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关于自杀问题的讨论和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标题: 关于自杀问题的讨论和反思
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一开头就指出"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其他问题-------诸如世界有三个领域,精神有九种或十二种范畴-------都是次要的,不过是些游戏而已."我虽然不完全同意他的说法,因为毕竟,其他哲学问题也和生命问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我还是受到了这些言论的触动.一个热爱哲学的人,在面对死亡时如果也和其他人一样幼稚和怯懦,那不是很失败吗?自杀,可以说将生命本身置于了一个被选择的地位上,生命并不总是选择的对象,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依附于这个生命,无论如何也不会真的想要抛弃她.但在特殊时刻,一些决断的时刻,她变得可选择了.也许一个对象只有能够置于被选择的位置上才能够获得价值??按照社会正统的道德标准,自杀当然是不对的,但历史上从来就存在着相反的,而且是强有力的看法.尼采曾写道:明智地安排和支配死亡从属于那未来之道德,它在如今尚不为人领会,并听起来是不道德.而展望这一片曙光,则必定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幸福.
下面我想展开的叙述和讨论,并不完全是理论性的,因为"自杀现象"本身就是一个个其自身就能触动你,给你启示的具体事件.所以我可能要堆砌一些曾给我深刻印象的自杀个案和著名言论.也想谈谈亲身遇到过自杀事件或关于死亡的经历和体验,以及自己曾有过的自杀幻想.希望讨论的参与者也可以在一个宽泛的空间中谈谈这方面的事情和想法.因为其本身就有哲学意义,所以甚至不必要求什么特意的哲学语言.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生命只有一个入口,但是有很多出口,这据说是一种自然的恩赐.
1600年,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字: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有比忍受多舛命运更高贵的灵魂吗?有比反抗苦难人世更高贵的灵魂吗?死了:仅仅是睡了.终于在睡眠中停下可恶的心跳,有什么结局能比这样了结传承而下的痛苦更让人渴求呢?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肉体后,如果在死亡的睡眠里出现一些梦......赶快就此停住!这种想法会延续生命的苦难.因为谁忍受得了压迫者的凌辱和暴政\\傲慢者的冷眼\\爱情遭到蔑视的惨痛\\公正的迟延\\官吏的横暴和小人的鄙视,而只要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结束这一切?谁愿意负着这些重担,在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死后那个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地方?就是这个谜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而不敢摆脱它们去投向另一些未知的痛苦.因此,这些意识将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将我们炙热的决心变得黯淡下来,也使我们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业逆流而退,使我们在行动面前退却."
这段话震撼人心,但人之所以不自杀不都是因为害怕死后去到更难忍受的地方,人还有希望和责任,而不只是懦弱?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10
自杀是个行而上的精神诉求而不是一种行而下的实践活动,哲学家谈自杀只是试图在自杀中寻求行而上的意义,而不是说他真要自杀或鼓动别人自杀,因为一作这样的理解就陷入了行而下,不再具有“哲学意义”。一些人将自杀作为某种价值的实现,实际上是混淆了行而上的自杀混淆了而下的自杀。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谈论诗人自杀的事例已经变得庸俗,因为这已经有太多猎奇的色彩,但我手边正好有几本诗集,它们的作者都是自杀身亡的,这些事情都对我有过影响,所以允许我在这里讲一讲.
我最早听说的中国现代诗人(这样用词似乎不准)就是顾城,我认识的几个人对顾城的自杀经历很了解,但我并不那么清楚,只知道他是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后自杀的,过程很血腥.下面是一封顾城的遗书和一首他的诗:
妈妈:
今天我过不得了,烨要跟别人走,木耳我也得不到.妈妈,我没法忍了,对不起.我想过回北京,但那都没法过.我死后,会有一些钱寄家里,好好过,老顾乡会回去,别省钱.
妈,我没办法,烨骗了我,她们都骗了我,还说是我不好.妈,好好的,你要能过去,我就高兴了.爹要邦(帮)老妈妈,全当我还在远方.妈,好好的,为了我最后的想念.
胖
墓 床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
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leon在2004-6-18 22:36:12的发言:
自杀是个行而上的精神诉求而不是一种行而下的实践活动,哲学家谈自杀只是试图在自杀中寻求行而上的意义,而不是说他真要自杀或鼓动别人自杀,因为一作这样的理解就陷入了行而下,不再具有“哲学意义”。一些人将自杀作为某种价值的实现,实际上是混淆了行而上的自杀混淆了而下的自杀。
柏拉图好象在斐多篇里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哲学就是学习死亡.(我理解是学习面对死亡).伽达默尔则反说,哲学就是学习活下去.我认为这两者都是对的.[em48]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10
我认为也是对的,也认为他们都是在阐发死亡与生存的行而上意义。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另一位诗人是戈麦,1991年自沉于北京西郊万泉河.当时只有24岁.我读到他的诗的时候大约是22岁(我对现代诗了解很有限也很晚),那时我感到这个诗人比我大很多,现在我已经26岁了,而戈麦仍然是24岁,他永远都是24岁,但我仍有这种感觉.他的诗给我的感觉都是沉重的,既神秘有充满了悲凉.有人说他的死体现的不只是他个人的命运,这一点我不能理解.在我看来,他有很重的抑郁症,但这不是说他不健康,反而可能是健康的过头了.
岁末十四行诗
我被警告过,像那过去街市的栅栏
绵延到一定的时候,向右转
我那积存在行旅的破绽,都已长高
可连结骨架结合处的勇气,还是那样矮
爱情呵,还是那样遥远
像雪天中白茫茫的大幕后的风筝
有许多情节早已让许多人说过
锡箔所包裹的盒子再也不愿打开
世人眼神中的尘粒,不可能相比
比出这一段岁月中最黯淡的人
有许多言语别人早已讲过,长长的信
长久的孤独.我不是一个嗜好语言的人
也不想和年龄作战
一寸一寸,退向生活最后的山谷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leon在2004-6-18 23:19:30的发言:
我认为也是对的,也认为他们都是在阐发死亡与生存的行而上意义。
你对自杀怎么看?你想到过自杀吗?
作者: xiaowo 时间: 2007-8-4 13:10
to leon:难道还要支持形而上形而下的区别吗,是否这样同时会筑成一种禁锢
从弗洛伊德那学到的知识告诉我自杀应该是本我、自我、超我间的不平衡所致。在我看来自杀是在理性世界里寻到的一种感性释放,绝对“个人”的选择
我就是看了加缪的那本书后有的存在主义味,是不是疯子也接触了那个社会自杀心理调查的国际活动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我有一本上海三联出的<<海子诗全编>>,黑色硬皮,我估计这里许多人都有.它现在就在我左手边,像个骨灰盒.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省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当时大约只有25岁.他曾想成为一位史诗诗人,我不清楚他最后做的是否成功.我更喜欢他的抒情诗.西川(他的一个朋友,也是诗人)说海子是诗歌烈士.显然,对于诗人的死,人们会为其添加更多的玄学色彩,把它变成一种更特殊的文化现象.
两首海子短小的很不起眼的诗:
秋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桃花
曙光中黄金的车子上
血红的,爆炸裂开的
太阳私生的女儿
在迟钝的流着血
像一个起义集团内部
草原上野蛮荒凉的弯刀
(1989.3.15)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xiaowo在2004-6-18 23:36:42的发言:
to leon:难道还要支持形而上形而下的区别吗,是否这样同时会筑成一种禁锢
从弗洛伊德那学到的知识告诉我自杀应该是本我、自我、超我间的不平衡所致。在我看来自杀是在理性世界里寻到的一种感性释放,绝对“个人”的选择
我就是看了加缪的那本书后有的存在主义味,是不是疯子也接触了那个社会自杀心理调查的国际活动
没有,本来我想就确实性的问题搞一个讨论,我找的材料是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柏拉图的泰阿太德篇\\罗素的人类的知识\\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实性\\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通论等这样一些书,但中间改变了想法,我想先从另一个角度试试,不再拘泥于自己从前的兴趣习惯了~~~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xiaowo在2004-6-18 23:36:42的发言:
to leon:难道还要支持形而上形而下的区别吗,是否这样同时会筑成一种禁锢
这样两个例子:1、古希腊神话说希望被锁在潘多拉盒子里了。2、《圣经 新约》耶稣基督说你要信,只要信凡事都能。 这里的希望无论如何也不能作行而下的理解,自杀是不是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呢?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10
[/quote]你对自杀怎么看?你想到过自杀吗?
