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孙智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很远处》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2009-4-5 11:17:23 |只看该作者
感觉这篇里你的手法太熟了,像带着惯性写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9

主题

28

好友

5257

积分

职业侠客

block breaker

Rank: 5Rank: 5

12#
发表于 2009-4-12 18:21:28 |只看该作者
再尝试更多角度的白描会怎么样呢?或者会有更好的效果?这篇比《夫妻》好,整个故事更连贯,更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3#
发表于 2009-4-13 18:14:09 |只看该作者
这篇无论如何不能算是用心之作。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4

主题

30

好友

3万

积分

渐入佳境

水协委员长

Rank: 8Rank: 8

Heilan Super Team 功勋版主

14#
发表于 2009-4-20 20:12:22 |只看该作者

网刊特邀

【特邀评论】
半天锈|评《很远处》

  孙智正的小说,带有朴实和真切的情感,对人物和事件的白描,总会让有些读者认为,这不是一篇小说,更像是一篇随笔。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很远处》这篇小说,来看看孙智正的小说特点是什么。
  首先是小说的情节跳跃性很强,不止这篇小说,作者的很多小说,往往会有一个相同的特点,用几个跳跃的情节,来宏观地展示小说的全貌和结构的完整。这样的小说不是片段性的描写。而是通过几个材料的叠加,一个事件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和产生的效果,来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和叙述性,这也是有别于随笔的。作者用他的哈哈镜,时而对某个细节放大,时而对某些题材缩小。作者也有他自己的时间标准,时而快进,时而慢放。有些跟帖说小说作者是还原真实,其实这种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小说介入了一个观察者“我”,而作为他的视角,作为一个主观能动的人的视角,这种真实则一点也不可靠。这篇小说始终属于作者私有的,这就是小说性。
  其次,小说作者对一些题材中的重点具象的处理,是具有很强的虚拟色彩的。我们来看一下“张岱的相机”,在上厕所的时候,“我”总担心相机会掉下去,而快结尾时又再次出现“相机”,是因为跟上次面对的场景有相似之处“那家饭店的厕所也是这样,小便槽底下是万丈深渊般的山沟沟”,这里突出了“我”的独特的心理特点。这类重复的变异的辉映,即是对小说素材的处理。
  小说作者对于生活姿态的叙述,是很从容和得心应手的。如果普通作者来叙述的话,往往会给这篇旅游小说穿插大量的风景和人文情怀,而孙智正没有,他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取舍范围。小说里别人的生活包括他自己的生活,处理起来都像是被准备好的标本,但作者用的是最简单,最平易的叙述,用时间线性和直叙来完成这篇小说。
  再谈谈题材的偶然性和真实性,偶像性保证了小说的不可复制性和独特性。孙智正小说的偶然性很低,是因为没有其坚硬的内核,人物是没有大多的思想情感和内在精神的,这样的小说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魅力,平稳得让读者厌倦和失去思考。然而真实性又保证了可读性和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两者往往是相互冲突的,需要作者去协调。

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76/novel_2.htm#1

[ 本帖最后由 袁群 于 2009-4-22 18:14 编辑 ]
还有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8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