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9-14
- 在线时间
- 5 小时
- 威望
- 48 点
- 金钱
- 255 点
- 注册时间
- 2008-12-10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2
- 精华
- 0
- 积分
- 115
- UID
- 27200

|
![]()
【黑蓝小说月报第四期】 摄影、编写:马耳
卷首语
微明的时刻
十六届小说奖的结果很快就要产生了,这个时刻很容易让人想起与文学奖有关的话题。首先说说诺贝尔,一直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学界对诺贝尔文学奖往往是一面孜孜以求,一边又对其大加批判,这种暧昧而矛盾的态度只能显露出他们极度缺乏自信。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借助本土的文学奖项来满足,无论是官方意识形态至上的茅盾文学奖,还是以“民间立场”自诩的华语传媒文学奖,都缺乏一个自由舒展的灵魂,因而也就很难将真正有突破性的优秀作品纳入其视野,这种文学奖往往只能沦为一小撮人自娱自乐的文学秀。
如果说观察一个事物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话,那么通过这些年的观察,我得出的一个看似极端的结论是:中国当代文学是一段荒废的时光。这段时光之所以荒废,不仅有主流统治思想对个人主体和文化冲动的压迫、摧残,也有目前的文学体制的巨大阻碍,目前的这个文学体制,这种“获得主流认可的作家+官方半官方文学期刊+炒作式出版+假大空的学院式批评”的文学创作推广机制基本上是一整套空洞无用的机制,它只能将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排斥开来,而把那些看上去很美的平庸之作推上浮华的圣坛。
当前黑蓝文学的状况常常让我想起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刚刚兴起时的文学场景,在现实主义小说和浪漫主义诗歌日益走向山穷水尽之时,一小批有创新意识的作家、诗人、批评家、出版家在一起开创了一种新的“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作家+小众文学杂志+小规模出版+有实践经验的作家评论”的文学创作机制,正是这种全新的文学创作机制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涌动,确定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流向。在现在的黑蓝,一种与之类似的文学推创机制也正在隐隐显现,即“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写作者+文学网站、网刊+小规模出版+有实践经验的作家评论”。
当然,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相比,黑蓝要走的路还很远,用两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著名作家来比喻,黑蓝现在所处的阶段更类似于爱伦坡而不是詹姆斯乔伊斯,这个阶段是一个微明的时刻,曙光已经出现,阳光仍然遥远,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任何肤浅的乐观精神和目光短浅的悲观精神都会将这股新生的文学力量重新投入黑暗,我们目前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凭着一个自由的灵魂坚定地前行。
每月关键词
小说版二月关键词
2009.02
【冰火】二月份的小说版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前半程的火爆和后半程的冷清乃至无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面固然有检查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是黑蓝小说创作的生产力水平所产生的限制。当然用经济学名词来形容文学创作是不大恰当的,一篇有创新的好小说完全可以抵得上一万篇了无新意的平庸小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只能对这个月的收获感到欣喜而不是遗憾。
【幸福与不幸福】亢蒙说:每日每个版块都有新帖更新,就是一种幸福。这话说得很好,对小说版来说,如果每天都能有一篇好小说贴上来,那肯定是一种最大的幸福。这个愿望目前看起来还是有些不现实,但在未来也未必不可能。在无法实现的现在,我们则可以想方设法使自己觉得幸福——幸福可以是每天写一百字的小说,可以是每天在论坛里回一个帖子,可以是把作品贴上来让人评判,可以是欣赏别人的好小说,也可以是呆在论坛里什么也不做,就只到处逛逛。那么什么是不幸福,那很简单,不幸福就是一切皆无,就是你按下鼠标时打开来的只是一片茫茫空白,就是你想受虐都找不到施虐者时的孤独无依。这样的滋味,我想,大家在十几天前的那段时间里都有了深切的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