[/quote]
以前常想,现在事儿太多顾不上想了。 自杀也需要一种闲暇?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茨维塔耶娃是我最近才知道的一位女诗人,因为出了一套她的文集,前两天看到咱们论坛上已经有人要把这套书当二手书出卖了.
茨维塔耶娃坎坷的生活经历就在这里细说了,只讲一下最后一段经历:1941年8月,由于德国纳粹迫近莫斯科,茨维塔耶娃和唯一的亲人-----她的儿子莫尔移居小城叶拉堡市.诗人当时已经很贫困了,她期望在即将开设的作协食堂谋求一份洗碗工的工作.但是,这一申请遭到了作协领导的拒绝.8月31日,绝望中的她自缢身亡.她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是:"小莫尔,请原谅我,但往后会更糟.我病得很重,这已经不是我了.我狂热的地爱你.你要明白,我再也无法生存下去了.请转告爸爸和阿利亚-----如果你能见到的话-------我直到最后一刻都爱着他们,请向他们解释,我已陷入了绝境".(这段话,每次看都令我难受,出处:茨维塔耶娃文集---诗歌,东方出版社)
我把六个人的餐具摆上桌
"我把六个人的餐具摆上桌......"
我一直念叨着第一行诗,
一直在把单词细细地斟酌:
"我把六个人的餐具摆上桌......"
有一个人被你遗忘------第七个.
你们六个人都闷闷不乐.
脸上------仿佛有如注的雨水......
坐在那样一张桌子跟前,
你怎么能够把第七个遗忘......
你的那些来宾都闷闷不乐,
水晶酒瓶原封不动.
他们很伤心,你也很伤心,
最伤心的是未被邀请的女人.
闷闷不乐,满脸愁容.
唉!你们既不吃也不喝.
------你怎么能够把人数给遗忘?
------你怎么能够把数目给弄错?
你怎么就会弄不明白,
六个人(俩兄弟,第三个-----
你本人,你妻子,和父母)
就是七个人------既然世上还有我!
你把六个人的餐具摆上桌,
可是,六个人无法丈量这世界.
与其在活人中做一个稻草人,
还不如做一个幽灵------和你们在一起,
(和自己人在一起)......
像小偷一般胆怯,
啊-------不触犯任何一颗灵魂!-------
我这未被邀请的第七人,
坐在没有餐具的位置上.
咣啷一声!我碰翻了酒杯!
那急速奔涌的一切------
眼眶里的泪水,伤口中的血液------
从桌布-------流到地板上.
而-------没有死亡!也没有离别!
桌子摆脱了魔法,屋子被唤醒.
像死神赶赴正午的婚宴,
我-------是出席晚宴的生命.
什么都不是:不是兄弟,不是儿子,不是丈夫,
也不是朋友-------我依然念叨着:
你呀,在桌上摆好六个人的餐具,
旁边,没有给我留一个------座位.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哈哈,我倒是只有在没有闲暇的时候才想到自杀~~~~
作者: 王氏 时间: 2007-8-4 13:10
我,对我存在的状态是不解的,可是用尽了万种思考的途径,我想仍会并且肯定还是不解的。
但也许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条出路,就放弃生的状态,来尝试一下死亡。
但是,如果死后又成为了另外的一种状态的话~~~~~我的不解也还是不会终止!!
另外,思考自杀的人多半都是理性的。而真正自杀的人似乎没有理性的。
就像我现在不会去做这个实验一样。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10
关于死和死后世界,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讲得很精彩。
作者: 王氏 时间: 2007-8-4 13:10
既然死后 还有一个世界,那么死对我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
目前我的认识就到此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王氏在2004-6-19 0:56:22的发言:[/b
另外,思考自杀的人多半都是理性的。而真正自杀的人似乎没有理性的。
就像我现在不会去做这个实验一样。
这话有道理,据统计目前中国自杀死亡的大部分人是农民,其中多为妇女,很多是喝农药自杀.我想她们大概不会反复思考"生存还是毁灭........."她们活不下去就自杀了.叔本华这样著名的悲观主义者也没见他自杀.哲学家自杀的人好象很少?[em48]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leon在2004-6-19 1:07:47的发言:
关于死和死后世界,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讲得很精彩。
准备明天说呢,申辩和斐多中的死亡观很不同,申辩中死亡观是说给法官和雅典民众的,而斐多中的则是讲给朋友们的,但苏格拉底最后说,那就像念咒,思考只能给人安慰,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催眠,但并不能真的解决死亡的问题.明天细谈,我该睡去了.
作者: 竹尖 时间: 2007-8-4 13:10
"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却不能被打败。海明威说,然后他把手枪伸进了自己的嘴里--我想象着那种感觉,一定非常冰冷,就像阿拉斯加的冰雪。杰克 伦敦的淘金者说,热爱生命。然后他慢慢喝掉了那杯毒酒,Blood Mary。我想一定是那种鲜艳的颜色,多么美丽。"
"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里描绘过这样一种理想的轮回,在十八岁的时候死亡,然后,重生。循环。就像樱花,在盛开中死亡。"
可能对于自杀的人们来说,我觉得他们都一定是到了一种绝望的地步,并且认为得不到拯救,所以选择了这一道路,但同时他们又是自私的,他们完全抛弃了其他人的感受,特别是自己的父母
我曾经想过自杀,当时的感觉就是绝望,没有其他,整个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晃晃忽忽的,但是父亲发现了这一现象,至今想来,都很后怕,那个时候甚至都没有痛感了,只希望能够得到解脱,对死没有恐惧,也没有任何的"哲学思想"就是想得到"解脱"
海子,顾城,我想当时他们也是绝望了吧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据说海子卧轨时,手里捧着一本<圣经>
作者: 竹尖 时间: 2007-8-4 13:10
等一下
疯子,你该不会~~~~
遇事要想开一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9 12:01:18编辑过]
作者: xiaowo 时间: 2007-8-4 13:10
是,疯子不会吧...
听你们在上面说的自杀的人自杀时大都是非理性的,完了,我是个崇尚感性的人,不会很危险吧。
很欣赏疯子用全新视角考察问题的尝试。自杀是一种感性行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传统的理性理论在此还适用吗。在很大程度上我同意五氏说的既然死后 还有一个世界,那么死对我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
to leon:的确不能视之为形而下的,但能不能即不而下,也不而上的看。虽然形而下和形而上广泛上说不是正和负的关系,但不依然是一种二元的模式吗
作者: 饥饿的石头 时间: 2007-8-4 13:10
一个自杀而死的人,至少会影响到身边六个活着的人对生命的感觉。
每一个有踪迹可循的自杀案例中,都有最切近的生活上的原因。没有谁每天坐在那瞎想,忽然把自己给想死的。他们面临对他们来说很大的困境,他们没有勇气或是客观因素制约无法克服,而这种困境和磨难他们从精神上来讲是无法接受的。说得诗意一点,这些自杀了的诗人无意与再与人世的艰难苦斗;说得直白一点,他们生活得太不如意了,这些家伙受人文精神“毒害”太深啦!
顾城的死是因为他认为别人骗他,他过不下去了,多天真啊(不过也只有这样性情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灵性的诗)。只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但决不是一个优秀的男人。
可以同情,但不能美化诗化“自杀”吧。
作者: 饥饿的石头 时间: 2007-8-4 13:10
补充一句,哲学家大都是自杀的分析者,细数下来,艺术家们义无返顾地充当了体验者。诗人尤甚。呵呵。
作者: 马加爵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饥饿的石头在2004-6-19 13:33:11的发言:
一个自杀而死的人,至少会影响到身边六个活着的人对生命的感觉。
每一个有踪迹可循的自杀案例中,都有最切近的生活上的原因。没有谁每天坐在那瞎想,忽然把自己给想死的。他们面临对他们来说很大的困境,他们没有勇气或是客观因素制约无法克服,而这种困境和磨难他们从精神上来讲是无法接受的。说得诗意一点,这些自杀了的诗人无意与再与人世的艰难苦斗;说得直白一点,他们生活得太不如意了,这些家伙受人文精神“毒害”太深啦!
