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7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趋于深重

[复制链接]

5

主题

0

好友

6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3 18:55: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黑夜将至的时刻,居室内的光线开始趋于暗淡,逐渐地,需要费力才能看得清书页上紧密排列的汉字。独居者合上手中那本两百多页的艰涩之书,随手放到枕头的右侧,掀开被褥,翻身离床。

没有去开灯,他穿过暗绿色的落地玻璃门,来到夕阳之下的阳台。目光越过近处的树木、干枯的小河、乡村建筑、水泥小道、形如蝼蚁的行人与车辆,还有稍远处的城市以及笼罩其上的烟尘,望向更为遥远的天之尽头——即将沉落的夕照正在渐次失却他的温度与光亮。

一阵来路不明的微风自独居者的阳台经过,他的额前的刘海轻轻上扬之后重新垂落下来,遮盖了他的眉毛。风中夹带的轻寒,令他消瘦的双臂雨后春笋般兀的生出了一片鸡皮疙瘩,饥饿之感也由此被牵发而出。独居者感到腹中那空虚的粘稠之囊,已经在按捺不住地渴望温热的食物的填塞,于是他转身回进到屋内,准备下楼去吃晚饭。

独居者的居所位于远郊,是那种虽不闭塞却落后依然的农村。就在离独居者的住处不远的地方,那条著名的通往首都的高速公路自此经过。步调迟缓的独居者,终于慢悠悠地走到了高架桥下,在名目纷杂而实际上大同小异的饭馆之中,挑选了一家江南风格的走了进去。

他在一张贴于墙上的大型菜单面前踌躇了一会儿,最后点了一份海鲜砂锅。接着,便走出店堂,选择了一个露天的位置坐下。在他的头顶,满载各种货物的重型卡车一辆又一辆轰然驶过。当然,还有各种品牌的私人轿车和长途大巴,它们都在刚刚到来的黑夜里匆忙赶路,所向不明。

在等候砂锅的间隙里,独居者难耐的目光始终游离于布散其周身不远的物事之间,久久不能定焦。这时,一名不知是谁家的小男孩来到了他的视野之内,正蛮有兴味地在玩着什么。像是黑白图画上的一抹亮色,男孩不经意地吸住了独居者游移不定的目光,并以他天真孩童的优美形象在独居者的内心制造了持续片刻的愉悦之感。

在某一刻里,独居者看到了男孩脸上那对儿童的眼睛。他的心灵的窗户漆黑并且明亮。独居者盯看着男孩,不自觉地试图回想他自己的儿童时期的模样。他心想,多年以前的自己,应是也有着圆嘟嘟的小脸蛋以及漆黑而明亮的眼神。

在一番费劲心力的搜罗之后,独居者依然无法从脑海中找寻到自己儿童时期的形象。他的回想因此而开始变得刻意,带有主动性。在回想之中,他碰到了童年的一些往事,比如一把让他骄傲了一个冬天的玩具冲锋枪,寄居在外婆家的那段惶惑不安的时日,某次与堂哥打架差点将他的耳朵给撕了下来。然而,他却始终也看不到童年时侯自己的面容。

他不禁在心中疑惑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才为童年形象的记忆缺失找到了一个解释得通的理由——童年时期的独居者并不似现今的、业已成年的独居者——会时不时的照镜子,在意自己的相貌。因而,可以说,儿童独居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长成什么样子,也就不可能会有任何与之相关的记忆留存下来。就在这时,服务员小妹将一碗热气升腾的海鲜砂锅端到了独居者面前。关于童年的回想便就此中断。

后来,在独居者回家的路上,夜色深重,夜晚早已全面地来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2#
发表于 2009-4-16 19:14:58 |只看该作者
既不是一个独特的形状也不是一个看似普通但有着微妙的实际功用的形体,因此这个片断既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也不能成为一篇文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3#
发表于 2009-4-18 15:47:32 |只看该作者
虽过短,但感觉还不错。
有几个我个人认为“过”的地方,指一下。

风中夹带的轻寒,令他消瘦的双臂雨后春笋般兀的生出了一片鸡皮疙瘩,饥饿之感也由此被牵发而出。”
“雨后春笋般”完全可以删掉。“兀的”本身已经有很快的意思在里面,再加上一般读者,都有起鸡皮疙瘩的感觉。所以不需要雨后春笋来比喻,这比喻使读者很容易从文本营造的氛围中跳出,因为它滑稽。再深谈的话,如果是我,可能连“鸡皮疙瘩”这个词都不一定用,虽然这个部分,通过肌肤的感觉来表达情景,是最贴切,那我也宁可用“寒战”“冷战”或“皮肤收紧”等说法,因为鸡皮疙瘩这个词很不上台面,特别是在你这篇小说所营造的世界观中——但这一点并不算是个问题,只是谈我个人的习惯看法。

“独居者的居所位于远郊,是那种虽不闭塞却落后依然的农村。”
这种解释没有必要。“虽不封闭,但却落后依然”,我想任何人对郊区或农村的不同情况都有了解,你可以通过描写,来回避这种“解释”。这种句子再怎么精准,它也是一种解释,而不是描写,而解释是跳出的,是破坏了前后文的连贯性的。

而且,无论读者了解郊区或不了解郊区,这一句解释,都不能更好地推动读者对你营造的世界的信任更深一步。如果要让这种信任更深一步,也惟有“描写”能够达到。

是什么给我带来了“虽不封闭,但却落后依然”的感受?这对作者而言,是很有意思,很值得去抓、去挖、去想的事。而且这种描写,也不需要好几句才能完成。一句描写,也胜过一句解释。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谈作品,也只能就细节谈一点个人的感觉。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09-4-18 18:40:02 |只看该作者
生铁说的是,“一句描写,也胜过一句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5#
发表于 2009-4-18 20:53:18 |只看该作者
虽然语气上很武断,但其实我也只是交流。聊深了难免有批评的感觉在。
写作,这本来也是没有唯一标准的事。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8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