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2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帕斯马尔在图书馆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好友

7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7 22:43: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这浩瀚如林的图书馆里,我们需要找什么样的书呢。这显然是帕斯马尔先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按他内心的宏大决心,他给自己的行动指南便是一头扑到到这堆书籍里,照自己的感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些书籍。但那些书籍又需具备这样的要求:它们应该是经典的,在帕斯马尔看来,至少这是最为保险的举措。即使是这样考虑,当走到他所不熟悉的经济类书架里头时,他还是发出疑问,要是找一本大部头的经济类书籍,那样会不会让他根本没法进入阅读的境界,从一开始便显得痛苦而格格不入,再说,他给自己定的方向就不是经济学,有什么必要非得花时间去读这样的书呢。经过这样考虑,他便更加飞快的浏览这一排排的书,好像只要稍稍扫入眼底,闻到这些书的味道,就让他知足了。但难道不正是对于经济常识的缺乏,使他很可能,更为彻底的成为自闭而落魄的读书人,如此来就变成了过于重视精神世界,一味书生气那样令他害怕的人。他停下了脚步,质问起读经济类书籍的动机。这样的目的显而易见,不就是要让他更具商业意识的,雄心勃勃的人。他干净地确定了这一行为的缘由,但是对于那些苦涩,摸不着头脑的大部头,无非是为了让他更正确的,既然他人生的用意并不在此,那么为何不更简便地从通俗经济学,甚至是与别人交流来获得这一部分的常识呢。他渐渐认同这个想法,继续擦着光亮的地板走动起来,这些平底胶的鞋子在这摩擦中发出吱吱吱的响声,听起来仿佛不小心用手碰到插头里的电那般。
  
  他更加明确的告诉自己,现在要搜寻的那些书,就是要让自己培养出具有时代感的头脑,即是说,他要清晰地知道这个时代的趋势,或者,最具商业气质的潮流。后者的看法让他有点不舒适,那便是让他生硬地承认了自己对于这个时代认识的欲望,无非就是为了内心对于虚名,权利等赤裸裸的渴望。这没有什么,他决心不去想这个问题,转眼已经浏览到女性学相关的书,那似乎可以将这些放进一本杂志里。这个想法让他得到了些许满足,好像找到了在自己大脑里静止不动,但应该发挥出来的一部分。由此他那沉重的阅读史便有了可发挥的余地,就是说,这能证明它们是有用处的,通过杂志这一平台来传播一种新鲜的观念。
  
  翻完一些哲学书籍之后,帕斯马尔很快便找到另外一块地方。对于这些哲学书籍,他本以为需要这样一些强大的思想书籍,来更新自己的脑袋。他还不满足自己的脑袋里仅仅被一些缺乏沉淀的书籍所控制,它们看起来经不住推敲,很快便会显露出陈腐,而伟大的书籍似乎有理由让他的基点更高。在这个思虑里,帕斯马尔以为自己遇到了不那么确定的地方。这便是一直缠绕着的问题,在很多时日以前,他对一定要阅读经典这样的想法确信不已。这个想法犹如他对于坏书籍可能产生的误导一样感到令他不解。而在他的记忆里,少年时期阅读过的一本郁达夫传记,那里会写,正是郁达夫不加选择的阅读时期,使他后来慢慢的具备取之精华,剔之糟粕的能力。而他现在显然在有意识的变成只阅读一类的书,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在他看来,这个问题的核心,无非便是,如何使自己具有“取精华,剔糟粕”的能力。这就很明显了,关键是找到立场,那么,那些不良的书籍对于大脑的破坏,会不会是他们首先被吸收入大脑,而读书人的顽固不化,渐渐丧失了更新思想的动力。反过来说,是不是让孩子们多阅读经典书籍对他们的教益会更大呢,那样即使太顽固而不接受新思想的人,他们立场的构成的基础便是伟大的知识。
    
