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调查】黑蓝的写作者们,你们认为韩寒是假冒作家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00:58
标题: 【调查】黑蓝的写作者们,你们认为韩寒是假冒作家吗?

做个调查:黑蓝的写作者们,你们认为韩寒是假冒作家吗?

关注此事三月有余,尤其关注作家们对待此事的态度,目前不完全统计如下:
认为韩寒有假的作家有:北村,洪峰,徐星,老鬼,蒋泥,冯唐,春树……
认为韩寒无假的作家有:方方,叶兆言,阎连科,韩东,陈村,赵长天,李其纲,石康,慕容雪村,六
六,宁财神……
窃以为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事件,没有之一。吊诡的是,这事儿跟文学本身无关
。没有文学的文学史,很奇葩,不是吗?不过,这就是我们置身其间的现实和历史,严肃点儿,谁也别
想逃。
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劲儿,我特别想知道黑蓝的写作者们对这事是个什么看法,理由又是什么。
因此做个调查:黑蓝的写作者们,你们认为韩寒是假冒作家吗?
1. 是假冒作家
2. 很可能是假冒作家
3. 不太可能是假冒作家
4. 不可能是假冒作家
5. 从未关心,拒绝回答
请大家以写作者的角度去“自由心证”,说出自己的判断,不要求神马“铁证”,但请说明自己判断的
理由。
以下点到名字的朋友们别跟韩寒学啊,出来走两步,带个头,多谢啦!
陈卫,生铁,顾耀峰,司屠,shep,井井回,冯与蓝,陈树泳,黑天才,顾湘,lexiaozhu,也也夕,酒
童,魏虻……
希望没点到的各位写作的朋友更要踊跃投票啊,对历史发言之余,顺便满足一下我个人小小的好奇心,
多谢啦!

作者: 也也夕    时间: 2012-4-27 01:16
知道这事儿,没关注过。要发言还得立足调查吧。只能凭印象给个判断。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12-4-27 08:42
大学时我看过《他的国》之前的韩寒的所有作品,我觉得他的烂是一脉相承的,除了少年时的《三重门》和《零下一度》。不过这也可以理解。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2-4-27 09:50
投不了诶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09:57
黑天才 发表于 2012-4-27 09:50
投不了诶

怎么投不了啊?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09:58
西城四月 发表于 2012-4-27 08:42
大学时我看过《他的国》之前的韩寒的所有作品,我觉得他的烂是一脉相承的,除了少年时的《三重门》和《零下 ...

可以理解?怎么理解?
作者: 扁头    时间: 2012-4-27 11:27
也是没详细了解过这件事,瞎说两句。主要是以我的智力和理解能力来看,觉得假冒这事儿实在很累,假冒到最后(如果有个最后的话),只能是傻帽…但不排除韩寒非常非常聪明,假冒也就可以很欢乐,但既然真的能聪明到如此了,又何必再假冒呢,自己来就齐活了。。
作者: 西城四月    时间: 2012-4-27 11:56
写零下一度和三重门时他还是个高中生,风格未定,字里行间透着稚气和少年人特有的中二气息。退学北漂之后开始的写作,风格就逐渐形成了。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2-4-27 12:49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2-4-27 12:56 编辑

我现在选“很可能作假”。

首先声明,除了韩寒博客里的东西,我没读过他的一个小说。所以我说的话,完全是从一个写作者和社会普通人的认知所出发的。但我认为,没读过他的作品,就应该没有足够发言权。零丁这里要求我写,我就写点。

我选择“很可能作假”,主要是从“文人相亲”、手稿上出现拼音键盘方式的笔误、公开说封底引用的文字不是自己写的等情况来判断,倾向于他可能作假。更多的是直觉上的判断,比如,他脱口而出出说小说封底的文字很肉麻,却不知道那个小说是自己写的,那个表情,就是说谎的表情。

但如果你看我写到这里,我以上说的都不是最最能影响我判断的理由。真正影响我判断的是,如果一个人他没有造假,如果一个作家,他的小说都是他亲笔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甚至——哪怕是他口述的,那么他不会像韩寒今天这样心虚。
哪怕一个作家,从根上就用电脑写作,没有手稿,面对代笔的置疑,他可以气愤、可以感觉被冤枉,但他绝对可以理直气壮。他是压不倒的。自己写的东西,当然可以有忘记的可能,但绝不是韩目前该表现的情况。身正不怕影子歪,怕什么呢。

其次,那些名人不跳出来给韩寒帮腔(看看质疑他的都是什么名人,维护他的名人又是谁,是非常有意思的),南方系媒体不那么热衷于维护韩寒(虽然我不讨厌南方系媒体),那么我反而觉得造假的可能性还小一点。这些势力的做法,使我感到背后有“很大一盘棋”。

第三,“我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国人”。

最后,我为什么不选“他是假冒作家”呢?理由前面说了,一是我没读过他的小说。二是,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大问号,那就是——“为什么是他”?为什么被包装、被炒作、被付出一切代价维护、被封为青年领袖、被书商逢为摇钱树的……是他?而不是别人?无论按他家庭的人际关系、还是商业包装的角度而言,他都不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他被代笔了多少,是个重要的事情。以他的博客杂文而言,如果只是有人在背后帮他改一改,和他只写过几篇有关赛车的流水账而其他全是代笔的,那性质有很大不同。
从这一点,我又觉得西城四月对韩寒风格的形成的判断可能是对的。

纯属胡扯了。基本关注这事不到10个小时。并以关注此事为耻。


哦,还有最最后一点。我未曾见过一个作家不读书的,顾湘不读别人小说吗?小饭不读书吗?可韩寒就是不读。从这一点而言,作为一个如此流行于世的作家,韩寒就此倒掉,也不足惜。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13:50
感谢生铁兄的诚恳答复。

我尝试来回答一下第三——“为什么是他”?

可能(并非一定)的理由是:
1.他是韩仁均的儿子,韩仁均很多同学和校友是上海作协和萌芽的人,新概念获奖后有机会保送高校。
2.他七门功课不及格,但在学校有作文天才的假象:
2.1 短时间内正式刊物发表十几篇文章(之前和之后均无发表,可能为韩仁均代笔)
2.2 钱钟书去世时说自己写作第二了(表演性很强)
2.3 同学朱莲等人说他新概念获奖前后在课堂上创作三重门,韩仁均《儿子韩寒》和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则说那时《三重门》已经写完,书稿在2-3月已经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了,4月在课堂上的所谓创作可能是表演,是在抄写三重门。
3.《萌芽》当时濒临发展困境,急待脱困,新概念作文比赛是个契机,可以救杂志。因此,韩寒获奖后各种报纸、刊物出现各种炒作(不一一列举了)。

由此,韩寒出道。

至于后来成为公民偶像,影响力百强,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应超出韩寒父子和萌芽意料之外。此处暂不提。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2-4-27 14:09
本帖最后由 井井回 于 2012-4-27 14:55 编辑

对此事较为关注,有一些感想。

韩寒造假的问题不是我最关心的,这件事所引起的价值观上的较量更吸引我,让我感受到这个时代在精神世界里的动荡不安。反智凭什么可以一路调侃理智,庸俗的卖弄为什么可以赢得大量粉丝,这样就没问题吗?一个人该严肃好,还是应该时刻卖萌撒娇呢——这些问题都开始谈论,开始被思考了。

在事实层面上,从最早方舟子的文本分析,到天涯上网友的调研,到土豆网的深入采访,再到新生词条“四两拔干片”http://baike.baidu.com/view/8312445.htm
韩寒是个文化圈里的三鹿奶粉,这一点在我看来毋庸置疑。

面对三鹿奶粉容易表态,但精神世界里的三鹿奶粉真的很麻烦,因为它存在于“自我”之中,会让人依赖。
在质疑韩寒的过程里,我对方舟子的工作表示尊敬,但最欣赏的是彭晓芸女士,她在价值观的问题对韩寒进行清理,这才是本质。如果这个讨厌的世界还有下个韩寒,我希望冲在最前面的,音量最大最有力的,不是方舟子这样的角色。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14:16
井井回 发表于 2012-4-27 14:09
对此事较为关注,有一些感想。

韩寒造假的问题不是我最关心的,这件事所引起的价值观上的较量更吸引我, ...


井井回说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史的有趣之处:

方舟子和韩寒,两个和文学没太大关系的人,注定要在文学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很奇葩。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12-4-27 14:21
我的理由忘写了,第一个很简单,就是走两步,我觉得这个太容易了。对于一个装逼犯来说,这其实是个炫耀的好机会,而走两步都不走,这个有点怪,因为对于这个人的写作水准以及目前写出来的东西,出来走两步不难。在这个的前提之下,也就是生铁说的那两大点作为技术基础。
作者: 韩幼幼    时间: 2012-4-27 14:32
哦,还有最最后一点。我未曾见过一个作家不读书的,顾湘不读别人小说吗?小饭不读书吗?可韩寒就是不读。


这点就怪了,小饭也是力捧韩的,怎么解释小饭就看不到这点呢?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2-4-27 14:53
凌丁 发表于 2012-4-27 14:16
井井回说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史的有趣之处:

方舟子和韩寒,两个和文学没什么大关系的人 ...

一些作家在韩寒事件里的反应和回应也是很奇葩的。。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2-4-27 15:00
小饭、蘑菇鸟(小丽)都曾近距离接触韩寒的,小饭出来支持韩寒客观的猜测当然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作为韩寒曾经《独唱团》团队的首席编辑,现任韩寒乐队的成员,是属于韩寒朋友的一类人。二是可能他了解韩寒私下里的为人和行文,知道他并没有造假。
这个问题讨论来讨论去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质疑是虚的,非笔迹专家质疑只是根据猜测,我个人即便在抄写成稿时也会因为惯性思维和三心二意而把“四两拨千斤”写成“四两拨千片”,我觉得研究心理学的冯与蓝阿姨应该能解释这个问题。至于文风变化和不谈自己的作品和“不出来走两步”,我都觉得是正常的。生铁说韩寒从不读书其实是被韩寒夸张的言谈骗了,我们总有想装逼所以说一些什么来装逼的时候(韩寒后来在文章中似乎又提到过不读书只是一段时间的想法,后来当然读了)。不出来走两步的原因,这从韩寒一直以来表现出来的性格有关,他属于那种“没必要,凭什么”那种人。当然这也都是猜测,我个人倾向于“韩寒应该是没有代笔”,我也无法最终确定,因为这就像质疑本身一样,你不是韩寒,你说什么都是在通过各种途径来盲人摸象。但我相信韩寒顶多早期出道时受到父亲指点。
我觉得很悲哀,对于这件事。方舟子以非写作者的视角来怀疑写作者,并很容易抢占了制高点。他提出的所有质疑观点,如“你没读过那本书”、“你不可能写作如此快速”,每一个写作者都很容易解释。韩寒其实是和文学有关的,他的遭遇代表了社会对于写作者的一种模糊认知。这真的让我觉得悲哀,我相信有人能体会这种感觉。这颇似早年赵松没有发现某个作者写的《一只胳膊》是照搬川端康成的原作,但他依旧很认真的评论了该文章。认不出川端康成很正常,但以这种方式检验评论者,就像现在以所谓的字迹等外围元素质疑一部作品一样。

作者: 了凡    时间: 2012-4-27 15:05
韩幼幼 发表于 2012-4-27 14:32
这点就怪了,小饭也是力捧韩的,怎么解释小饭就看不到这点呢?

韩寒的那帮门徒,让我想起孟尝君手下的鸡鸣狗盗之辈。
会鸡鸣狗盗的,当然也算是有点儿本事的。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15:14
亢蒙 发表于 2012-4-27 15:00
小饭、蘑菇鸟(小丽)都曾近距离接触韩寒的,小饭出来支持韩寒客观的猜测当然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作为韩寒曾 ...


“在抄写成稿时也会因为惯性思维和三心二意而把“四两拨千斤”写成“四两拨千片””

抄写的时候这样我是相信的,就是在写最初创作手稿时会出现这样的笔误,才让人不可思议。

注意不是一个字,而是三个错字,拔(不是拨) 干(不是千) 片(不是斤),这一般只会出现在抄写稿中。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15:24
如“你没读过那本书”、“你不可能写作如此快速”,每一个写作者都很容易解释。

——还真不好解释。2、3月份三重门稿件就到了上海文艺出版社,4月份却开始在教室里“创作”三重门;对时间的梳理也确实发现韩寒没有足够的创作三重门的时间;萌芽新概念作文比赛的程序不公正(这个已经无甚可辩白的了)……
作者: 了凡    时间: 2012-4-27 15:25
说起来,这件事最恶的是韩父。操纵未成年人造假,而造假的结果可以毁掉这个孩子一生。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2-4-27 15:31
凌丁 发表于 2012-4-27 15:14
“在抄写成稿时也会因为惯性思维和三心二意而把“四两拨千斤”写成“四两拨千片””

抄写的时候这样 ...

这个就不好说了,所以我只能说“应该不是代笔”、“早期可能受到父亲指点”。
另外现在其实这件事已经销声匿迹了,在方舟子妻子涉嫌抄袭、方舟子的基金被罗永浩紧追不舍的质疑后,代笔事件本身已经不了了之了。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15:37
亢蒙 发表于 2012-4-27 15:31
这个就不好说了,所以我只能说“应该不是代笔”、“早期可能受到父亲指点”。
另外现在其实这件事已经销 ...


不会的。还会继续下去的。
起初(也是最难的阶段),方舟子在倒韩中的作用非常巨大。但现下早已不是方韩之战了,方舟子就算蒸发成气体,倒韩也不会终结了,倒韩只可能以韩寒在文学界的消失而终结,不然就是陈年悬案,也不会终结。无论最终结果怎样,这必将是载入文学史的事件。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2-4-27 15:48
先就事论事,只说韩寒有没有假冒。

在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我总有各种无聊和五味杂陈互相搅和,泡在微博上的时间很多,所以韩这事的起头,我看了个一清二楚。
麦田跳出来质疑的时候,我只觉得这事太可笑。那时我只认为韩寒的东西写得差,但还不至于假冒。或者说,那时候我认为如果真是假冒,那所写的东西应该要比现在让大家所看到的好上许多才对。因此,也不免心生怀疑觉得麦田是故意跳出来捣腾一下,是个炒作。
果然,在韩寒稍一回应麦田之后,他立即(第一次)偃旗息鼓,这也更加映证了最初我的印象:写得差,没假冒,是炒作。
当然,韩寒的回应文,一如他许多博文一样,充斥着促狭、卑劣和阴暗的无赖小伎俩,这让我瞬间在眼前冒出一个人的形象:路金波。这种气息和路的气息太像了!
而此时我也仍然没觉得韩有假冒的嫌疑,理由很简单:质疑者没有提出过硬的证据,韩寒的表现很正常,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在方舟子介入一段时间、各路网友纷纷开始卷进此事后,转折开始出现。
我对方舟子是比较嗤之以鼻的,认为他经常是用一个系统的方法去考证不同的系统,那所得出的结论也就可想而知,最主要的是他性格里执拗的东西经常支持着他这种做法,那自然是不讨喜了。实际上,方舟子最初只是表达了一下对麦田质疑行为的支持,并没有真正开始行动,也就是说,他还只是个比较热心的看客而不是介入者。而就在那时,麦田第一波退出了,韩寒方大胜,本来,这事到此结束,寒方是个完胜的结果。
但是,韩寒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走出了事后看来他的第一步昏招:1、主动辱骂方舟子并直击其秃头、性能力、老婆的工作单位(说他五毛);2、大肆宣扬说只要有人找出他代笔一个字就奖励2000万(后来改成一行字,再后来,这个“悬赏”文删除,但无数网友早已经存盘)。
于是,方舟子被拖下水,无数网友被韩寒的嚣张和2000万给激怒,纷纷加入战团,范美人加磅2000万又给此事加了点艳色佐料。这就好比,本来一群人只是围观,结果只是鼓了两下掌,圈内人就指着周围人的鼻子说:是不是不服气?有种下来比划比划,打赢了就给你2000万要不打你就闭嘴。这下好了,战局形成。
所以老话说得好,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太嚣张,不能太得意忘形,每个人都有一群潜藏在水下反对你的人,聪明的做法是不要激起这股力量。——再清澈的湖水如千岛湖,底下也都是淤泥,一旦激起了,湖水就再也回不到当初了。

