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标题被屏蔽! [打印本页]

作者: 卢小狼    时间: 2007-8-4 13:02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卢小狼    时间: 2007-8-4 13:02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succuba    时间: 2007-8-4 13:02
关系真是错综复杂...-_-||
以前也喜欢看这类小说...还能锻炼脑细胞的说...
作者: 裘德洛    时间: 2007-8-4 13:02
吹毛求疵。
“这句话等什么都没说。”这句话应该在“等”字后面加个“于”字。
一个题目竟能引出那么多的名词解释,不愧是赵老师。:)))我不明白为什么看完一篇小说,觉得他的手法有人用过了就是老套,难道你创造出了新的手法新的形式?而且拿它和福克纳、鲁尔福做比较,有可比性么?我要是拿格里耶和海明威等人和你的小说比呢?会不会也得出你的手法也很老套?当然,大作家的一些手法当然是要学习借鉴的。但是一说一篇小说写的不错,你就把国外什么大师巨匠拿来参照有点滑稽。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02
这个小说的故事搭架可谓别具匠心。--说实话对我来说它不新鲜。因为去年我就是用这种结构方式组合了我的长篇小说。--但故事的讲述却有大缺陷,那就是他不应该一味地平稳走下来。这样走下来不但使读着的人感到单调而易疲倦,也使小说本身失去了波澜起伏的动势。况且,此小说是由每一个不同人的讲述构成。每个人所处角度的不同当有不同的心理不同视角及不同的讲述方式。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会使每一个人活起来。然而,没有。小说里每个人的讲述只是平淡地断续地讲出了一个故事。实质上相当于作者借不同人物之口说了自己的话。此类小说不仅要讲好故事,还要使人物活起来。作者没有办到。因此, 我要说此小说不是很成功。
在结构上,它是好的。也就是说这小说立体的架子搭起来了,内容还是太粗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0-31 14:23:11编辑过]

作者: 卢小狼    时间: 2007-8-4 13:02
是这样的,新鲜倒不是很新鲜,但是这个故事如果平铺你一看就明白了,而现在呢,你不仔细看还真看不明白,人物没有活起来,我不能同意,因为我的本来就不喜欢小说把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那样也没什么意思,你说呢?
还有就是人物关系的复杂,就真的象乡村一样,有着复杂的人物关系,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未必会有这么清楚。作者的条理还是很清楚的……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02
“因为我的本来就不喜欢小说把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那样也没什么意思,你说呢?”
好的小说不用苛意描写,人物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还有就是人物关系的复杂,就真的象乡村一样,有着复杂的人物关系,”完全正确。“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未必会有这么清楚。”不完全正确。至少我以另外的方式做到了。“作者的条理还是很清楚的……”是的。但也只做到了此点。小说的艺术性太少了。
你说是不是呢?我是说给人的美感--各种美--少了一点。
不过,作为中篇小说,它还是不错的。
对了。作者是谁呀?怎么没写?
作者: zhaosong    时间: 2007-8-4 13:02
“一个为淫乱而淫乱,为暴力而暴力的故事”。这句话等什么都没说。淫乱,这个词道德批判的味道太浓烈了,用来评价小说,有些狭隘了,再者说,它也无法用来概括一种行为或者作为行为的目的。暴力是什么呢?不过是一种行为方式或者说特征,它的根源是一种越过常规不问后果的精神状态,它怎么会成为目的本身呢?另外,我不太明白卢小狼开头说的“显得很专业”是指什么。小说只有好坏之分,怎么还会有专业不专业之分么?