顾城的死是因为他认为别人骗他,他过不下去了,多天真啊(不过也只有这样性情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灵性的诗)。只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但决不是一个优秀的男人。
可以同情,但不能美化诗化“自杀”吧。
确实不能美化诗人的“自杀”。
至于诗人又如何由于受<人文精神>的毒害而自杀。这个过程目前好象还是个黑匣子。受<人文精神>毒害的人范围应该很广。象很多数学家。(康托尔、哥德尔等人)为什么偏偏在诗人这个群体中出现很高的自杀率?等等问题。
当然也可能是伪问题。象诗人,人文精神等等都是相当含混的概念。
这些个别人的自杀也不会有大影响。倒是鲸鱼的集体冲滩自杀;有美学上的冲击力;又似乎蕴涵着更大的灾难。不知道科学家现在研究地怎么样了。
作者: xiaowo 时间: 2007-8-4 13:10
鲸鱼的集体自杀,我想到了现实主义作家的“集体”自杀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从诗人自杀联想到鲸鱼自杀,不愧是马加爵~~我是这样想的,鲸鱼的导航系统被干扰了,她们在海底游泳靠的肯定不是眼耳鼻舌,就象潜艇一样,靠什么雷达之类的东西,受到干扰后,整个群体就紊乱了,于是就冲上了海面??我想她们不是由于悲观厌世才这样做.讨论这个有点跑题了,还是回到关于人的自杀问题上罢~~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饥饿的石头在2004-6-19 13:33:11的发言:
说得诗意一点,这些自杀了的诗人无意与再与人世的艰难苦斗;说得直白一点,他们生活得太不如意了,这些家伙受人文精神“毒害”太深啦!
顾城的死是因为他认为别人骗他,他过不下去了,多天真啊(不过也只有这样性情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灵性的诗)。只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但决不是一个优秀的男人。
可以同情,但不能美化诗化“自杀”吧。
我先说一下"人文主义",我有本<<主义大辞典>>,是不是有点傻,我喜欢搜集古怪的词典~~~
人文主义(Humanism)(写上鸟文显得煞有介事一点,哈哈),指标榜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的思想流派,是欧洲资产阶级最早的反封建思潮(一看这本词典就是一位马克思编的----引者的话外音).14世纪下半叶产生于意大利,15---16世纪发展到欧洲各国.它是同封建意识形态和宗教神学针锋相对的资产阶级新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法国的蒙田\\英国的莎士比亚.它主张:以人为中心,歌颂世俗生活,反对禁欲主义,蔑视天堂和来世的观念\\强调现世人生的意义,提出个性解放\\个性自由.提倡理性,追求知识,重视实验科学,探索自然,欣赏现实的文学艺术.这些思想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教会的束缚\\提倡科学\\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自然科学和唯物注意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思想是其精髓,贯穿于这一思想的始终.
作者: 王氏 时间: 2007-8-4 13:10
我还是想说这句话,哲学家和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总十分的理性。因为这似乎是他们的职业习惯。我记的叔本华说过(大概啊),所谓理性的程度,就是一个个体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它的反应表现。如果它作出的反应越慢,那么它就越理性。当然这不是指它迟钝,而是说,它要对其进行思考。
哲学家就是这样,如果哲学家突然想自杀的话,他不会马上自杀,而是会像发现什么宝物似的一样,马上思考我干吗要自杀??自杀太奇怪!!
而艺术家突然想自杀的话,往往马上就自杀,还把它弄的和就义一般,凄惨,悲壮,耐人寻味。
而疯子想自杀,当然没必要劝了。他是思考,又不是“想要”。我这么认为啊。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竹尖在2004-6-19 11:59:42的发言:
等一下
疯子,你该不会~~~~
遇事要想开一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9 12:01:18编辑过]
[em03][em03][em03][em03][em03]
作者: 马加爵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6-19 14:37:20的发言:
从诗人自杀联想到鲸鱼自杀,不愧是马加爵~~我是这样想的,鲸鱼的导航系统被干扰了,她们在海底游泳靠的肯定不是眼耳鼻舌,就象潜艇一样,靠什么雷达之类的东西,受到干扰后,整个群体就紊乱了,于是就冲上了海面??我想她们不是由于悲观厌世才这样做.讨论这个有点跑题了,还是回到关于人的自杀问题上罢~~
没跑题吧?鲸鱼这个例子可能不合适。但是动物也有自杀的行为。象那些绝食的狗的故事。自杀非人类所特有。我的意思是人们很难直接理解此类行为。或许通过生物学的类比可以找到一个窥视的窗口。象王小东在解释我国留学生自杀的问题上就举了生物学的例子。
作者: 竹尖 时间: 2007-8-4 13:10
[em03][em03]多凌厉的眼神啊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quote]以下是引用王氏在2004-6-19 15:22:45的发言:
我还是想说这句话,哲学家和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总十分的理性。因为这似乎是他们的职业习惯。我记的叔本华说过(大概啊),所谓理性的程度,就是一个个体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它的反应表现。如果它作出的反应越慢,那么它就越理性。当然这不是指它迟钝,而是说,它要对其进行思考。
这让我想其一件童年往事,我爸带我去考景山小学(北京最重点的小学,有点关系才让去考),我那时6岁.我被领进一间很大的教师,教室里还有其他小朋友,老师让我们站成一排,我站最边上,然后就用一根很长的竹竿从我们脚下扫过来.其他小朋友都在竹竿打来的时候跳起来,躲过去了,就我被打着了.于是我就没能考上.他们肯定是认为我反应迟钝,其实我是很理性,我在思考,是哪头猪想出这么个考试方法,一个学校用这种方法考学生,教出来的也得是猪!所以,我就没跳,那是对我的一种侮辱~~~[em49]
作者: 竹尖 时间: 2007-8-4 13:10
"这让我想其一件童年往事,我爸带我去考景山小学(北京最重点的小学,有点关系才让去考),我那时6岁.我被领进一间很大的教师,教室里还有其他小朋友,老师让我们站成一排,我站最边上,然后就用一根很长的竹竿从我们脚下扫过来.其他小朋友都在竹竿打来的时候跳起来,躲过去了,就我被打着了.于是我就没能考上.他们肯定是认为我反应迟钝,其实我是很理性,我在思考,是哪头猪想出这么个考试方法,一个学校用这种方法考学生,教出来的也得是猪!所以,我就没跳,那是对我的一种侮辱~~~"
很明显你在找借口
当时你才6岁,不可能想这么多吧
作者: 王氏 时间: 2007-8-4 13:10
有时死亡的确像吃饭或者爱情一样,是一种生理的召唤,让人无法自拔。
~~~啊!死亡的诱惑,迷醉盛于循规蹈矩的生活!!!!
谁也别拦我了,就让我奔赴那最为神秘,尊贵,崇高,威严且无限的幽冥之处吧!
“幽冥”这东西我想大家,尤其在深夜的时候,应该有所体验的吧~~~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竹尖在2004-6-19 11:54:44的发言:
"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却不能被打败。海明威说,然后他把手枪伸进了自己的嘴里--我想象着那种感觉,一定非常冰冷,就像阿拉斯加的冰雪。杰克 伦敦的淘金者说,热爱生命。然后他慢慢喝掉了那杯毒酒,Blood Mary。我想一定是那种鲜艳的颜色,多么美丽。"
"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里描绘过这样一种理想的轮回,在十八岁的时候死亡,然后,重生。循环。就像樱花,在盛开中死亡。"
可能对于自杀的人们来说,我觉得他们都一定是到了一种绝望的地步,并且认为得不到拯救,所以选择了这一道路,但同时他们又是自私的,他们完全抛弃了其他人的感受,特别是自己的父母
我曾经想过自杀,当时的感觉就是绝望,没有其他,整个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晃晃忽忽的,但是父亲发现了这一现象,至今想来,都很后怕,那个时候甚至都没有痛感了,只希望能够得到解脱,对死没有恐惧,也没有任何的"哲学思想"就是想得到"解脱"
海子,顾城,我想当时他们也是绝望了吧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据说海子卧轨时,手里捧着一本<圣经>
其实人是很复杂的啊,不是或者是这个主义者或者是那个主义者,或者是诗人或者不是,或者热爱生命或者悲观厌世,或者信神或者不信神,或者理性或者感性.即使是典型人物,或一种思想的创始人也没有那么绝对,相反,越是伟大的灵魂就越是复杂和矛盾,行为就越难理解.晚上谈谈三岛和凡高的死~~~看到他人的死也可以反思自己的生?[em48]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王氏在2004-6-19 16:55:52的发言:
有时死亡的确像吃饭或者爱情一样,是一种生理的召唤,让人无法自拔。
~~~啊!死亡的诱惑,迷醉盛于循规蹈矩的生活!!!!
谁也别拦我了,就让我奔赴那最为神秘,尊贵,崇高,威严且无限的幽冥之处吧!
“幽冥”这东西我想大家,尤其在深夜的时候,应该有所体验的吧~~~
你别吓唬我们啊![em01][em25]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关于维特之死的描写:
等大夫赶到出事地点,发现躺在地上的维特已经没救,脉搏倒还在跳,可四肢已经僵硬.维特对准右眼上方的额头开了一枪,脑浆都迸出来了.大夫不必要地割开他胳膊上的一条动脉,血流出来,可他仍在喘息.
