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olor=#FF1493]左手地狱,右手天堂[/color]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好友

8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3: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毁灭倒数》又译为《上帝之城》,在大脑高度紧张的约2个小时的观看过程中,我的心脏经受了各种各样的射杀 —那突如其来的枪声如同打在我的心上。影片节奏极快,画面有时让人目眩,太多的枪声又让人几乎要吐。影片的结束让人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一切终于结束了,这地狱般的日子终于结束了。这那里是上帝之城!?这分明是活的地狱!
出现在影片中的人物始终是年轻人,或者更小,青少年,甚至越来越小—儿童,结合快速的剪辑,镜头的切换,不同的生活场景,到处弥漫着死亡金属的味道,即使没有看懂也很吸引人。吸引人的是里约热内奴贫民窟的枪支泛滥,性,毒品,暴力和看不见的未来,那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这是比北野武在《座头市》《大逃杀》里表现的暴力美学真实的多的世界。
      无独有偶,我今年听到一位老师自费去中东的描述,他说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恐怖的一墓,就是站在我身旁一个6岁的小女孩,他停顿了一下望着我们,我们更奇怪了小女孩又怎么了?他接着说到这个小女孩身上背了一个和她一样高的AK —47冲锋枪。还有不久前在《青年参考》上看到“谁到拯救30万娃娃兵”的报道:在刚果、乌干达的军队里,这些儿童兵都被定期注射可卡因或者其它使人发狂的毒品,拒绝服药的人立刻会被打死……统统颠覆了我22年建立起来的对生活的真实和幸福的看法。
      与《上帝之城》的生活相比,似乎连张爱玲晚年在美国寓所,灯还亮着,电风扇还在转,一只瘦的胳膊从床边垂下来,她已经死了,这样的孤独都是奢侈。让我记忆忧心的是影片中的一个笑和一个哭。笑是那个小男孩在抢劫饭店结束后,用同样的方式杀了比他年长的同谋后拿着枪狂妄的笑了几声,镜头在那一瞬间定格:黑黑的皮肤,因为笑而露出的白牙和那么大的枪。那一刻恶之花已经在他心里扎根发芽,他笑得让人毛骨悚然,他已经沦为暴力的工具,他是那么的小,他让人恐惧让人揪心。哭的是已经挣到霸主地位成年后的他一次抓到2个逃跑的小孩,他递去一把枪,让其中一个打另一个,在痛苦的抉择中其中一个终于开枪打了另一个的脚趾,然后2个小孩都抱头痛哭。相互惨杀生硬地嵌入这些小孩的成长过程,他们也是连幸福都未曾憧憬过的受害者吧。我知道复仇的种子又种下一棵,新一轮的流血冲突,地盘挣霸又要轮翻上演。总之,还有更大的摧毁要来。
       我庆幸自己不在那样的地方,没有那样噩梦般的生活,所谓幸福。我想《上帝之城》提供了另一种生活,它让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点点滴滴,让人更真实地体会幸福的意义。远离崇高的措辞,努力做好自己,面对生活心存感激,已是上天的恩赐,通向天堂的路上。在这样一部灰暗影片的结尾,我意外地看到了希望——一个住在贫民窟爱摆弄照相机的年轻人因为一次偶然的照片上报,而成为当地报社重要的战地记者。在影片的结尾,他奔跑在流血冲突的现场拍照,或者巧妙地躲在暗处,拍下很多黑恶势力与警方黑手交易的镜头……于是,里约热内奴贫民窟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与各地的毒品枪支泛滥,边界冲突,种族歧视等成为国际性问题,受到关注。如何治疗这些饱受重创的心灵,是世界各国必须共同承担的巨大责任。
       可是如果没有《上帝之城》呢?我们会否去想这些人生终极问题—关于生与死,关于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关于追求。尤其对于改革开放后社会基础设施与物质逐渐丰富起来的80年代人有着不寻常的意义。一个人以什么样的状态来俘获一个世界?用我的话说世界是个幻想,不能太认真。否则必然是想做的太多,却什么都做不好;那么,让精神来指引肉体。
[em25][em25][em25]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0 18:3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