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永恒轮回”是逻辑上不可能的 [打印本页]

作者: 008    时间: 2007-8-4 1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21
以下是引用008在2004-9-20 11:20:39的发言:
尼采死的时候,我还很小


阁下高寿?
作者: 曲梵    时间: 2007-8-4 13:21
我记得博尔赫斯写过关于“永恒轮回”的文字,他出生在1899年,一年后尼采去世了。
作者: 曲梵    时间: 2007-8-4 13:21
我记得博尔赫斯写过关于“永恒轮回”的文字,他出生在1899年,一年后尼采去世了。
作者: 小树    时间: 2007-8-4 13:21
呵呵 结束 无聊的轮回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1
轮回观念还是保留了上帝最后的影子,因为它假设了一个超越的视点。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21
以下是引用曲梵在2004-9-20 21:48:28的发言:
我记得博尔赫斯写过关于“永恒轮回”的文字,他出生在1899年,一年后尼采去世了。


书摘就请注明原作者。

我不知道欧美的“永恒轮回”是否只有文中那一种描述,反正,东方的“轮回”与“劫波”并不与之相同,轮回不等于重复。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1
对,和佛教讲的“轮回”不是一个概念。
作者: 七格    时间: 2007-8-4 13:21
以下是引用Zen在2004-9-22 12:37:18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曲梵在2004-9-20 21:48:28的发言:
我记得博尔赫斯写过关于“永恒轮回”的文字,他出生在1899年,一年后尼采去世了。


书摘就请注明原作者。

我不知道欧美的“永恒轮回”是否只有文中那一种描述,反正,东方的“轮回”与“劫波”并不与之相同,轮回不等于重复。

[/quote]

如果是书摘,并且该上贴者一周内不来这里声明其疏漏并做出道歉,我会将之以剽窃行为加以处理,请该上贴者尽速来澄清。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1
哈哈,008就是我啊,我已经假装成老怪物说过好多话了,我说自己在上维特根斯坦的课,还在船上见过薇依.把你们蒙住了吗?我一个人在辨析太闷了......曲梵的意思我一开始都没明白,是不是以为这段儿是博尔赫斯写的,我写得有那么好吗??又找到自信了~博尔赫斯好象不会运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吧?玩笑开出问题来了~唉......间谍暴露了.......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1
曲梵说的大概是博尔赫斯的<<永恒史>>吧?里面有两篇主要讨论这个题目:<<轮回学说>>和
<<循环时间>>.我没通读过,但估计不会出现对分析方法的运用.当然,发上来的这两个东西只是我在单位心血来潮写的,手边连尼采的书都没有,不太严肃,以后整理个完整东西发上来~
作者: 008    时间: 2007-8-4 1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21
008 你活这么大容易吗?
我还以为你是个世外高人呢。
作者: 008    时间: 2007-8-4 1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2
牺牲两个影子武士了,还剩下一个......
作者: Zen    时间: 2007-8-4 13:22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9-22 17:06:17的发言:
哈哈,008就是我啊,我已经假装成老怪物说过好多话了,我说自己在上维特根斯坦的课,还在船上见过薇依.把你们蒙住了吗?我一个人在辨析太闷了......曲梵的意思我一开始都没明白,是不是以为这段儿是博尔赫斯写的,我写得有那么好吗??又找到自信了~博尔赫斯好象不会运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吧?玩笑开出问题来了~唉......间谍暴露了.......


TNND!老婆,快跟牛魔王出来看老不死~
作者: 七格    时间: 2007-8-4 13:22
哦,虚惊一场~~~:)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22
疯疯子,这个我看得懂。
作者: xiaowo    时间: 2007-8-4 13:22
我倒不觉得这有多玄
作者: 杀丑    时间: 2007-8-4 13:22
“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个神秘的“众劫回归”观: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从反面说“永劫回归”的幻念表明,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它象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某次战争,某次未能改变世界命运的战争,哪伯有十万黑人在残酷的磨难中灭绝,我们也无须对此过分在意。
  于是,让我们承认吧,这种永劫回归观隐含有一种视角,它使我们所知的事物看起来是另一回事,看起来失去了事物瞬时性所带来的缓解环境,而这种缓解环境能使我们难于定论。我们怎么能去谴责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呢?昭示洞察它们的太阳沉落了,人们只能凭借回想的依稀微光来辩释一切,包括断头台。
  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
  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一章)


“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正是我在本问题中讲到的人们对机率的接受的一种变形,不同之处在于昆德拉对人们的这种接受从主观上进行遣责,而我认为这是一种客观上的必然,当我们立足于实实在在的现在,即非过去也非未来,那么我们对过去的接受和不接受统统变成了接受,我们仅仅是在接受之后根据超验来思考不接受会怎么样,但是超验永远不是现实。尼采与哲学家们与昆德拉谈到的主要是经验和超验。同时,我隐约觉得这段话与我分析的第一个问题通过博尔赫斯的时间分岔理论可以产生联系。尼采的永劫回归理论强调昨天和今天但没有明天,明天被昨天取代了,这种循环就如高加索山上的西西弗斯永无止境地把必定要再次滚向山下的巨石推上山顶。博尔赫斯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描述了一种要穷尽一切可能的情况:“在彭囗的错综复杂的小说中,主人公却选择了所有的可能性。这一来,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后世,许多不同的时间,衍生不已,枝叶纷披。小说的矛盾就由此而起。比如说,方君有个秘密;一个陌生人找上门来;方君决心杀掉他。很自然,有几个可能的结局:方君可能杀死不速之客,可能被他杀死,两人可能都安然无恙,也可能都死,等等。在彭囗的作品里,各种结局都有;每一种结局是另一些分岔的起点。有时候,迷宫的小径汇合了:比如说,您来到这里,但是某一个可能的过去,您是我的敌人,在另一个过去的时期,您又是我的朋友。”(引自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博尔赫斯其实构造了两个人,一个是不停地分裂以便进入不同历史的迷宫之书的主人公,一个是唯一的并且为了洞察一切而如影如随的迷宫之书的观察者,即迷宫之书作者本身。与博尔赫斯相比,我的考虑是肤浅的,我仅构造了一个无限分裂的“我”。博尔赫斯面对的矛盾在于,他如何以一个有限的人去跟踪一个无限的人,于是他做了巧妙的安排,让无限的人成为这有限的人的笔下的人物,这也正是文学的魅力和博尔赫斯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很抱歉我扯得有点远了。(我正巧在一个东西里谈了这个问题。难得改,大家原谅)



作者: 易寒    时间: 2007-8-4 13:22
“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正是我在本问题中讲到的人们对机率的接受的一种变形,不同之处在于昆德拉对人们的这种接受从主观上进行遣责

……我到觉得他不算在谴责,而是在指出一个并非人为的漏洞?
作者: 江飘    时间: 2007-8-4 13:22
切~又玩玄的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