从靠椅扶手上的血迹断定,他是坐在书桌前完成此举的,随后却摔到地上,痛得围着椅子打滚.最后,他仰卧着,面对窗户,再也没有动弹的力气.此刻,他仍穿的是那套他心爱的服装:长统皮靴,青色燕尾服,再配上黄背心.
房东一家\\左邻右舍以及全城居民都惊动了.阿尔伯特走进房来,维特已被众人放在床头,额头扎着绷带,脸色已成死灰,四肢一动不动.只有肺部还在可怕地喘哮着,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大伙儿都盼着他快点断气.
昨夜要的酒他只喝了一杯.书桌上摊开着一本<<艾米莉亚.伽洛蒂>>.......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TO:老马
"据说有一种宝马,当它受到过分刺激时,或者过度疲劳时,会本能地用牙齿咬开一根血管,以便呼吸得更欢畅些.我也是这样,我常常想割开一根血管,以求得永恒的自由."
<<少年维特之烦恼>>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http://yinhe2000.nease.net/002.htm
梵.高37岁时,在绝望中开枪自杀,据说他开枪时子弹打歪了,所以他并没有立刻就死.他最后对救助他的人说,瞧,我又把事搞砸了......
作者: 大生 时间: 2007-8-4 13:10
我的朋友自杀
我的亲人自杀
我对他们 的死亡无能为力
大多数人对他们的死仍旧保持谴责与不解
人是社会动物却在自己的亲人中间找不到同情理解和关爱
自杀是与孤独作战中的牺牲
而活着的人并不都是坚强的胜利者大多数人选择杀死自己的灵魂而不是肉体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大生在2004-6-19 21:00:29的发言:
我的朋友自杀
我的亲人自杀
我对他们 的死亡无能为力
大多数人对他们的死仍旧保持谴责与不解
人是社会动物却在自己的亲人中间找不到同情理解和关爱
自杀是与孤独作战中的牺牲
而活着的人并不都是坚强的胜利者大多数人选择杀死自己的灵魂而不是肉体
很有道理啊,"自杀是与孤独作战中的牺牲",一个人摔倒了,死了.....
[em48]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这时候,自杀的念头使我得以解脱,因为我.能.够.谈.论.它.(并且不屏弃它);我死而复生,并用生命的七彩涂抹这个念头,不是进攻性地将它引向情偶(那明摆着是要挟),就是魔幻般地与他在死亡中结合("我要下到墓中,只为栖息在你身旁").
罗兰.巴特<<恋人絮语>>.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随后,耶酥同他们来到一个名叫革责玛尼的庄园里,便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祈祷."遂带了伯多禄和载伯德的两个儿子同去,开始忧闷恐怖起来,对他们说:"我的心灵忧闷得要死,你们留在这里同我一起醒寤罢!"..........<<新约>>玛26:36-38
作者: 饥饿的石头 时间: 2007-8-4 13:10
试想,有一天清晨走进教室,你被告知一个同学自杀离世。接下来,你的生活看起来并没有不同。课堂沉闷,每次下课后你和同学打球、吃饭、聊天;依旧会在考试前熬夜、课书,偶尔还作弊。一切都在继续。所不同的是,有一个人永远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没有人知道这个人在你心中的分量,他的死曾经在你的心中激起了怎样的风暴。
自杀是诸种死亡方式中最为残酷的一种。注意,我指的残酷不是身体意义上遭受的痛苦而言。死者用他的死亡惩罚了爱他的人,特别是至亲。在以后无穷无尽的岁月里,他们受到的伤害,承载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这件事会深刻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观感。与死者共度的点点滴滴都会啃噬生者的记忆,他们会不断自责甚至对生活自暴自弃。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楼有个老太太跳楼死了,当时我看到她死在门洞顶上.我家搬家以后,新入住的楼房,就是我现在住的地方,十层一个老太太跳楼,电线上还留下她一缕头发.我上高中时,重点班一位同学高考没考好,割腕自杀,未遂.后来去医院接受治疗了(其实成千上万的人连高中都上不了,照样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得挺美,都是老师吓唬的,什么上不了大学如何如何的,所以高考没考好的同学千万别受本贴负面言论的影响,生活对你们还有很多门没打开过呢).另一位高中同学,是我们的班长,得绝症死了,听说最后一直在说: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死后都没合上眼睛.
作者: xiaowo 时间: 2007-8-4 13:10
绝症而死,在此不好评价你的那个同学
我有一个得了绝症的朋友,她得的不是那种被宣判了期限的病,却被病魔无期限地纠缠。她现在在上海工作,以前长期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也不知道有没有走遍半个中国,她常说因为有我们这些朋友,所以她会快乐,会好起来的。我喜欢她的坚强,从这个立场出发有时候我看不起那些高考落榜而自暴自弃的人
福柯没能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但这并没影响他后来在学术上的发展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西西弗的神话>>的结尾:
思想表现着自己------也可能是在神秘中-----但这是些除了人的痛苦的秘密之外就没有其他深刻含义的秘密,而且这些秘密和人的痛苦一样是无穷无尽的.
作者: 大生 时间: 2007-8-4 13:10
我可以这样想
如果知道为什么而生
就可以找到为什么而死的原由
而我们生存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 三生花草 时间: 2007-8-4 13:10
http://bbs.fcfree.com/zsrx/fault.asp
看你们说了这么多,我想你们都没有经历过。这是一个我常去的网站,因为我曾自杀未遂,而且现在还在计划。
根据我对自己以及同类人的了解,我们生活中自杀有一定意义上是‘做给别人看的’,做给知情的人或同情的人看的。这就是为什么自杀的人会写遗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1 13:23:53编辑过]
作者: 三生花草 时间: 2007-8-4 13:10
自杀不过是绝望的人自虐的最高级别,我认为。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10
自杀是个很严肃的哲学问题,它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极易遭遇的事件。这种讨论很危险,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一讨论起来就容易陷入日常生活的语境中。这样讨论起来就很难规范在哪个范围内。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王晨在2004-6-24 11:13:50的发言:
自杀是个很严肃的哲学问题,它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极易遭遇的事件。这种讨论很危险,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一讨论起来就容易陷入日常生活的语境中。这样讨论起来就很难规范在哪个范围内。
我想哲学讨论和对哲学理论的讨论还是有差别的,自杀可以成为哲学理论的主题,但它本身无论在怎样的语境中出现都是一个哲学问题,围绕它展开的话语都是有哲学意味的,它们是因主题而成为一种哲学,而非因进入一种范式或传统而成为哲学的。这个主题(死亡主题)人们都会遇到,从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有一种哲学。哲学确实有这种双重含义,她不是一个单纯的专业,她的话语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讨论的范畴之内,她弥散于广泛的生存反思的空间里。在边缘上,在出轨的危险中,更能意识的她是怎样存在的?
作者: 小饭 时间: 2007-8-4 13:10
来一个小说谈谈也不错啊……《毒药神童》这篇小说很短,写一个小孩反复研制毒药,最终只是为了毒死自己。他想毒死自己,去和他已经死去的爸爸相见。这篇小说读完,我有一点失落和伤感。
毒药神童
一个美梦就是被眼前这个孩子吵醒的。他并没有取得任何方面的同意,我或者我的家人,就冲进了我的房间。他首先是拉住我的右脚,但我的右脚很快就抽回来,接着他的手摸到了我的屁股,我就醒了。我记得在梦里是另外一个人在摸我的屁股。我刚睁开眼睛就听到他说,高明哥,高明哥,你看。他举着一个用来装维生素之类药丸的棕色瓶子,但是里面已经成满了液体。那些液体在我眼前隔着瓶壁摇晃。是什么?我问。
我把它叫做“毒鼠强”!他兴高采烈地说。然后我就跟着他走到了屋下那块最潮湿的地方。那边有一些被连根拔起叫不出名字的杂草,还有一些小虫躺在地板上。乱七八糟的药瓶堆了一地。
左边的这些蟑螂是原料的一部分,右边的蚱蚂是实验品,实验是有效的,你看,他们都被毒死了。
但是还有几只蚱蚂的腿在动。我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
放心吧。你看看另外几个,本来它们的腿也在动,现在已经不动啦。
那说明你这个药对蚱蚂确实是有效的,你做过老鼠的实验么?
为什么要做老鼠?
你不是叫它“毒鼠强”么?