反对韩寒的这股力量,从上文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最初只是一个人,所列举的质疑理由也像个笑话。接着,是韩寒主动挑起、扩大这团战事。那么,许多支持韩寒的人所说的“因为你先肆意质疑了我,所以我要反击”这是不成立的。包括韩寒自己,都到处在说他“被迫应战”,也是不成立的。他就是用那几篇小文的辱骂、挑衅、悬赏燃起了战火,到头来还要撒娇、推责,这是很不象话的。

上面罗罗嗦嗦写这么多,只是想说明一点,是韩寒自己挑衅网友们去找他茬的。那么,在这个前提下,网友们自然可以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寻找、列举有力的证据,而韩寒要做的,就是无何面对这些证据。
当然,韩粉们在最初的那种叫嚣、辱骂以及路金波(别号路金猪)等人拙劣、低级的表现,也早已为韩团队降格不少。相比之下,可以说1、2月份的质疑者们,很少有人去辱骂、侮辱韩团队的人。所以,韩粉们的不讲理、素质低劣,又激反了原先还对韩寒心存同情的人。

真正厉害的还是群众而不是名声上的领头人。质疑者们列举的证据不少。
其中最有力的“直接”证据都是群众找到的,有:
1、赴萌芽复试的路程时间推算不合理;几位当事人对当天发生的事言说矛盾重重。
2、《三重门》出版时间和韩高中同学所说的写作时间不合理。
3、接受网易采访时在主持人引用《零下一度》封底内容的表现,直接说“那不是我写的”。
4、“四两拔干片”的笑话,即生铁提到的“手稿上出现拼音键盘方式的笔误”。
除了这些应该还有,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些,最在意的也是这些。
这些证据需要正面、有效的回应。假如没有正面、有效的回应,别人心头笼罩的一团阴云会越来越大。
千万不要以一句“我说什么他们都不会相信,清者自清”来回避,这时的回避,是对证据的回避。自然会加深怀疑者的怀疑。
遗憾的是,在这些证据面前,韩寒都没有过硬的说词。非但不过硬,有些地方还强词夺理巧言令色。
这难道不该生疑吗?

更何况,还有许多间接的证据来表明韩寒有问题,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而韩寒的回应也都胡皮潦草。
还有人提出让韩公开写作、或公开辩论、或公开谈文学,以此来自证清白,韩寒依然不睬。
他的理由是“自尊”。是的,人是有自尊,但在自尊的同时,也要想一想“退让”,质疑者提出自证方法,这是一种退让,公开谈文学和公开与方辩论,这不算是伤自尊——谈文学本来就可以成为一个作家的日常(虽然不是必须),与方辩论,视频直播,在名声级别上大家也都差不多吧。也许在韩寒看来,只要接受质疑者提出的方法,他的自尊就被伤了。

至此,一个线路图差不多可以形成:麦田质疑——韩寒回应——韩寒趁胜追击,发起挑衅——众多网友介入——质疑者提出证据寻求解答——韩方回应无力——质疑者继续追问——韩方不再回应。
在此过程中,挺韩者与反韩者的互掐一直贯穿其间,又哭又笑又闹又吵,极尽人间百态。

在需要澄清的证据面前你不澄清,自然会让人觉得“有问题”;在别人提出可以接受的自证清白的方法面前依旧拒绝,难免会让人觉得“你心虚”。质疑的人提的方法一个都不接受,自己又提出不让双方接受的方法。用强吧,告到法院还拉上个“刘明泽”充数,结果一周不到又自动撤诉……
凡此种种,露在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疑点的韩寒,我想,有很多人的心态,应该也是跟我一样,从一开始觉得韩寒“即使差、也不假”到开始有疑惑,到韩寒到处露漏洞,有个心态转变过程,而这过程,几乎都是随着证据出现和韩寒回应而渐渐改变的。在这些事实和表现构成的疑点面前,我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很可能是假冒作家”。换句话说,韩寒一定有假冒的东西,只是这东西假冒的程度有多大,在我这里,没有证据量化。

这也是我第一次公开谈韩寒事件,倒不是别的,是我觉得此事由“是否代笔”这种切题下手都能搞这么大,太不正常,属于在我既有信息范围以外,而且大概在春节刚过的时候我就觉得此事会一直呈胶着状态,不过轻易有结论出来,过早表态,是对自己的过于自信,也是对自己的轻慢。至于韩寒事件的其他,还有更多,但现在暂时不说吧。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15:57
顾耀峰 发表于 2012-4-27 15:48
先就事论事,只说韩寒有没有假冒。

在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我总有各种无聊和五味杂陈互相搅和,泡在微博上 ...

感谢老顾的长篇大论。自己的心路历程梳理得很清晰!

“赴萌芽复试的路程时间推算不合理”这个还是可以用当时路况来加以解释的,不算十分硬的质疑。
作者: 了凡    时间: 2012-4-27 16:00
不知道这个事情还有什么讨论的必要?
反正我们都只能是围观者,不可能破案。为什么在韩寒身上浪费这么多精力?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2-4-27 16:02
凌丁 发表于 2012-4-27 15:57
感谢老顾的长篇大论。自己的心路历程梳理得很清晰!

“赴萌芽复试的路程时间推算不合理”这个还是可以 ...

“当时的路况”已经计算在内了。
简单地说,那个不合理是指质疑方根据韩方在各种不同的公开场合提到的时间、出发地、目的地,再根据他们所说的当时韩寒所在的位置、出发时间,综合路况信息,得出用那么点时间不太可能在他们所说的时间点上到达目的地,因此存疑很大。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2-4-27 16:12
我投了认为韩寒是假冒作家。
对是否代笔一直不太关注,在微博上看到一大堆分析,头疼,没有兴趣看。说他假冒,不想从是不是原厂原装这个角度讲,从他的“成就”和质量角度讲,他就是个伪劣的作家。假冒伪劣这个词通常是连在一起说的,如果有伪劣这个选项,我会毫不犹豫投上一票。有时也会愤恨,觉得可耻的是有那么多人买他的账,一般人就不管了,无所谓,我高中的时候也读一点《零下一度》的几篇和《长安乱》的开头,不感兴趣,对于一个高中生,我很能原谅。但那么一堆中国作家,在力挺韩寒,这些人是有个成熟大脑的,挺一个喜欢说俏皮话的人让我觉得已经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韩寒博客的杂文几乎没看,《零下一度》和《长安乱》,不就是讲话聪明一点嘛,如果这也是优质的文学,甚至代表中国青年写作者的文学,甚至代表当代中国的文学,那么就见鬼了。韩寒就是靠语言伎俩来吸引人的,跟郭敬明煽情得泪流满面本质上是一样的,不是文学上面的吸引力、更不是洞察力上的吸引力,郭敬明是喷香水招蜂引蝶,韩寒是带铁面具以示威武,一个东方不败,一个外强中干,能说郭敬明是伪作家本质是商人,为什么不能说韩寒假冒伪劣。韩寒说的那些话,那些观点,小说里流露出来的见地,说得比他好的作家大有人在,甚至他会把说傻话当成乐趣,我实在不明白,就有那么多同是写作的人还是有头有脸的人会觉得韩寒身为一个作家不错,是个当之无愧的偶像。调查表里面的那些挺韩的作家们,他们认为韩寒哪批作品好到足以命名为“中国80后十大杰出代表人物”和“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当然他们会说这个跟是否代笔毫无关系,我们谈的是事实真相而不是价值判断的问题。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你们犯得着这么维护它吗?你们重视真相倒了这个地步那么在中国你们肯定有得操劳了。我相信每一个作家,面对假冒伪劣产品,比如食品的伪劣制造的时候,肯定是义愤填膺,即使不义愤填膺,也是反对商家这么干的,除非自己家或自己亲戚好友也在生产假烟假药假酒地沟油,不然很难解释对这个问题的判断还有什么好说的。只有自己也是个不怎样的作家,才会如此欣赏一个不怎样的但能够成名的写作者,知道在这个时代靠真本事出不了名或非常难出名,看到草包能出名,不就给自己提供了一种成名的可能性不是吗,当欺世盗名成了正常而且被拥护的事情的时候,你不想也潇洒玩一把?有一个词叫“物以类聚”,还有一个俗语叫“天下乌鸦一般黑”,说的就是这一类货色,只有那些无力靠真本事又想出名的人才会觉得韩寒是个了不起的作家。
“韩寒怎么可能代笔?”这种反问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同样可以用“韩寒怎么就不可能代笔?”来进行反问。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出乎意料和大跌眼镜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技术层面的事情,已经有太多人讨论了,我不想参与,所以从质量假冒伪劣这方面讲。如果有作家说:“韩寒就是好韩寒就是棒韩寒就是了不起。”那么,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除了对他鉴别力充满鄙夷之外更对他有眼说瞎话的人格充满鄙夷。我倒很想有媒体采访采访这些支持韩寒的作家,让他们先撇开代不代笔这个问题,问问他们,韩寒与你欣赏的那些经典作家相比,他算个什么东西?还有,韩寒曾经说“文坛是个屁”,这些被他称为屁们的人,我为你们的尊严感到同情。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16:14
了凡 发表于 2012-4-27 16:00
不知道这个事情还有什么讨论的必要?
反正我们都只能是围观者,不可能破案。为什么在韩寒身上浪费这么多精 ...


套句俗话,“围观改变中国”。

意义在哪里呢?对于我来说,可以是文学意识形态的一次历史梳理。
长话短说,76年以前,主流文学界以政治标准领导文学标准,80年后文学标准的重要性增加,开始形成“纯文学”的意识形态(在法国是福楼拜和波德莱尔就完成的事儿),90年代末,文学制度改革,网络技术发展,消费文化兴起,多重影响下,经济标准开始压倒文学标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主流文学向经济场的游戏规则转向;完全以经济场游戏规则支配的消费文学繁荣;独立文学(比如黑蓝的文学)则为了自己的“文学性”(文学标准至上)有意远离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的规则,为艺术而艺术,以布尔迪厄所说“输者为赢”的逻辑参与到文学场中象征资本(而非显性的经济资本)的竞争之中……

以上是很有趣的文学现象,作为一个当下文学现象的观察者,很有兴趣看看:作家面对如此复杂的文学现象的态度是什么?作家的文学观是否有变化?是什么变化?我们奇葩的文学史还将会发生什么?置身于这样复杂现实之中的我们每一个个体,如何书写历史?
作者: 了凡    时间: 2012-4-27 16:36
陈树泳 发表于 2012-4-27 16:12
我投了认为韩寒是假冒作家。
对是否代笔一直不太关注,在微博上看到一大堆分析,头疼,没有兴趣看。说他假 ...

我特别同意你的这种反造假。
说起来,韩寒以及那些有头脑依然捧着他的人们,确实曾经让我困扰。
我最早读韩寒是高中语文老师推荐,他很欣赏他。于是我去书店站着读完了《三重门》。
这种作品和这种追捧,都曾让我迷茫,对文学缺乏判断。我曾经以为这就是文学,以为自己不喜欢文学。直到遇到黑蓝,才改变了这种状况。
另一方面,那些有头脑的人对韩寒恬不知耻的吹捧,也让我对这个社会的判断有误。我退学这样的决定,虽然是很个人化的决定,但也不能不说和这种所营造的虚假的社会知识有关。
曾经我也觉得一个人要够聪明才能成功,才能走到别人的前面。直到我09年我才真正意识到,走捷径是不可以的事。
我的父母都是经历和品格单纯的人,我没法从父辈那里获得关于这个复杂世界的正确知识。而这些无耻的社会名流们又都撒谎。他们一直站在高高的位置上,获得最多的利益,并因此恬不知耻地撒谎。无知的青少年却把他们看作权威,以为这些就是正确的。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16:46
了凡 发表于 2012-4-27 16:36
我特别同意你的这种反造假。
说起来,韩寒以及那些有头脑依然捧着他的人们,确实曾经让我困扰。
我最早 ...

这个回复太真挚了!
作者: 了凡    时间: 2012-4-27 16:50
凌丁 发表于 2012-4-27 16:46
这个回复太真挚了!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应该这样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作为曾经受到这些反智思想的害处的人,更应该出来,说出这些危害。否则人们都将此作为莫须有的事情对待,青少年会继续受害。
我想很多人都对此有反思,但是却不好意思说出来自己曾经上当受骗、曾经那么傻了吧唧,没什么社会经验。我觉得这些对我已经过去了,结束了,可以面对了。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2-4-27 16:53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听这个话耳朵磨出糨子,从来没有这次这个事这么贴切过。
作者: asui1003    时间: 2012-4-27 18:58
本帖最后由 asui1003 于 2012-4-27 19:06 编辑

我投票了相信韩寒的作品是自己写的……结果大家回帖的意见是倾向另一边……我没主动关心过这事,因为没上微博,看不到很多信息。方是怎么质疑寒的我知道一点,但寒怎么反击以及他公布的手稿我就没关心了……我大概06年的时候买过一本黑色封面厚厚的《韩寒五年文集》,里面有包括《三重门》在内的几部长篇,以及一些杂文,因为是当青春文学读的,加上知道他写这些小说时才十几岁,所以觉得《三重门》写得蛮好啊,我好像还读了两遍,觉得韩寒很机灵也很早熟。今天回过头看,当然觉得《三重门》很粗糙了,而且他后来的作品再没一部超越《三重门》。他后来的名声不是来自他的作家身份,而是来自他的公知身份,但好多人都混淆了,尤其是广大对文学不感兴趣的老百姓,会把他当成大作家这我可以理解(但当然不认同)。老百姓好像对很多问题都分不太清,也不能太强求。不过我讨厌寒办《独唱团》的姿态,因为他在这件事里做秀,在博客上反复强调自己的高洁和办刊的艰难,然后居高临下地声称要给作者尊严,而他“给尊严”的方式就是甩钞票,他把别的作者的尊严和钞票等同起来,他是施者而别人是受者,他高人一等;不仅如此,他还要通过亏本卖书来自证清高,把市值一千多块钱的金片贴到书上卖几十块,和那个“首善”陈光标有得一拼,仿佛别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就他视钱财如粪土,这真是恶俗到不得了的道德做秀。照我看他的钱更多是来自幸运,而不是才华和辛勤。不过我不认为他是个坏心眼的人,相反我觉得他是个有点走火入魔的理想主义者。他的动机是好的,但他的做法不好——回到正题(-_-),为什么我不信他的小说是别人代笔的,我没有任何证据,但他最好的一部作品《三重门》确实是年青人的笔触,不像他爸代笔的;而且他的所有小说、杂文和博客的“”相当一致啊,能读出背后是同一个人。我是这样认为的:作为作家他的水平远配不起他的名气,但他的作品应该是自己写的。(我是不是跑题了,到底这帖问的“假冒作家”是怎么界定的?-_-)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19:44
凌丁 发表于 2012-4-27 13:50
感谢生铁兄的诚恳答复。

我尝试来回答一下第三——“为什么是他”?

关系更硬的人,不具备七门课不及格的条件,七门课不及格再加写作天才,更能赚眼球,而且能赶上当时正火的倡导素质教育的潮流。
作者: 腐睡    时间: 2012-4-27 19:49
凌丁 发表于 2012-4-27 15:14
“在抄写成稿时也会因为惯性思维和三心二意而把“四两拨千斤”写成“四两拨千片””

抄写的时候这样 ...

我倒是觉得很正常,我就时常写错很多常用字,有时候自己回过头看手写的东西,会觉得错得真是蹊跷。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19:51
asui1003 发表于 2012-4-27 18:58
我投票了相信韩寒的作品是自己写的……结果大家回帖的意见是倾向另一边……我没主动关心过这事,因 ...