  帕斯马尔斜四十五度角看过去的坐着一个穿超短裤和黑色丝袜的年轻女人,生发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思考被这显眼的激发起情欲的女人打断了。按照他的功利性准则,对于事实需要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把握,否则便无法更大限度的接近真相。他的脑袋马上想起一个例子来证明这一观念,对于他一直关注的杂志业,他看到《xxx》杂志资讯类太多,马上断定这样的纯资讯类已经不是杂志的优势所在,网络在资讯传播上有更大的便利性。但是要证明自己这一断定的确切,就不得不去将网络与杂志这两类媒介做一对比,否则得出的结论便失去了可靠性。做对比就要深入的了解两方面,这对于帕斯马尔来说不得不算是一个巨大的阅读工程。他把持着内心对于“宏观(或者全面)”的野心,开始从书架里找书。他一本接一本的从书架上抽出选定的书籍,当达到一定重量的时候,他开始担心如此下去便能够把整个书架都抽出来,看起来每一本都跟杂志相关,而他要从宏观的环境去认识杂志业,这样的书籍有那么多,要是这样的话,他想要是把这些书都全部读完的话,岂不是成为一个杂志行业观察的专家,而并非做杂志这一动机本身。尽管这样,他能感觉到自己内心承受着诱惑,驱使他不断去找到新的一本。眼看时间在不断过去,他终于下了决心,只要书皮看起来不是那么好,看起来不是那么权威,他便把它们重新放回书架。很快的,他翻完了整个书架,这一堆的书仍显沉重,帕斯马尔找到一个桌子,但又没有阅读下去的意思,感觉到日光灯的冰冷和死静的气息,稍稍会儿有了点睡意,便先趴在桌子上小憩。在眼睛闭上面对黑暗的时候,他隐隐约约的担心桌子对面的这一读者会不会带着轻蔑的表情,来看待眼前这个拿着一堆书很快就趴着睡觉的陌生人。那难道不正显露自己内心的胆小,把自我的形象建立在他人的看法之上。他的脑袋微微发热,宛如装着一团阴云那般,渐渐便进入了休憩的状态。
    
  等他醒来之时,已经临近闭馆的状态。他捧着这么一堆要借的书来到借阅登记台前,他把书籍小心翼翼地放到桌上,前后排队借书的人成了一小长列,等轮到帕斯马尔的时候,他掏出借阅卡放到读卡机上,电脑正对着借阅者马上显示出帕斯马尔的资料。他隐隐约约感觉到后面的陌生人在看着这个屏幕和眼前即将借阅的这一叠书,在稍显吃惊地打量眼前这个人。帕斯马尔显得有点紧张,动作一下子变得慌乱而不过自然,他在想这位陌生人看着这一大排的借阅记录和一叠书,是不是在沉默着说这个书呆子。虚荣心在这时候显然占不上风,像往常一样,帕斯马尔显得有些犹豫不决,这时另一个帕斯马尔又站出来,告诉自己要更“好”,便需要这样的积累。这样的话似乎就是大师只要不断的学习与思考,就能不断地达到更高的境界——如此的话天赋是什么呢。帕斯马尔越想越糊涂,赶紧把借好的书往背包里塞,“我是不是被书吃掉了”,对于这样的疑问,他还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过这个时代的人看起来都犯了帕斯马尔的症状,书籍越读越多,智慧越来越多,本能的力量却慢慢被消磨。想到这里,帕斯马尔忧郁了起来,低着头像做错事那般走出了图书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2#
发表于 2009-3-18 23:11:26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字我以前也常写,不过后来都被证明是一时冲动罢了,别人写的东西再好,也不是你的,作者要想有所成就,还是要先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当然,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作者对自己的写作才能的一个试探。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

好友

4069

积分

业余侠客

银甲骑士

Rank: 4

3#
发表于 2009-3-19 05:35:38 |只看该作者
这阴阳怪气的斜视四十五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7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09-3-19 15:26:2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马耳 于 2009-3-18 23:11 发表
这样的文字我以前也常写,不过后来都被证明是一时冲动罢了,别人写的东西再好,也不是你的,作者要想有所成就,还是要先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当然,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作者对自己的写作才能的一个试探。


我确实是在模仿卡尔维诺的写作,但不同的一点是,他的小说形式正好契合我表达的需要。不清楚你所指的一时冲动是什么意思,想问另外一个问题是,楼主未曾经历过模仿的阶段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0

好友

9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5#
发表于 2009-3-19 16:20:14 |只看该作者
模仿得挺好的。你肯定会写得更好啊
http://blog.sina.com.cn/sunzhizhe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6#
发表于 2009-3-20 01:54:3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焦小灰 于 2009-3-19 15:26 发表


我确实是在模仿卡尔维诺的写作,但不同的一点是,他的小说形式正好契合我表达的需要。不清楚你所指的一时冲动是什么意思,想问另外一个问题是,楼主未曾经历过模仿的阶段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了?


