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我们是怎样追上乌龟的 [打印本页]

作者: 008    时间: 2007-8-4 1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狗子    时间: 2007-8-4 13:21
那我应该如何切入你的主题呢?:)
作者: leon    时间: 2007-8-4 13:21
开心一下。
作者: 皓腕凝霜雪    时间: 2007-8-4 13:21

作者: 皓腕凝霜雪    时间: 2007-8-4 13:22
在陆地上也许能够追上乌龟,但在海洋里,人想追上乌龟可就难了
作者: 皓腕凝霜雪    时间: 2007-8-4 13:22
请指教:)
作者: 皓腕凝霜雪    时间: 2007-8-4 13:22
必须把“可设想性”和“可能性”分开。这样你能才开始抽象的思考。

这句话还是耐人寻味的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2
以下是引用皓腕凝霜雪在2004-9-23 13:22:26的发言:
在陆地上也许能够追上乌龟,但在海洋里,人想追上乌龟可就难了
自己游泳也许追不上,开潜艇大概没问题~

[em29][em29]
作者: 皓腕凝霜雪    时间: 2007-8-4 13:22
请问谁会开潜艇?
作者: 无语    时间: 2007-8-4 13:22
个人认为实际上芝诺不过在重复一种无限循环的逻辑过程,
而它的永远追不上乌龟,是指在逻辑循环中出现的无限
这诚然是对的
但这个旨在描述逻辑循环无限的“永远”在我们解读这个悖论的过程时与描述客观世界的时间无限性的“永远”发生的置换,而我们将这种逻辑循环的无限理解为一种时间上的无限,因而形成了与事实结果相左的悖论。
可设想性本身是思维对语言的一种重建,或者说是一种再生性想象力,但由于语言涵义发生了偷偷的替换,因此这种想象力本身所完成的重建已不再如实的反映原本思维所设想的内容,造成了似乎是“合逻辑的思想”的结论与现实结果相违背的情形出现。
作者: 皓腕凝霜雪    时间: 2007-8-4 13:22
好深奥的,不明白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2
以下是引用无语在2004-9-25 10:19:53的发言:
个人认为实际上芝诺不过在重复一种无限循环的逻辑过程,
而它的永远追不上乌龟,是指在逻辑循环中出现的无限
这诚然是对的
但这个旨在描述逻辑循环无限的“永远”在我们解读这个悖论的过程时与描述客观世界的时间无限性的“永远”发生的置换,而我们将这种逻辑循环的无限理解为一种时间上的无限,因而形成了与事实结果相左的悖论。
可设想性本身是思维对语言的一种重建,或者说是一种再生性想象力,但由于语言涵义发生了偷偷的替换,因此这种想象力本身所完成的重建已不再如实的反映原本思维所设想的内容,造成了似乎是“合逻辑的思想”的结论与现实结果相违背的情形出现。
就是说逻辑上的无限循环被错位的理解为了时间上的永远?
对一种情况的设想(想象),与对"可能的"和"不可能的"这样的模态词的运用有复杂的关系.
欢迎一下~
作者: 无语    时间: 2007-8-4 13:22
就是说,亚奇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只有当你如芝诺这样思考的时候才成立,否则你这样说人家一定以为你头脑有些问题,或者至少得了癔想症什么的
而芝诺实际上也没什么错误,按他的逻辑推理下去,那无论推理到何时亚奇里斯也不可能追到乌龟,因为在亚奇里斯与乌龟之间永远存在着那“不可逾越的二分之一”,而实际上亚奇里斯一步就可以越过乌龟,因为亚奇里斯并不生存在逻辑思维中的的曾在,现在,将来之中,而是生活在现实的时间之中,因此也就不必面对逻辑中的无穷拆分的概念。
我要说的是逻辑中是没有时间性的,有的只是过程的无限重复,而这种无限不能与时间无限等同,因此亚奇里斯追不上乌龟,只有在他不断的重复到达自身与乌龟之间的二分之一的过程中才存在。
而实际上如果二者速度都不变,那么每一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必然要不断为前一时间的一半,最终趋近于零。因此我们要以为亚奇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中的永远是指时间而言,就有了悖论。
作者: 无语    时间: 2007-8-4 13:22
标题: 不太懂逻辑
不过意思大概就是这样的
作者: 易寒    时间: 2007-8-4 13:22
两个相邻瞬间的更迭之间不再有时间,也就是说这种更迭不是一个“过程”。这一点最难让人接受的。

能不能理解成,原本许多瞬间是连续的、分不出罅隙的整体,为了迎合节奏的概念,而加以符号而划分出瞬间来?
作者: 疯人院逃犯    时间: 2007-8-4 13:22
“分不出罅隙”并不意味着不能分辨
作者: helena    时间: 2007-8-4 13:22
哲学家们一般不使用物质定理,这就是悖论存在的基础。
作者: 情痘初开    时间: 2007-8-4 13:22
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

有了点眉目    不错滴
作者: dct    时间: 2007-8-4 13:23
我爸爸说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高等数学的极限概念而产生的谬误……因为我高数太烂,所以至今为能理解……汗……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