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ZT]安徽女厅长以色谋权调查:被夸大的桃色新闻
[打印本页]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38
标题:
[ZT]安徽女厅长以色谋权调查:被夸大的桃色新闻
<p style="TEXT-INDENT: 2em;">本刊记者 陈磊 发自安徽阜阳、安庆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安徽省原卫生厅副厅长尚军不会想到,在官场苦心经营了大半辈子,被捕之后,竟然那么多人传说她的不堪——有关她的桃色新闻在阜阳,这个中国官场腐败的重灾区,传得沸沸扬扬。 </p><p style="TEXT-INDENT: 2em;">这让她的家人感到羞耻和痛苦。在有关报刊到达安徽太和县后,她的亲属将其收购一空,但传言依旧,这些报刊的复印件还在悄悄流传。 </p><p style="TEXT-INDENT: 2em;">尚军真的是一个“以色谋权”、靠“性贿赂”一路升迁的女人吗?为何阜阳出了那么多的贪官?为求事情真相,本刊记者奔赴阜阳、安庆调查。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初中生警察</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公诉材料显示,尚军出生于1954年11月,不是某些报刊传言的1957年,而且她也不是工人家庭出身——父亲原为太和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干部。不过,由于孩子众多,小时候的尚军生活在一个颇为窘迫的环境中,在家中不仅喂过猪,还养有许多小鸭子,都用来卖钱补贴家用。作为家庭子女中老大的尚军,自小懂得生活的艰辛。 </p><p style="TEXT-INDENT: 2em;">1970年,16岁的尚军到太和县食品厂上班,工作就是扛糖包。1972年,18岁的她调入太和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做起了一名负责内勤的女警察。 </p><p style="TEXT-INDENT: 2em;">尚军的前夫告诉本刊记者,那个时候,整个公安系统内,女性警察为数甚少,原因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干这个活,一辛苦二危险,但对于尚军而言,从食品厂到派出所是个不错的选择。 </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水上派出所,尚军工作很努力,破获船民偷煤的案件后,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她把赃款一一登记下来,全部上交,还曾经连续几天辛勤工作,以至于回到单位竟然昏倒在地。 </p><p style="TEXT-INDENT: 2em;">努力获得了回报。尚军不断得到嘉奖,获得了太和县当时公安系统惟一的二等功,也得到三等功。1980年,她升任水上派出所的副指导员(指导员空缺)。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不仅努力工作,那时的尚军更会构筑与领导之间的良好关系,这也是她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她前夫回忆,那时他和尚军都在水上派出所工作,他的空闲时间全部放在了看书上,但尚军空闲时间则常去和领导谈心,给所长的小孙子弄些好吃的什么的,一来二去,和领导关系搞得很好,而且尚军嘴巴特甜,对领导常是“叔叔、阿姨”叫个不停。 </p><p style="TEXT-INDENT: 2em;">当时任太和县公安局主要领导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不知怎么回事,他那个时候经常见到尚军,“常在眼前晃”。 </p><p style="TEXT-INDENT: 2em;">和当地流行的通过婚姻改变命运一样,出身于一般干部家庭的尚军,也有想通过婚姻关系这条便捷通道进入更高级别家庭的想法。一位知情者回忆,尚军曾托人作媒,想和一位县委常委家的孩子联姻,无果后,她和同事、后来的首任丈夫(也是当时县委常委之子)谈起了恋爱,1979年结婚,“结婚在当时算是很晚的了”。 </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突击副院长</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1984年,30岁的尚军以水上派出所副指导员的身份调入太和县法院任副院长。这个决定让很多人吃惊,因为,无论是从专业还是从文化层次上,“文革”中的初中生尚军似乎都不足以胜任法院副院长。 </p><p style="TEXT-INDENT: 2em;">时任院长的王治仁回忆,有一天,当时县政法委书记张西德(曾和《中国农民调查》作者打官司)对他说:我给你推荐一人,工作很努力,是个女同志,很不错。