斯泰社会性太强,全写的外部世界,硬邦邦的。
作者:
马牛
时间:
2013-11-5 13:36
我一直当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乔伊斯普鲁斯特一个级别的哩,你们把他说的这么小儿科啊,太轻松啦
作者:
小难小南
时间:
2013-11-5 14:05
我读罪与罚也是一口气,很爽的感觉。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1-5 18:23
《白痴》和《罪与罚》都是在初中读的,更早是读他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陀氏很容易影响青年时期,但是到年纪大了以后,怎么说呢,会对他有,当然不是不屑,会有新的看法,并且不那么容易被影响。
在年纪小的时候,他是比托尔斯泰更容易让我着迷的。现在,也许不会了,也许我会重新更喜爱托尔斯泰。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11-5 19:01
我不敢藐视这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他们都让人望尘莫及,当然,私心我会更喜欢托尔斯泰一点,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会更好进入一点。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1-5 20:51
我只是不再对他那么着迷了。但即使是去年,我再看《群魔》,仍然会很喜爱。他提出的很多问题,在现在再看,仍然也不过时。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11-5 21:00
应该说是,青春期太为长久地去钻他所给出的那些窄门之后,后来我看到加缪对某些意大利文学的评价很有同感:即使是去穿过陀斯妥耶夫的窄门,意大利人也携带着他们的热情和皮肤上的黑色斑点。——我得去找原话,总之就是说意大利人以他们天生的饱满和热情,带着血肉之躯,不肯放弃。
我的个人偏好,跟这些大师们的建树已经没有了太大关系。曾经都是对我有过深刻影响的人。与其说我不再痴迷某位,不如说我在否定自身。
作者:
鸿渐
时间:
2013-11-5 22:03
人,这种卑鄙的动物,什么都会习惯的。
当初上学的时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句话让我开始喜欢上的他的。
不过,黑泽明拍得那部白痴不是特别好。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11-5 22:58
有一次,跟一个朋友谈论小说时,说到了契诃夫和福楼拜,她说她可以不为契诃夫辩护但要为福楼拜辩护,那么同样的,我可以不为契诃夫和福楼拜辩护但不得不为托尔斯泰辩护,但其实,他根本就不需要我的辩护
作者:
司屠
时间:
2013-11-5 23:30
Juneau 发表于 2013-11-5 22:58
有一次,跟一个朋友谈论小说时,说到了契诃夫和福楼拜,她说她可以不为契诃夫辩护但要为福楼拜辩护,那么同 ...
喜欢托尔斯泰,能找到的都找来看了。很喜欢,可以说是感动。
作者:
Juneau
时间:
2013-11-5 23:52
生铁 我对你也望尘莫及。 发表于 半小时前
不要吧,我没有幽默感滴
作者:
马牛
时间:
2013-11-6 08:44
我一定要把《白痴》看完,它是我至今为止唯一能读下去的陀斯基。虽说我总共就试读过他的两个小说。(就在昨晚,我还准备删掉他哩。黑天才说的凑字数我已经看出来啦。)
作者:
马牛
时间:
2013-11-6 08:51
我下意识把看了60页的《白痴》和看了一半的《包法利夫人》笼统地比较了一番,反差太大太大,后者透气、迅速、甚至轻盈、明亮(能见度高)、华美,前者则正好一反,沉闷、不透气、昏暗、叙事缓慢……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3-11-6 14:51
嗯,和包法利夫人比,很多面上的东西确实好比较一个高下。
但,说到托斯陀耶夫斯基,我觉得内心的东西上面,一点儿都不比别的人少吧,也是很正的东西——这一点儿我就不多说或者掉评论了,关于他这方面的长处,应该评论家说过很多,都错不到哪儿去。除了一些围绕着他所谓的畸形的恋爱的那些。
作者:
陶北
时间:
2013-11-6 20:43
陀翁成名后,因为嗜赌和疾病,一直过着窘迫的日子,常常是预支稿酬,仓促写作,没时间精心打磨。
协议合同都是有字数规定的,因此,凑字数现象在所难免。
作者:
鸿渐
时间:
2013-11-6 22:16
他自己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好像提到过检察官这个词。
他的中短篇小说凑字数的现象要轻得多。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