那我的名字叫什么?他倒反过来问我了。
抗熊。我回答。
可我抗得了熊么?我真不该叫抗熊,我应该叫天才,或者神童,哈哈。
这家伙疯了。我想。又生气又好笑,但我不打算再搭理他,重新回到了屋子里。我妈正在厨房为我准备早饭,而我正在试图追回我的美梦:到底是谁在摸我的屁股?
高明,我妈叫我。抗熊找你干什么?她端出一碗荷包蛋,我想里面至少有三个,至少一个是我的。我妈就会煎蛋,但这个手艺天下一绝。
让我鉴定他新研制的“毒鼠强”。我说完这句话差点要把口里的半个荷包蛋吐出来。好笑,而且有点恶心。那些正在抽动大腿的蚱蚂,身体里淌出的青色液体。当然还有更加讨厌的原料蟑螂。他都从哪里搞来这些的?
中午时分,我刻意地接近抗熊。他就站在院子里,时刻需要别人的关注。但当我走近他,他就蹲了下来装出一副孜孜不倦的样子,额头上裱着汗水,脖子也湿透了。十来个小瓶,折腾来折腾去,没完没了,但很认真。
我说,你干这些做什么?你想当一个科学家?
他回头看着我,咧嘴一笑,不,你先看我发明了些什么东西再说吧。
“毒鼠强”下面会是什么?我问。
当然会更厉害,不单单是让那些蚱蚂丢命。
对,你应该发明真正的毒鼠强,那才有用。到处都是老鼠,咬坏了我的皮鞋。
老鼠不是最可恶的。我可没打算造福人类。我做药肯定不是惩奸除恶。他坚定地说。
我微笑,这孩子真是歹毒。我说,当然,毒蛇,野猪的危害更大些。造福人类,惩奸除恶?你还真以为自己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或者大侠?
此时抗熊以命令的口吻让我观看他崭新的作品。但是还不知道是否有效,高明哥,你觉得什么东西当试验品比较好?
又是一瓶满满的混浊液体,这一次我看到了血红的颜色。你是用什么血做的?
当然不是血,血一到水里就结块了。是生锈的钉子。
那可能不管用。
哈哈,当然不仅仅是钉子,还有更多的神秘配方。比如……他犹豫了一下,正在考虑要不要把神秘配方公布于众。比如,死苍蝇。他还是说了出来,但是真假难辨。死苍蝇,要那种头很大,发绿的死苍蝇,不能是刚刚死的,死了以后要放上半个多月。他捧起一个瓶子给我看,里面的苍蝇都死了很久了。
那些苍蝇被挤在瓶壁上,你已经根本分不清楚哪些是头哪些是脚,每一个部分都已经发绿。但从那些残缺的身块来看,个体都非常庞大。我说,哪儿来那么多大头苍蝇?
这多简单,粪便上的苍蝇都是这种,它们嗡嗡嗡地停在那里,一拍子下去准有两三个,然后我就从猪粪便堆里把它们捡起来装进瓶子,但我还会帮它们清洗身子,不然它们就太臭了,而且我需要纯粹的原料,假如沾染了大便,那会影响到产品的效用。
好小子,看来他正打算把这种古怪的行为当作他的事业。
你说呀,什么东西用来做试验品比较好?
我正在踌躇,蜘蛛?或者蝴蝶?
那怎么行?蜘蛛的嘴巴不知道有多小,你怎么知道它有没有吃药。撒在它的身上估计也没用。蝴蝶一抓下来就奄奄一息。
那你要嘴巴多大的?
像狗那么大就好了。
你要毒狗?那可不行。我说。我家里养着两条狗,我对任何一条都爱护有佳,平时都关在后院里,它们可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瞪着他,希望能达到不怒自威的效果。哈哈哈,他大笑起来,我跟你开玩笑哪。他的笑声那么爽朗,从我们的身边一直蔓延出去。此时的天非常阴沉,我突然想去看看我那两个朋友。
此后我几乎天天与抗熊交谈,大致了解了他研制新药的方式方法。后来他为他的死苍蝇加铁锈水(据说还有更为神秘的小配方)命名为“蛇必死”,但他最后却用小鲫鱼证明了效用,那些可怜的小鲫鱼最后在脸盆里肚皮朝天一命呜呼,他还执意要把那些死鱼喂给一些夜间在村子里经常窜来窜去的野猫,以进一步证明“蛇必死”的效用,好在我及时处理掉了那些死鱼,拯救了那些野猫的命运。
我终于邀请这位伟大的民间药学家到我家正式坐坐,我需要了解他,因为屡次看到他的产品奏效(后来他紧接着研制出“迷骆驼”成功对付了屋前成群的蚂蚁和“蛤蟆净”弄死了水蛭),我对他的神奇本领产生有点好奇。
先是讨论了一会儿他的“研究计划”,相谈甚欢。之后,抗熊在我房间里走来走去,他对很多东西都有兴趣。装饰品,还有一些我买的画。最后他摆弄起我家的金鱼缸。为什么不放点金鱼进去,多漂亮的金鱼。
我说当然,我以前养过一些,但都死了。我正打算怀疑是不是他的“蛇必死”搞的鬼,但另外一个问题马上提醒我问他。抗熊,你怎么不弄一点解药救命的药出来?老是去弄毒药,这可不好。
他没有回答我的话,站在金鱼缸前发呆,好像想到了什么新的点子。接着突然抱着脑袋不放,我有点目瞪口呆,一直看着他。我看见他长时间的痛苦状,刚想走过去问他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他就开始直跺脚。接着地板上就发出空洞的声响。他又突然间停止了跳动。这地板是空的,他惊讶地说。
当然是空的啊,这样有利于防潮。你怎么了?
我听到了很奇怪的声音,我的耳朵经常会听到奇怪的声音,就像有人跟我说话。但这地板怎么会是空的,太可怕了。就像,就像整个下面都是空的,有人把地挖空了。
哈哈哈,我大笑起来。你可能有耳鸣吧,我也有耳鸣,这很正常。我开解他。
不,这地板怎么是空的?!他近于尖叫起来。从他的声音来判断,他还真是一个小孩子,可能是处在青春期的末梢,声带都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但他为什么如此惊恐于空地板,怎么会想到有人在挖空土地?我马上去端来一杯凉水,让他坐下来。拍拍他的背,他可真瘦,他都感觉到了他的脊梁骨。他喝了两口水似乎安静下来,他开始试图跟我说话。他对我说,你知道么?我父亲以前一直在山西挖煤,他们在地底下挖煤,就把地挖空了,后来我爸爸……抗熊忍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我爸爸他……就被掉下来的地面砸死了。从小爸爸就在那儿,我都没怎么见过我爸爸,都忘记张什么样儿。
天呐。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抗熊和他的妈妈从来都没有说过。也许是着空洞的响声让他想到了他的爸爸,我听着也悲伤起来,但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我就觉得看来他真把我当作一个好朋友,也许是唯一的。
现在他用非常奇怪的眼神在跟我交流。一下子我都说不出话。后来他又一次塞住了自己的耳朵,但这一次持续时间并不长。我就让他喝水,可我并不知道这是否奏效。后来我打开了电视机,他看上去就好多了。
这时候我妈回来了,这可真好。她经过我房间的时候朝屋子里张望,微微一笑对我的朋友表示出友好。我说,妈,我正跟他谈话呢。抗熊的表情更加奇怪了,他看着我妈,同时我妈也看了看他。
要不要一些点心?荷包蛋?我妈问我。
好极了。我说。接着我对抗熊说,你没尝过我妈的荷包蛋吧?这可是天下做的最好的荷包蛋了。我跟我妈说,做四个,我跟抗熊一人吃两个。
那天晚上我们,至少是抗熊的情绪是低落的。我当然能理解,但我对他更加怜爱疼惜了。真是一个可怜的天才。
不多久我妈出了状况,那是一个早晨。我到楼下的时候发现我妈并没有在厨房。也不在卫生间。我只好从楼梯再一次上去。我发现我妈正躺在床上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他见我进屋就对我招手,她招手的动作都那么勉强。看来我得把她送进医院。我背着我妈开了房门,发现抗熊正站在我家屋外。
这么早站在我家门口干什么?