之前,王治仁从没听说过尚军,现在领导发话,北京<a href="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125.htm" target="_blank"><img alt="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 src="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 border="0"/></a>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科班出身的他尽管心有疑问,但也不好说什么。很快,尚军走马上任。 </p><p style="TEXT-INDENT: 2em;">尚军的上任,引起法院内部一些年轻大中专毕业生的不满,有人将尚的调动归功于她公公县委常委张某,王治仁只好以“这是县委决定,干部要四化”来搪塞众人之口。但很快,尚军以她一贯“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平息了众人的猜疑。 </p><p style="TEXT-INDENT: 2em;">更让众人吃惊的是,1988年前后,身为法院副院长的尚军竟然和公安局局长廉某竞争起惟一的县委常委空缺! </p><p style="TEXT-INDENT: 2em;">从副指导员调入法院任副院长,尚军只是副科级。1986年前后国家规定,法院升格,县法院院长为副处级,副院长为正科级,尚军得以转正。但法院院长不去竞争县委常委,而一个女副院长却去,众人都想不通。 </p><p style="TEXT-INDENT: 2em;">这次县委常委的暗中角力以尚军失败而告终,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尚军在领导心中的好印象。此事过后,尚军夫妇一起去看望一位县里面的主要领导,这位领导当着自己夫人的面,对尚军大加赞扬,说女同志就应该像尚军这样,吃苦能干。这让一直搞材料的她前夫感叹不已,认为自己的路走偏了。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两颗子弹</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尚军很快等来了另外一次机会。 </p><p style="TEXT-INDENT: 2em;">当时,太和县法院住房紧张,刚从军队转业回来的一位副院长李某急需要住房,但法院又经费紧张,于是,“经过法院党组研究决定,从诉讼费中拿出一部分经费征地建房”。不久,有人告发了这次违规的决定,法院院长王治仁受到“党内警告”处分,1990年5月被调走。 </p><p style="TEXT-INDENT: 2em;">让人惊讶的是,同样参与党组讨论的副院长尚军,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处分,而且还官升一级,接任太和县法院院长一职。这让法院同事颇为费解。 </p><p style="TEXT-INDENT: 2em;">扶正后的尚军开始尽量展现自己的成绩。他们在县政法大楼组织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展览,邀请县委主要领导、市委主要领导、全省法院系统的兄弟单位过来参观交流。 </p><p style="TEXT-INDENT: 2em;">这次展览的具体影响不得而知,但尚军获得了她需要的效果——阜阳地委分管组织的徐某和太和县委主要领导都对其工作大加赞叹。 </p><p style="TEXT-INDENT: 2em;">更吸引眼球的是,彼时的太和县法院出了一桩悬案:在门、窗都完整无损的情况下,院长尚军的办公桌上被放置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颗子弹! </p><p style="TEXT-INDENT: 2em;">这被当时的太和县委当作一起严肃的政治斗争。因为在外界看来,这肯定是尚军铁面无私得罪了一些什么人所致。于是,县政法委从公、检、法系统抽调人员来侦破案件,结果不了了之。 </p><p style="TEXT-INDENT: 2em;">多年后,人们才明白,这似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局:“子弹事件”不仅为尚军升迁埋下了绝佳的伏笔,也为法院另外一位副院长李某接任院长提供了契机。 </p><p style="TEXT-INDENT: 2em;">1992年初,任太和县法院院长仅一年多时间,尚军升任阜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副院长李某接任院长。这又一次让人们跌了眼镜。“因为尚军工作能力一般,业绩也一般,尽管进修过,但也还是初中水平。”