“假冒作家”,我自己的界定是:署名韩寒的作品中存在大量代笔,包括三重门他的国像少年啦飞驰和博客的大部分文章(除06-08年博客外)差不多都是别人写的(代笔人不止一个),韩寒本人不是作家,而只是一个扮演作家的演员。

我看到陈树泳从“伪劣”这个角度去判断,我觉得也行,你也可以有自己的定义吧,说明就好。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19:59
asui1003 发表于 2012-4-27 18:58
我投票了相信韩寒的作品是自己写的……结果大家回帖的意见是倾向另一边……我没主动关心过这事,因 ...

但他最好的一部作品《三重门》确实是年青人的笔触,不像他爸代笔的;而且他的所有小说、杂文和博客的“格”相当一致啊,能读出背后是同一个人。

——希望你能具体论证一下这个观点。复旦的严锋一直这么说,但从未详细论证,希望你可以来详细说明一下,这些作品的隐含作者在你看来为什么是同一个人,相同点在哪里?新加坡大学的石毓智博士用语言指纹方法来研究的结论是:这些作品的作者指向不同的人。石博士汇总如下:

一、韩寒自己所写:《青春》部分杂文(可能经过他人加工润色),新浪部分博文(可能经过他人加工润色,最近很多已被博主删除)。
二、韩仁均所写:《三重门》、《零下一度》(包括《求医》、《书店》、《杯中窥人》等文)、《通稿2003》。
三、路金波所写:《长安乱》、《他的国》、《光荣日》、《一座城池》、《像少年啦飞驰》后半部。
四、身份无法确定的某个作者:《像少年啦飞驰》前半部、《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五、韩寒新浪博文:韩寒、韩仁均、路金波以及其他人。
六、尚没有鉴定的作品:《毒》、《寒》、《杂的文》、《就这么飘来飘去》。因为手头没有,暂时无法鉴别。

作者: 腐睡    时间: 2012-4-27 20:06
顾耀峰 发表于 2012-4-27 15:48
先就事论事,只说韩寒有没有假冒。

在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我总有各种无聊和五味杂陈互相搅和,泡在微博上 ...

老顾的长回复质量非常高啊。
这个事件里各方人马的应对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非要说在是否有造假这个事情追问个真假就很没劲了。
关于真假,我还是觉得韩寒没什么问题。我没怎么追过这个事件,只是在方用《书店》和《求医》举证的时候(是方的举证吧?我不太清楚,就记得有这么一说。我极其厌恶方,根本没有去看过其微博),把这两篇文章搜来看了一下,感觉满篇的自以为是和自鸣得意,根本就是翻滚着的少年用于炫耀的幼稚文章,如果一个成年人写的是这样,此人也真够悲剧的。
至于韩方面证据上的破绽,看起来也属于正常范围。多年前的事情,你无论如何不可能还原得滴水不漏,便是推理小说也不敢这么写;真的滴水不漏了,可能才是问题吧。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20:11
腐睡 发表于 2012-4-27 20:06
老顾的长回复质量非常高啊。
这个事件里各方人马的应对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非要说在是否有造假这个事情 ...

现在的问题不是漏几滴水,而是整个一个大漏勺啊。《书店》和《求医》如是成年人所写,当然是自鸣得意的幼稚文章,不会有人觉得好,偏偏十六岁少年就能靠这个出道,并被媒体誉为有写作特长。事实上,古今中外,真有写作特长的少年少女的写法不会是这样的。
作者: 腐睡    时间: 2012-4-27 20:12
凌丁 发表于 2012-4-27 19:59
但他最好的一部作品《三重门》确实是年青人的笔触,不像他爸代笔的;而且他的所有小说、杂文和博客的“格 ...

新加坡大学的石毓智博士用语言指纹方法来研究的结论是
还有这么神奇的方法!
作者: asui1003    时间: 2012-4-27 20:13
本帖最后由 asui1003 于 2012-4-30 08:03 编辑
凌丁 发表于 2012-4-27 19:59
但他最好的一部作品《三重门》确实是年青人的笔触,不像他爸代笔的;而且他的所有小说、杂文和博客的“格 ...

我没那么科学的方法啦……我只是凭感觉的,《五年文集》里好像包括有《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零下一度》《通稿2003》《毒》这五部书的内容(不知有没记错),他其余的书我全没完整读过,只有部分在书店翻读过开头……我是举不出证据的,但每个作者的性情心智总会体现在作品里,读者脑里会有一个作者的立体形象,包括其性格、气质、思维方式等方面,我只是觉得我读过的韩的作品和博客文章,背后的那个人格是一致的——最起码没有露出使我留下印象的自我矛盾。
补充:主要是因为我现在对他作品的记忆已很模糊,细究太费精力,没那么多时间,我只是凭对当时阅读的即时感受的记忆来发表观点,所以没太大参考价值。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20:16
腐睡 发表于 2012-4-27 20:12
新加坡大学的石毓智博士用语言指纹方法来研究的结论是
还有这么神奇的方法!

转一下石博士的博文,看起来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他没有给出针对韩寒作品的论证的详细过程和统计数字,所以我还未能完全采信。

语言指纹鉴别法的科学性

      

       前不久我们公布了根据“语言指纹鉴定法”对署名“韩寒”的8部作品的鉴别结果,最起码可以断定它们是由4个不同的作者所写:韩寒自己、韩仁均、路金波和一个身份无法确定者。

         很多朋友对这种方法不理解,提了不少质疑。借此机会对这一方法做个简单的介绍。



一、这种方法不是依据单一的某个特征,而是同时根据多种特征而做出判断,一共有15种主要特征。不同的特征代表内化程度不一样的语言能力,所以它们的判断价值也不一样。

二、两部作品的差别必须是系统的成规律,方能得出结论。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写作上的不一致或者变体。

三、这种方法的科学前提是:现实世界中没有两个人的语言能力是完全一样的,这跟指纹是一样的。你可以留意一下你周围的人,看你能否找到两个人使用语言的习惯是完全一样的。再个,你可以考察一下大概同一时期的作家,比如鲁迅、茅盾、巴金、郭沫若等,你会很容易发现他们之间在语言特征上的系统差别。

四、模仿并不能完全掩盖作者的真实语言指纹。就拿唐宋八大家来说,虽然都是模仿先秦两汉古文,但是各自有各自的“文言文特点”。除了个人的语言特点外,不同时代的人写的文言文,都会带上自己时代的烙印。比如韩愈、柳宗元的文言文受唐代语言的影响,就不同于宋代的“三苏”,等等。很多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虽然作者是模仿古文的,但是里边有大量的宋元时期才出现的语言现象。

五、做医疗化验,常常需要空腹;做科学实验,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这叫理想化状态。语言指纹鉴定法的“理想化状态”有二:一是在作者正常情况下所写的作品;二是要有足够的篇幅。有些网友拿一篇博文或者一首诗歌让我来鉴定,我无法鉴定。注意,我们鉴定署名“韩寒”作品,是根据上百万字的语料中的系统的、规律性的差异做出的判断,其可靠性接近100%。

六、考察的篇幅越大,差别越系统,结论就越可靠。

七、我们在考察署名“韩寒”的博文时,已经排除了因偶然因素、技术原因所造成的格式变化。其8种明显差异的格式,所反映的是汉语写作规范上的差异,特别是写作能力上的不同。我只是公布了这些明显的特征,此外还有其他的方面语言内化能力的差别。说起码有5个人为韩寒撰写或者加工博文,只是一个非常保守的说法。

八、鉴定人的专业知识,大家可以查一下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有关权威杂志以及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

九、语言指纹是鉴别韩寒代笔门的最科学的证据。方舟子发现韩寒的代笔问题就是从他的语言使用能力上开始的,这件事情的结束必然也是在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鉴定上。希望中国的司法部门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他们需要专家的支援,我将无偿提供帮助。

作者: asui1003    时间: 2012-4-27 20:29
本帖最后由 asui1003 于 2012-4-27 20:43 编辑
凌丁 发表于 2012-4-27 20:16
转一下石博士的博文,看起来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他没有给出针对韩寒作品的论证的详细过程和统计数字,所以 ...

这个东西我觉得必须是针对一个作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个人语言风格时才会准,而韩寒的多部小说只是模仿和玩票性质的文字游戏,博客文章就更不用说了,用语言特征去辨别他的作品可能结果不准……
作者: 魏虻    时间: 2012-4-27 21:34
本帖最后由 魏虻 于 2012-4-27 22:27 编辑

投5.  从未关心,拒绝回答

我没有读过韩寒的作品,有人说他的杂文很有特色,但我也没有读过。他的《三重门》出名的时候,我在上初中,我见过有位同学拿了一本,很好看的封面,很想借来看,可是忘了为什么没有看成。后来有一次,我在大学地摊上翻看一本《萌芽》,后面有韩寒的《长安乱》连载,试探着看了几段,第一反应是“怎么就写成这样了,怎么把时间都浪费在这里?”因为对他有一点期待,当然这种期待不是很高,而且对当代作品差这种现象也有一点免疫,可是还是很惋惜,他怎么就不好好写呢。后来知道他赛车(这种状态依然很灵气,即使说他这个人根本没有安心在文字耕耘上的素质。)和很有号召力的正派公知形象使我觉得他就那样吧,也挺好,不好好创作也行。中国文学又不是指望他一个人了,无所谓。后来就是现在,我很闭塞,极少浏览新闻,对于这个事件始末一点不清楚,看回帖大概知道一些,实在不忍心投他作假,要是他作假是真的,那么责任主体就太复杂了。
这种事件有它深层的原因,包括韩寒、他的粉丝团、包括他的反对者,谁也都不是从一开始就清醒地有预谋。就像X说的,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作家,被大家捧,这本身就很可笑,没法说,只想止于讨论他不够格这点,往下认真没有精力。感觉这样吵来吵去也很狂欢,很娱乐,(当然这对于文学界是件顶顶严肃的事情。)还是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就是喜欢凑热闹,事件的悲剧性质就被高兴劲儿淹没了。我是一个很典型的、一想到自己不需要担负责任就很狂欢的旁观者。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2-4-27 21:50
凌丁提到的石博士的“语言指纹鉴别”很让人感兴趣,觉得有说服力。
还有我不太了解情况,想问问其他同学,韩寒对
“1、赴萌芽复试的路程时间推算不合理;几位当事人对当天发生的事言说矛盾重重。
2、《三重门》出版时间和韩高中同学所说的写作时间不合理。
3、接受网易采访时在主持人引用《零下一度》封底内容的表现,直接说“那不是我写的”。”类似的质疑他本人有没有给过明确且全面正面的答复?还是只是专挑方舟子的漏洞进行反击?答复能否让人信服?真的一点都不肯回应吗?别人的问题公众的话题他那么敢讲,对自己的问题自己却不愿意回应?还需要别人来为他证明清白为他代言?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22:34
了凡 发表于 2012-4-27 16:50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应该这样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作为曾经受到这些反智思想的害处 ...

是的。韩寒都可以在《写给每一个自己》中表示年轻时崇拜李敖是幼稚没经验,以此理推,韩粉未来也可以表示年轻时崇拜韩寒是幼稚没经验,这很正常的。青春无论怎样,都是不可挽回的青春哟,爱自己的青春没有错。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22:35
魏虻 发表于 2012-4-27 21:34
投5.  从未关心,拒绝回答

我没有读过韩寒的作品,有人说他的杂文很有特色,但我也没有读过。他的《三重 ...

魏虻姑娘很善良,文学品味很纯粹。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2-4-27 22:41
凌丁 发表于 2012-4-27 22:34
是的。韩寒都可以在《写给每一个自己》中表示年轻时崇拜李敖是幼稚没经验,以此理推,韩粉未来也可以表示 ...

李敖很爱打官司,绝对不会做缩头乌龟也不会撤诉。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7 22:46
asui1003 发表于 2012-4-27 20:29
这个东西我觉得必须是针对一个作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个人语言风格时才会准,而韩寒的多部小说只是模仿和玩 ...

针对语言内化特征的分析,不一定需要“成熟”的个人语言风格,但可供分析的足够数量的文本,我想是必须要有的。
作者: 了凡    时间: 2012-4-28 00:56
腐睡 发表于 2012-4-27 20:12
新加坡大学的石毓智博士用语言指纹方法来研究的结论是
还有这么神奇的方法!

这个东西完全有可能。
我对语言的风格很敏感。风格包含的内容成分很复杂,包含两方面,一是这个作者的知识,二是这个作者的语言运用习惯。有些作者,我不看署名,完全可以辨识出是谁。
例如我在开心网无意中加了匿名的木子美为好友,凭借她的语言风格和知识系统就能认出她来了。事情并不偶然,2年后我又认出了她的匿名微博。
你放韩寒、李承鹏,或者其他作家的文章在我面前,我也一样可以辨识出来。
如果能做一款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完全可能。这个软件有网友发表在微博,方舟子、土摩托都转发过。
作者: 了凡    时间: 2012-4-28 01:00
asui1003 发表于 2012-4-27 20:29
这个东西我觉得必须是针对一个作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个人语言风格时才会准,而韩寒的多部小说只是模仿和玩 ...

成熟的语言风格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
手臂从胚胎中发育出来,也自然是有迹可寻的。否则人们无法辨识人的胚胎,或者动物的。
作者: 腐睡    时间: 2012-4-28 01:41
了凡 发表于 2012-4-28 00:56
这个东西完全有可能。
我对语言的风格很敏感。风格包含的内容成分很复杂,包含两方面,一是这个作者的知 ...

我记得你是工科出身,所以必定很清楚,从个人经验上升到一门普适性学科的路还很远,还有一个漫长的证明、反证、再反证的过程,一个逻辑的和归纳的过程,要使其具有有效性或者合法性,恐怕得保证在各种不同情况下某个程度的准确率吧。仅从作为工具的使用来说。所以可能的也只是可能的,我也能认出安妮宝贝啊。
另外的一点就是,动辄使用这种极度工具理性的方法来给人文类的东西下判决,我觉得僭越了。细说比较麻烦,我还没整理好说辞,再说我怕你又说我狡辩,我真的不是想狡辩啊,我自认还是很讲道理的人呢。
啊,扯太远了。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2-4-28 01:43
陈树泳 发表于 2012-4-27 22:41
李敖很爱打官司,绝对不会做缩头乌龟也不会撤诉。

李敖倒也经常撤诉,不过不是这种撤法。另外,对1990年以前的李敖的认识,不吹牛的说,恐怕5个韩寒加起来都不如我吧。。。(再卖个乖:20003年我开书店的时候,李敖的简体中文版的书,就占了我个人书架的一整格,且全都读过。这还不算别人写李敖的。当然他在台湾的书,按1992年他的说法是“出版70种,查封96种”。)所以韩说他小时候崇拜李敖,也姑且算是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的一种表现吧。
作者: asui1003    时间: 2012-4-28 07:46
本帖最后由 asui1003 于 2012-4-30 08:06 编辑
了凡 发表于 2012-4-28 01:00
成熟的语言风格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
手臂从胚胎中发育出来,也自然是有迹可寻的。否则人们无法辨识 ...