到底是你“表达的需要”还是你的“想像中的表达的需要”?即便这真的是你的表达的需要,那这需要又有多深厚呢?我们可能今天还对一个女孩子有着很强烈的“需要”,明天就把她看得一文不值了,写作上“表达的需要”其实也跟这个差不多。这篇文章模仿得确实是不错,但是缺乏自己的东西,模仿得很像的文章在世上有千千万万,我宁愿喜欢那些有自己的内容和风格的文章,哪怕它在模仿方面做得非常糟糕。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7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7#
发表于 2009-4-13 13:16:0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马耳 于 2009-3-20 01:54 发表


到底是你“表达的需要”还是你的“想像中的表达的需要”?即便这真的是你的表达的需要,那这需要又有多深厚呢?我们可能今天还对一个女孩子有着很强烈的“需要”,明天就把她看得一文不值了,写作上“表达的需要 ...


是不是说,“表达的需要”是需要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就像马尔克斯写《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那样构思了几十年。让那些好的题材在由时间来选择的意思呢。
对于这一篇文章,我的出发点是写出自己内心那些思辨,形而上的思绪。刚好看到卡尔维诺的这本小说,感觉到他这种风格的叙述描写正是我那段时间在构思的,要记录下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7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09-4-13 13:18:34 |只看该作者
  《爱书人黄小洛在图书馆》
  
  
  在这浩瀚如林的图书馆里,我们需要找什么样的书呢。这显然是喜爱阅读的青年人黄小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按照他内心的宏大决心,他给自己的行动指南便是一头扑到到这堆书籍里,照自己的感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些书籍。但那些书籍又需具备这样的要求:它们应该是经典的,在黄小洛看来,至少这是最为保险的举措。即使是这样考虑,当走到他所不熟悉的经济类书架里头时,他还是发出疑问,要是找一本大部头的经济类书籍,那样会不会让他根本没法进入阅读的境界,从一开始便显得痛苦而格格不入,再说,他给自己定的方向就不是经济学,有什么必要非得花时间去读这样的书呢。经过这样考虑,他便更加飞快的浏览这一排排的书,好像只要稍稍扫入眼底,闻到这些书的味道,就让他知足了。但难道不正是对于经济常识的缺乏,使他很可能,更为彻底的成为自闭而落魄的读书人,如此来就变成了过于重视精神世界,一味书生气那样令他害怕的人。他停下了脚步,质问起读经济类书籍的动机。这样的目的显而易见,不就是要让他变成更具有商业意识的,雄心勃勃的人。他干净地确定了这一行为的缘由,但是对于那些苦涩,摸不着头脑的大部头,无非是为了让他更正确的,既然他人生的用意并不在此,那么为何不更简便地从通俗经济学,甚至是与别人交流来获得这一部分的常识呢。他渐渐认同这个想法,继续擦着光亮的地板走动起来,平底胶的鞋子在这摩擦中发出吱吱吱的响声,听起来仿佛不小心用手碰到插头里的电那般。
  
  他更加明确的告诉自己,现在要搜寻的那些书,就是要让自己培养出具有时代感的头脑,即是说,他要清晰地知道这个时代的趋势,好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时代如鱼得水地拥抱名利。后者的看法让他有点不舒适,那便是让他生硬地承认了自己对于这个时代认识的欲望,无非就是为了内心对于虚名,权利等赤裸裸的渴望。这没有什么,他决心不去想这个问题,转眼已经浏览到性别意识学相关的书,那似乎可以自己脑袋中对于这一学科所了解的知识放进一本杂志里。这个想法让他得到了些许满足,好像找到了在自己大脑里静止不动,但本就应该发挥出来的一部分。由此他那沉重的阅读史便有了显而易见的载体,就是说,这能证明它们是有用处的,通过杂志这一平台来传播出新鲜的观念。
  
  翻完一些哲学书籍之后,黄小洛很快便找到另外一块地方。他本以为需要这样一些强大的思想书籍来更新自己的脑袋。他还不满足自己的脑袋里仅仅被一些缺乏沉淀的书籍所控制,它们看起来经不住推敲,很快便会显露出陈腐,而伟大的书籍似乎有理由让他的基点更高。在这个思虑里,黄小洛以为自己遇到了不那么确定的地方。这便是一直缠绕着的问题,很多时日以前,他对一定要阅读经典这样的想法确信不已。这个想法犹如他对于坏书籍可能产生的误导一样令他感到不解。而在他的记忆里,少年时期阅读过的一本郁达夫传记,大致这样写道:正是郁达夫不加选择的阅读时期,使他后来慢慢的具备取之精华,剔之糟粕的能力。而他现在显然在有意识的变成只阅读一类的书,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在他看来,这个问题的核心,无非便是,如何使自己具有“取精华,剔糟粕”的能力。这就很明显了,关键是找到立场,那么,那些不良的书籍对于大脑的破坏,会不会是他们首先被吸收入大脑,而读书人的顽固不化,渐渐丧失了更新思想的动力。反过来说,是不是让孩子们多阅读经典书籍对他们的教益会更大呢,那样即使太过顽固而不接受新思想的人,他们世界观和人生观构成的基础便是伟大的知识。
  
