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三思科普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4
标题:
三思科普
http://www.oursci.org/lib.htm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4
http://www.oursci.org/libarchive.htm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4
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huajie/
北大刘老师的各种著作, 还有复杂性研究的链接.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4
“普林斯顿科学文库”出中文版了!
邢志华
自1922年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一书问世以来,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便一直致力于把科学大师的佳作推向社会公众,几十年来,集腋成裘,遂成一厚重之“普林斯顿科学文库”。最近,这套书出版了中文版,出版者又是近年来在科普出版方面成绩斐然的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文库”首批推出的五种是《相对论的意义》、《天遇》、《机遇与混沌》、《手》和《海洋一瞥》。其中《相对论的意义》为现代物理学巨擘、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所著,是“普林斯顿科学文库”的开山之作。1921年,爱因斯坦在具有深刻意义的广义相对论发表5年以后来到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在这所名牌大学,他发表了4篇关于相对论的演说。普林斯顿大学遂将这4篇演说汇集成书。这也是爱因斯坦在美国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事隔20余年后,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又在1956年出了一个修订版,增加了爱因斯坦最后一篇科学论文“非对称性场的相对性理论”。在书中,爱因斯坦以其特有的论述才能系统阐述了相对论的意义,简要介绍了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内容,并对相对论的成就和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却又不失通俗有趣。
《天遇》和《机遇与混沌》是“文库”中介绍近20年最为“时髦”的学科——非线性动力学(俗称“混沌理论”)——的佳作。前者将副标题定为“混沌与稳定性的起源”,并对所谓“新科学”提法不表苟同。该书首次用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叙述了“三体问题”研究史。后者乃“奇怪吸引子”概念首倡者、法国科学家吕埃勒的力作。一本小册子,从机遇有其原因、抽彩和星象讲起,一直到历史的演化、熵、信息乃至性的真意、智能,居然能够深入浅出、妙语连珠,让人叹为观止。
而关于洋流的书,如果说以前不是从来没有、至少也是非常少的。对于热爱海洋的读者来说,要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非常难。虽然大家都讲21世纪是海洋世纪,但对于海洋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如今,事情终于有了变化,阅读《海洋一瞥》即可管中窥豹。在书中,作者以一种不同凡响的形式和大家亲切交谈洋流的循环,以及发生在海洋中的千奇百怪的故事。它循循引导读者对海洋的内部机制有个较好理解。
《手》由现代灵长类学的奠基人内皮尔于1980年著成,作者于1987年去世后由塔特尔教授加以修订,收入“普林斯顿科学文库”。本书的译者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的高足陈淳。该书经诸位名家之手,堪称上乘。全书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手的解剖、功能、演化以及工具的使用和制造、手性、手势和指纹等手的方方面面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给人以知识和启迪。从中可以看出,手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体现了人类的某种本质。
“文库”中文版设计精巧、装帧雅致、价格低廉,既利专业人士参阅,亦便社会公众欣赏。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4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中译本出版
学术进展 2002年11月28日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中译本出版
由我系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后田松主持翻译的《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恩斯特著)中译本日前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前重庆一家出版社曾出版过此书节译本,未购版权)。埃舍尔(M.C.Escher,1898-1972)是著名版画家,他的作品日益引起艺术界和哲学界的重视。吴国盛教授曾就他的一幅版画写过长篇哲学评论。最近《纽约时报》也报道过几位数学家研究埃舍尔版画的消息。
埃舍尔随着四川人民当年的走向未来丛书之一《GEB:一条永恒的金带》,而被中国人所了解。几年前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侯世达(D.R.Hofstadter)这部曾获普利策奖图书的全译本。
作者:
恐怖爱丽丝
时间:
2007-8-4 13:04
这个三思科普杂志原来一直看,好像很久不更新了?
作者:
恐怖爱丽丝
时间:
2007-8-4 13:04
才说呢,看到2004年第一期了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4
嗯, 有什么好网站, 请多推荐.
