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10-11
- 在线时间
- 15 小时
- 威望
- 149 点
- 金钱
- 350 点
- 注册时间
- 2011-7-13
- 阅读权限
- 10
- 帖子
- 17
- 精华
- 0
- 积分
- 145
- UID
- 40413

|
对于百度百科选取的影评,大多数影迷都采取接受的态度,因为对于很多西方文化没有总体把握的中国人来说,直观、简便的看法很容易让他们接受。可是本人却不想买账,因为他第一句话就把我给雷翻了,“如果他(指David lynch)智商没160了话,那么一定深入研究过梦析。”看来对于这位朋友而言,研究梦析就可以和天才齐肩了,真是可笑。想想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要如何看待这个说法呢?
基于弗洛伊德的文本来理解此部电影是十分必要的。但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不仅旨在用动态画面展现梦境,而且还包含着某些迥然的看法。就像DH劳伦斯的小说除了展现俄狄浦斯情结外还带着一种对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一样,此部电影也寄寓着导演某些独到的见解。
如果您对电影抱着一种奇特的感觉,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电影的话。好吧,现在我们开始开工,分四个步骤逐渐把这个宏伟的建筑给拆毁。我负责前三个部分,记得有人说过我是到处乱窜的炸弹犯,对!我的确手捧炸弹,不过我却是爆破师。第一个部分,我将用文本的知识将电影如大楼般炸得土崩瓦解。第二个部分,我会从艺术的角度将仍然竖立的高墙残垣敲落。第三个部分,我要联系现实把地上的碎石拉走。最后的部分?是一个悬念,等到文章的结尾再揭晓。
故事的开头,那段紫色的舞蹈肯定还让大家记忆犹新,轻快的音乐和极强的节奏感让你恍如置身于一个梦境。是的,该影片是由三重梦境所构成,不过梦境的构成留在第二部分讲。现在我们首要的任务是,破除该影片从始到终笼罩着的一层迷雾。如果一个人在雾中迷路了,我们可以建议他从后向前走,或许能找到出路。对于该片也是一样,我们必须从后面着手。而为我们开启前后相隔之门的那把钥匙,是我们在雾中需找方向的南针。当黑发女(- -请原谅我记性的确不怎么好。)用钥匙打开魔盒的时候,发出一声惊叫。一切突然开始扭转,前面的故事情节的叙述主线突然被打乱,观影者仿佛走到了另一个故事中。在前面前途无限的黄发女变成了电影场一个平凡的扫地杂工,花痴般的暗恋着黑发女。在前面失忆的寻找自己并与黄发女发生恋情的黑发女,突然变成了一个大明星与之前被整得很惨的导演接吻。之后细心的观影者又发现电影前面主人翁的名字出现在了一个餐厅女生的袖口上,而且电影前面出现几乎所有人都在后面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当然,要是更心细的观影者会发现,有一个人并没有在后面的故事中找到相对应的角色。是谁?好莱坞的BOSS!那个大头怪人。SHUT DOWN EVERYTHING...导演就是被这个沉默的大头逼到走投无路的。要想理解前后之间的关系,的确必须借助弗洛伊德的梦析知识。那么我们开始进入正题了,用文本解读电影。不过我要说的是,前后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合理的联系,而是逻辑的联系。那位资深的影评人太让我失望,如果他只是想让电影更符合中国人的常识的话。而过于强调前后之间联系的合理性,会让这部电影沦为一道无趣的智力解答题。的确,梦是愿望的达成,故事前面的确是黄发女一场自我满足的梦。或许刚才对于钥匙是指南针的说法大家还心存质疑,那么在此,我将从钥匙开始,逐步走进女主人翁的内心深处。这钥匙在后面是出现的造型是蓝色的普通锯齿状,而在梦中出现却是如圆柱状。这能说明什么?或许大家对这个小情节都没有注意过,但我却觉得这个情节乃是整部电影的关键部分。其实这把开启罪恶的钥匙在梦中变成了如男子性器官般的圆柱状,除了表明同性恋女主角实现的一个小小愿望外,还有另一层更深的含义。这层涵义,还是要在第二层中讲,希望读者能原谅我卖关子掉你们胃口。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一种强烈的艺术性,所以属于第二部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由于黄发女子性心理的扭曲,