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婚姻的代价</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就在尚军仕途一路走高、顺风顺水的同时,她的婚姻亮起了红灯。 </p><p style="TEXT-INDENT: 2em;">尚军前夫将他们夫妻之间的矛盾归结为“性格不合”,同时,他也承认,最初和尚军两人在太和县水上派出所作为同事、都是普通民警时,二人颇为和谐,常常在一起“互相探讨一下案件,交流一下看法”。 </p><p style="TEXT-INDENT: 2em;">渐渐地,二人的道路发生了变化。尚军担任了派出所的副指导员,更加务实地工作,而她前夫调入县公安局秘书股搞起了材料。“天天埋头于文字材料,我越来越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她搞人际关系则越来越好。”她前夫向本刊记者说,尚军在法院工作的时候,逢年过节有下属来看望,她必定不让人家空手回去,也要回赠几样东西,这让他很佩服。 </p><p style="TEXT-INDENT: 2em;">但尚军也有让他尴尬的时候。竞选县委常委时,他就在尚军对手廉某手下当差。老婆和自己的上级竞争,他的处境自然好不到哪里。而且,担任法院副院长之后,尚军应酬增多,常常到半夜才赶回家,有一些风言风语传出,这让他感到不快。那一阶段,邻居常常听到夫妻二人半夜的吵架声。 </p><p style="TEXT-INDENT: 2em;">1992年,尚军调任阜阳之后,夫妻二人两地分居,隔膜感更强。1996年初,二人协议离婚。 </p><p style="TEXT-INDENT: 2em;">太和县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当时为了仕途考虑,尚军非常不愿意抛弃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曾告诉她前夫只要不离婚,一切都好说。但由于夫妻二人恩怨多年,最后婚姻彻底破裂,儿子跟随尚军到了阜阳读书。 </p><p style="TEXT-INDENT: 2em;">如今,离婚10多年后,尚军的前夫依然很关心她,向记者询问看守所中尚军的健康状况,他还告诉记者,看到一些报刊关于尚军的桃色新闻,他很气愤,“都是瞎编乱造的”,二人分手“完全是性格不合”。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不过,也有熟悉他们夫妻二人的朋友告诉记者,二人婚姻破裂与当时的流言不无关系。当时,尚军前夫下班后常去法院打听尚军到了哪里,也有人亲眼看到尚军曾在县主要领导住的宾馆里洗澡。“明知道会有风言风语传出来,一个女同志为什么不避嫌呢?”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变化</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婚姻破裂没有给尚军仕途造成任何影响。1995年,她当上阜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1997年,阜阳地改市,尚军调任阜阳市副市长,1999年2月任阜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后任阜阳市委副书记。 </p><p style="TEXT-INDENT: 2em;">渐渐地,人们感觉到了尚军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是微妙的。太和县一位老干部给记者讲了个笑话,说尚军还是副指导员的时候,称呼他一个同事为“王叔”,很亲热,调到阜阳中院后,再见面,称谓已经改为“王哥”,到了市委工作的时候,直接称呼起了“王主任”,日见疏远。 </p><p style="TEXT-INDENT: 2em;">阜阳市公安局一位曾是尚军领导的老干部也告诉记者,尚军刚调到阜阳的时候,还住招待所,由于自己爱人曾经给尚军当过红娘,所以夫妻二人便热情邀请她到自己家中吃饭,没想到尚军开始推脱,说“以后有机会去”,等到第二次邀请的时候,尚军已经是“最近很忙”了。 </p><p style="TEXT-INDENT: 2em;">这些局外人对尚军的判断,与处于快速上升期发生质变的尚军相呼应。公诉书表明,从1992起,身为阜阳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的尚军便开始大肆收受贿赂: </p><p style="TEXT-INDENT: 2em;">1992年初,尚军自太和县人民法院调阜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任副院长,经尚军推荐,太和县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李某担任该县人民法院院长。1992年底,经尚军提议,李某又被交流至阜阳市(县级)人民法院任院长。为表示感谢,李某于1993年到尚军家送上人民币10000元,尚收受。 </p><p style="TEXT-INDENT: 2em;">1996年5月,李某因违纪被阜阳市纪委查处,李某到尚军办公室请尚军帮忙,并送给尚人民币现金10000元,尚军收受并答应帮忙。 </p><p style="TEXT-INDENT: 2em;">1992年9月,刘某(中南政法学院毕业生)为能分配到阜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到尚军办公室请其帮忙并送其人民币现金2000元,尚收受并答应帮忙。同年9月刘某被接收到阜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工作。 </p><p style="TEXT-INDENT: 2em;">1995年6月,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庭副庭长李某为女儿李某(省黄梅戏学校毕业生)毕业分配问题请尚军帮忙,尚军答应将李某安排到区法院工作。后李某送尚人民币现金2000元,尚收下。经尚军向有关人员打招呼,1998年7月,李某被分配到阜阳市颍州区人民法院工作。 </p><p style="TEXT-INDENT: 2em;">…… </p><p style="TEXT-INDENT: 2em;">起诉书显示,在尚军被查证的受贿90多万元中,最大的一笔达到30多万元,最少的只有2000元,可说尚军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义气”江湖</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与一些收了钱不办事的官员不同,出身底层的尚军,虽然是个女同志,而且是在公安、法院系统多年,但不仅没有养成对法律的敬畏,不知何时却形成了讲“义气”的风格,凡是收了人家钱财的,会尽量帮人把事情办成。</p><p style="TEXT-INDENT: 2em;">2000年春节前,阜阳市司法局丁某欲调往市纪委工作,和妻子一道,到尚军家送人民币现金5000元,尚军收下并答应帮忙。后尚军给阜阳市纪委的有关人员打招呼,同年5月,丁某被借调入阜阳市纪委工作。2005年7月,尚军被调往合肥任卫生厅副厅长之际,时隔5年她依然不忘丁的请托,将丁正式调入阜阳市纪委。 </p><p style="TEXT-INDENT: 2em;">2002年下半年,阜阳市公安局的冯某,为职务晋升,到尚军家请其帮忙。尚当时不在家,冯某将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现金10000元交给尚的父亲并请其转达。后尚父向尚军转告了冯某的请求,同时将钱转交尚军。两年后,2004年10月,冯某得到升迁。…… </p><p style="TEXT-INDENT: 2em;">安庆市检察院公诉处处长张燕萍告诉本刊,综观尚军全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讲义气”害了她,凡是有求于她的,她都一定想方设法给人办事;凡是收了人家钱的,也都一定会帮人办,这一点在检察院指控的41起涉嫌受贿事实中都不例外。“发展到后来,尚军甚至连民事案件当事人的钱都敢收。” </p><p style="TEXT-INDENT: 2em;">1995年初,太和县某药厂业务员杜某为购销合同纠纷一案,请尚军在二审期间给予关照并送尚现金5000元,她收下并答应帮忙。后该厂二审胜诉。 </p><p style="TEXT-INDENT: 2em;">花钱能消灾,不花钱,有些时候,碍于情面,尚军也会满口答应,但事情要想办成,则遥遥无期。上文提到的阜阳市公安局她的老领导,身体不太好,想把在太和县工作的儿子调到自己身边有个照应,当时尚军一口答应,但直至其被“双规”、逮捕,此事依然没有着落。 </p><p style="TEXT-INDENT: 2em;">采访中,有人议论,尚军在法院系统多年,成为阜阳市委副书记后,也分管政法,其收了钱便安插人的做法对阜阳政法系统危害甚烈——让阜阳中院三任院长“前腐后继”。不过其不太张扬的性格、质朴的行事,加上拿人钱财便替人消灾的“义气”,为她在阜阳官场留下了不错的口碑。本刊记者在阜阳采访期间,许多人认为“尚军这个人还是不错的”。 </p><p style="TEXT-INDENT: 2em;">对外人讲“义气”,尚军对自家亲属更是百般照顾:其妹从太和县纪委一打字员升至阜阳市政协副处级干部,弟弟尚某任太和县财政局长多年,表弟韩某任太和县法院副院长,妹夫王某任太和县某大医药集团董事长、一度兼任太和县委副书记。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升迁之道</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时至今日,尚军的迅速升迁在许多人看来依然是一个谜:一个初中生,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巨额的金钱,仕途何以能一路绿灯? </p><p style="TEXT-INDENT: 2em;">看惯了官场腐败的人们开始将她的升迁与她作为女人的一面结合,认为她是“以色谋权”。