作者:
恐怖爱丽丝
时间:
2007-8-4 13:04
嗯,这个,我看这个主要是因为在那里找到喜欢的画家写的诗
http://www.artmagick.com/default.aspx
还有这个吧,觉得有意思,不过我看着太累了,后来基本上不看了
http://www.aaas.org/
一些利用聚集闲置的个人电脑参与完成工作量巨大的运算分析的链接挺有意义,比如研制抗癌抗爱滋老年痴呆或者联系外星人之类
有興趣讓個人電腦加入義工行列者,可至英特爾點對點慈善計劃(Intel Philanthropic Peer-to-Peer Program)網站http://www.intel.com/cure/download.htm下載相關程式,包含癌症研究計劃、史丹福大學的老人痴呆症研究計劃,以及蛋白質折疊(protein fold )的研究計劃。
如果你想要協助防治世紀黑死病AIDS的研究,可參與fightAIDS@home計劃,程式下載網址http://fightaidsathome.org/help.asp
目前,互联网上最大的网格计算项目是分析射电望远镜数据、寻找地外智慧生命的SETI@HOME计划,参与该计划的计算机已接近450万台。
软件下载地址:http://www.d2ol.com/dOL/download_instructions.html
以前还有个寻找SARS解药的网格计划地址,不知道过期没,http://www.wired.com/news/medtech/0,1286,58678,00.html
看了《复杂》那本书,有意思
这里有一个别人写的导读
jake(sage)于2003-08-11 12:56:47时在大作:《复杂》导读中提到:
最近又把《复杂》读了一遍,对各章的内容重新温习了有了新的理性的认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我把各章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下,因为单看每一章的标题你并不知道讨论什么问题呢,所以我把它列出来,你可以从你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仔细阅读这一章,找到你想要的
1、爱尔兰的英雄
主要叙述阿瑟(Brian Arthur)的故事,包括他的报酬递增率,以及新经济学上的一些洞见,还有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最优化经济人的质疑。当然文中也介绍了他的一些个人经历和科研成果。从这章你会体会到一场革命即将来临,是一个非常好的复杂科学的切入点。如果你感兴趣的领域是经济学,并同样感受到新古典经济学的不足之处,那么这章一定要看。
2、老师倒戈
主要叙述考温、盖尔曼这些权威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如何萌发研究跨学科的想法并筹建圣塔菲研究所的。其中包括了这些专家对自己以前研究方法的质疑,他们称新兴的方法为复杂系统方法。文中还介绍了一些物理学的知识。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建议看这章。
3、造物主的秘密
主要叙述考夫曼的个人研究经历,以及他的关于基因网络(外文大概叫boolean network)方面的研究,这个网络有望解释一个受精卵是如何演化出生物个体的。另外,这里也包括了对生命起源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是用计算机模拟地球在产生生命的时候的化学环境,看看是否会产生出原始的生命体。如果你对生物学着迷,就一定要看这章。
4、“你们真的相信这套?”
这一章内容很少,主要讲圣塔菲研究所的一场很重要的经济学研讨会,会议邀请了经济学家和物理学家,描述了用物理学的视角看待经济科学中问题的方法,以及双方的争论。
5、游戏高手
主要讲述约翰 荷兰德(John Hollad)的个人研究经历和他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遗传算法、以及他的分类器系统(这个分类器系统是一个能够自己进行学习的专家系统,搞专家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了解这个)。正如文中所说,hollad对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解和洞察在当时可以说超越了圣塔菲研究所的其他人。他提出了,人们要研究复杂系统更要研究复杂的适应系统。他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很多非同寻常的观点,包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如果你是搞计算机或者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就不能不了解John Holland的思想。
6、混沌边缘的生命
讲述郎顿(lanton)和他的人工生命这门新兴学科的故事。如果说第4章以前的叙述仅仅是人们认识到了复杂系统这个东西,那么从这一章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手段方法就是计算机模拟。这一章就是用计算机研究生命的思考。其中朗顿的混沌边缘的生命的概念不可谓不深刻,它指出了生命、复杂等现象是由何而来的。如果你是编程高手、计算机专家、生命科学专家就要看看这一章。
7、玻璃房中的农民经济
如果说第一章是提出经济系统中的复杂性这个问题,那么这一章叙述的就是如何解决问题。答案就在于计算机模拟。文中叙述了arthur,holland等人是如何用复杂系统、计算机仿真的观点研究经济的,他们提出了一个ASM(人工股市模拟)的系统构思,这个ASM可以在网上找到,可以说是第一个模拟经济的复杂系统模型。另外,里面还介绍了合作与竞争的问题,包括axlord的囚徒困境博弈的计算机程序竞赛等有意思的东西。如果你是经济学、管理科学、社会科学的爱好者,那么建议一定看看这一章的东西。
8、等待卡诺特
作者通过比较热力学的发展和复杂科学的发展指出,现在的复杂系统很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就象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一样能够非常抽象的刻画出复杂适应系统的一般描述和解决问题的通用途径。可以说这一章是前面各章的一个升华,人们从单个复杂适应系统中总结出了好多通用的规律,而这一章是讲如何把这些发现连成一片。文中简单叙述了圣塔菲中的高手们是如何探讨这个问题的,并提到一般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呼之欲出。可以说这章介绍了复杂系统科学在当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理论家们不要错过这一章。
9、乘胜前进
这一章又是整本书的一个升华,可以说这一章是复杂系统科学的一个展望。作者重新强调了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含义和独立的视角。阿瑟提到了复杂系统观点是一种综合的方法,并且讨论了东方古老思想与复杂系统的关系。