厄……我在等你,我知道你爱睡懒觉。
快点帮忙,送我妈进医院。
噢,他点头。
医生告诉我我妈是因为吃了腐败过期的东西,食物中毒。中度。还算及时,否则还有点麻烦。但我妈对事物如此谨慎,这令人意外。
但是很快谜团被解开,那天下午我妈就出院了,晚上抗熊找到了我。他一脸的落寞,看上去精神非常糟糕。
我想了想还是告诉你吧。他说,显得有些丧气。
我妈的事情?我竟然有预感。
对。我……
我没等他说完就狠狠推了他一把,他太瘦了,因此后退了几步便“咚”的一声倒在地上。他看上去有些委屈,但他很快就站了起来。
为什么?我问。这对我来说有些不可思议,天呐,怎么会有你这种人?我大声质问他。
抗熊吞吞吐吐地说,我在你妈的碗里放了“神仙也快活”,配方是……
浑蛋!谁要知道你的配方?真是没想到啊,亏我妈还请你来我家,给你做饭吃,你居然……
你听我说呀。他有点着急了,觉得自己解释不清楚了,也开始大声对我说,你听我说,先跟你说对不起。但我绝没有什么恶意。我不想把你妈怎么样,我放了很少的量,很少很少,少得几乎没有。我心里还是有数的。我是要看看这药到底有多厉害。
你不知道这药有多厉害,那你还说你自己心里有数?我简直怒不可遏。这小子完全有可能要了我妈的老命。几乎没有?几乎没有我妈怎么会进医院?你知道你都在干些什么么?我都可以告你,让你去拘留所!
我……我……所以我放了很少很少的量啊。真的。他显得很诚恳,还泪眼汪汪,不知道是否是我表现得实在太凶了。别人家不好下手,而你是我的朋友。我必须要清楚这药有多大的劲儿,他说,对不起。然后他向我鞠了一躬,又对我说,明天早上你来找我,你一定要来找我,我还有话要跟你说。我看着他不说话,他就一直等我的反应,后来我两手插腰,有点不耐烦地应承了他,他就转身跑掉了。
我真有些糊里糊涂,但我不能原谅他,甚至都不想让他就次跑掉。我真想狠狠揍他一顿。但同情心,有那么一点儿,还有这些天的情谊,让我没动手。我看到他瘦小的背影离我而去,还真有点百感交集。我想走上去追问,也省得明天一早过去麻烦。但我还需要照顾我的母亲,因此就回去了。
那天晚上我没有睡好,为了抗熊如此奇怪又那么阴毒的行为而伤脑筋。第二天早晨我却醒得特别早。在服侍了我妈以后我想到了昨天抗熊跟我说的话,打算去找他。他还想告诉我点什么呢?真奇怪。但我必须知道。
走到他家门口,我推门而入。门居然没有关,也许抗熊正在院子里研制他的产品。可我并没有在院子里发现他的身影,不过这时候我碰到了抗熊他妈,抗熊呢?我问。
高明啊,抗熊他还睡着呢。你进他屋去把他叫醒吧。我做好早饭了。一起吃一点儿?听他说他还经常到你家吃饭呢。他妈看上去挺热情。不了。我说,抗熊他妈肯定不知道他儿子居然给我妈下毒,用他那神奇的自制毒药。想到这里我就想好好教训这混蛋。我进了抗熊的屋子,他还在睡觉。我发现了桌子上有一纸条,是被笔筒撑直了以后放在桌上的,上面写着:
高明哥:
我要用我的天才去见我的爸爸。
我只有一次机会,我可不愿被人救活。
抗熊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但是抗熊毕竟很特殊,我觉得正常的小孩不会有这种做法和想法。即使对死亡只有天真看法的人似乎也本能的对死亡有个模糊的认识?我觉得我小时候就明白死是怎么回事儿,并不象对“性知识”那样有一个从不懂到大概懂的过程。
作者: 王晨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6-24 11:28:59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王晨在2004-6-24 11:13:50的发言:
自杀是个很严肃的哲学问题,它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极易遭遇的事件。这种讨论很危险,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一讨论起来就容易陷入日常生活的语境中。这样讨论起来就很难规范在哪个范围内。
我想哲学讨论和对哲学理论的讨论还是有差别的,自杀可以成为哲学理论的主题,但它本身无论在怎样的语境中出现都是一个哲学问题,围绕它展开的话语都是有哲学意味的,它们是因主题而成为一种哲学,而非因进入一种范式或传统而成为哲学的。这个主题(死亡主题)人们都会遇到,从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有一种哲学。哲学确实有这种双重含义,她不是一个单纯的专业,她的话语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讨论的范畴之内,她弥散于广泛的生存反思的空间里。在边缘上,在出轨的危险中,更能意识的她是怎样存在的?
[/quote]
疯子,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在思考这个以前,把一种个人反思的共同性放在里面了。我不觉得“它本身无论在怎样的语境里出现都是一个哲学问题”,一个人可能在现实中想过自杀,但是因为对生存问题进行反思而想自杀是不可能有的。不可能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考而去自杀。对自杀的思考和想要自杀的冲动是两回事。我不是说非要在哲学专业的范围内去讨论,只是觉得至少应该用一种哲学思维去思考。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进行严格的反思,你所说的每个人都有一种“哲学”,这个“哲学”应该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而已,这种方式可能是现实的日常的也可能是哲学意义上的。我认为哲学思维不可能大众化,它是有选择性的降临的。
作者: 竹尖 时间: 2007-8-4 13:10
有的时候一个人选择自杀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逃避什么,也会有一种那样的可能,是因为对自己不能接受,不能原谅,带着自我惩罚的目的。
今天看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主持人,很美很有才气,在她所生活的这个城市里也深受欢迎和爱戴。很多人追求她,写求爱信给她,但是她都不屑一顾,因为她已经找到了一个深深的爱着她也被她爱着的一个丈夫。她自己觉得很幸福,觉得已经得到了人生应该拥有的一切:美貌、事业、爱情。
然后就是有一次两个人出去玩,好象是去划船吧,出了事,船翻了,两个人都掉到了河里,女的不会游泳,很自然而然的向男的求救,可是一样不善泳的丈夫在昏乱的状态下竟然蹬了女的一脚!
两个人后来都被救了,女的不能接受这件事,也不能接受这个男的再继续作为她的丈夫生活在她的身边,因为她精心营建的感情大厦在男的蹬出去的那一脚下已彻底坍塌,她真的很爱他,但正因为这样她更不能接受他。在女的坚持之下,两个人分了手。
男的写了很多信,女的看也不看就撕了;男的打电话过去,女的也绝不听。然后,男的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这种方法自杀了。
“可是我觉得那个男的并不完全是因为失去爱人才选择这种结局的,我想他更多的痛苦是他对自身的厌恶。他也不能原谅自己蹬出去的那一脚,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丈夫,他在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卑劣令他自己都无法接受,只有他爱的那个人能帮助他,可是……,所以,他只能用这么恐怖的方法来杀死自己,以期能得到爱人的原谅和自己的解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1 10:22:54编辑过]
作者: 竹尖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6-20 21:27:52的发言:
<<西西弗的神话>>的结尾:
思想表现着自己------也可能是在神秘中-----但这是些除了人的痛苦的秘密之外就没有其他深刻含义的秘密,而且这些秘密和人的痛苦一样是无穷无尽的.
神话不是用来教育后人的,他仅仅是人类反观自身的镜子,不遮掩,也不诡辩。丑陋的都丑陋到了极点,神秘的也神秘得无法解释。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10
看来自杀还是一种理性的活动,同样是面对死亡昏乱中可以去蹬自己的妻子,清醒时有认识到人性的卑劣,忍受不了清醒的惩罚才选择了自杀。
作者: 竹尖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三生花草在2004-6-21 13:22:43的发言:
http://bbs.fcfree.com/zsrx/fault.asp
看你们说了这么多,我想你们都没有经历过。这是一个我常去的网站,因为我曾自杀未遂,而且现在还在计划。
根据我对自己以及同类人的了解,我们生活中自杀有一定意义上是‘做给别人看的’,做给知情的人或同情的人看的。这就是为什么自杀的人会写遗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1 13:23:53编辑过]
你是怎样找到那个网站的?
看了很不舒服
我说过“自杀”的人都很自私,他们会让旁边的人们难受,
那个论坛上的给我感觉像在“作秀”,真正绝望的想自杀的人还会逛论坛吗?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竹尖 时间: 2007-8-4 13:10
呼~~~~
看完了
心里空荡荡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作者: 三生花草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竹尖在2004-6-21 13:39:13的发言:
]
你是怎样找到那个网站的?
看了很不舒服
我说过“自杀”的人都很自私,他们会让旁边的人们难受,
那个论坛上的给我感觉像在“作秀”,真正绝望的想自杀的人还会逛论坛吗?