  黄小洛斜四十五度角看过去,那里坐着一个穿超短裤和黑色丝袜的年轻女人,他的内心生发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思考被这显眼的,激发起情欲的女人打断了。照他的功利性准则,对于事实需要有一个宏观整体的把握,否则便无法更大限度地接近真相。他的脑袋马上想起一个例子来证明这一观念,对于他一直关注的杂志业,他看到《xxx》杂志资讯类太多,马上断定这样的纯资讯类已经不是杂志的优势所在,网络在资讯传播上有更大的便利性。但是要证明自己这一断定的确切,就不得不去将网络与杂志这两类媒介做一对比,否则得出的结论便失去了可靠性。做对比就要深入的了解两方面,这对于黄小洛来说不得不算是一个巨大的阅读工程。他把持着内心对于“宏观(或者全面)”的野心,开始从书架里找书。他一本接一本的从书架上抽出选定的书籍,当达到一定重量的时候,便开始担心如此下去都能够把整个书架都抽出来了,看起来每一本都跟杂志相关,而他要从宏观的环境去认识杂志业,这样的书籍有那么多,要是他把这些书都全部读完的话,岂不是成为一个杂志行业观察的专家,而背离了通过阅读使自己能够编辑出一本杂志这一动机。尽管这样,他能感觉到自己内心正承受着诱惑,驱使他不断去找到新的一本。眼看时间不断消逝,他终于下了决心,只要书皮看起来不是那么好,看起来不是那么权威,他便把它们重新放回书架。很快的,他翻完了整个书架,这一堆的书仍略显沉重,黄小洛找到一个桌子,但又没有阅读下去的意思,感觉到日光灯的冰冷和死静的气息,稍稍会儿有了点睡意,便打算趴在桌子上小憩。在眼睛闭上只剩下黑暗的时候,他隐隐约约担心桌子正对面的这一读者会不会带着轻蔑的表情,来看待眼前这个拿着一堆书,但很快就趴着睡觉的陌生人。可那难道不正显露自己内心的胆小,把自我的形象建立在他人的看法之上吗。他的脑袋微微发热,宛如装着一团阴云那般,渐渐便进入了休憩的状态。
  
  等他醒来之时,已经临近闭馆的时候。他捧着这么一堆要借的书来到借阅登记台前,把书籍小心翼翼地放到桌上,前后排队借书的人成了一小长列,等轮到黄小洛的时候,他掏出借阅卡放到读卡机上,电脑正对着借阅者马上显示出黄小洛的个人资料。他隐隐约约感觉到后面的陌生人在看着这个屏幕和眼前即将借阅的这一叠书,在稍显吃惊地打量眼前这个人。黄小洛显得有点紧张,动作一下子多了几分慌乱而不自然,他在想这位陌生人看着这一大排的借阅记录和一叠书,是不是在沉默着嘲笑眼前这个人是个书呆子。虚荣心在这时候显然占不上风,像往常一样,黄小洛显得有些犹豫不决,这时另一个黄小洛又站出来,告诉自己要达到更“ 好”,便需要这样的积累。这样的话似乎就是大师只要不断的学习与思考,就能不断地达到更高的境界——如此的话天赋是什么呢。黄小洛越想越糊涂,赶紧把借好的书往背包里塞,“我是不是被书吃掉了”,对于这样的疑问,他还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过这个时代的人看起来都犯了黄小洛的症状,书籍越读越多,智慧越来越多,本能的力量却慢慢被消磨。想到这里,他忧郁了起来,低着头像做错事那般走出了图书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8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9#
发表于 2009-4-13 14:44:27 |只看该作者
〔读的是黄小洛版——看到洋名入主,便不舒服。〕
颇为内省。
作为小说,不是优势所在。〔至于卡尔维诺,不足为论〕

欢迎批点粗文。

[ 本帖最后由 易无学 于 2009-4-13 14:5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

好友

1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0#
发表于 2009-4-13 17:31:26 |只看该作者
已有一个卡尔维诺了,没必要再来第二个,况且,也不会有第二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8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