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父与子》中腼腆的屠格涅夫
[打印本页]
作者:
X
时间:
2013-12-8 19:20
标题:
《父与子》中腼腆的屠格涅夫
通过对话对人物进行精准的刻画,即使他笔下的人物具有庸俗的典型性格,他也写得毫不庸俗,从不以偏概全地刻画人物,既看到人物的特性,也看到人物的不自信以及对自身不自信的辩解。这种人物的不自信使人物显得真实生动。使我对现实主义作品有所改观:并非刻板的突出典型,一腔热血道貌岸然地进行写作。屠格涅夫有非常腼腆的一面。
他的对人的了解和洞察,足以让他把人物写得夸张但最终整体上显得不偏不倚。许多蹩脚的作品把现实主义写得十分庸俗刻板,并不是因为现实主义创作论不好,而是因为作家无能。
对话写得尤其精彩。
愤青、以及对事物和思想狂热的人,都时刻显出一副急切的模样。巴扎罗夫看起来玩世不恭,事实上也是另一种急切。过分张扬的人,即是底气不足的人。阿尔卡季在巴扎罗夫身边显得可爱的一点是他还不懂得利用自己。
新生的力量因为自己还不够稳健,因此显得古怪。人既可能是这股力量的拥护者,同时也是牺牲者,但他们更多情况下只看到自己是革命者,其实是被操控者。
容易做到的是破坏和清理,却难以有所建树;最可怕的是毫无自我怀疑精神,武断和暴政。
作者:
X
时间:
2013-12-8 19:24
总体而言,“经典”是一种过时了的东西,但这种过时的东西能为继续创新提供养分。屠格涅夫之后的屠格涅夫,会让人兴味索然。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3-12-17 00:49
父与子是我印象相当深的小说了。
屠格涅夫了不起。每个人物都很贴切。那个最玩世不恭的是叫巴扎罗夫是吧?我记得他其实是主角吧?
但情节我都忘光了!虽然我相信我吸收了营养。
前几天,翻我的书柜,我忘记《西线无战事》我有没有读过了。后来发现读过。但除了一开头在吃锅里的煮豆子,别的都记不得了,而且情节和红色英勇勋章、22条军规 全部混了。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