他们不是在逛论坛,而是在寻找可倾诉的地方。如果有人给他们一点点关心,就可以帮他们挺过那段最黑暗的时间。很多时候,自杀只是当时当地的想法。
开开心心的人谁会上那个论坛,谁会在那里留言?因为这个论坛只有通过搜索引擎才能找到,没有下心思的人是到不了那个地方的。
真正要死的人说的话全是很简单的,不会像你们讨论的那样哲学,往往就是一句,“我不想活了”,不要小看了这句话。
作者: 大生 时间: 2007-8-4 13:10
我不上论坛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死亡
作者: lufeifei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大生在2004-6-21 15:45:38的发言:
我不上论坛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死亡
哥们儿,能不能少用这个表情符啊 这个滴着一滴绿汗的黄娃娃,看见它我就浑身颤栗
《你知道我崇拜你的 》[em07]
作者: lufeifei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三生花草在2004-6-21 13:22:43的发言:
http://bbs.fcfree.com/zsrx/fault.asp
看你们说了这么多,我想你们都没有经历过。这是一个我常去的网站,因为我曾自杀未遂,而且现在还在计划。
根据我对自己以及同类人的了解,我们生活中自杀有一定意义上是‘做给别人看的’,做给知情的人或同情的人看的。这就是为什么自杀的人会写遗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1 13:23:53编辑过]
在这样的讨论中,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挺好。你在论坛上反复提及你的这种遭遇,看得
出来,你仍喜欢她,也非常痛苦,但是不管谁对谁错,不要死揪住这个不放啊,可能你是最大的受害者,但总不能因为这个把自己以后的生活全放弃了吧?你把情感过分得放在这件事上面了,或许人家真的不喜欢你了呢?给彼此一个空间,好聚好散。没有谁规定他天生就属于你,你也犯不着为了一个男人去自杀啊。
(情感上我绝对站在你这边,但是我反对你自杀)
对不起,我跑题了,斑竹灭我吧。
作者: 大生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lufeifei在2004-6-21 16:51:01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大生在2004-6-21 15:45:38的发言:
我不上论坛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死亡
哥们儿,能不能少用这个表情符啊 这个滴着一滴绿汗的黄娃娃,看见它我就浑身颤栗
《你知道我崇拜你的 》[em07]
[/quote][em10]我比较虚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三生花草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lufeifei在2004-6-21 17:00:23的发言:
在这样的讨论中,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挺好。你在论坛上反复提及你的这种遭遇,看得
出来,你仍喜欢她,也非常痛苦,但是不管谁对谁错,不要死揪住这个不放啊,可能你是最大的受害者,但总不能因为这个把自己以后的生活全放弃了吧?你把情感过分得放在这件事上面了,或许人家真的不喜欢你了呢?给彼此一个空间,好聚好散。没有谁规定他天生就属于你,你也犯不着为了一个男人去自杀啊。
(情感上我绝对站在你这边,但是我反对你自杀)
对不起,我跑题了,斑竹灭我吧。
对不起,我再也不提这个了,请把我以前发的帖子删了吧。我保证我再也不提了。
作者: lufeifei 时间: 2007-8-4 13:10
三生花草:现在才发现我说话是多么欠考虑,你不要生气。还有你再也不要想自杀这个问题了,只会伤自己。我说这些不是要说我怎么怎么想,而是要你好好活,如果多管闲事了,不要介意。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在我们的时代,以任何形式开始的悲剧,最终都将以闹剧收场。"我感觉这部小说是以闹剧开始,以悲剧结局,或者说,把原本被变成闹剧的事件还原成了悲剧,还原了它的本来面目,而故事的最终,主人公"我"表示绝不放弃,这挺鲁迅的,感到一种要生存的魄力,很受感染.....
作者: 竹尖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凌丁在2004-6-21 17:54:34的发言:
今天听说上海一对70多岁的老年夫妇,一起从14层楼上跳楼自杀,电视上演的,儿女都拒绝接受采访。
窗台有半人多高,爬上去是要很花些力气的。
很明显是他们儿女的问题,因为半人多高的窗台,两个70多岁的老人要花多大力气啊~~~
[em11]肯定是不孝的孩子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大生在2004-6-21 15:45:38的发言:
我不上论坛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死亡
难怪你总在论坛上啊........[em48]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三生花草在2004-6-21 15:03:06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竹尖在2004-6-21 13:39:13的发言:
]
你是怎样找到那个网站的?
看了很不舒服
我说过“自杀”的人都很自私,他们会让旁边的人们难受,
那个论坛上的给我感觉像在“作秀”,真正绝望的想自杀的人还会逛论坛吗?
他们不是在逛论坛,而是在寻找可倾诉的地方。如果有人给他们一点点关心,就可以帮他们挺过那段最黑暗的时间。很多时候,自杀只是当时当地的想法。
开开心心的人谁会上那个论坛,谁会在那里留言?因为这个论坛只有通过搜索引擎才能找到,没有下心思的人是到不了那个地方的。
真正要死的人说的话全是很简单的,不会像你们讨论的那样哲学,往往就是一句,“我不想活了”,不要小看了这句话。
[/quote]据说一个人选择自杀和最后一个和他交谈过的人很有关系.表示一些关心,也许就能帮他她挺过来.[em4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1 22:01:36编辑过]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lufeifei在2004-6-21 16:51:01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大生在2004-6-21 15:45:38的发言:
我不上论坛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死亡
哥们儿,能不能少用这个表情符啊 这个滴着一滴绿汗的黄娃娃,看见它我就浑身颤栗
《你知道我崇拜你的 》[em07]
[/quote]欢迎一下,这里有的主题比较晦涩,但争取能有些更贴近生活的话题讨论,还在摸索阶段~~~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竹尖讲的故事真是悲剧,其实落水之后可能人就失去自我了,因为去救他她的人,他她都会拼命往下拽.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那个女主持人条件很好,她感到自己嫁了那个男人是一种牺牲,所以才接受不了落水被蹬的事实,其实他们的婚姻本身就有问题.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凌丁在2004-6-21 17:54:34的发言:
今天听说上海一对70多岁的老年夫妇,一起从14层楼上跳楼自杀,电视上演的,儿女都拒绝接受采访。
窗台有半人多高,爬上去是要很花些力气的。
如果我自杀,肯定不会选择跳楼,让很多人看到我的死尸,我从心底里无法接受.
另: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情况挺严重的.[em48]
作者: lufeifei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6-21 19:28:23的发言:
欢迎一下,这里有的主题比较晦涩,但争取能有些更贴近生活的话题讨论,还在摸索阶段~~~
[/quote]
这个不能两全,还是纯哲学的讨论好,和日常生活沾边有时会乱套。
要说这个自杀,你们应该提一下日本,自杀的人,那叫一个多,
作者: 天气预报 时间: 2007-8-4 13:10
海明威论自杀
海明威于1961年吞枪自尽,三十八年来,外界人士一直以为他是因情绪抑郁而自杀。但是他的遗孀坚称这是他在擦枪不慎失火的不测事故。海明威在信函中曾表示他不相信自杀。他的朋友剧作家汤麦斯·海根(ThomasHeggen),写了一个在百老汇极为卖座(后来摄为电影)的剧本,《罗勃茨先生》,后不久自杀。海明威评道:“写了这么一个剧本,赚了钱,而去自杀,真是不知好歹。他应该尽量找女人寻欢,去中国旅游,或是在巴黎的丽兹旅舍订一家豪华房间,成为人民的普鲁斯特。不,他竟去寻短见。”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10
竹尖讲的那个故事很奇怪耶,那个美女住持一定不了解行为生理学,不善泳的人在水中四肢都会剧烈挥划,这是本能反应。所以营救溺水者,正确的方法都是从背后搂其脖颈,以免遭其脚踹掌击。
作者: 王氏 时间: 2007-8-4 13:10
我听说的落水救人的方法是这样的,显然也是没有违背行为心理学。
一定不要去拽他,用板砖等硬物把他拍晕。晕了之后,再想法把他捞出来就行了。
省事儿,又快捷。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10
哈哈哈哈,救上来一看,溺水者已经身亡--不是溺死的,是遭钝器击碎颅骨引起脑出血坏死。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是托起下巴~~从背后上去托起他的下巴.
我考虑学学游泳了
另:"但是他的遗孀坚称这是他在擦枪不慎失火的不测事故"我猜想一个有经验的人不可能不先卸下子弹再擦枪.但海明威确实给人硬汉的印象.但他有一部小说,好象是气力蚂蚱罗山上的雪,曾描写一头豹子死于山顶,而豹子通常是不必到达那样的高度的,这其实是对自杀的一种隐含的赞颂??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10
海明威一直有阳痿恐惧症...