你看了那个石毓智的博客吗?我昨晚花时间看了点,他的博文大多是对韩寒的主观指控,很少真正用他的“语言指纹法”去论证韩寒的文章,我觉得他是有意回避,因为他的论证法我认为没什么说服力,比如这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f050001011mdd.html
上面这篇就是他自称的“语言指纹鉴定”,但这种质疑法和网友水平有什么差别?三条质疑都很荒谬,我可以理解这三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这不是什么铁证,更不是“科学论证”,如果我说自己信服这个石博士我等于宣布自己是弱智。
还有这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f0500010121ex.html
上面这篇也是他用到“语言指纹鉴定”的少数博文之一,一个作者“的地得”有时用对有时用错这很正常,我偶尔也错,用他这种方法鉴定也可以说我写的有些文章不是我写的。
(题外一说,草草浏览了石的博客,我对他的品格也有怀疑。).
补充:我不是绝对肯定韩没代笔,只是暂时没看到令我信服的证据和论证。
.
韩寒有没代笔这事,根本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他的哪部作品会载入文学史?他小说写得不好、不认真、名气大,和他的作品是不是代笔的,这完全是两回事。如果忽略他的名气,忽略有些作家对他的吹捧,也忽略他作品的幼稚,我们还会在这里讨论他有没找人代笔吗?起点中文网上有成千上万的作者每个月写十几万字,他们里面肯定有忙不过来找人代笔的情况,有人会花时间质疑他们吗?有人会认为那也是“文学史事件”吗?说到底,韩寒事件不太关乎文学,而是一件折射“社会诚信”的公共事件。他的文学作品到底有没分量,不需几十上百年就会见分晓。我挺后悔回了这帖:光表个态不说道理吧,又显得不尊重别人说的道理;但要是也说自己的道理,又要花时间去读很多无用的东西,这个论题本身就没那么大的意义值得花那些时间。我还是远离这些热点事件为好,哈,让有精力的人去讨论。



作者: 小难小南    时间: 2012-4-28 08:31
本来就不算作家。
据说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是乾隆,但是从来没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诗人。

另外我觉得把是不是假冒作家和是不是代笔混在一起谈,还说这是理性讨论,我要是韩寒的话我认为还是直接去死好了。

作者: 啊呜    时间: 2012-4-28 09:00
不投票。等看下文。
作者: 陈皮    时间: 2012-4-28 12:26
投5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8 14:56
asui1003 发表于 2012-4-28 07:46
你看了那个石毓智的博客吗?我昨晚花时间看了点,他的博文大多是对韩寒的主观指控,很少真正用他的“语言 ...

这个答复很好,你说明了自己对文学和文学史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

这个答复对我很有帮助。
你现在说的——韩寒有哪篇作品能进入“文学史”
和我说的——这是新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两句话中的“文学史”的所指是不同的。
作者: 蓝风    时间: 2012-4-28 19:40
韩寒本身并不是作家,也就没有假冒的说法,不过是一个写手而已。
文学史和他和方舟子都无关,未必就是发生的和文字有关的就是文学史,文学史是一种高贵的文字的河流,可以席卷而来,可以绕道而行,不是想进入就进入的,它不像作家本身那样一厢情愿,也不像作家那样会变得媚俗。所以,这个事件应是一个社会事件,和文学史扯不上关系,真正扯上一点关系的是,那些不同反应的作家的态度。方与寒化学反应成一只温度计,测出了当下作家的真实体温,才是值得思考的。其他的,交给社会学家和缺少谈资的网络水军与看客吧。
一点看法。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28 20:02
蓝风 发表于 2012-4-28 19:40
韩寒本身并不是作家,也就没有假冒的说法,不过是一个写手而已。
文学史和他和方舟子都无关,未必就是发生 ...


你的文学史观,就你个人而言,没有问题。

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文学史的写作中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了。
学术界跨学科研究是热点,学科壁垒也在不断打破。文学和文学史正在被文化建构成不同的东西,我们所抱持的文学和文学史的观念也是在过去被建构而成的。
作者: shep    时间: 2012-4-28 22:46
本帖最后由 shep 于 2012-4-28 22:52 编辑

从未看过他的书,也无任何关注(本着现在国货绝对不灵的心态)。而且现在我绝对不相信“少年天才”这种说法;小说家不经过磨炼绝对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水平;30岁以下的“作家”只能称呼为写作者;小说家的职业年龄必须从30算起。

至于说到这件事,了解得一般。说什么获奖作者的“力作”本身就是各种“文学奖”的商业操作手法,其幕后必然是我们已经熟知了的各类下三滥“文人”这几十年来的惯用手法——其实,这件事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写作题材。。。。糟了,原来还有“从不关心拒绝投票”这一说,麻烦版主管理员把我改成第5
作者: 坚果    时间: 2012-4-30 13:16
凌老师是不是在准备讲课素材……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30 21:11
坚果 发表于 2012-4-30 13:16
凌老师是不是在准备讲课素材……

不敢上课乱讲了,会被韩粉骂,要讲也得有策略地讲啊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2-4-30 22:33
看完这几天的回帖,我发现有时我们会不会对待“文学”或“作家”这样的词汇太过于严肃和敏感?可能是我本性顽劣,我并不觉得存在“这是文学”或“这不是文学”的评判标准,同样也不应该有“他是作家”或“他不是作家”的终极判断。韩寒的文学创作可能在既定的审美范畴里是一般甚至是不堪的,这有点像古典乐迷看不起摇滚乐迷,摇滚乐迷看不起流行乐迷一样,其实都是音乐的分类,只是受众不同(同样古典音乐或纯文学的受众并非高贵或高智的,而流行乐也并非低级或一无是处)。
这个楼其实已经歪了,最初我们是在讨论韩寒代笔的可能。但我能强烈感觉到讨论本身带有先入为主的情绪。代笔与否的讨论越是激烈,我还是会像一开始提到的,感到悲哀。尤其是看到有人用所谓的“指纹法”或写作习惯入手推测一样,艺术创作如果能用某种科学化的方式进行甄别,那么我相信这是艺术品鉴定(而艺术品鉴定也有一定的误判几率)。非文学创作者用非文学的方式来揣摩创作者的身份,我觉得可笑。文学创作者以非文学的方式来猜测,我便觉得黯然。这个世界的可能性和丰富性和创作本身一样,我习惯于把韩寒事件看成是检验国人趣味的一项标杆儿,当然结果是越是认真的研究、分析,我越觉得趣味烟消云散。
“认真你就输了”,绝对是句真理。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4-30 22:47
亢蒙 发表于 2012-4-30 22:33
看完这几天的回帖,我发现有时我们会不会对待“文学”或“作家”这样的词汇太过于严肃和敏感?可能是我本性 ...


你说得不错,这就是不同的文学观的问题。
从研究的角度看,文学观都是文化建构起来的意识形态,无论是为艺术而艺术的“纯文学观”,还是为娱乐(消费、金钱)而写作的“俗文学观”,都是人为建构。
但就个人而言,每个人还是会有自己的文学信仰和审美判断。
我这个语境下的“作家”是指“纯文学作家”,但我也欢迎网友们说出自己的对于作家和文学的不同的信念和理解。

不过你的悲哀是不必的,鉴定作品在审美上的好坏,目前还不能用科学手段来鉴定,方舟子和石毓智的审美水平,如果你说他们一塌糊涂,我也不会反对你的说法。但是鉴定作品真假,科学手段合情合法,并不荒唐可笑。

为什么我们不在这里用文学的方式谈论韩寒的作品?这就回到了开始谈及的不同的文学观的问题,因为在纯文学的意识形态下,韩寒作品不能算作文学,不必、不值、不能用(纯)文学的方式来谈论。

在这一件事上,我看到了人们的“认真”,感受和你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才是有趣、有益、有价值的,挺鼓舞人。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12-5-1 00:01
《三重门》作者身份的语言学分析  

苏杰  


韩寒被质疑有人代笔,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其间断断续续,我大致看了两方的主要论辩文字。方舟子是我一直很敬佩的人。与方舟子一起质疑韩寒的麦田、彭晓芸等人,他们的理性和克制,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质疑者有不少分析论证,有相当强的说服力。相比之下,韩寒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由于手头的工作比较忙,一直没时间看韩寒父子的相关作品,不过,我心中的天平,已经向质疑者一方倾斜了。  

新的学期开始了。这学期我有一门课是“西方校勘学概论”。“校勘学”英语是textual criticism,也可以译为“文本鉴别学”。我打算把质疑韩寒事件作为一个个案与同学们分析讨论,于是找来《三重门》和韩仁均的有关作品,从质疑者的立场出发,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心中的天平,开始向韩寒一方倾斜。  


谁都无法证明?  

面对代笔质疑,韩寒晒出手稿。质疑方说,手稿太干净了,不像创作稿;所以,即使笔迹是韩寒的,也不能证明文字是他撰写的。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最近,韩寒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这是“谁都无法证明的东西”,“如果这个事情可以成立的话,那这就意味着,全中国只要看哪个作家不顺眼,然后就可以说,你的文章不是你写的,那这个作家就百口莫辩。作家这个行业很特殊,因为他们都是在家里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种质疑成立的话,那这个作家就不用混了,我觉得他就直接完蛋了,他的职业生涯就不用继续了”。  

这未免有点危言耸听。文本的作者身份,真的没有办法证明吗?  

当然不是。近几十年,欧美各国有一个方兴未艾的边缘学科,叫“司法语言学”( Forensic Linguistics)。司法语言学家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通过语言分析、文本鉴别,确定文本的作者身份。下面我先参考马尔科姆·库尔撒德(Malcolm Coulthard)的经典论文《个人语言特点和作者身份认定》(Author Identification,Idiolect and Linguistic Uniqueness),对这一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作一简单的介绍。  


语言指纹  

语言学家解决作者归属问题的理论出发点是,在操同一种语言的庞大人群中,每一个个体的言说和写作,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英语叫idiolect。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多年建立起来的一个常用词汇集合(或者叫常用词表)。这个词表,与其他人所建立起来的常用词表可加以区分。这种区分,不仅表现为每个人的词表所包含的词语项不相一致,还表现为每个人对不同词语项有着不同的偏好。  

打个比方。大卖场里的货物不下几万种,理论上我们都是可以选购的,也就是说,这是open selection;但我们经常买的,也就不满一百种吧。这每一种选择(selection),都是出于我们的偏好和习惯,体现了一定的个性。单一的“选择”(selection),譬如有人每个月都会买雀巢咖啡,区分度不是很大,因为有不少人也会有同样的“选择”。可是,如果多个“选择”形成一个集合(co-selection),那么区分度就会很大,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譬如经常买雀巢咖啡+涪陵榨菜+中华牙膏+绍兴黄酒+弥猴桃+喜跃猫粮的,整个大卖场记录里,恐怕就只有一个家庭。  

“因而虽然从理论上讲,任意说话者/书写者在任意时间可以使用任意的词语,但在实际上会有典型性的个人化的好尚拣择。这意味着应该有可能设计出一种‘语言指纹’的识别方法,换句话说,特定说话者/书写者在语言上所形成的印象是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辨认的,就像签名一样。”  

把基于co-selction的个人语言的独一无二的特点(idiolect)称作“语言指纹”,这很形象。但是,我们也应注意“语言指纹”与生理指纹之间的重要不同。  

“生理指纹的价值在于,每个样品都是可以通过比对进行同一认定的,也是穷尽性的,也就是说,包含了对于个体身份进行同一认定所需要的所有信息。相比之下,语言样本,即使是很大的语言样本,也只能提供相关个人语言特点的非常局部的信息。”因而我们目前还不可能建立一个“语言指纹库”,并在此基础上对争议文本进行比对检测。  

虽说如此,但“语言指纹”的识别方法也不是全无作为。因为实际案例中常常有一些线索,可以将所要比对的文本样本局限在几个人(通常是两个人)之间,从而大大地简化了问题。实践中有一些通过“语言指纹”对作者身份做出同一认定的著名案例。  


UNA炸弹客案  

美国有一个人,在1978年至1995年之间,每年一次,向多个地方邮寄炸弹,先后炸死3人,炸伤23人。最初看不出有什么规律,几年后FBI注意到,受害人都是在大学或者航空公司工作,因而取“大学”(University)和“航空”(Airline)的首字母,称神秘人为UNA炸弹客。  

1995年,6家报刊机构同时收到自称是UNA炸弹客的人寄来的一个35000词的文章,题目是“工业社会及其未来”。该人提出,如果文章可以发表,就停止邮寄炸弹。  

1995年8月,《华盛顿邮报》增刊发表了这一文章。三个月后,有一个人联系FBI说,从文章中的一处特别措辞来看,这个文章像是他十多年未见过的兄弟写的。他以前注意到这一措辞,印象深刻。FBI通过搜索,在蒙大拿州荒野中的一个小木屋里找到并逮捕了这个人的兄弟。  

这个嫌疑人叫泰德·卡茨斯基(Ted Kaczynski),1942年生于芝加哥,极端环保分子。幼称神童,16岁考入哈佛大学,后获得数学博士学位。25岁被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聘为助理教授,两年后辞职,在蒙大拿州的荒野中的一个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的小木屋里,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  

FBI在小木屋里发现了卡茨斯基所写的几篇文章,其中一篇是十年前在报纸就同一主题发表的大约300词的文章。FBI分析专家认为35000词的文章和300词的文章存在语言上存在重大相似性,有相同的常用实词、虚词以及固定短语共12个:at any rate(无论如何);clearly(显然);gotten(得到);in practice(实际上);moreover(再者);more or less(或多或少);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 presumably(大概);propaganda(宣传);thereabouts(所在);以及由词根argu(“论-”)和propos(“指-”)所派生的一些词语。于是专家认定,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是同一个人。  

被告律师也请了一个语言学专家,这个语言学专家反驳道,这些相同的词语不说明任何问题,因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使用任何词语,所以词汇的重叠不具有甄别意义。  

FBI专家用互联网搜索进行了检验。当时互联网的规模比现在要小得多,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发现了有三百万个网页包含这十二个词语中的有一个或者多个。不过,当他们搜索包含所有这十二个词语的网页,却只得到69个;经过仔细考察,这69个网页都是《华盛顿邮报》那篇35000词文章的网络版!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个人词汇选择集合的独一无二性,证明了利用这一个人语言特点对文本的作者归属问题进行司法鉴定的可行性。  

这方面的案例还有不少,不过我觉得仅此一例已能说明问题。  

下面我以《三重门》和韩仁君作品作为文本样本,对其常用词汇集合进行初步的调查和分析。  


材料与调查  

关于《三重门》的质疑,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韩寒可能不是《三重门》正真的作者;二,韩仁均是嫌疑最大的代笔者。我们先来检验第二句话。我们尽量多地搜集韩仁君公开发表的文字,将其作为文本样本,与《三重门》进行比对,看两者常用词汇是否一致。  

这里列出我们所用的材料,并尽可能附上网络资源,以便大家检核。  

《三重门》,16万字。来源: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938109.html?from=like  

韩仁君作品,约11万字。包括以下:  

《说说我自己》,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2e0eu.html  
《儿子韩寒》,来源:http://msn.qidian.com/ReadBook.aspx?bookid=1338594  
《捉鸟记》、《黄主任的担心》、《暗号照旧》,来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264737/  
《难成着属》(上),来源: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e=1&1=1#8107705  
《潇洒走一回》、《小康村里好事多》、《排队奇闻》、《难得糊涂》、《巧熄鞭炮声》,来源: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69122.shtml  
《抢夺冠名权》、《拿不出》、《笨贼》,来源: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68869.shtml  
《临时爸爸》、《争取》,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e2963a010111up.html  
《从留级到休学》、《长在肚子上的西瓜秧》,来源:学术期刊网  
《压在箱底的花棉袄》、《养猪难卖》、《罚款》、《心灵感应》、《两家人和一群鸡》(即韩仁均微博所谓“鸡不可失”),来源:期刊《故事会》、《现代农村》。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调查比对,我们发现,《三重门》和韩仁均作品在常用词语的使用频率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以下是几个例子。  


【没想到】《三重门》13例,韩仁均作品3例(其中1例是引用韩寒的话)。  

《三重门》  

1.没想到林雨翔天生——应该是后天因素居多——对书没有好感。  
2.万没想到这位语文教师早雨翔一步失了节,临开学了不翼而飞。  
3.雨翔发自肺腑地“啊”一声,问:“梁梓君,没想到没想到!你现在在哪里?”  
4.雨翔望着星空, 说: “其实我不想来这里, 我也没想到会来这里。”  
5.万没想到被林雨翔先用掉,只好拼了老命跑。  
6.雨翔道:“没想到人这么少,而且虫那么多——”  
7.学生都为之一振,万没想到钱校长道:“但是,我还要强调几点……”  
8.雨翔大大地窘迫,没想到自己已经酸到这个地步。  
9.钱荣没想到 “哭妹” 真哭了。  
10.(社长)说:“好!没想到!你太行了。你比我行!”  
11.没想到万山大惊失色。  
12.我做得一点兴趣都没有,睡了一个钟头,没想到还能及格!  
13.钱荣说:“没想到啊,一个男的深情起来这么……”  

