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一个读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司屠    时间: 2007-8-4 13:32
标题: 一个读后感
<>
< >一个读后感</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说说这两年我读到的几个喜欢的小说。</P>
<P >去年的两个,一个是小平(赵志明)的《还债》,一个是陈卫的《那时我们这样杀死老师》。两个小说叙述坚定,毫无情绪化的成份,是“小说艺术”以“自然的流露”结合,由此,写作者显示了各自的本真。陈卫的“明亮”是疏离的,有如身处密林,阳光渗落,光斑自少年身上一划而过,抬头一望,在高高的树梢尖闪耀着一蓬耀眼的光芒,耀眼而不刺目,因为那阳光是冬日的阳光,有些冷;值得一提的是,有待于进一步的释放,在他那个小说的三分之一之后,陈卫拉拢了袋口,使叙事走向了故事,这种因果的呈现我认为是一个写作者把小说写长的必备素质(并没有几个写作者具备这种素质,就我目前所见)。而小平是“钝厚”的,在他那乡村少年的质朴之下潜藏运行的力量,使其由对人事的观照一跃而升为悲悯,这悲悯不大以至于空灵,不小终究难脱虚无琐屑,小平的悲悯恰如其分,它有效地落实在了那个小说的结尾:因为我们是穷人,习惯被人怜悯,却不知道怎样去怜悯别人。不突然,不突出,就事论事,而在效果上却一下子把视野拉开至一个广阔的前景,它带给人的触动是全方位的。读小平的小说,使我有一种温暖。我想到我认识的小平,如见其人。<p></p></P>
<P >韩东的《十年一梦》,是我这两年读到的最好的短篇杰作。我喜欢韩东小说中那种冷静的光辉,《花花传奇》堪称典范,在《扎根》里走向了广阔,在《我和你》中趋于了紧张,而《十年一梦》更加地熟透,熟而不流利,将这冷静、这光辉包裹于其中,地表之上如沐秋风,地表之下则暗流汹涌;更加地坦荡,其中有一些《三人行》里的细节,细节还是那些细节,放在了《十年一梦》里已是焕然一新,如果说《三人行》有得意洋洋的味道在,那么,到了《十年一梦》则深沉自如,不再停留,也无纠缠,终于一往无前。<p></p></P>
<P >此外,还有曹寇的《活到我这境界挺不容易的》,曹寇保持着他一贯的高产与水准,叙述更加日常,具体而微。还有张羞的《欺骗一个卧底的下场,但那些感情是真的》,张羞的小说有一种海明威与鲁尔福的混合,具备塞林格在《九故事》中那种一目了然的气质,松而不软,喃喃自语,总之,质地独特,令人期待。<p></p></P>
<P > <p></p></P>
<P > <p></p></P>
<P><br>
<P>
<P>
<P>
<P>
<P>
<P>
<P>
<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4 14:15:32编辑过]

作者: 易水寒    时间: 2007-8-4 13:32
<>写得好!</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