导致她在受邀参加黑发女子的晚会后,因爱生恨,雇凶杀了黑发女子。当她收到杀手给她信物后,信物里面走出的她的叔叔阿姨,关于那位影评人觉得这里是真实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其实这里是一种虚幻的处理办法,因为在开头的时候,是她的叔叔阿姨把她送到了好莱坞。所以这里象征着黄发女子因为杀人后的恐惧,做梦之前的痛苦挣扎。- -我不敢相信那位影评人居然在之后得出了黄发女子自杀的结论,那他如何解释弥漫在黄发头上那层烟雾呢?其实开枪也是一种象征,象征黄发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们可爱的大头先生开始安排一切,其实这位大头先生就是弗洛伊德梦析理论里的潜意识。他在暗中指挥着一切,然而一切又受到黄发本能的改装。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一点,那个倒霉催的导演在不接受把黄发当成主角后到处吃瘪。之后当黄发来试镜的时候,导演目光犀利的灼视着黄发,这时候黄发感觉到了害怕,之后跑出了片场。其实按照大头先生的指示,导演必须接受梦主黄毛(忽然觉得这样叫更好玩儿。)的主角要求,可是由于现实原则的作用下,黄毛感到恐慌,梦到这里开始改装。看到这里,读者应该明白了,大头之所以在后面的情节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人物,乃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是现实中的人。他在梦中的定义是好莱坞的BOSS,其实也是象征着黄毛心中的自我观念。我想说黄毛在梦中的意识流动并不仅仅有一个主体,她被分成了很多个角色。从那个恐惧乞丐的男子,到车上的黑毛,再到失败的杀手,到牛仔帽男子,之后又跳到了黑毛。黄毛意识跳跃共五次,而且每一次都有不同寓意。第一层是罪恶的感知,第二层是欲望的满足,第三层是负罪的救赎,第四层是希望的繁衍,第五层自我的揭露。层层相接,逐渐剥去黄毛的神秘外衣。她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而已,做着一个小小的幻梦,在自己的意识里冒险。这样LYNCH那高不可攀的神秘离我们远去,在这个故事里,主角是一个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只不过她有着更痛苦的经历而已。
拆掉这神秘的面具后,我们开始第二项工作。我们在之前说过这部电影构建了三重梦境,哪三重。LYNCH的梦境,黄毛的梦境,观影者的梦境。笔者认为最近大热的影片《盗梦空间》建构梦境的巧妙手法远远比不上LYNCH。在此片中存在着众多噱头,激情的打斗,莱昂纳多那纠结的家庭、妻子之情,先进的科技,奇幻的梦中建构场景。其实除去其众多噱头上的迷惑,这个故事也不过是我们常常看的一类普通的情节紧凑的剧情片而已。里面充满着价值观念取向的问题,也充满了一般伦理剧的道德上的迷惑,这些因素会让观影者大呼过瘾。可LYNCH的梦境里充斥的是什么?它绝对不是某道德说教者的喃喃细语,而是我们普通人真切的情感,以及LYNCH对于现实和梦境的比较中获得的那种异常的失落感。在梦境中我们都是真正的主人,我们可以主宰一切。在我们的梦中,那个丑小鸭的命运不过是躺在床上的一具尸体。可当我们这样思考LYNCH的时候,却发现我们错了,那些眩惑的梦中实现愿望的场景只不过是一些表面的装饰。这样我们开始从梦境的现实走进现实的梦境。因为即使在梦境中,我们的那种自作主张的决意依然会受阻。我们的罪恶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归宿,就像黑毛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真实身份。当她们走到剧院时,这样的戏剧感上升到了最高亢的部分。随着那位歌唱家悲痛欲绝的歌喉,现实和梦境开始交融。当黑毛拿起那圆柱般的钥匙,打开盒子时,仿佛开启了潘多拉魔盒,灾难和痛苦接踵而至,那位前途无量的黄毛忽然像格林童话里的灰姑娘一样褪去了美丽的外衣。那象征着欲望的钥匙打开盒子的情景,正是欲望将我们从快乐此岸带到了痛苦彼岸的情景。
当我们理解了痛苦是带着我们旅行,并将我们三者梦境交融的始作俑者时。我们惊奇的发现,穆赫兰道其实就是圣经里面那条让我们穿越几亿年的荆棘之道,或许等待在最后的并没有上帝的微笑,甚至连撒旦的坏笑也没有。因为穿越它是我们唯一的理由,可我们又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时间的年轮只会让我们在地球上行走几十年。所以穿越是无望的,LYNCH让我们下车,在梦境中消融自己。这就是第三部分,我把所有建筑都溶解了,除了那个大道。
现在请你完成最后的工作,把想象中依然存在的大道炸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