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说吧,纳博科夫 [打印本页]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30
标题: 说吧,纳博科夫
怎么说跟怎么听,其实是两回事儿。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8-4 13:30
标题: 说吧,纳博科夫
纳博科夫以讲话霸道和自负闻名,现在就让我们来领教领教。下列文字既是翻译也是
辑录、精选和拼凑自他的访谈录《激烈的意见》(StrongOpinions).

  前言

  我像天才那样思考,我像杰出作家那样写作,我像小孩那样说话。

  简介

  我在俄罗斯度过头二十年,在西欧度过另二十年,接着的二十年,也即一九四○年至
一九六○年,是在美国度过的。现在(一九六五年)我又在欧洲度过五年,不过我不能承
诺又要在这里再多呆十五年,以便凑合另一个二十年。

  身分

  我是一个美国作家,生于俄罗斯,在英国受教育并在那里学习法国文学,然后在德国
度过十五年。

  自负

  我发现一大批自负的作家,例如加缨、洛尔迦、卡赞扎基斯、劳伦斯、托马斯曼、托
马斯沃尔夫,和可以说数以百计的其他‘伟大”的二流作家,写的无非是一些过眼云烟的
二流作品。一些可怕的庸才,例如高尔斯华绥、德莱塞,一个叫做泰戈尔的,另一个叫做
高尔基的,还有一个叫
做罗曼·罗兰的,却一向被当成天才,使得我对所谓的“巨著”大感不解。例如托马斯·
曼那本愚蠢的《死在威尼斯》、帕斯捷尔纳克那本写得糟透了的肥皂剧式的《日瓦戈医生
》或福克纳那些玉米棒子芯似的编年史,竟被称为“杰作”。海明威、康拉德、吉卜林、
王尔德:写书给少年人
看的作家。艾略特、庞德:一个不是很一流,一个绝对是二流。“再来一次!”我不觉得
在那本最简明易懂的小说《尤利西斯》中,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从乔伊斯那里学到什么?

  什么也没有。

  果戈理?

  我特意不从他那里学到什么。

  普希金?

  在某种程度上——不会超过像托尔斯泰或屠格涅夫受普希金艺术中的骄傲和纯粹性的
影响。

  还有呢?

  H.G.威尔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在我是个小孩的时候。

  哪种语言讲得最漂亮?

  我的头认为英语讲话最漂亮,我的心认为是俄语,我的耳朵却说是法语。

  用哪种语言思考?

  我不用语言思考。我用形象思考。我不相信人们是用语言思考的。他门思考时并不移
动双唇。

  是否对《洛丽塔》大获成功感到意外?

  我对这本小说竞能出版感到意外。

  为什么写《洛丽塔》?

  如问我为什么我写我的任何一本书。

  读者有时会有一位友善而礼貌的人(很可能仅仅是出于友善和礼貌),对我说,“纳
博科夫先生”或“纳波尔科夫先生”或“纳巴赫科夫先生”——似乎他的语言能力(按:
指发音)而定,“我有一个十足像洛丽塔的小女儿”。

  事实是……

  我大概要为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负责:似乎人们已再也不愿把他们的女儿叫做洛丽塔
了。

  《洛丽塔》中那位中年男主人公是否真有其人?

  在我写完那本小说之后就真有其人了。

  写作的乐趣写作的乐趣与阅读的乐趣一模一样,每个读者在一生中都享受过几本好书
.因此,又伺必分析双方都知道的乐趣?

  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最佳的小说是《双重人格》,不过它却是对果戈理的《鼻子》的明
显而恬不知耻的模仿。

  如果选择,喜欢生活在哪个时代?

  我对“何时”的选择,会受到“何地”的影响。换句话说,我希望我的头生活在二二
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至于我的其他器官和四肢,我不介意分派一些到各个世纪和各个
国家。

  采访条件我有权利纠正与事实不符的错误和个别疏漏(例如“纳博科夫先生是一位留
长头发的小个子男人”等等)。

  小说中的巧合令人恼怒的不是故事中的巧合,而是不同作家的某些故事中有相同的巧
台这种巧合,例如十九世纪俄国小说中一再出现的窃听装置。

  文学传记写起来很有趣,读起来不那么有趣。

  批评的指导作用我觉得批评最有指导作用的时候,是一位专家证明我的事实或语法有
错误。

  批评家说:“纳博科夫的感觉跟任何人都不一样”这意味着那位批评家在得出这个结
论之前,肯定探测过至少三个世纪的数百万人的感情。

  评论家啊,我很清楚那些评论家:缓慢的头脑,快速的打字员!

  大问题问题越大,我兴趣越小。我最关注的一些事清,是显微镜下的色斑。

  被苏俄特工劝谕回国

  我问他,我可否获得自由写作,以及如果我不喜欢俄国是否可以离开。他说我会忙于
喜欢那里,根本没时间去做再次出国的梦。他说我绝对可以自由地选择苏俄慷慨地允许作
家利用的众多主题来写,例如农场、工厂、森林——啊,很多奇妙的题材。

  被译成外文著作

  如果是我和我太太通晓或能读的语言——英语、俄语、法语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德语和
意大利语,我们会逐句逐句检查。至于日本版或土耳其版,我会尽量设想很可能散见于每
一页的灾难。

  盛名所累

  是《洛丽塔》有名,不是我。
作者: 崔益千    时间: 2007-8-4 13:30
海明威、康拉德、吉卜林、
王尔德:写书给少年人
看的作家

赞同.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7-8-4 13:30
哈哈,这鸟人,腕力雄厚,所以声音才能洪亮。
作者: nanchao    时间: 2007-8-4 13:30
他的自负是在发谁的火呢
作家?小说?
除去高尔基啊海明威啊尼采之流
还有一批他连批评都没批评的作家呢
真不知道那些人该怎么办

同意楼上说法  这鸟叫的可够响
作者: 硬硬的还在    时间: 2007-8-4 13:30
哈,都是从他的<说吧,记忆>摘选来的,
我一边看一边想着着他六\\七十岁的样子,有趣极了.
作者: 花篮的花儿香    时间: 2007-8-4 13:30
有些还是有道理的。如高尔斯华绥,被认为是错给了诺贝尔奖的作家。还有罗曼?罗兰,法国的纪德就认为罗先生被人们言过其实地赞美了。
不过,我觉得《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很好的小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21:06:39编辑过]

作者: 硬硬的还在    时间: 2007-8-4 13:30
不是<说吧,记忆>是<固执己见>,呵呵.
作者: 苏衣    时间: 2007-8-4 13:30
海明威还是不错的。
作者: 陶北    时间: 2007-8-4 13:30
有个现象:纳博科夫海明威福克纳都比较牛喜欢痛贬别的名家但都不敢小看乔伊斯
作者: 杨昊    时间: 2007-8-4 13:30
H.G.威尔斯,同感
作者: 升一把火    时间: 2007-8-4 13:31
<>我不觉得<BR>在那本最简明易懂的小说《尤利西斯》中,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BR>  从乔伊斯那里学到什么?<BR>  什么也没有。<BR>------------------------</P>
<>这不是小看了么???</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