韩仁均作品  

1.《儿子韩寒》:“韩寒说,我只是看到它很好玩,没想到它会拉屎,要是它不拉屎多好。”  
2.《难得糊涂》:“他更没想到,通过这次照相,自己又学到了文化馆摄影老师没有传授的本事。”  
3.《小康村里好事多》:“没想到村民们怎么也不答应。”  


【谁知】《三重门》1例,韩仁均作品15例。  

《三重门》  

1.“谁知谢景渊道:‘老师凶点也是为我们好……’”  


韩仁均作品  

1.《儿子韩寒》:“谁知这天韩寒正好丢了钥匙,结果这天他在房门外的楼梯上蜷缩了一夜。”  
2.《儿子韩寒》:“谁知他倒是一样东西都没有丢失。”  
3.《儿子韩寒》:“谁知‘好好吃’太不易了,第二回重蹈覆辙。”  
4.《儿子韩寒》:“谁知韩寒中午放学到我的办公室时挺高兴,似乎不计‘前嫌’了。”  
5.《儿子韩寒》:“谁知护士见状说,手掌跟部会更痛。”  
6.《儿子韩寒》:“谁知韩寒竟奇迹般地走了过来,居然会走路了。”  
7.《儿子韩寒》:“谁知,韩寒向老师借来笔和纸,马上画了一幅画。”  
8.《黄主任的担心》:“谁知刚伸出一半,里面就‘呼’地窜出个什么来,差点撞上黄主任的头。”  
9.《难成眷属》:“谁知那小手用劲往回一缩,传来‘哇’地一声哭叫。”  
10.《难成眷属》:“谁知今天因为小珊失散而又和肖丽意外地想见了。”  
11.《难成眷属》:“谁知老太太好事做到底,实行一条龙服务。”  
12.《排队奇闻》:“谁知道小伙子一个转身又回到女同胞的队伍里。”  
13.《难得糊涂》:“谁知这时从人群中挤出一个人来。”  
14.《养猪难卖》:“谁知收猪的汉子突然蹦出一句话来:‘这猪不收!’”  
15.《小康村里好事多》:“谁知市里这回却认真了起来。”  


副词【光】《三重门》11例,韩仁均作品0例(有1例,是引用他人作品)。  

《三重门》  

1.光专家头衔就有两个。  
2.梁梓君说这种信纸不用写字,光寄一张就会十拿九稳泡定。  
3.林父光家教就请掉五千多元钱,更将雨翔推上绝路。  
4.市南三中旁光明目张胆的电脑房就有五家。  
5.光上课下课就十来万字。  
6.可见思念之情不光是存在于头脑之中还存在于脚上,心有所属脚有所去。  
7.人不能光靠爱活下去。  
8.雨翔笑道:“光你挤出的汗也够我洗个淋浴!你受得了?”  
9.雨翔听了暗笑,道:“他们光身上的衣服都要二三百块钱一件呢。”  
10.钱荣说:“光读书不能称鸿儒……”  
11.光凭这点,它应该在中国文学史中占一席之地!  


韩仁均作品  

1.《儿子韩寒》:“你可别光盯着黑板,考虑什么中心呀选材呀,你得仔细打量一下讲台上的语文老师。”  
(备注:这是引用2000年第8期《少年文艺》载广东兴宁一中林苑宁同学写的《教你作文——有感于应试作文》。)  


【不幸】《三重门》22例。韩仁君作品0例。  

《三重门》  

1.后来不幸收到出版社的退稿信函。  
2.不幸财力有限,搬不远。  
3.不幸坏马吃回头草这类事情和精神恋爱一样,讲究双方面的意愿。  
4.不幸估计不足,差点跳水里,踉跄了一下。  
5.不幸被一个国家先用了。  
6.那才女收到雨翔表哥的文约,又和雨翔表哥共进一顿晚餐,不幸怀春,半夜煮文烹字,终于熬出了成品。  
7.梁梓君硬是加快速度,终于有了临产的感觉,却不幸生下一个怪胎。  
8.梁梓君不幸误以为林雨翔是个晦迹韬光的人,当林雨翔还有才华可掘。  
9.不幸掷艺不精,扔得离目标相去甚远,颇有国家足球队射门的英姿。  
10.不幸老K平日树敌太多,后排两个被他揍过的学生也虎视眈眈着。  
11.不幸“丰富生活”的口号仿佛一条蛔虫,无法独立生存,一定要依附在爱国主义教育上。  
12.不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笑脸变成不稳定结构,肌肉乱跳。  
13.林雨翔握紧拳,刚要张口,终于不幸,大坏气氛的事情发生了,Susan早雨翔一步,说:“有什么事么?没有的话我回家了?”  
14.不幸忙中出错,原来空出一块地方准备插一幅图,事后遗忘。  
15.不幸的是慕名来靠这座山的人也越来越多。  
16.不幸的是雨翔误入歧途。  
17.两节数学课还算是数学老师慈悲为怀,隔壁二班,抽签不幸,碰上一个数学班主任……  
18.雨翔始料未及,不幸考了个鲜红,四十五分。  
19.免得说起来是不幸被动被甩。  
20.不幸的是对钱荣垂涎的女孩子大多都骚。  
21.钱姚斗得正凶时,林雨翔不幸生了在市南三中的第一场病。  
22.林雨翔天生不会嘲讽人,说:“你的英语真的很不错啊。”理想的语言是抑扬顿挫的挖苦,很不幸的,情感抒发不当,这话纯粹变成赞扬。  


【这人】《三重门》26例,韩仁君作品0例。  

《三重门》  

1.林雨翔这人与生具有抗议的功能,什么都想批判。  
2.林父这人爱书如命。  
3.说雨翔这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4.林雨翔觉得罗天诚这人的性格很有研究价值。  
5.林雨翔心里在恣声大笑,想这人装得像真的一样。  
6.林雨翔暗吃一惊,想难怪这人不是大雅不是大俗,原来乃是大笨。  
7.你这人也太自私了。  
8.卡夫卡这人不仅病态,而且白痴。  
9.说牛炯这人文章不好就借什么“东日”“一波”“豪月”来掩饰。  
10.牛炯这人凶悍得很。  
11.你这人脑子是不是抽筋了!  
12.背后骂林雨翔这人自私小气。  
13.林雨翔突然想这人也许正是“鲁迅文学院”里“走出”的可以引以骄傲的校友。  
14.林雨翔拍手说:“好!这人的下场就是这样的!活该!”  
15.这人是学校副校长兼政教处主任。  
16.第二个讲话的是体育组教研组长刘知章,这人不善言谈。  
17.使钱荣这人更显神秘。  
18.不相信林雨翔这人如此多灾多难。  
19.还有一派前卫的文笔,如“这人真是坏得太可以了,弄得我很受伤”。  
20.谭伟栋这人似乎被一号室的感化改造了。  
21.雨翔对这人早已好感全无。  
22.万山这人虽然学识博雅。  
23.雨翔“哇”了一声,说这人写的情书和大学教授写的散文一样。  
24.雨翔深知钱荣这人到结账时定会说没带钱。  
25.而且钱荣这人比美国政府还会赖债。  
26.为了让学生了解Bell这人,无谓把Bell拼了一遍。  



分析与结论  

【没想到】和【谁知】在语义上有交叠。《三重门》和韩仁均对于这两个词语的使用,此长彼消,在一定程度上互为补充,显示出不同的词语偏好。  

副词【光】、【不幸】、【这人】,《三重门》用得很多甚至有点滥。比如有几例“不幸”,改为“怎奈”可能更恰当;有几例“这人”,完全是冗辞。相比之下,韩仁均作品中这三个词语用得极少甚至几乎不用(现有材料未见用例)。这应当是韩仁均与《三重门》作者在常用词表方面的显著差异。  

两点说明。一,韩仁均作品和《三重门》都是叙事文字,所叙述的内容、所反映的生活有相当大的重叠面,语言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二,《三重门》和韩仁均作品都是公开发表的文字,中间都有编辑过手。编辑的影响(如果有的话),主要是减少文本语言的个性而不是相反。我们可以对编辑因素不予考虑。  

从韩仁君作品与《三重门》在常用词表上的不同和偏好,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排除韩仁君代写《三重门》的可能性。  

当然,我们调查的范围绝不仅限于这几个词。之所以列出这几个词语,是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这几个词语比较典型;二,我有其它的用意,这个后面会谈到;三,这几个词语已足以说明问题。在司法鉴定中,排除比认定同一要容易的多。用DNA(区分度很高)进行同一认定,也只是表述为99.99%,但血型(区分度很低)的不同,就可以直接排除嫌疑。  

在对《三重门》和韩仁均的不同用语习惯进行局步的揭示之后,我们用备受争议的韩寒新概念作文做个检验,看看更接近哪一个。  

如前所说,【没想到】、副词【光】、【不幸】、【这人】,这四个词语在《三重门》中频频出现,在韩仁均作品中极少甚至几乎不出现。而经过检索,我们发现,这四个词语在篇幅不长的韩寒“新概念”作文中却出现了三个,具体如下:  

《书店(一)》:“光介绍什么叫‘猪’就用了六七页。”  

《书店(一)》:“光画面质量就让人心寒——齐天大圣非人非猴。”  

《书店(一)》:“也有专门研究称谓的,告诉你女人无论老少,一律‘小姐’,佩服自己怎么没想到,‘小姐’、‘大姐’乱叫。”  

《杯中窥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  

《书店(二)》:“领头签名的人比较不幸。”  

前几天,最早质疑韩寒的麦田在微博中说:“《杯中窥人》和《三重门》是同一作者,并且,不是韩仁均。”我们的调查分析,印证了麦田的感觉。  

那么,《三重门》的作者是不是现在写博客的韩寒?要在语言上进行同一认定,还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不过,经过初步的考查,我觉得,很有可能。这里仅举一例,以逗其绪。  

【杀戮】  

韩寒《我的2011》:“我逐渐觉得,一个好的写作者在杀戮权贵的时候,也应该杀戮群众。”  

关于“杀戮”这一措辞,网上的评论,有说“霸气外露”(《南方人物周刊》),有说“重口味”,总之,不同寻常。  

百度了一下,用“杀戮”表示严厉批判的意思,似乎始于韩寒,也大致仅限于韩寒。  

网络上使用“杀戮”一词人也有一些,比如电子游戏“打怪”,比如微博“拉黑”,都有人用“杀戮”,表示“灭”掉,使其不再在眼前出现。虽然被“杀戮”的对象是虚幻的东西,但是“杀戮”一词仍然是用其词典义项。用“杀戮”表示严厉批判,比起词典义项,则是拐了个不小的弯儿,非常特别。  

《三重门》:“林父一时愤怒,把整个出版界给杀戮了,说:‘现在这种什么世道,出来的书都是害人的!’”  

《杯中窥人》:“李敖尚好,国民党暂时磨不平他,他对他看不顺眼的一一戮杀,对国民党也照戮不误。”  

另有网络校园小说缪歌《多种元素》:“慢慢地读了这些人的书,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李敖。他对自己看不惯的一一杀戮,就连国民党也在所难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这显然是在韩寒《杯中窥人》相应文字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写。  

尽管搜集到的韩仁君的作品大概已占其所发表文字的80%以上,但这毕竟还不是穷尽性的调查。我的例证和结论,欢迎大家核对,质疑。随着材料的增多,我的例证有可能需要修正,甚至结论也需要重写。但是我相信,用这种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是可以对《三重门》以及相关作品的作者身份做出认定的。  


结束语  

方舟子不计成败利钝,对真相近乎偏执地追求,对于学术腐败造假流行的中国社会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方舟子,多少人如芒刺在背,悄悄改回自己的简历。“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韩寒以前曾公开表示对方舟子的支持和赞赏,并开玩笑说,如果方舟子质疑自己,自己就什么都承认。可是,当方舟子的矛头指向自己时,还真的就成了严峻的考验。  

方舟子跟薛涌有过几次交锋,“新语丝”网站“立此存照”栏目有几十篇批评、声讨薛涌的帖子。可是薛涌却在很多问题上声援方舟子,为方舟子呐喊。方舟子的峭直,薛涌的雅量,都让我感佩。  

麦田、方舟子等人质疑韩寒,是合理的,并不是构陷,是在追求真相,而不是要搞臭谁。这一事件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跟韩寒的应对不当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个影响力巨大,享受了名声和利益的公众人物,面对质疑,应当诚恳认真地应对(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然而韩寒却悬赏用钱砸人,尖刻轻薄地嘲笑谩骂,或者用韩寒的话叫“杀戮”。几年前的网络骂战,韩寒一支健笔,曾横扫江湖;然而——  

这人光杀戮,没想到不幸……  

我从《三重门》中找出这十个字,求证真相。这十个字算是韩寒的文字胎记,也是暗示着这场文运劫数的谶语。我愿以此讽劝韩寒,请韩寒三思。  

另外,听说韩寒再次起诉至法院,我颇不以为然,为之踌躇良久。江湖事,江湖了。名满天下,纵横江湖的大侠,今日被人质疑武功,却到县衙大堂击鼓鸣冤,请青天大老爷作主。用韩寒自己的话来说,真的很不“酷”。  

高晓松微博说,韩寒最近也意识到自己的膨胀,有许多反省。那我就再进一言: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12-5-1 00:02
本帖最后由 冯与蓝 于 2012-5-1 00:03 编辑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2-5-1 00:23
不要对苏杰的文章抱太大希望,有人用套用他的方法得出《儿子韩寒》的作者不是韩仁均。
质疑韩寒的技术流手段更多,现在有刑侦人员开始笔迹鉴定了,和质疑韩寒的人一样,很多挺韩寒的人也觉得这是件好事。。。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12-5-1 00:37
井井回 发表于 2012-5-1 00:23
不要对苏杰的文章抱太大希望,有人用套用他的方法得出《儿子韩寒》的作者不是韩仁均。
质疑韩寒的技术流手 ...

关键是,如果刑侦人员证明是韩寒亲手所写,你,你们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么?还是继续找各种方法倒韩呢?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2-5-1 00:51
你这个问题好,我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刑侦人员证明三重门的手稿都是出自韩寒的笔迹,这可以有限地证明这些手稿的确是他写的。但网友质疑韩寒代笔,主要是质疑其作品的内容(不只是《三重门》)是否是韩寒的原创与新概念作文大赛舞弊。
即便刑侦人员证明三重门的手稿是韩寒一个人写的,在逻辑上肯定无法解决韩寒三重门创作时间和新概念舞弊等很多问题。这个逻辑不难理解吧。

如果刑侦人员证明三重门的手稿都不都是出自韩寒一人的笔迹,那么这应该是韩寒代笔的铁证了吧。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你还继续挺韩吗。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12-5-1 01:00
井井回 发表于 2012-5-1 00:51
你这个问题好,我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刑侦人员证明三重门的手稿都是出自韩寒的笔迹,这可以有限地证明这 ...

第一,必须考量刑侦人员的资质(比如具备某类专业技术职称,由不属于任何一方的中立人士担任,且数量不止一名);
第二,必须出示所有被指证非同一人书写的手稿,接受所有人监督;
第三,刑侦人员陈述比对方法以及判断要点。
如果都通过,则可证实三重门手稿不是一个人抄就。但不能绝对证明三重门不是韩寒所写。我想这个逻辑你也不应该不明白吧?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2-5-1 01:11
本帖最后由 井井回 于 2012-5-1 01:11 编辑

你的逻辑我一直明白。
韩寒说这份手稿就是他的创作稿,并且是一个人写的。
自己声明的创作稿还有别人的笔迹,这事情发生在是我身上,我肯定就不硬撑了,为没有自首而忏悔。。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12-5-1 01:26
井井回 发表于 2012-5-1 01:11
你的逻辑我一直明白。
韩寒说这份手稿就是他的创作稿,并且是一个人写的。
自己声明的创作稿还有别人的笔 ...