作者: 竹尖 时间: 2007-8-4 13:10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那段引文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呜.它为你敲响。”
引自约翰.堂恩(John Donne,1571或1572-1631)的《祈祷文集》第17篇(1623)。
“No man is an _Iland_, intire of it selfe; every man is a peece of the _Continent_, a part of the _maine_; if a _Clod_ bee washed away by the _Sea_, _Europe_ is the lesse, as well as if a _Promontorie_ were, as well as if a _Mannor_ of thy _friends_ or of _thine owne_ were; any mans _death_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_Mankinde_;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_bell_ tolls; It tolls for _thee_.
--JOHN DONNE”
约翰.堂恩的这首诗,李敖也意译过,是他在牢中翻译的。
没有人能自全,
没有人是孤岛,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要为本土应卯。
那便是一块土地,
那便是一方海角,
那便是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朋友的,
一旦海水冲走,
欧洲就要变小。
任何人的死亡,
都是我的减少,
作为人类的一员,
我与生灵共老。
丧钟为谁而敲,
我本茫然不晓,
不为幽明所隔,
它正为你哀悼。
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2 15:35:16编辑过]
作者: 竹尖 时间: 2007-8-4 13:10
英国诗人华滋华斯(willian Wordsworh)那首(我们七个)(WEARE SEVEN),诗中写他碰到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诗人问她说,你有几个兄弟姊妹呀,她说七个。诗人问那七个,她说两个去航海了,两个住在别的地方,一个姊姊一个哥哥埋在那小屋旁边。诗人说,活着的才算,应该只有五位才对。小女孩说,婶妹哥哥坟上
我常在那儿织袜子,
我常在那儿缝手帕,
我坐在那儿地上,
对他们唱歌说话。
我常在太阳下山!
看天上又睛又亮。
我端着我的小碗,
在那儿把晚饭吃上。
My stocking there I often knit,
My kerchief there l hem;
And therle upon the ground I sit,
And sing song to them.
And often after sunset,Sir,
when it is light and fair,
I take my little Porringer,
And eat my supper there.
诗人又写着:
‘那么还有几个?’
‘啊,先生,我们七个。’
她回答,干净利落。
‘但他们死了,两个死了,
他们的灵魂,上了天了!’
这些话:是开边风,一说而过。
小女孩执意她没错,
小女孩照说:‘不对,我们七个!’
“If thev two are in heaven?”
Quick was the litle Mald’s reply,
“O Master! we are seven.”
“But theY are dead;those two are dead
Their spirits are in heaven!”
Twas throwing words away;for still
The little Maid would have her will,
And said,“Nay,we are seven!”
华滋华斯这诗写这个纯真的小女孩,置姊姊哥哥死亡于度外,不论生死,手足照算,视亲人虽死犹生、若亡实在。这种境界,看似童探,其实例真与参悟大化的高人境界若合符节。高人的境界在能‘乐入哀不入’,在生死线外,把至情至乐结合在一起。这种至情至乐是永恒的,不因生死而变质,纵情随事迁,并无感慨,反倒只存余味。人生有了这种境界,自然不会生无谓的伤感、自然不会否定过去或逃避过去、自然会真正达到‘所过者化,所存者神’的新水准。‘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在这里,‘化’字该解做化境,‘神’字该解做余味。达到这种水准,才是真正正确的水限。相对的,轻易‘多愁善感’是没水准的, ‘哀乐不能入’也是没水准的,高人的水准是‘乐人哀不入’,只有轻快,没有重忧;只有达观,没有闲愁,这样的境界才是修养最高的境界,华滋华斯诗中小女孩的境界,恰恰是这种境界,虽然小女孩一派天真,全无哲学与理论,但是她‘举重若轻’,
每只手脚都充满了生命,
她那管什么叫死。
And feels its life in every limb,
What should it know of death?
这种境界,多么高明。
“虽生有死原非假,
虽死犹生本是真。
生生死死原一体,
不以生死易童心。”
从老祖母哲学到小女孩哲学,都是那样的真纯、简单。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看过一部电影里说,人一失去童心,世界也就失去了意义.
容格曾讲过一个原始部落,他们定时组织一种宗教仪式,他们认为,如果他们停止这样做,太阳就不会再升起了.他们当然不敢做实验,看看不这样太阳是否就真的不会再升起.所以他们不知道真相.但是很幸福,因为他们能感到自己有使命,生命有意义.我们感到他们的想法愚昧,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太阳幻想,我们需要这种幻想.现代人精神上容易极端,感到自己的生命无意义,就患忧郁症,或者通过幻想的形式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有意义的表象,就可能精神分裂.
谢谢黄小妹提供那么多好文章~~~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lufeifei在2004-6-21 20:55:39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6-21 19:28:23的发言:
欢迎一下,这里有的主题比较晦涩,但争取能有些更贴近生活的话题讨论,还在摸索阶段~~~
[/quote]
这个不能两全,还是纯哲学的讨论好,和日常生活沾边有时会乱套。
要说这个自杀,你们应该提一下日本,自杀的人,那叫一个多,
[/quote]http://yinghuaxia.jahee.com/great/yukio/s_index.htm
1970年11月25日三岛由纪夫在自卫队东部方面总监部切肤.这个人很难理解.
"人类容易毁灭的形象,反而浮现出永生的幻象,而金阁坚固的美,却反而露出了毁灭的可能性.像人类那样,有能力致死的东西是不会根绝的,而像金阁那样不灭的东西,却是可能消灭的."
<<金阁寺>>
作者: 大生 时间: 2007-8-4 13:10
今天的报纸上有个韩国人要被砍头
看的我脖子后面发凉
那个韩国人说自己的生命很重要
我不敢想象他的心理是什么感情 绝望 恐惧
他会想到自杀么
他活着的欲望有多大
不想了
一想到这个就不舒服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为什么会被砍头??
作者: 大生 时间: 2007-8-4 13:10
去生活版看哪个帖子吧
作者: 大生 时间: 2007-8-4 13:10
我小时侯很想死
最大的原因是我对死亡世界的好奇
总想到死之后的世界是充满魅力的
我也十分想与鬼魂交个朋友
这些想法随着年龄长大逐渐变淡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不意味着他们会进行严格的反思"
不严格反思本身也是对待问题的一种方式,而这个问题,死亡问题是哲学性的,所以这种应对问题的方式也是一种哲学.只要哲学问题在那里,无论你选择怎样的姿态,你都选择了一种哲学.哲学并不是高于或低于生活,她就是有问题的生活本身,所谓哲学家只是有一种更与众不同的哲学的人,那是经过了更多反思的哲学,但那仍然是一种有问题(生死这样的问题)的生活.当你见到海德格尔的死尸或者维特根斯坦的死尸的时候,你也许会感到,他们就和其他人一样死了,成了尸体.那些思想家的光环也无法冲淡这种死亡的阴影.他们也和所有人一样只活了那么一次.他们只是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只是有些与众不同,但其他人主动或者被迫的也采取某种属于他她自己的应对方式,只要对死亡有起码意识的人就等于触及了这个问题.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以下是引用大生在2004-6-24 14:12:41的发言:
我小时侯很想死
最大的原因是我对死亡世界的好奇
总想到死之后的世界是充满魅力的
我也十分想与鬼魂交个朋友
这些想法随着年龄长大逐渐变淡
有一种哲学就讲人应将对死亡的恐惧转化为一种好奇或者求知欲.人不能以知识对抗死亡但能以求知欲对抗对死亡的恐惧.
作者: 风声水起 时间: 2007-8-4 13:10
很小的时候曾经自杀过,那个时候大约5、6岁吧,被妈妈说了一顿,觉得十分委屈,然后又觉得气不过,后来决定以自杀这种方式惩罚我妈,于是我便把家里那些乱七八糟的药收集到一起,然后一颗颗吃下去(当时认为自杀就是跳楼跟吃药) ,结果在床上躺了半天都没效果。接着我便跑去阳台,正打算翻阳台自杀的时候,我妈叫我回去吃饭了,想想中午有我妈做的红烧肉,便放弃自杀了~~
哲学家是自杀的研究者,艺术家是自杀的体验者~~你瞧,偶从小就是个艺术家~~~
[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 2:05:49编辑过]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10
那我小时候就是哲学家~~~
作者: xiaowo 时间: 2007-8-4 13:10
那心理学家应该去干什么
作者: xiaowo 时间: 2007-8-4 13:10
啊,为什么不能帖图呀
明明左边写着
上传图片:可用
但是上传框框在哪...
作者: 三生花草 时间: 2007-8-4 13:10
在别人的发言的上边点“回复”就有了。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