安庆市检察院的张燕萍和尚军的辩护律师刘金山都告诉本刊,在尚军的案件卷宗中,丝毫没有她“以色谋权”的表述。 </p><p style="TEXT-INDENT: 2em;">“看了尚军的那些报道,实在让人感到可怕,官场中的女人,稍微漂亮些就要招来流言蜚语吗?”同为女性,张燕萍对尚军有些同情。 </p><p style="TEXT-INDENT: 2em;">采访中,许多人也指出了那些“桃色新闻”漏洞百出,比如,尚军在公安系统,只在太和县水上派出所工作过,从没有所谓后任领导看不起她,把她调到什么所谓“偏远派出所”去的事,也不存在那个“公安局的主要领导李某”。 </p><p style="TEXT-INDENT: 2em;">但谣言依然在继续。“不然,怎么能解释尚军两年一个台阶的快速升迁?”有人这么发问。 </p><p style="TEXT-INDENT: 2em;">阜阳原市委副秘书长范玉山告诉本刊,尚军长相一般,以王怀忠对情妇长相挑剔的特性看,“应该不会看上她”,她升官最主要的可能就是性别优势帮了忙,因为国家政策明文规定,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都要占到一定的比例。 </p><p style="TEXT-INDENT: 2em;">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干部则分析认为,当年尚军与几位女领导关系融洽,对其仕途帮助甚大:先是曾任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某某,尚军曾在原太和县法院院长王治仁的引介下,与王的这位校友相识,后她对尚军颇为赏识;再就是曾任阜阳地区专员、后任安徽省委高官的某某,作为同年生人,二人关系不错,尚军再婚就是乔牵线搭桥。 </p><p style="TEXT-INDENT: 2em;">“最关键的,她把官位升迁看得很重,有这方面的欲望,而且有意识地去结识那些有用的人。”一位与尚军同龄且共过事的太和县干部说。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女人VS官员</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权力,让民间议论尚军升迁过快的桃色新闻外,也使现实中的她失去了许多女性应有的乐趣。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最初步入仕途起,尚军就开始自觉地塑造一个官员形象,女性的一面逐渐淡化。 </p><p style="TEXT-INDENT: 2em;">多位尚军年轻时就和其认识的朋友告诉本刊记者,做警员的时候,尚军身高一米六八左右,不爱打扮,化妆品很少用,扎着两个小辫子,给人很朴实的感觉,尽管长得谈不上漂亮,但皮肤白皙、身材高挑,给人感觉很好。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为官之后,尚军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尽量使衣服与身份匹配,在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但日趋中规中矩的中性化。 </p><p style="TEXT-INDENT: 2em;">当上领导后,尚军更是有意脱去女性色彩,打造领导形象。由于文化水平低,字写得一般,而领导又常常需要签字,所以尚军每到一个地方,就常去逛逛书店,买些字帖过来临摹,以至于后来“写字很有特色”;领导常常需要讲话,尚军就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讲话水平,可能由于基础太差的缘故,多位受访者表示,直至调离阜阳尚军讲话水平依然一般,“哼哼哈哈充满官腔,让人不胜其烦”。 </p><p style="TEXT-INDENT: 2em;">“当上官之后,基本上把她作为女人的一面都给抹杀了,而且除了当官她没有其他女人应该有的爱好。”那位与尚军同龄且共过事的太和县干部说,“从这个角度而言,尚军蛮可悲的”。 </p><p style="TEXT-INDENT: 2em;">确实,1996年婚姻破裂后的尚军,后来在那位同龄省委高官的介绍下,与同为副厅级干部的汪某结为夫妻。无法证实的一种说法是,当时的汪某颇有风度,对这桩拉郎配不甚满意,但碍于红娘的特殊身份,考虑到自己未来的仕途,最终将婚事答应下来。而尚军为了维护好与汪某女儿的关系,使其不至于从中作梗,时常到学校进行探护。 </p><p style="TEXT-INDENT: 2em;">最近,尚军受贿一案即将开庭,她请求看守所的人员能让她出去染发,因为她的白头发又添了许多。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记者手记</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女贪官新闻何以易被夸大?