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黑蓝文丛谈】井井回:他们将赢得信赖
[打印本页]
作者:
蘑菇鸟
时间:
2007-8-4 13:41
标题:
【黑蓝文丛谈】井井回:他们将赢得信赖
<p> <br/> <strong>【黑蓝文丛谈】井井回:他们将赢得信赖<br/></strong><br/> 如同“黑蓝”一贯对每个工作环节的重视,这套丛书的封面很漂亮,估计里面的版式也同样漂亮,这些都在意料之中。海报上,在作者名字和书名下的介绍性的文字有见地又没有过于严肃,这显露出了见识和睿智。所谓“外表就是本质”,敏感的人完全可以通过第一印象来明白这是什么样的人在做一件怎样的事。这就像眼前的某本文学期刊,在讨巧、媚俗的封面和难看版式的背后,你完全可以断定,这个领域内真正有才华的人,没有甚至永远不会和它们发生关系,它们从“直觉”开始伤害你。<br/> 接触过“黑蓝”的人,或许能感到一种这样的精神气息:严肃内敛,同喧嚣的外部世界保持距离,简单地讲是“小众”。构成这种印象,肯定离不开“黑蓝”推崇的文学作品的精神气质,但反过来,人们也对“黑蓝”形成了一个既定的印象,往往会不自觉地携带这种似乎成了标志的印象,来给“黑蓝”对文学的态度做整体评价。认为这里看中的小说“不入世”、“风格单一”等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是“黑蓝”在自己的范围里,肯定了那些在品质上远远超越了当前文学鉴赏水平的作品后而付出的代价。简单地讲,“黑蓝”在解释别人、别的地方解释不了的问题而显得像个少数派,以至于有人因为“黑蓝”的目光常落在他们心里冷僻的地带,而怀疑起这种目光不够全面地看待文学。<br/> 实际上,在“黑蓝文学网”给予作品最高评价的“黑蓝小说季度奖”里,12届的获奖作品风格多样,足可体现“黑蓝”在全面地看待文学,眼前的这套丛书里也体现出了这一点,五位作者都有各自对小说的看法,他们各具风格,是独立的作者,在写独立的小说。赵松的小说集《空隙》中的小说《属于糖的年代》,在克制、现实的文字里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对人间的体味。柴柴的小说集《睡莲症》中,《匿匿法索》则有梦的肌理和色彩,也有梦对“动机”和“意义”的否定,那些闪亮的碎片无比现实(决非现实主义的“现实”)地来自人心落入人心。现实的(决非现实主义的“现实”)总是上乘的抒情。<br/> 会是什么样的读者来欣赏这些独立的小说呢?我想他们会是群好奇的,不被一切既定的、死板的价值观紧紧束缚的人。他们易感,面对诚实的作者,会产生共鸣。他们之中才华卓越的人,也许会在这样一次同作者相遇的过程中,寻到了同类,在启发中成为一个作者。我毫不怀疑,这套丛书含有这样的营养,这源于作者们的共同点,他们值得你这样信赖:在这些作品中的每个部分、每个细节都有作者自己充分的理由,都指证着自己的文学理想,他们发出声音的喉管震动着心脏。在这个缺乏信任的领域乃至社会,他们理应赢得掌声,也只有这些诚实、独具才华的作者们才能建立读者对真正的文学的信任。</p>
作者:
拔拔草
时间:
2007-8-4 13:41
<p>写得跟你相片看上去一样诚恳。难道真的没有人提起你像王治郅?</p><p></p><p>这个,这个回帖我帖了第五遍了,都回复不了,以至于每次回得都不一样</p>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7-8-4 13:41
<p>哈哈。有的,我妈曾经说过,他长得有点像我。。[em05]</p>
作者:
邱雷
时间:
2007-8-4 13:41
确实有点像。
作者:
欲望的旋涡
时间:
2007-8-4 13:41
妈的,你们在灌水
作者:
邱雷
时间:
2007-8-4 13:41
<p>这是在讨论面相与写作的关系[em34]</p>
作者:
欲望的旋涡
时间:
2007-8-4 13:41
确实就是在灌水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7-8-4 13:41
<p>废主席,这回,你站在事实的身边了。</p><p>因为我要支持井回的“现实的(决非现实主义的“现实”)总是上乘的抒情”,所以暂时背叛你。<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5 4:47:14编辑过]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