当年郭小四抄袭事件被法院判决败诉后,走出法院大门对记者说的第一段话就是:“我坚决不认为我是抄袭的,法院的判决与我无关”(大意),因而得到了无数粉丝的喝彩!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2-5-1 01:27
要是先假定这本书是我写的,那我原创手稿也可以有别人书写的部分?这样的话干脆所有的内容都是别人的算了。昏,那我现在假定《战争与和平》是我写的。我觉得这已经不是脸皮的问题了,是脑子的问题。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12-5-1 01:31
井井回 发表于 2012-5-1 01:27
要是先假定这本书是我写的,那我原创手稿也可以有别人书写的部分?这样的话干脆所有的内容都是别人的算了。 ...

激动啥?刑侦人员有结果了?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12-5-1 01:35
这都怪韩寒,他要不撤诉,行政人员可能早有结果了。。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2-5-1 23:13
凌丁 发表于 2012-4-30 22:47
你说得不错,这就是不同的文学观的问题。
从研究的角度看,文学观都是文化建构起来的意识形态,无论是 ...

我感到的悲哀,并不是凌丁老师你说的悲哀。我感到的悲哀,深切地思考一下,可能来源于“人永远是被信息左右的”。这个涉及到我自认为的禅学领域,不歪楼。
通过这个回帖,我也发现韩寒事件彰显了不同时代的人的“代沟”。对“认真你就输了”和“趣味”的理解很明显显示出了我和凌丁老师属于两种切入方式。这可能也涉及到世界观问题,不歪楼……
冯与蓝阿姨的立场其实我很赞同,当一个事物处于质疑声中时,没有足够确凿的证据证明“韩寒做了XX”,那按照逻辑和法律举证的判断方式,韩寒便没有XX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5-1 23:22
亢蒙 发表于 2012-5-1 23:13
我感到的悲哀,并不是凌丁老师你说的悲哀。我感到的悲哀,深切地思考一下,可能来源于“人永远是被信息左 ...


歪楼其实也好,不过不歪楼。

“当一个事物处于质疑声中时,没有足够确凿的证据证明“韩寒做了XX”,那按照逻辑和法律举证的判断方式,韩寒便没有XX”

举例,哥白尼用日心说质疑地心说时,没有“足够确凿的证据”(也就是你们要的铁证)证明“地球中心说是错的”,那“按照逻辑和法律举证的判断方式”(在你认为的判断方式前提下,我认为的逻辑的判断方式可能与此不同),地球中心说便没有错?

你的立场,是这个意思吗?还是我理解有误?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2-5-2 00:00
凌丁 发表于 2012-5-1 23:22
歪楼其实也好,不过不歪楼。

“当一个事物处于质疑声中时,没有足够确凿的证据证明“韩寒做了XX”, ...

理解有误的
如果用大白话说出我的立场,那就是:韩寒成功通过方舟子再次不费吹灰之力卖出了《光明与磊落》……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5-2 00:09
亢蒙 发表于 2012-5-2 00:00
理解有误的
如果用大白话说出我的立场,那就是:韩寒成功通过方舟子再次不费吹灰之力卖出了《光 ...

神立场,真心看不懂了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2-5-2 00:18
凌丁 发表于 2012-5-2 00:09
神立场,真心看不懂了

在了凡的帖子里说了一下,再清楚一点的话,是:
娱乐圈有负面炒作的明星运作方式。

我多么喜欢跳出来,然后幻想方舟子早已和韩寒、路金波等人私下达成一种共识,方舟子拾柴,韩寒点火,路金波煽风。然后剩下的事便是他们偶尔出来一下,然后忙着各自在知名度、书籍销售量上快速前进。
而我们在这里讨论代笔、文学价值和真相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5-2 00:37
亢蒙 发表于 2012-5-2 00:18
在了凡的帖子里说了一下,再清楚一点的话,是:
娱乐圈有负面炒作的明星运作方式。


唔,最开始麦田质疑的时候我这么猜想过,不是认真地猜想,但也相信存在这种可能性。

不过韩寒这事到今天,不会是和方舟子的合谋炒作了,且不说方舟子不可能去和“鲁迅的转世灵童”合谋炒作,单说“公民韩寒”也没必要负面炒作到这个程度。
如是炒作,那应该算是史上最失败炒作之一呢——至少对韩寒来说。
对路金波可未必,阴谋论的话,我还不如相信路金波是倒韩功臣呢。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2-5-2 01:28
凌丁 发表于 2012-5-2 00:37
唔,最开始麦田质疑的时候我这么猜想过,不是认真地猜想,但也相信存在这种可能性。

不过韩寒这事到 ...

您还是没懂我的意思
不解释了,随风去吧
作者: 陈树泳    时间: 2012-5-2 01:37
。。。我也没看懂亢蒙的意思。。算了,估计也解释不清。。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5-4 23:53
转帖一个退休的老南方人方进玉的质疑文章。

七七级  肝炎患者  再读《求医》(之一)(2012-05-02 17:48:04)转载▼标签: 韩寒求医七七级杂谈  
三点说明。

1、我和韩仁均有着很多相似:祖籍上海、七七级中文、曾患肝炎、以码字为生、独子的父亲。所不同者,我早已迁居北京且与文学绝缘,转而与新闻结缘。

2、理解韩先生因病“被退学”的巨大痛苦,理解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但我认为《求医》中闪现出来的是韩仁均的身影。我认为:《求医》是有人根据韩仁均的一篇旧作,改写之后,投到萌芽杂志社去参赛的。

3、我没有铁证,仍然只是分析。一个多月前,这篇文章曾在凯迪网发出。现根据网友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重发。以下【】内的文字,均为《求医》原文。



【笔者寝室如猪窝,奇脏无比】第一个问题:韩父与韩寒相比,究竟谁的宿舍“如猪窝,奇脏无比”?在《求医》另一版本即松江二中的优秀作文选里,“笔者”两个字连同后面的“寝室如猪窝”都被删除了。韩寒或可辩解:形容本校宿舍像猪窝对学校有点不敬,故而删除。但我坚持认为:1978年全国任何一所大学,其宿舍的硬件和卫生条件都无法和1999年的松江二中相比。1978年,华师大的校园内“像猪窝的大学生宿舍”一定有很多,但1999年松江二中的宿舍则很少有“如猪窝”的。



为什么?时代使然。



七七级是1977年12月参加的高考,那时文革刚结束一年,报纸上最热门的词汇是“百废待兴”,布票、粮票、(食用)油票仍在使用,物资极度匮乏,上海亦不例外。另,七七级考生是1978年3月之后入校报到,而1978年夏季,国家又举行七八级入学考试,目的是恢复夏季高考和秋季入学,因此1978年的3月和9月先后有两届大学生涌入设备陈旧、破败不堪的大学校园……可想而知,那时各高校的学生宿舍该是如何的紧张和拥挤。典型例证,可用度娘搜索“人大校舍、1979、二炮”三个词组。这次著名的宿舍争抢事件是在邓小平过问之下,以二炮部队撤出人大校园最终解决的。



七七级的韩仁均除了遭遇宿舍拥挤、卫生状况差,还必然遭遇一个大大的“穷”字。1978年的“穷”是学生穷,家长穷,中国社会一律穷。我是北京下乡知青,78年3月重新上学之前,我曾在内蒙县城中学当过老师且“教龄已满五年”,因此按1977年高考政策可以带薪上学。或问,当年工资多少?答:月薪37元。就这点钱,我还是班里“富豪”。



我的结论:1978年,韩仁均的宿舍“像猪窝”的概率是99%,而1999年韩寒宿舍“像猪窝”的概率仅为1%。谓予不信,请看韩仁均自己提供的书面证言:韩寒进入二中后,我越来越多地被学校喊到松江,以至我不得不乘坐一趟公交车,又转乘另一路车,为的是赶往学校听取老师对韩寒的批评,然后又匆匆赶回金山住家……有一次,我在单位请了假,花了一个下午赶往学校,发现只是韩寒在宿舍一条毛巾没挂好,导致宿舍被扣了分,班主任老师居然为这种五分钱的小事就把我传唤到校,“韩仁均怒火中烧,抓住韩寒一顿暴打”(参阅南方周末《差生韩寒》和韩仁均的《儿子韩寒》)。



哈,我愿意用2000元退休金与李其刚、韩仁均打个赌:韩寒宿舍的硬件设备及卫生清洁度,绝非1978年华师大七七级的“猪窝宿舍”所能相比。虽然我听说华师大校园因为沾了圣约翰大学的光,现在,那校园是极优雅极美丽的。



【上铺更是懒得洗衣服。传闻一条内裤穿两个礼拜,第一个礼拜穿好后第二个礼拜内外翻个身穿。】这段描写,又是韩仁均根据自己经历写出来的,方舟子等人“阐述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再次对比分析。1978年的韩仁均是与天南地北的穷学生一起跨入华师大的,这些学生中必然有每月、每季度都无法回家的同学。因此我断定韩仁均宿舍内必有一位来自比“亭林镇”更偏僻的农村考生,是2个礼拜(在冬季甚或是两个月)才洗一次内裤的。



再看韩寒。少年韩寒是与一群家庭生活环境相对优越的独生子女同窗读书的。我不知道二中的“小皇帝们”究竟是每周还是每两周回家一次,但我断定:只要周末回家,韩寒的绝大多数男同学都会把脏衣服带回家让爸爸妈妈用洗衣机帮忙“代洗”。就算孩子不想换内裤,独生子女家长也会逼着自家儿子把内裤换掉……我的结论是:韩寒的宿舍里不会发生“内裤事件”。因为生活本身的逻辑更加不容违背。



我的证据不止于此,“传闻”两个字也帮了大忙。请问:韩寒父子相隔二十一年先后“住校”读书,谁的宿舍会出现“内裤传闻”?我认为,只有七七级大学生的宿舍才会有特定年代的那份矜持和隔膜。证据:七七级考生的年龄差别极大,最大的30周岁且可能早已结婚生子,而年龄最小者或许只有16岁。譬如当年的我是29岁的“大”学生,一则学习忙,二则与16、17岁的小同学有代沟,因此入学后很少与“小同学”亲密来往。简言之,代沟以及彼此的隔膜、矜持,都会导致韩仁均的寝室里“传闻”飘荡。



韩寒的宿舍,则100%很难发生“内裤传闻”。理由:韩寒住校的时候,其同学全部是同龄、青春期、叛逆男孩。高一男生下课后必然因为打闹玩耍相互间知根知底,哪里还会容忍遮遮掩掩的“传闻”在宿舍里游荡?倘若韩寒上铺同学敢穿了一条散发出酸臭味道的内裤在宿舍里四处晃荡,甚至传染韩寒染上疥疮,桀骜不驯的韩寒及其室友早就开始嘲笑、谩骂甚至扑上去把那同学的内裤扯下来,扔到窗外去了。



我的分析牵强吗?当然不。现有韩寒同宿舍的金丹华提交的书面证言:“……那时候天气渐冷,韩寒特爱钻在我的被窝里享受37° X 2 = 74°的幸福”,直到过了十二点,韩寒才“如一只银貂般从被中轻盈滑落,打着哈欠回到自己床上睡觉,拉也拉不住”,根据金的描述,钻入一个被窝说话的韩寒会把自己与女友交往的许多细节都和盘托出,坦白向金丹华交待。(摘自金丹华《为了无言的期待》)。



有个事实需要补记在此:金丹华2000年公开发表的这篇文章还证明:甫一开学,韩寒就拉着金丹华“比武”。下象棋,韩寒胜;但是比书法、比作文,韩寒全都输给了金丹华。金丹华的《期待》一文充满青春气息,绝对出自有才华的高中学生之手,倘若拿了《期待》与《求医》放在一起对比阅读,绝对是高下立判,真假立辨。行文及此,我必须朝萌芽社的七七级同学李其刚“呸”一声:生涩文章《求医》怎么能获得众多评委的击节赞叹呢?



【第二天去学校医务室,盖我体弱多病,校医已经熟识我,便一手搭在我的肩上问此番为何而来。我说疥疮,她手一抖,忙从我肩上抽回去,说学校条件有限,无法确诊,最好去大医院】这段描写,必须与《求医》开篇的八个字联系起来,才能读出味道。那八个字是【读书在外,身心疲惫】。嚓,“读书在外,身心疲惫;体弱多病、熟识校医”跳跃一下,联在一起,寥寥十几个字的白描已让我断定:该文作者真活脱脱北京土话形容的“病秧子”。



病秧子——像谁呢?



网络之上已经炒了一万遍了:韩仁均的健康背景是考入华师大后即查出肝功能不正常,治疗半年未见好转、被迫退学。而韩寒的健康背景是包揽过学校男子组多项竞赛的冠军,因体育特长进入松江二中。另,韩寒读到高一才开始住校,那时候,韩寒刚刚摆脱父母严格管束,其心态应该像自由翱翔的小鸟,何况他还有自述:白天我会仔细侦查好地形、半夜才能顺着排水管爬到楼上溜进女生宿舍,最关键的还要有女生为你开门、开窗……那该是多刺激、多兴奋的嬉戏。因此我才坚持认为,“身心疲惫”、“体弱多病”的《求医》执笔者99%是韩仁均,绝不是正读高一的少年韩寒。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品是作者的影子。文如其人,此之谓也。



喂,准备提出“韩寒在进行文学创作”、“小说允许虚构”的网友请暂缓插话,因为韩仁均出示了那张著名的急诊单,以证明这是韩寒当年根据其亲身经历写成的“记事文”。我亦独子之父,但我曾在2012春节后向我遇到的每一位年龄相仿的家长询问:倘若十三年前,你带着读中学的宝贝孩子去医院看过一次皮科急诊,你会把那张皮科的急诊单妥善保存十三年而始终不丢不弃吗?家长们一律瞪着眼睛惊讶问:“保存那玩意儿干什么?”列位看官,生活本身的逻辑是不是比《求医》的文本逻辑更加难以突破?