</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本刊记者 陈磊 </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贪官报道,常与桃色相连,女性尤然。 </p><p style="TEXT-INDENT: 2em;">原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三湘女巨贪蒋艳萍、深圳<a href="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296.htm" target="_blank"><img alt="点击查看深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 src="http://weather.qq.com/images/endnew/weather_icon.gif" border="0"/></a>罗湖区公安局长安惠君,一些媒体在披露她们犯罪情节和因由时,把大量的篇幅放在了她们的桃色新闻上,描述之生动、刻画之细致,让人疑窦顿生。 </p><p style="TEXT-INDENT: 2em;">现在,媒体上又涌现安徽省原卫生厅副厅长尚军的桃色事件,本刊记者到阜阳、安庆调查后,证实这又是一起无确凿证据情况下被夸大了的“新闻”。 </p><p style="TEXT-INDENT: 2em;">当下,女性从政有着特别的优势——各级部门女性应该占有一定比例,比如尚军,以一名初中毕业生的文凭能快速升迁,与当时女干部匮乏不无关系;不利之处也在于此,稍有姿色,升迁往往会和牺牲色相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倒台之后的女贪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核心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某些情节被放大了。 </p><p style="TEXT-INDENT: 2em;">从起诉书看尚军的腐败,和阜阳的其他巨贪比较起来,数额算不得特别大,但是,离过婚的女人、腐败、王昭耀被抓、王怀忠好色,这些因素交合起来后,她种种“以色谋权”的细节便被猜测出笼了。 </p><p style="TEXT-INDENT: 2em;">对贪腐的痛恨是健康社会的正常心理,但是,对贪官包括尚军这样的女贪官也要尊重她的人格,在没有确凿证据下对她们客观真实的报道,不仅是我们媒体自律的一种表现,也是对社会文明的一种尊重。因为,没有谁是天生的贪官,没有谁希望自己留名“以色谋权”,是什么让她们蜕化变质,变质时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挣扎,贪腐为何屡禁不止,这才应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p><p style="TEXT-INDENT: 2em;"></p>
作者:
太上老军
时间:
2007-8-4 13:38
嗯,这个报道有想法。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8-4 13:38
都是丑恶的。媒体也是。
作者:
博小牛
时间:
2007-8-4 13:38
排版很干净。。
作者:
二十月
时间:
2007-8-4 13:38
<p>"不利之处也在于此,稍有姿色,升迁往往会和牺牲色相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倒台之后的女贪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核心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某些情节被放大了。"</p><p></p><p></p>
作者:
大棒锤
时间:
2007-8-4 13:38
<p>是不是有生活问题就容易比较让人恨?</p><p></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3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大棒锤</i>在2006-10-24 22:46:11的发言:</b><br/><p>是不是有生活问题就容易比较让人恨?</p><p></p></div><p></p>那倒不是。仇富的多,仇生活问题的不多吧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8-4 13:3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凌丁</i>在2006-10-26 22:21:39的发言:</b><br/><p></p>那倒不是。仇富的多,仇生活问题的不多吧</div><p></p>也不少。只是表达的不会那么直接吧。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