实际上,这篇小说的手法已经很老套了,而且做的不好,多视角的叙事,福克纳做的比较多,成就也相当大,看过他的小说,再看别的小说,比如这个小说,就会发现,多视角同样也会单调,因为多视角叙事也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考虑,也需要在叙事的方式上进行变化。再比如,鲁尔福的小说也用过多视角叙事,只不过用的比较隐蔽,而且他也写发生在农村的事,也可以拿来对照着看,看了就会发现,一个小说作者只有在充分了解每种叙事方式以及每个叙事视角的局限所在,才有可能把各个视角有机地组合起来,产生好的整体叙事效果,构成一种多层面的小说结构,而不是大家编出一条绳子。
作者: 卢小狼    时间: 2007-8-4 13:02
请注意,我后面说的是故事,我是说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你看了吗?
小说没有专业和不专业之分吗?大学里没有小说写作这门课程吗?专业的含义就是指这个作者不是随便写着玩的,写的好可能是灵光一现,写的专业说明作者是专门干这个的。
手法很老套?你认为什么是新的一套呢?如果象你前面那样钻牛角,我是否可以问你古典主义的一些小说老套不老套,但是这和好坏有关系吗?
“一个小说作者只有在充分了解每种叙事方式以及每个叙事视角的局限所在,才有可能把各个视角有机地组合起来,产生好的整体叙事效果,构成一种多层面的小说结构,而不是大家编出一条绳子。”
你说的是不错,可是和这个小说是一回事情吗?这个小说是多视角形式,但起码在本质上它不是多视角小说,它是一个普通的叙事小说,你还是仔细看看吧……一个人一个人的说话就可以说是多视角???这完全是个过程小说啊……呵呵,你又想多了。

[em13][em13][em1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0-31 17:22:02编辑过]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02
哦,我没上过大学,所以不太明白专业一说,见笑。不过,我知道对于写作者来说,确实没法说专业不专业,只有写的好不好之分。

整个二十世纪现代小说的变化过程,已经说明了什么不是老套。

什么是“过程小说”?这个词挺新鲜的,麻烦解释一二。至于是不是多视角小说,我只是说说我的看法而已,无意争论什么。
作者: 卢小狼    时间: 2007-8-4 13:02
我一般都从字面上说,过程小说就是有前因后果的叙述,整个就一个,请注意是一个,这个词是即兴发挥的。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02
我觉得赵松有一点说的有道理.那就是小说不应该以专业为评价.专业只能说是从事哪一行的.而无法说出这一行做的好坏,是不是呢?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02
以下是引用裘德洛在2003-11-1 17:12:59的发言:
吹毛求疵。
“这句话等什么都没说。”这句话应该在“等”字后面加个“于”字。
一个题目竟能引出那么多的名词解释,不愧是赵老师。:)))我不明白为什么看完一篇小说,觉得他的手法有人用过了就是老套,难道你创造出了新的手法新的形式?而且拿它和福克纳、鲁尔福做比较,有可比性么?我要是拿格里耶和海明威等人和你的小说比呢?会不会也得出你的手法也很老套?当然,大作家的一些手法当然是要学习借鉴的。但是一说一篇小说写的不错,你就把国外什么大师巨匠拿来参照有点滑稽。


当我们意识到一个小说的手法老套的时候,首先并不是因为拿它跟什么经典比较,而是因为这个手法已经突现在小说的表面了,这就意味着它承载的东西显然是不新鲜的,任何一种手法是不是新,不能孤立来看,而是要把它承担的效果联系起来看,我这么说,你能明白么?拿国外的大师参照不可以么?我不知道哪个写作者可以无视前辈大师的经典作品就能写出自己的经典来,除非他是天才。而且我相信只有与那些大师比,就像海明威所说的那样,跟那些大师去较量一番,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你觉得这很滑稽是么?我觉得这能算是个常识了。
作者: 郭天一    时间: 2007-8-4 13:02
我看了这篇文章,总体给人感觉可以。挺耐人寻味儿的。有时候细想想,生活还本就是那么一回事!
但是我看了卢小狼与越松回应的帖子,各抒己见~!
有些故事确实有些老套~!这与时代有关~!也与人的思想有关。试想一下如果把《红楼梦》里的故事搬到现今这个社会适合吗?这也就是所谓的一个时代讲一个时代的故事吧。
所以,我认为无论我们这些所谓的写手怎么样去天马行空的挥笔写我们的故事。总该有点时代观念~!写老套的故事,尽量不要把前卫的思想搬上来。写现代感强的故事,也尽量不要把所谓的那些传统搬上来。如果果真那样的话就像我们穿了一身特时髦的服装,却配上了一双绣花鞋一样难看~!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02
我想讨论里的老套什么的,与时代不时代的无关吧.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04
上去。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