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本新书是一次迟到的出版。不过黑蓝每一次出版都是迟到的。推而广之,萨福有诗:“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到及时而来的阳光。”从顺序上来说,出版,总是迟于我们的创作,因此,出版的迟到、迟到的出版,在今天无需多言。
但是反过来说,我们出版着只有黑蓝才会出版的作者的书。甚至90%都是作者们的“第一本书”。对年轻作家“最初的肯定”是我们无可替代的珍宝,也是我们缓慢和艰难的源头。“最初的肯定”远离着收获和积累,使我们长年来貌似可笑地原地踏步做着同一件事同一个动作,使我们始终处于“初始状态”,使我们始终以为自己永远年轻,永远是第一次。
这似乎正与写作所需的状态等同。我们似乎以我们写作的状态要求着我们做着的出版。
不过这并不是我们最初的规划。不是我们选择了时代,而是时代选择了我们。十多年来,对中国本土年轻作家致力于艺术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出版的无人关注、集体失声,使这些“只有黑蓝才会出版”的作者云集黑蓝,也使我们这个原本只是创作的群体,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出版之路。
这一做已经十年。
今天,当黑蓝搬至北京两年之后的今天,随着移动网络的大面积盛兴,纸质出版越发没落,甚至“阅读”这一传统行为也备受冲击。时代转变的风声似乎猎猎作响,但正因为我们的出版是我们写作的延续,是我们写作的一部分,就像没有什么会影响我们的写作,也没有什么会影响我们的出版计划。我们的出版则与我们的写作一起,虽然慢,但会在一个正好应该的时刻,为我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提供一次美的总结和梳理。
邱雷、不有、shep、陈树泳
各自十年,呈现汉语写作新尝试

邱雷(b.1982)
在皖北平原渡过童年和少年的邱雷,大学读的是哲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卷烟系统的国企做了长达十年的企宣。
在写小说之前,邱雷先是写诗。他的众多读者认为他的诗歌不比他的小说差。诗歌力量和语言意识贯穿在他小说和随笔的语言之中,这使他作品的语言高亢的激情、冷峻的幽默、细腻的朴素、对典型细节精准的捕捉浑然并置。
2014年来到北京,此刻正在凛冽北风中拍摄短片。

不有(b.1985)
人们对不有的了解总是太少。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刻意掩饰自己的人。他的强大和自信使他天然地拒绝着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虚荣。他希望自己身处一个隐秘无声的角落,像一个拢缩翅翼的天使混迹于菜场的人流,以便为他更为必要的思索和创造最大化地减少障碍。
他目前的工作有部分与海洋有关,据说将在孤寂甚至断网的海轮上度过2015年的春节。

shep(b.1979)
shep是一个老北京。但他无意表现油滑的痞气,而是更加关心成长历程中胡同大院深处黑暗的裂变,“京味”不是他涂于面部的油彩,而是他退至幕后的背景,使他的语言获取粗砺和畸变的源头。
他是黑蓝极为勤奋多产的作家。除了现在出版的小说集《燃》,他还完成了众多中短篇作品和两三部长篇小说。为了在长年的创作中创造各种动力,近年来又开始剧本创作的尝试。

陈树泳(b.1986)
在爱之中发现爱,在信念之中深掘信念,是生于1986年的陈树泳与写作、艺术的关系的深刻写照。
他以让人匪夷所思的各种方式对待自己的每一个作品,他每一个新的作品都改变他留给世界的印象。2013年随黑蓝从上海搬至北京之后,同时尝试视觉、影像、戏剧等多领域的创作。
在他面前,一切还只刚刚开始。


从来没有一种风格,能够指引写作者在黑暗中独行;只有活的写作者,在不停地给风格输血。

如果一句话说出来不漂亮,即使它是真理,我们也不该把它说出来。

写作在黑暗的包围中进行,自己则是照亮道路前方的发光体。

每一次写作都要深思熟虑,但又必然地屈从于直觉。

豆瓣链接: 邱雷 《越过闪光的大海》 不有 《异禀》 shep 《燃》 陈树泳 《走神的时刻接近真实》
扫一扫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