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推荐]大家一起来扫盲:各国著名双年展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胫骨    时间: 2007-8-4 13:41
标题: [推荐]大家一起来扫盲:各国著名双年展资料!
意大利 <br/>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br/>宗旨、经过:1893年,威尼斯一群鼓励艺术创作、热衷于帮助艺术家开拓市场的知识分子发起艺术双年展之构想,于1895年在绿园城堡(Gardini di Castello)举办第一届美展,出乎意料的,参观者达20万人以上。威尼斯双年展自始便坚持行政独立并将焦距对准新艺术,不收曾在意大利展出过的作品。 <br/><br/>  1907年,主办单位说服参展国搭建各国展览馆,之后参加国展出时都在原有的建筑上变化设计展出空间,到现在为止已有27个展览馆,不少建筑设计出自名建筑师之手。1930年,主办机构从威尼斯市政府的管辖领域改为政府官办,展览的范围也扩大到音乐、电影、戏剧、诗歌。1932年威尼斯举办首次国际影展;1934年第一届戏剧节成立;1979年开始第一届建筑展。1916-1918,1944-1946年间因世界大战而停止活动。 <br/><br/>  第47届(1997)双年展重点无异于过去,在于展示各国当前五大洲四大洋中美术在线最尖端之新锐;以意大利馆为中心;本届主题为"未来、现在、过去 "。  1907年,主办单位说服参展国搭建各国展览馆,之后参加国展出时都在原有的建筑上变化设计展出空间,到现在为止已有27个展览馆,不少建筑设计出自名建筑师之手。1930年,主办机构从威尼斯市政府的管辖领域改为政府官办,展览的范围也扩大到音乐、电影、戏剧、诗歌。1932年威尼斯举办首次国际影展;1934年第一届戏剧节成立;1979年开始第一届建筑展。1916-1918,1944-1946年间因世界大战而停止活动。 <br/><br/>主办单位:意大利政府,设有十六人之董事会,一位秘书长,五人之监督委会,下设公共关系及新闻组,行政组,节目企划组,作品档案文件储藏组。 <br/><br/>联络地址:LA BIENNALE DI VENEZIA-Ente Autonom-30124 Venezia- S. Marco Ca\' Giustinian, Italy <br/>Fax: 39-41-520-4163 Tel: 39-41-521-8711 <br/><br/>经费预算:约1600万美元 <br/><br/>艺术总策划人:董事会指定,按惯例,总策划人皆有重要美术馆馆长之经验或领衔国际之艺评人背景。第47届(1997年)为将"贫穷艺术"派(Arte Povera)捧红的艺评家塞伦提(Germano Celent)。下设专家小组:意大利艺术家Carla Accardi,意大利Castello di Rivoli当代美术馆馆长Ida Gianelli,丹麦刘易斯安娜现代美术馆馆长Lars Nittve(瑞典人),惠特尼美术馆馆长罗斯(David Anthony Ross),伦敦泰德(Tate Gallery)美术馆馆长塞洛塔(Nicholas Serota)。 <br/><br/>评审团:国际重要美术史家、美术馆馆长、艺评家等五人左右。第47届为:德国Kunst-Werke馆馆长Klaus Biesenbach,意大利美术史家Maurizio Calvesi,纽约古根汉美术馆馆长Thomas Krens,法国Ville de Paris现代美术馆馆长Suzanne Page,纽约MOMA绘画雕刻馆馆长Kirk Varnedoe。 <br/><br/>参加办法:分三类:(1)官方派遣之艺术家;(2)意大利馆邀请之艺术家;(3)特别展;(4)大会监督下之主动提议(注十六) <br/><br/>(1)官方派遣艺术家:(Section I, Paragraph II, ART.4 - ART. ART.8) <br/>策划委员会接受总策划人推荐后向各国发出邀请,之后各国正式提出申请,没有展览馆之国家只要有会外场地,皆可参加,但需通过大会许可。 <br/>各国负责选出一位策划人负责选出参展的艺术家;人数不限。 <br/>开幕前三个半月,策划人需将每位艺术家作品照片及有关专文寄交大会出版;大会寄给艺术家的表格于打字填写、签名后寄回;若逾期收到,大会不负因过期造成的后果。 <br/>参加国各自负责作品来回运费、报关费、装卸箱、保险、上展等一切费用。(作品件数视各国场地大小而定,但必需是尚未发表或为参展而作之新作。) <br/>(2)意大利馆邀请艺术家:(Paragraph III, ART.9 - ART.14) <br/>视觉艺术总策划人将说明艺术家参加条件、办法及活动内容。 <br/>大会提供艺术家一式五份的表格于填写完毕在3月31日前后寄至:Dipartmento Attivita Espositive。