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夏天擁有不尋常的熾熱,對愛的感受與藥品的氣味瀰漫著整個搖滾樂圈。接著Sgt. Pepper這張1967年acid rock經典專輯後,Beatles發行了單曲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而更早發行的*Tomorrow Never Knows*這首歌的歌詞已經暗示出之後的濃厚藥味:
"Turn off your mind,
relax and floatdownstream...
Surrender to the void...
Listen to the colour of your dreams...."
在之後的Strawberry Fields中John Lennon則應和唱道:
" Let me take you down
Cuz Im going to strawberry Fields
Nothing is real
And nothing to get hung about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這首曲子不僅詞中傳達出迷幻的服藥感受,也隨著歌詞語句長短變化創造出延緩的情緒。當Lennon唱出第一句Strawberry Fields時,曲調停歇在無法預測下一部進行的懸掛氣氛 (suspended)中,而當唱Nothing is real時,曲調的調性變得模糊不穩定。其中和絃聲音的細微改變正好配上著意識由清醒至模糊的轉變。背景部分吉他與貝斯共響的合聲連接有著含糊不清感,同時卻在接下的And nothing to get hung about處以急速的4-5-6級和絃進行造出充滿勇氣的感覺,一直到最後一句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時才用傳統的5-1級和絃,完成抵達終點感。大部分的旋律是輕鬆的,然而在Let me take you down這句接下一句的 "to" 時,曲調沉下形成一種短歇地休止,將整首曲子逐漸放鬆隱入幻覺意識裡。在曲子末了,迷幻感受更加強烈,失真的吉他談奏與鋼琴和聲在淡入淡出的效果中造成拍子混亂。漸遠的點點擊鼓聲與消失的意識一起成為曲子結尾。Beatles 明白地告訴了聽者 --- 服下藥品,在音樂的引導下經歷真正的感受,你也可以永遠地活在草莓田裡。作為一首迷幻搖滾樂的典型,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不但強而有力地描寫出與現實脫節的嗑藥經驗,同時也強調出每個服用LSD者皆有不同的個人經驗,在歌詞裡便如是寫道:
No one, I think, is in my tree
I mean, it must be higher or low
That is, you can*t all tune in 另外也點出服用LSD後對意識的反應會較其餘藥物來的*positive*:
Always know sometimes think it*s me
But you know, I know and it*s a dream
I think I know, I mean ,Uh yes, but it*s all wrong
除了Beatles外,嬉皮音樂教父Donovan的專輯Sunshine Superman(1967) 被稱為早期迷幻音樂的聖經。在他的曲子 "You just gotta know my mind" 中,他暗示出吸毒的經驗 -- When I*m feeling spaced out / my sunshine comes out / you just don*t know what I mean / Mmm, that*s me"。 同期更多的樂團也競相以音樂來暗渡迷幻經驗,如Lorin Spontal的 "Do you believe in Magic", the Mamas and Papas的*California Dreaming*以及Bob Dylan的*Mr. Tambourine Man*. 之後黑人搖滾吉他英雄Jimi Hendrix在 名曲"The Wind Cries Mary* 中也以歌唱的聲腔與強力的渲染的吉他彈奏出如霧般的情景 - Footprints dressed in red / And the Wind whispers Mary...* 在1967年的夏天,似乎所有的聲音都出自於藥物和愛。除此之外太陽 (sunshine)也是迷幻的要素之一,例如Kinks的*Waterloo Sunser*曲中唱著 "As long as I gaze on Waterloo Sunset, I am in Paradise*, 原因不外有它,因為注視陽光所造成的暈眩與迷幻的感覺是相似的。
真正的高潮是自由還是毀滅?
藥物祖師爺Timothy Leary的忠告,"藥草和LSD是溝通的要素" 在當時是樂手奉為神聖的教條 就連才華洋溢的Jim Morrison也藉著藥物擴張意識感覺,希望進一步的探索自己,最後不幸死於過度用藥。Morrison可說是受Ginsberg與Kerouac的影響的後者中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他在歌中嘶喊" break on thorugh to the other side"這句代表了所有迷失在藥物裡的年輕搖滾樂手們的心境。他們原先期待著藉由一種內在的革命能將事物翻轉,改變價值,於是他們以身親試。然不論最後是到了無可挽救的濫用藥物抑或得到了他們想要的自由解放與否,Jim Morrison與Jim Hendrix等人因過度用藥而死至今仍叫人疼惜與哀悼。藥物對歌手而言,最致命的吸引力就像至今仍受樂迷愛戴未衰的The Greatful Dead的Jerry Garcia所坦白的一樣:*藥物改變了所有的事,它第一次使我瞭解到滿足,因為我突然間領悟到原本我所想要的正常生活不過是虛假的罷了,而且我也永遠無法擁有。真正的高潮是忘掉你自己,...藉著忽略自己你可以了解所有的事而成為宇宙意識的工具。
重新復甦的迷幻音樂這次以英國為大本營,較過去多了加上白色噪音醞釀出的濃厚藥味,而歌詞上也多在闡釋青年頹廢的愛情觀。與六十年代宣揚藥物並鋪陳直述用藥經驗的使命感看來,新迷幻音樂的十足多了許多頑世不恭的態度。新迷幻音樂許是八十年代有相當多樂團且重要的樂種,其中重要的有血腥情人節(My BloodyValentine),該團有著如迷濛濃霧般撲襲而來的吉它音牆,模糊的旋律線充滿醉人魅力,主唱時而輕語呢喃地引領聽者進入眼耳白茫之處暈轉,直至最後品嚐綿綿無力感的滋味。 雪崩玫瑰(Rose of Avalanche)是另一個優秀的新迷幻樂團。雪崩玫瑰在88年專輯[Anthology]中詮釋出的迷幻味是種擬似埋藏於雪地深處冰凍的傷感,音符隨著吉它和絃零落地刷奏而飄散開成滿天紛飛的幻覺。主唱如路李德般帶有幾分滄桑感卻又有點無辜紈褲的嗓音,在白色噪音從遠處傳來的背景中如童稚般純真的聲聲喚道: Fantasy, follow me. Fantasy, follow me now. 從這裡可以看出以往樂手依附吸藥來拓展意識以創作音樂的受控制情形,到這反倒成為音樂才是製造迷幻意識的主體,如此也說明了為何新迷幻音樂樂團極力於以音響虛擬出藥物的迷幻效果。新迷幻樂延伸的領域相當廣,如耶穌與瑪麗之鍊(Jesus and Mary Chain)樂團以白色噪音與硬蕊龐克 (hard core)結合,將迷幻的傭懶沉溺注入異化的噪音空間。或如教會(The Mission)樂團,偃然以佈教傳道之姿將中古世紀歌德(Gothic)意味的神秘啟示與迷幻音樂結合,達到與宗教合為一體的estcasy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