根据韩仁均的描述,韩家1999年的住房面积大约50平米。但从1999年迄今,韩仁均搬家至少在一次以上。望子成龙的韩父在搬家时舍不得丢弃儿子20余万字的《三重门》手稿(手稿真假,暂不评论),那是符合生活本来逻辑的,可是,当质疑大潮凶猛扑向韩家的时候,2月3日凌晨1时47分,韩仁均在新浪微博贴出了那张著名的急诊单,这就很有点奇怪了。



韩父在当天微博中强调:其一,《求医》是韩寒根据自己的经历再夸张描写的文艺作品,《小说选刊》曾把它选在短篇小说栏目里;其二,“看见有人苦苦考证,非要找出哪家医院查出韩寒是否得过疥疮什么的,现在就把当年的就诊记录贴上来吧”;其三“就是韩寒没去过哪家医院,也可以随意发挥虚构”。



问题立刻来了。这里的“其二”与“其三”明显是在打架。韩仁均既然要强调《求医》是文艺作品、是可以随意发挥虚构的小说,那你干嘛还要半夜一点钟急赤白脸地晒急诊单?点击这条微博的评论页面可以发现,跟帖第一页大约有5、6位网友好心建议韩叔叔“早点睡觉”,但韩仁均全无睡意,他在凌晨3点14分再次发言说:“金山以前是县,1997年和石化联合建政撤县建区……金山县中心医院什么时候改名称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好多单位一些原先印好没用完的印刷品延用了好长时间。不说了,累了,洗洗睡去。2月3日03:14”



哈,七七级优秀作家韩仁均真的糊涂了,他是要证明《求医》是一篇中学生的“记事作文”呢?还是想证明这是“虚构小说”?二选一,请把答案告诉大家好么?韩仁均匆忙间亮出急诊单,纯属弄巧成拙,但我认为:早就准备妥当(或者是保存妥当)这份急诊单,其目的,本来是为了让《求医》合乎新概念大赛“真体验”的比赛规则。谓予不信,请看新概念作文大赛之竞赛规则。“求新”之外,萌芽在杂志社当初也是高举着“求真”的旗帜的。



【大医院固然大,但挂号处的窗口却皆如鼠洞,勉强可以伸进去一只手。交完挂号费后,久久等待,里面竟无动静。探身看个仔细,冷不防伸出一只白掌,全身奇痒已被吓去一半。填完单子,塞给那白掌,缩回去后,里面又没了动静,大半天才飞出几枚硬币找于我】。为了这段描写,网友们曾经各执一词,争论得你死我活。谜底,现在终于揭开:这段描述既不是1999年韩寒就诊的金山区医院,也不是1978年韩仁均就诊过的上海普通大医院。新浪微博“旧时词牌”网友给出了一条辨识路径,让我豁然开朗(参阅新浪“旧时词牌”3月7日的微博。另,关于这一点还需参见本文结尾的注释)标签::“《求医》去的大医院早就搬离了,原来叫上海传染病总院,位于芷江路上,现在叫上海市中医院。这类传染病医院的付费窗口才会有戴着白手套的收钱的‘白掌’”。



——哈,原来如此啊。



1978年的上海传染病医院,当然会是鼠洞般的挂号窗口,里面坐着负责挂号的上海女护士,当然会小心翼翼地戴着白线织成的手套收钱、找钱……于是便有了伸出白掌,扔给《求医》的作者几个钢镚儿,甚至把俯身准备一探究竟的韩仁均吓了一大跳。



注意,我在上文说了,1978年我每月收入37元,即使是文革前毕业的老大学生,如果在北京,当年工资每月也不过54元……讲述这些三十多年前的真实史料今天的年轻人听起来会不会恍如隔世?但如果你知道:《求医》的那段莫名其妙的描写正是韩仁均在上海传染病总院就诊的“所见所闻”,你会不会也有茅塞顿开的爽快?一言以蔽之,只有在传染病医院就诊,你才会遇到与普通医院完全不同的“景象”。



【揣着病历卡去找皮肤科,不料一路走去全是会议室,从第一会议室到第N会议室。开会时饮茶过多,不免上厕,所以会议室旁边都是厕所】“挂号窗口如鼠洞”,已经有了“生活原型”,但网友读到此处仍会有困惑。网友“前院篱笆墙”就曾写了长微博痛骂:“就算北京的301、协和、上海的华东医院等超大规模的医院,门诊大厅会有几个甚至第N会议室?普通三甲医院门诊大楼根本不设不相干的会议室,医生休息室暨会议室。住院部一般每层会设置医生办公室兼小会议室,医院绝对不会设置多功能的会议室、报告厅之类的,更不会以N排列……”。



呵呵,我不仅与韩仁均同为七七级,文革之前,我又恰好在北京患过急性肝炎。北京的第一、第二传染病医院,理应和上海传染病总院有些相似,因此,我给出的阅读路径是:请把《求医》中的N个会议室“置换成”传染病医院的隔离消毒室,读者诸君,各位或许再次恍然大悟?



1960年代的北京第一、第二传染病医院,大致就是这模样,一楼门诊大楼以及住院部的一楼,都有一间挨一间的消毒隔离室……我住院一个月病愈(各项指标正常)离开传染病医院的时候,我的父母到医院接我并为我带来干净衣服,我则必须按照医院规定,在隔离消毒室脱掉“住院服”,把那些可能带有病菌、病毒的病号服留在传染病院,然后在医院专用紫外线灯的照射之下洗澡,然后穿上我父母带来的干净衣服,兴高采烈出院……



还有厕所,所有的传染病医院或者三甲医院的传染病专科都是这样的安排:男女病患,有男女病人的专用厕所,医生则有专用的“干净”厕所,医用厕所的门口都会用醒目的字体标注:“医生专用,病人禁止使用”。只这么简单一算,已经有4间厕所了……



咦?为什么《求医》作者非要将这一间间的隔离消毒室改为会议室?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如果你非要让我推测,我只能说:可能是韩仁均当年因萌芽杂志社征稿迫在眉睫(1999年元旦至2月28日截止),因此他拿出这篇旧作交给儿子,任其修改,又或者就是韩仁均亲自操刀改写也说不准?总之,把传染病医院的消毒隔离室改成“不着边际”的会议室,云山雾罩,东来西扯才容易蒙混过关,是吧?



行文至此,我还必须插入一句:一切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的。韩粉们无数次列举的著名小说《西游记》同样源于生活:第一步,源于玄奘的西行取经,第二步,源自于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世代相传。关于这个问题,支持韩寒的网友不必向我提问,我请李其刚、韩仁均等华师大七七级中文系的同学,代为回答。(未完待续)



【注】韩仁均看病的医院,也有网友说是位于上海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的上海传染病医院。该院主要收治各型法定传染病。因我迁居北京多年,上海传染病院究竟是原来位于芷江路还是漕廊公路,恐怕要请现居上海的网友调查核实。另,百度资料显示,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创建于1914年,现系上海市卫生局直属的市级专科医院和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临床基地。但就像北京有第一、第二传染病医院之外,其他市级三甲医院有的也会设置传染专科,总之我相信:《求医》的描写,必然脱胎于该文第一作者七十年代末前往传染病院或三甲医院传染专科的就诊经历。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5-4 23:59
七七级  肝炎患者  再读《求医》(续)(2012-05-02 20:11:10)转载▼标签: 质疑韩寒求医杂谈  
【无奈我刚才一身的痒现在正在休息,我一时指不出痒在何处】网友“前院篱笆墙”早就说过:既然该文开篇便认定上铺是疥疮、作者已知自己被传染、且皮肤又被抓破流血,那么《求医》后半段中找不到“痒”在哪里就是纯粹的胡扯。网友据此推断:这很可能是韩寒1999年改写其父老旧文章时,一时粗心,改得相互矛盾了。



我很赞成“前院篱笆墙”的分析并补充两点:其一,作为一生码字的人,我认为《求医》不像是由一位作家一气呵成完成的;其二,《求医》下半段中韩仁均留下的写作痕迹,俯拾皆是,先看这一段:



【我见过两种医生:一种满腹经纶……还有一种医生惜字如金,偌大一张(病历)卡上就写一个“痒”。我今日所遇的女医生有别于前两种……这位女医生不甘示弱,凑几个字后实在写不出,又怕她的尴尬被我看穿,只好和我聊天】由这段描写可知,至1999年《求医》被投送萌芽社参赛,该文作者至少见过大医院的三类医生,且作者还将自己见过的多位医生归纳做了对比描写……2012年春节之后,地球人都知道,韩叔叔因肝功指标不正常(凯迪网友指出这是迁延性肝炎的典型症状),进入华师大后“每隔一些时间查一次,一直没有全部正常……1978年12月份,做了最后一次检查,同时抽了三份血样,分送华山医院等三家医院检验,三份结果完全不同,一份正常,二份不正常”。



我虽然非常同情韩仁均被迫退学的痛苦,但“病秧子”在《儿子韩寒》中的这些“交待”又坐实了韩先生曾经在1978年12月的一个月内,就至少去过三家以上的大医院,接触过三大类男女医生,至少要请三位医生开具化验单……也因此,韩叔叔十之八九会抱着哀怨心态对医生做些细致观察,给点贬损描述?



接下来【(女医生)又怕她的尴尬被我看穿】则是【挂号窗口如鼠洞】之后的第二个“大把柄”,它证明《求医》作者绝对不是正在读高一的韩寒而只能是韩仁均。



道理很简单:1999年1月的韩寒不过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如果这篇作文真是韩寒亲笔撰写的、是韩寒的求医经历和就诊感受,那么请问:大学毕业的女医生何至于写个病历速度稍慢了点,就会暗自惭愧、暗自尴尬,甚至还要害怕内心的那份尴尬——被少年韩寒“看穿”?



《求医》作者此处的独特视角和心理分析是居高临下的,如果站在反向视角——也即女医生的角度去体会——你会不会再次恍然大悟:那位年轻女医生面对不是16周岁的中学生,而是一位带着淡淡傲气、21岁多一点的、骄傲的华师大七七级大学生?



惟其如此,在病历卡上“凑不出几个字”的女医生才会害怕“被人看穿”?又或者,女医生面前摆着的病历卡上,患者住址一栏内写的不是我们大家今天看到的急诊单上的“(亭林镇)南圩109/502”的韩家住址,而是“华东师大”几个赫赫然的大字……,惟其如此,才会让那女医生有点仰慕,有点尴尬,有点害怕被骄傲的七七级大学生韩仁均——瞧科(看穿的意思)?



【她稍过片刻又运笔如飞……好不容易凑齐一页……怎奈我读书多年,自命博识,竟一个字都不懂。我曾见过一个刚从大学出来的实习医生,刚当医生的小姑娘要面子,写的字横平竖直,笔笔遒劲,不慎写错还用橡皮沾口水擦】瞧瞧瞧,看看看……韩仁均的身影总要顽强地在《求医》之中闪来闪去。“读书多年,自命博识”八个字,与《求医》开篇的八个字“读书在外,身心疲惫”,可算是另一种最佳的前后呼应,它也再次锁定:自命博识的作者,绝非高中一年级的小破孩韩寒而只能是华师大七七级的韩仁均。



呵呵,今年春节前后,很多网友曾在网上激烈争论上海人在说“小姑娘”的时候,读者该怎样去理解那个“小”字,但我第一次读这段话的时候,就读出了七七级大学生特有的淡淡傲气。对了,南方报系的各位年轻同仁,不管你是已经离开南方报社还是仍在报社工作,请把你们的目光暂时从“小姑娘”身上移开去,请关注“小姑娘”前面那一句“怎奈我读书多年,自命博识”八个字,以及(小姑娘)后面的“要面子”三字。我认为,“小姑娘”身前身后的那些字句,才是弄清《求医》作者年龄的关键路径。



我断言,这段文字绝不是韩寒的视角在《求医》中“闪回”,而是韩寒他爹、1978年的天之骄子、华师大七七级新生韩仁均的视角在不停闪回。“闪回”一词,系借用北大孔庆东教授用语。



可以再追问一句:什么年龄段的病人,什么特殊经历的病人,才会对坐在自己面前的女医生是不是“刚刚”从大学毕业念兹在兹、耿耿于怀?



说得再直白些:情窦初开、初二已经“失身”或者上了高一正在迷恋年轻女教师的小男生韩寒,可以去关注并描写女医生的脸部、颈部、胸部……但韩寒绝对不会“像个少年精神病人”那样去惦记女医生究竟是什么时候从大学毕的业。



可是,1978年秋冬季的韩仁均先生,恰好迫切(!)需要凭借正常的化验报告单和女医生的“病愈诊断”才能继续求学、才能顺利毕业,因此,我想和南方周末的评论员李铁、周末驻京记者陈鸣打个赌:与韩寒相比,只有韩仁均才会有那种独特的视角和略带嫉妒的心情“这位女医生——刚刚毕业了”。我下的赌注,仍是2000元。



对了,幸亏《求医》的作者没在这里使用“工农兵大学生”几个字,七七级刚刚入学时,工农兵学员的最后一批尚未离校,而七七级学生最瞧不起的或许就是未经严格考试即跨入大学校园的工农兵学员了,又或者,通过上文【(女医生)只好和我聊天】,当年的韩仁均已经知道坐在对面的女医生就是毕业不久的工农兵学员,也因此,尽管韩仁均对自己的旧作做了大幅改写,但《求医》中仍然流露出抹不去、删不完的淡淡傲气(注:工农兵学员中的老三届学生以及顽强自学者,仍有许多人亦成为栋梁之才)。



【谁知今天的情况更严重,出去几秒进来她连人都不认识了!她看我半天终于认得我了,激动得像母子团聚】我不知道,这里“母子团聚”的比喻,是不是为了强调《求医》的作者像个小孩子——可惜,这个画蛇添足的比喻再次贻笑大方。因为这比喻很不贴切,说轻了,它是败笔;说重了,它是欲盖弥彰。任何智商在80以上的读书人都能看懂这一比喻的逻辑背景:女医生忘了站在面前的患者刚才已经请她诊治过了,患者出门又返回,女医生辨识片刻才发现自己错了,那么请问:认出了“韩寒”的女医生应该是略有愧疚呢,还是应该喜形于色、满脸都是“母子重逢”的兴奋和激动?



对这一重大败笔,我只能推测说:它可能是有人为了让《求医》看上去更像是出自青少年之手、更像一篇中学生的作文而强行“嫁接”上去的。惟其如此,2012年质疑大潮袭来时,韩家父子从来没有拿“母子团聚”来作挡箭牌。或许韩家父子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一比喻有太多的斧凿痕迹,因此韩叔叔急切中只是深更半夜暴晒急诊单,却从来不曾拿了“母子团聚”的经典比喻去反击质疑者。



最后,我还想集中说几个小问题:【1】女医生用“橡皮擦”,哈,典型的时代特色,1978年时,圆珠笔在中国还不流行。【2】大医院治疗疥疮的药需外购,再次不合生活逻辑。【3】医生问诊完毕,“就在病历卡背面写”,这与韩仁均展示的急诊卡不同。【4】作为祖籍上海的老记者,我还要提醒网友注意,不要再对“韩寒”为什么会被读作“园寒”去争论了,事实是:“韩仁均”三字在上海普通话里虽与“害人精”的读法有不同,但真的很相似。【5】七七级、七八级大学生流行读伤痕文学,读俄国文学,1999年,韩寒那一代孩子基本不学俄语不看俄国文学。尽管中学语文课本仍然选入了屠格涅夫的作品,但熟读并两次引用俄国文学作品的那个人,仍然较像韩仁均,不太像韩寒。



我的读后感,到此结束。很抱歉,还是“文本分析”,还是我个人的分析,没有铁证,韩家父子更不会看了我的这些粗浅分析就站出来承认“代写”,何况北大孔庆东教授还有新颖的辩护词:韩寒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只属于韩寒”的叙事者的穿越视角,故韩寒可以时而用六十年代人的眼光,时而以八十年代人的视角,用不断变幻的视角来创作并由此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韩寒文体”……



我与孔先生的政治观点不同,我和他的文学观点也不同。我认为《求医》背后的作者并非“只有一个‘叙事者韩寒’”。我认为,韩寒参加新概念大赛的金光闪闪的敲门砖——《求医》,是韩仁均为主、韩寒为辅、由两位“叙事者”联手打造的。惟其如此,《求医》一文才能“定向闪回”,即每一次伪托的“韩寒闪回”,都恰好精准地闪回到韩仁均1978年在上海各医院(含传染病医院)的求诊经历、就诊心态。



我坚信:这种罕见“闪回“的谜底,就在于《求医》的“毛坯”原本是韩叔叔一篇未能发表的旧作。



拿了凯迪的旧作在新浪重发,我希望有年轻记者(特别是南方周末的记者)能循着众多网友对《求医》的质疑,再做一次深入采访。譬如把《求医》拿给1978年曾在上海传染病医院工作的老大夫们去读一下,听听他们读后感。譬如把我的这篇质疑文章拿给松江二中熟悉韩寒的老师、同学们看看,请他们说说我的分析是不是纯属构陷?当然,年轻的周末记者也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写作道路——你们在初三、高一的时候,会故意地装作用你父亲的视角去“观察”、“揣摩”那位女医生是不是刚刚从大学毕业?你不累,你有病?!



对那张闻名中国的“急诊单”,我也想多说几句:韩仁均保存儿子《三重门》的手稿达十三年,这个可以有;韩仁均保存韩寒博览群书的家信及其信封,这个也可以有;韩仁均保留儿子交了白卷的化学试卷,这个还可以有;但1999年1月11日的那张著名的急诊单,为什么也会“留在”韩家、留在韩叔叔的手里呢?其一,这份急诊单为何没有被作为中学生请病假的凭证、交给松江二中的某位老师(或许另有假条)?其二,急诊单没有加盖医院公章,其证据效力是否该打折扣?其三,这玩意被韩叔叔精心保留十几年并在今年春节前后的凌晨一点对外公布的全部目的,就是要证明《求医》是韩寒根据其亲身经历写成的中学生记事文么?



