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6-9
- 在线时间
- 3424 小时
- 威望
- 6690 点
- 金钱
- 12732 点
- 注册时间
- 2008-1-12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857
- 精华
- 0
- 积分
- 3701
- UID
- 20259

|
谢谢大家,看了后来的评论,觉得大家有各自不同的视角,帮我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这篇文章。
下面发一段我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写作中,我更喜欢营建有空间感和时间感的意象,因此我的语言也更多地受到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封闭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语言,使它们不得不与这种空间呈现出同样抑郁、沉闷、吊滞的面貌,而在花香将空间释放开来的时候,语言也同样得到了释放,因此如果没有前面比较抑滞的语言,也就不会有花香部分相对灵动的语言。
我觉得,语言不仅仅包括浮在表面上的外表语言,也还包括结构语言(构成空间和时间感的语言),和内在语言(展示事物或人物内在变化的语言)。而在黑蓝早期的一些先锋作品中,我读到的只有外表语言,这种外表语言覆盖了一切,因此整个作品变得既无空间感也无时间感(或者有时间感和空间感,但它们不受作者控制,只是作者在创作外表语言过程中偶然带出的一个副产品,因此不够明晰,不能构成一种审美对象),从头到尾只是一个混沌的团块。虽然它们也构成了一个整体,但这个整体是一个混浊不明的整体,其本身近似于虚无,因此不能对任何东西产生影响。这些作品,在黑蓝早期受到追捧,我想是因为新生的黑蓝急需找到一种能将自己与主流文学作品区别开来的语言形式,树立自身的文学自性,而与这些作品一拍即合。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作品开拓出来的语言形式,极大地拓宽了汉语的语言空间,为我们这些后来者选取意象和拓展想像打开了方便之门。但由于它们过注重语言的表层形式,使得它们过于单一,无法获得更为宽阔的表现领域,只能算作是一些天才作者的异想天开之作。我想黑蓝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理应把注意的焦点从这种过于单薄的外表语言上面挪开,转而去寻求形式更为丰富,功能更为强大的结构语言和内在语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