我看的时候没感觉到分那么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6 1:52:43编辑过]
作者:
傻了
时间:
2007-8-4 13:05
谢谢 谢谢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9
我写信问了,大部分东西已经删除。
他的文章这里有:搜索 刘华杰
他的摄影
http://www.csc.pku.edu.cn/botany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9
http://www.hrbust.edu.cn/xywz/east_new/tyjb/liuhj/sp.htm
作者:
王敖
时间:
2007-8-4 13:09
老前辈
陈昌曙,男,汉,1932.7.7生,已婚,中共党员,
东北大学教授/1985,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1950-1954,东北工学院采煤专业毕业;
1954-1956,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
1956-1962,东北工学院,助教、讲师;
1963-1966,东北工学院,哲学教研组长
1979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
1986,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1986年至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第二、三、四届)成员;
1998,年国家教委“两课”指导委员会委员;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委员,技术论与工程技术哲学编写组主编,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主要著述
一、 著作
1,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人民出版社1957;
2,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认识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
3,自然科学发展简史,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科学方法论丛书(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
5,论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6,技术选择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7,中日技术创新比较,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
8,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
9,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10, 陈昌曙技术哲学论文选,东北大学出版设2001年
二、 论文(独著)
1,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两对范畴,哲学研究1955年第3期。
2,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本质与现象,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
3,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形式与内容,1957年第2期。
4, 试论判明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哲学研究1961年第6期。
5, 试论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哲学研究1962年第2期。
6, 关于类比法的几个问题,新建设1963年第2期。
7, 自然科学史研究的哲学意义,哲学研究1963年第4期。
8, 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哲学研究1964年第3期。
9, 科学劳动的特点,红旗1980年第2期。
10, 试谈对“人工自然”的研究,哲学研究1985年第1期。
11, 技术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第3期。
12, 技术对哲学发展的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年第6期。
13, 关于中日技术发展比较研究的几个问题,科学学研究1987年第3期。
14, 论科学精神,求是1988年第7期。
15,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求是1992年第8期。
16, 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求是1993年第18期。
17, 从哲学的观点看科学向技术的转化,哲学研究1994年第11期。
三、科研项目
1, 中日技术发展比较与辽宁工业的技术改造,辽宁省科委课题;
2,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与能力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3, 技术创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课题。
四、获奖
1986年获辽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唯一得奖者)。
五、配偶:罗倩,68岁,研究生学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东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7-8-13 01:13
我是三思论坛最著名的潜水者。
作者:
猫架子
时间:
2008-6-12 13:4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冯兵</i>在2007-08-13 01:13:07的发言:</b><br />我是三思论坛最著名的潜水者。</div><p>!</p>
作者:
安东
时间:
2009-3-21 22:11
我以前参与过三思。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