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哈维尔论写作·恐惧 [打印本页]

作者: 羊    时间: 2007-8-4 13:25
标题: 哈维尔论写作·恐惧
哈维尔论写作·恐惧

20岁的作家,他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已积累起足够的经验,内部的自我也渐趋成熟,在这个年龄上,他会达到一种对自身的严肃理解。

他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力图用自己的方式担承世界和他自身。此后,他还要再花10年的时间去探索,发现,积累,把对世界的经验化为内在的体悟。

一个重要的10年:成就中的自信和乐观,英雄式的浪漫;或者是孤独与疏离,体会荒诞,自身与世界的荒诞感。或者是有梦想没有幻觉地生活,或者相反。

现代艺术的基本主题:个性危机,存在无意义。精神分裂的自我状态。
  
30岁的他,从幻想开始写作,给人们编梦;或者他自觉真诚,当年过40,甚至怯于验证自己的思想。

生活早已变化,人们与时俱进,虚拟就是实境。

世界在变化,变成了与他的经验完全断绝的怪物:他被迫在压力下工作,其他时间就想着如何活得惬意,无风无浪,平平安安。再加一点情景喜剧式的佐料,否则就普通得快庸俗了。

有时,紧绷的神经也会发出弓弦般的,当张力不复存在,他依旧无法逃避活着的悲剧感。

旧世界的废墟上,欣欣向荣,却是个新的不幸的世界。本质并无不同:冷漠冷酷冷淡。社会的冷感症,晦暗沉闷,铁石心肠。

这是理想与现实的分野,网络时代依旧精明而实际。

莫名间,人们突然会大喊大叫,而不是开怀大笑。

在雪地上撒野,他不能不精神分裂。
  
谁也不能逃避。

他彷徨在十字路口;他已耗尽自己的经验和表达,他不知何去何从。

他只是在重复自己,而重复就是死亡。

这是持久、普遍的危机。敌意而黑暗的外部世界威胁着日益孤独的他。他软弱无力,困惑而羞愧。除非闭上眼睛,用务实的生活态度,适应社会,保护自己。

如此,他被迫融入芸芸众生。

而芸芸众生,在一切时代,意味着伪善。
作者: 雷文    时间: 2007-8-4 13:25
请问,这是你写的还是哈维尔写的?

写得不错。
作者: 逝    时间: 2007-8-4 13:25
哈维尔
里面很多条来自哈维尔的《第二口气》
但我看到的翻译稍有点不一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9 0:19:04编辑过]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