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联社向博客发起版权“战争”

[复制链接]

842

主题

0

好友

5512

积分

职业侠客

海绵宝宝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8 21:41: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strong>美联社向博客发起版权“战争”</strong></p><p>美联社最近正在制定一个新的版权规定,以界定和限制博客和社会新闻网站在引用该社文章时的“额度”。规定中包括了一些很细节的条款,比如,一个博客作者不能将一篇美联社文章的标题作为自己文章的标题,也不能全文“引用”一篇美联社新闻报道的第一段。在此之前,“合理使用”(fair use)一向是博客圈或者说整个网络世界中所有有版权意识的人在心中默默遵守的唯一“定律”。 </p><p>  “版权革命”的导火线,是一个叫做Drudge Retort 的新闻博客。美联社要求博客作者删除10 篇文章。这些文章被认为违反了“合理使用”原则,侵害了美联社及原文作者的权益,尽管文中与美联社原文重合的部分只有40-80个词。对于这次重拳出击,美联社的解释类似于“杀鸡给猴看”,他们称这些文章给其他作者带了坏头,让后者认为自己也可以这样照搬美联社的内容。 </p><p>  没人能反对美联社此举的动机,但40-80 词的“抄袭”显然不能服众,美国博客圈一片声援Drudge Retort 的声音。不过事情没有持续多久,美联社的律师跟Drudge Retort 的作者卡登海德(Rogers Cadenhead)通了两小时电话后,共同宣布事件平息。卡登海德透露,美联社开出的条件是:在修改掉相同部分后,那10 篇文章可以重新被发布到博客上。他经过考虑仍然选择了放弃,但将会在未来按照美联社的游戏规则行事。同时,他也对美联社的最终条款提出了一些建议,否则“博客们会跟美联社打一场长期的嘴仗”。 </p><p>  对于网站和博客来说,“引用”和“摘录”是不可缺少的。“公民新闻”和社会新闻网络将新闻的报道和阅读推进到了一个新时代,但副作用也是存在的,比方说,我们已经不怎么能看到真正的“独家报道”了。网站间的“引用”和“摘录”毁掉了这一切。在以往,“独家”意味着你只能在一本杂志或一个电视台看到这些内容,现在,“独家”失去了这个意味,读者可以在无数的网页上看到它,至于这是哪一家媒体的哪位记者进行的采访,恐怕已经没多少人能留意到了。 </p><p>  在博客兴起之初,疯狂的拷贝和引用几乎被忽视了,新闻社和平面媒体对此甚至有些鼓励的意味。毕竟在当时,新闻网站和博客上刊登的新闻99% 源于传统媒体,而且网站都不能赢利,转载被看做是对平面媒体的宣传。 </p><p>  原创内容的匮乏一直被看作博客的硬伤,也是很多人觉得这个媒体平台对传媒结构“无害”的最大原因。可今天,一切发生了变化。大博客摇身一变,成了新的媒体公司,在传播力量和经营方面远远超过了不少惨淡的传统媒体,以博客为代表的新闻网络,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软柿子”了。传统媒体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放任对方使用自己的内容。美联社的这次版权划定行动,也许只是一场长期运动的开始,“合理使用”这么善良的“潜规则”,在这个时代恐怕很快就要落伍了。(消息来源:文新传媒)</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9071080[/lastedittime]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73

主题

1

好友

2208

积分

论坛游民

Urahara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8-8-18 22:02:49 |只看该作者
<p>有几段发重了,格式问题。</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0 10:4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