说白了,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同为七七级的韩仁均先生干嘛要把这破玩意拿出来丢人现眼?他究竟是要证明《求医》是高中生的优秀作文呢,还是要证明这是天才少年创作出来的优秀的虚构小说?



对这一问题,韩仁均的回答是前者,他在《儿子韩寒》中说:【这种挺随意的、毫不做作的、完全生活化的文章,相对现在通常的应试作文来说,本身就很“新”】看,韩叔叔认为《求医》是完全生活化的——这里的生活,当然是韩寒的生活,绝不是韩叔叔的生活。



但儿子韩寒却在《我的父亲韩仁均》中反驳说,【我只想说,这就是一个好作家的底子。我的作品里的“我”如果一直是(以)一个初中生形象出现,那岂不是和我喜欢的作家钱钟书梁实秋相去甚远?只要文学作品里的“我”不符合我的实际身份,我就是在造假,就是有人代笔?真是可悲,这么说的人恐怕从来没有体会到文学的乐趣。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文学的快乐就是可以把自己藏起来。不过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还要对人解释这些,的确更可悲】看,儿子韩寒坚持认为:他就是要在《求医》里故作老成、把自己的小说写的和初中生的作文相去甚远,以证明他就是天才作家。



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入难,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基本规律,也是每个单个的人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学会写作的基本规律。任何人都不能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参加1500米赛跑,任何人也不可能在写不好白话作文的时候,写出如此老气横秋的《求医》。现在的韩寒整整30岁了,可在《就要做个臭公知》的博客结尾,这位“有异常文字洁癖”的作家又用错了一个词,韩寒写道:【看到  @慕容雪村微博半夜谈到公共知识分子,有感写一篇,以后博客和长微博的首个留言者都赠送特制签名圆角版的《光明与磊落》,作为福利】什么算是“福利”?赠送给先留言的粉丝一本《三重门》手稿能不能算“福利”?我担心,韩寒写完这句附言,父亲韩仁均恰好没在儿子身边帮韩寒把把关、润润色吧?

                                          

春节后,韩寒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还有名言:如果我被方舟子泼粪、抹黑,不能自证清白,那么全国的作家和记者都将无法证明自己的作品是自己所写……呵呵,没学过逻辑的韩寒似乎忘记了,他的另一句更轰动的名言是【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我相信,除了上海作协的赵长天、李其刚等少数人,被韩寒称作“屁”的作家是无需自证清白的……2012以及未来很多年,中国文坛、杂文时评界需要自证写作能力的,只有韩寒一人。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2-5-5 00:15
asui1003 发表于 2012-4-28 07:46
你看了那个石毓智的博客吗?我昨晚花时间看了点,他的博文大多是对韩寒的主观指控,很少真正用他的“语言 ...


来看看倍魄用语言指纹法做的分析。图片打不开,请点击倍魄博客观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ece6da0100yl96.html

“韩寒”小说的语言指纹分析 (2012-05-04 17:10:28)转载▼标签: 韩寒指纹像少年啦飞驰苏杰三重门杂谈 分类: 时事点击  
□倍 魄

  在挺韩和倒韩的对抗中,双方都使用了语言指纹分析。倒韩的石毓智博士的结论是韩寒有代笔,而挺韩的复旦大学孤苏杰博士的结论竟然是“韩寒就是《三重门》的作者”。苏杰博士的逻辑冒进,我已经著文批评过,其他网友也多有批评讨论。但语言指纹技术在汉语中锁定文章作者身份,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现在看来基本没有深入的研究。苏杰博士的方法漏洞很大,石博士的研究数据指标又没有披露细节。好在,语言指纹的原理简单易懂,我们缺少的只是经验和方法,所以,我才不惴浅陋,着手汉语语言指纹的初步研究。具体工作非常琐碎,我先说一下我的初步综合结论:
  ⑴ 《三重门》不是一人所写,韩寒参与了改写;
  ⑵ 《像少年啦飞驰》可能是韩寒独立完成的小说,小说由童年和成年拼凑在一起,更符合韩寒成名后的现实和奔波。(PS,小说中间描写了“我和老枪”给出版商代笔的生涯,老枪就是代笔枪手)
  ⑶ 从《长安乱》开始,韩寒的小说语言特征相对一致,但与《三重门》和《像少年啦飞驰》区别明显,所以,韩寒从《长安乱》开始的代笔者可能只有一人。
  ⑷ 路金波(李寻欢)不可能是韩寒的代笔者。韩仁均的文章还没有整理出电子版,尚不知能否排除代笔可能。
  ⑸ 韩寒的代笔者未必是知名作者。枪手是一个行业,有它的规则。韩寒悬赏2000万又食言,因为枪手一辈子也不可能挣到那么多,200万都足以让枪手成为行业的叛徒。

――――――――――――――――――――――――――――

  还是先说说苏杰博士方法的漏洞。
  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作者的两部长篇小说,由于内容不同,叙事角度和方式不同,可能导致对词语的使用选择不同,使用频率也不同。在全知视角的小说中,会更多出现“不幸”“没想到”这样的词汇,因为写作者会随时出来表明对叙述对象的态度。而在“客观写作”中,夸张和评价性的词汇就是大大减少。
  所以,苏杰博士用“没想到”、“谁知”、“光”、“不幸”、“这人”这五个词来证明韩仁均不是《三重门》作者,方法上存在漏洞,并且,选词也太少,不能有力支撑结论。如果我们相信苏杰博士方法的可靠性,那么,不仅可以立即宣布“韩寒”小说不可能是一个人所写(请参看我的图表数据),而且,很多作家都不免被判定代笔。



  研究实践表明,证明代笔存在并不那么轻易,锁定代笔者就更加困难。
  澄清三个认识错误:
  ⑴ 否定苏杰的方法,并不表示语言指纹法不可用,更不表示韩寒没有代笔,只是说,证明代笔或者区别两部小说的不同作者,需要更严谨的方法。
  ⑵ 再次强调,即使证明了韩仁均或者路金波不是“韩寒”小说的作者,也并不意味着证明了韩寒就是署名“韩寒”的小说作者。
  ⑶ 语言指纹是研究代笔问题的方法之一,其他研究方法同样重要,同样值得努力。
   
  现在介绍一下我的概念和方法。
  一、“通用指纹”和“个性指纹”的概念:
  汉语有很多同义词、近义词和多义词。有些同义词不仅彼此可以在任何语境下互换使用,而且,本身没有任何歧义和多义,不同的作者究竟使用哪个词较多,完全是出于个人习惯。
  比如,“居然”和“竟然”,在所有找到的李寻欢的小说和文章中,使用“竟然”103次,使用“居然”0次。方方在《风景》和《桃花灿烂》中,使用“居然”11次,使用“竟然”0次。阿来在《尘埃落定》中,使用“居然”9次,使用“竟然”17次。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没有使用这两个词。在对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小说的统计发现,一个作者使用“居然”和“竟然”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居然”和“竟然”作为一对同义词,就有了类似血型的作用,可以区分不同的作者类型。
  因此,我和李寻欢都属于“竟型指纹”;方方属于“居型指纹”;阿来属于“竟居型指纹”;刘震云属于“无竟居指纹”。
  除了居然和竟然,看到和看见,听到和听见,忽然和突然,经常和常常,不仅和不光……等等,都是比较好的用以区别不同作者的特征指纹,它们的好处就是大量使用并且没有歧义,并且容易检索。(但“不光”这个词在检索时,容易把“不光彩”的前两个字,误认作“不光”,需要注意)。
  上述能够区别不同作者的同义词对,我称之为“通用指纹”。具备“完全同义”、“无歧义”“均被大量使用”三个特点的同义词对,就可以成为好的通用指纹指标。通用指纹的优点是使用“词对”的相对比例来区别不同的作者,这个相对比例是通过文本内部的自身比较,题材和写作方法对词对的影是相同的,因而不会改变它们的出现比例。可见,通用指纹方法,比苏杰博士的方法要科学得多。
  因为是从零开始研究,可能有非常好的通用指纹指标没有被我发现,比如,在形容词中,可能也有适合作通用指纹指标的词对。
  单独的通用指纹可以有效区别不同类型的作者,但要锁定同一个作者,就需要尽可能多的不同指纹指标来缩小范围。就像在电视剧《血疑》中,AB型血比较少见,RH阴性AB型血就非常罕见了。多个不同的通用语言指纹指标相组合,就有可能锁定某一个写作者。
  而“个性指纹”则是通过研究某篇或者多篇同一作者的文本,总结和发现言语使用习惯的个性,通过多个如此的个性特点,来界定写作者的个性语言特征组合。总结个性指纹,首先要确认此作品是一人所写,多个作者合写,或者经过不同人编辑修改的文本,会呈现更多的语言丰度,并使个性特点被掩盖。
  我之所以断定《三重门》有多人参与写作和修改,就是因为在总结它的语言通用指纹时,发现它对同义词几乎没有极端偏好,而很多作者是会在某个指标上显示极端偏好,并且,《像少年啦飞驰》就明显有极端偏好。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试图锁定韩寒的个性语言指纹,研究《像少年啦飞驰》应当更靠谱。它的语言偏好明显,比如大量使用“××××的时候”、 “××××的是”这样的句式,喜欢使用“些什么”和诸如“埋掉”“坏掉”“逃掉” “××掉”这样的写法,等等。
  到目前为止,我的研究基本限于通用指纹,个性指纹还没有来得及深入。我只粗略统计了“的时候”在不同“韩寒”小说中的出现次数。请注意,在研究个性指纹时,一定要注意用“万字平均”的概念,也就是说,要用每10000字出现的平均次数来进行定量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项研究的科学性,一定是建立在可重复可检验的基础上。所以,在进行研究论证前,一定要先证明工具的有效性。
  我对“通用指纹”的科学性的论证尽管数据完备上还可以改进补充,但它的逻辑思路是清晰的。
  ⑴ 通用指纹多样性存在的证明:
  选择了茅盾文学奖的部分长篇小说和王蒙、方方、叶兆言、王朔和李寻欢的文字作为标本,具体是:
  01《平凡的世界》路遥
  02《白鹿原》陈忠实
  03《尘埃落定》 阿来
  04《长恨歌》 王安忆
  05《秦腔》 贾平凹
  06《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07王蒙《球星奇遇记》《蝴蝶》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郑重的故事》《狂欢的季节》
       《青春万岁》
  08方方《风景》《桃花灿烂》
  09叶兆言《花影》《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我们的心多么顽固》
  10王朔文集 纯情卷
  11王朔文集 挚情卷
  12李寻欢《边缘游戏》《迷失在网路与现实之间的爱情》《粉墨谢场》


  ⑵ 通用指纹稳定性的证明:
  对王蒙、海岩、郭敬明和张悦然的小说,按写作或出版时间顺序进行统计对比,通过数据观察,我们发现,通用指纹有值得信任的稳定性,这种情况下,稳定是常态,并显示单态的偏好。极少的“突变”原因不明,可能是在某些特殊条件或者环境下被“污染”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突变,一般只发生一次,然后,就回归正常,说明不是风格的改变。另外的情况就是“偏好不明显”,这种情况下,变动是常态。




  
  总之,通过观察对比实验,通用语言指纹具有多态性和稳定的。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韩寒”小说进行语言指纹分析。


  还有很多指标可以统计和分析研究。对我已有的数据,请注意“经常”和“常常”以及“不仅”和“不光”以《长安乱》之处,开始发生的偏好反转。这个反转是同时发生的,并且,反转之后保持了稳定,这是“代笔”的明显特征。如果加强和增加对其他词对的统计和研究,可能会出现更为清晰的图景。
  
  最后,说说研究可以深入的方向。首先是继续发现好的通用指纹指标,其次是重点研究《像少年啦飞驰》和《长安乱》的个性指纹。第三,是研究韩仁均的语言指纹,与“韩寒小说”的指纹进行比照。
  如果韩仁均也不能被锁定为代笔者,那么,代笔者可能是一个不知名的职业枪手,他对“居然”“竟然”这样的比较浅表的特征可以很职业地意识到感觉到,但毕竟,不可能凭直觉就做到面面俱到。再职业的枪手,也一定还是会在文本中留下属于他自己的指纹的。
  
                          2012/5/4


作者: 李头    时间: 2012-5-5 20:19
看了一堆证据确实开始怀疑了。。。

那个分析《看病》的文章,大部分挺附和逻辑的倒也。。。不过很多地方貌似是把作者的“幽默”当成质疑点了。。比如作者可能为了讽刺写了一堆会议室旁边都是厕所,或者“母子相认”之类的,,让我觉得写这个分析的文章的人……有点死板啊……
作者: 小智    时间: 2012-5-7 13:56
这楼居然可以讨论的如此火爆。
我的观点还是倾向于他不是代笔。我提不出很科学的理论和推断来证明我自己的观点,要证明一篇文章是自己写的确实很有难度,这种既定的过去的事实所留下的证据并不一定指向作家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我们在法院举证,证据也不一定指向于事实。从用语习惯来分析文本或许只是一个旁支推敲的办法,因为:1.作者在不同时期的用语可能发生改变;2.作者可能由于学习、借鉴、模仿他人写作而使自己的作品与其他作品在用词上有所雷同;3.作者与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用语环境的一致可能造成两人之间用语方式的相似。而更有一些研究者,把文本中一些不与作者真实生活经历相符的片段筛选出来以此抨击,是不恰当的。文学不等同于新闻和报告,有作者本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想象力因素左右文本,也因此是文学成为文学的原因。把文学和现实混为一谈的做法本身就很荒唐。至于原稿和最终文本的问题,冯阿姨上面有篇文章说得很清楚,就不多说了。基于上面三个角度,我认为要作者自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从正反两方来讲,各自都可以拿出不同的疑点来推翻彼此的论点。而我认为韩寒并无代笔的原因很简单(但也不能站得住脚),纵观他出过的这些书和博客文章,风格大体一致(请把小说和随笔分开来看),并且文章水平并不高明(二三流水准而已),喜欢玩一些语言/音把戏,论述性文章目的性过于明显。如果找代笔,其实或许可以写得更好。
其实,韩寒是否代笔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按照这种并不严谨的甄别方法的流行趋势,每一个创作者都无法证明自己与作品的关系。
作者: 筛月亭    时间: 2012-5-12 16:34
韩寒,我个人认为不过是特定时代出现的一个特别人物。
作者: doolxx    时间: 2012-9-1 11:39
本帖最后由 doolxx 于 2012-9-1 11:42 编辑

韩寒比我大两岁 中学时代读了《三重门》  可以说那种心理的把握 很真
再往后 他的一系列作品 基本上都是跟随看的 包括最近的《我的1988》
那种味道完全属于80后的味道 不是他父亲可以杜撰的
所以这里 我支持韩寒
不过 我并不喜欢他 只是看他发怒的样子
另外 他对诗人的完全否定  让我很伤


作者: zavert    时间: 2012-9-2 10:24
他是否能算为“作家”应该斟酌 失去了作家这个基本要素 假冒又从何谈起?
他不是作家 更无法假冒作家
作者: 玮诺    时间: 2013-3-8 20:57
这个帖子好热!我选择的是“不可能是假冒作家”。

所谓作家本身就或多或少掺点假,我觉得韩寒这个作家还是比较名正言顺的。

至于他的作品可能不够成熟,但他的言论已经引起人的关注,已经足够!
作者: 小飞    时间: 2013-3-8 23:15
我的立场是韩寒不可能是假冒作家
目前所有的铁证都太过隐晦曲折,所以大家就当文字游戏玩一玩提高提高智商就成。(不过,在结果没有大白之前我还是会觉得楼上这些异己者真是太搞笑)
最近《一座城池》就要上映了,相当期待啊!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3-3-14 09:16
要是出版过作品,有销售量的都算作家,那他们都是作家,韩寒,郭小四,安妮宝贝,全算,都不是假冒。

但是这么一来,我喜欢的作者我就都不愿意称为“作家”了。
作者: mn0mn0mn0    时间: 2016-5-6 16:03
还挺有才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