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第九届评委推荐——洪洋的最终推荐:《属于糖的年代》 [打印本页]

作者: 文沁可人    时间: 2007-8-4 13:32
标题: 第九届评委推荐——洪洋的最终推荐:《属于糖的年代》
< ><B></B><B><p></p></B> </P>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 >《属于糖的年代》<p></p></P>
<P >作者:赵松<p></p></P>
<P ><a href="http://www.heilan.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6536"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www.heilan.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6536</FONT></A><p></p></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关于《属于糖的年代》,论坛上已有许多相当有质量的评论,陈卫所说的“整篇小说无所不在地体现出作者的控制、压服的意识和能力。态度如果没有深入到人格内里的质地,就有可能仅仅是姿态而不是小说本身。小说在某些地方显出了普鲁斯特和西蒙的特征,但作者以利刃切嫩豆腐薄片的细心和娴熟控制和压服了它们,使自己的语言精神成为上二者的中间物,也因此获得了更为沉稳却又明晰的黑梦般的呢喃。而这样的呢喃始终贴切着“师傅”以及以其为中心扩散开去的场景和人物,没有逾越其上而成为某种炫耀之物,使小说回荡和隐没在恰当的貌似抒情实质有所自我追思的低沉旋律和灰暗色调之中”、凌丁所说的“这篇小说的抒情不错。越是懂得抑制,越是懂得抒发”、高原所说“赵松的追忆似水年华,思维的自由联想和场景切换很自然。语言即有纳博科夫式的温情又有海明威式的冷静。采用了像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和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结构。写的真够压抑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会留下阴影的。在克制的语调中,小说对日常情感生活的关注是很深刻的(当然并不只此一点),就差一语道破了”等等,这些已经可以成为小说很好的注脚。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