此文件必需详细、清楚打字填写好并签名。若资料不够详尽或不能于截止日期前收到时,大会不保证目录中有关艺术作品及艺术家之完整叙述。 <br/>借大会展出的艺术作品必需在开幕前35日到达会场。手续作业将由大会指定之空运公司负责,The Ufficio Tecnico e Trasporti of the Biennale将分别通知艺术家提取作品的时间。 <br/>大会将负责所有来回包装运输费用。一切有关作品组合的指示必需在4月30日前寄达,由大会负责拼装,但大会保留此部份空间的使用设计。特殊装置所需之额外花费必先经过大会总秘书通过,并有大会总执行长之同意书和与大会活动部门负责人之协商。 <br/>(3)特别展(Paragraph IV, ART.15 - ART.16) <br/>特别展详细条件将于邀请函中说明。大会将负责艺术作品所需的视听设备和座架。艺术家必需和作品一同寄上两卷录像带或幻灯片。大会将选择作品设置方位,并考虑到艺术家指示(4月30日前收到)。但大会拥有最后决定权。大会将负担一切来回运费、包装,同时提供保全险,遵照艺术家于契约上所呈报、并经大会承认的价值。来回运输系大会之责任,大会将指定其运输公司。大会技术及运输部门将通知借主运输公司名称及地址。借用之作品必需在开幕前35日到达。为保护某一件作品,唯有在特殊情况下,大会同意与借主签写特别契约。 <br/>被邀作装置艺术的艺术家将会收到大会特别邀请和指示。作品必需在现场制作,任何所需的材料必需在开幕35日前准备运输公司之提取。若艺术家要求大会退还作品或事先准备之装置零件,大会将负责手续及费用。艺术家可将作品或设计草图、原始文献捐赠大会文库。 <br/>(4)展览一般规则(Section II, Paragraph I, ART.17 - ART.20) <br/>目录及照片 <br/>大会将出版一至数本目录。参加国亦可自我准备图片数据。欲将此类资料从国外(欧洲共同市场以外地区)携进意大利之国家,必需负责运输费用及进口税。 <br/>制作目录时,大会有权指定专家撰写与展览主题有关艺术家及艺术动态。 <br/>除非艺术家、收藏家或作品代表人有异意,大会保有下列权利: <br/>大会指定之摄影公司可将展品复制成黑白或彩色照片,出版于目录或报章杂志; <br/>大会可于展场内贩卖复制品;录像带、影片、录音等皆可复制。希望制作彩色或黑白影片的公司必需得到大会新闻、宣传及公关部许可。这些公司也必需提供一张彩色或黑白照之底片给大会文献部之文库典藏。这些图片不可在展场出售。艺术家、借主或艺术家代表将放弃一切使用权之报酬,并放弃复制品版权。 <br/>按意大利1941年4月1日通过之出版权保护法第533条,大会出版之目录或专文不可复制。 <br/>(5)参展者一般规则(Paragraph I, ART.21 - ART.23) <br/>合约、填表、包装、保险及运输 <br/>参展者必需将所有表格打字填写清楚,文字不可模棱两可。签字前必先将一切问题填好,附上三张作品照片(最好彩色)。作品所有人或艺术家代表签字时,无条件同意接受上述之规则。如出借契约未经签字,大会将不提取作品也不买保险,除非在开幕前达成其它契约协议。 <br/>规则中除第一部分第三项之4与第四项之1外,大会不负任何高度安全警卫下可能发生的火灾或失窃等之责。因此,艺术家、各国家、各机构及所有参加团体,应当保作品全险。 <br/>借展之作品不可于展览闭幕前抽回。展览一结束,大会将以考虑海关服务之能力及所有组织方面之需要,依照大会列出的时间表将作品包装运送。大会要求出借的作品将优先退还。借展作品于展后只能回到原出借地,亦即,出借合同上借主之地址;来回地址必需一致。由于组织上之原因和海关规定,凡不属于欧洲共同市场的国家,作品不可运回与原出借地有异的地点。因某种原因而未得展出的作品,可于闭幕前收回。作品所有人需与大会运输部门安排手续,一切费用皆为所有人之责任。 <br/>(6)一般规则(Paragraph III, ART.24 - ART.27) <br/>任何纠纷或其它未包括在规则中之事项,将由大会全权裁决,不可申诉。 <br/>作品拆卸、组合、再包装时,惟有授权者可出入展场。 <br/>于参加表格上签名的艺术家、作品持有人、各国策划人,和代表其它机关团体人士,表示愿接受所有规则内容。 <br/>遇有因文字意思或规则使用产生误解时,应以意大利原文之解释为依据。一切书信文件应寄到: Biennale de Venezia - Dipartimento Attivita Espositive XLVIII Esposizione Biennale Internazionale d\'Arte-Marco, Ca\'Giustinian 30124 Venice <br/>Fax: 041-521-0038<br/>(7)大会监督下之主动参加提议(Section III) <br/>各类私人或团体可向大会申请与展期同的展览构想。大会将优先考虑能与大会策展理念配合之申请。构想若包括国际著名艺术家,亦将得优先考虑。 <br/>申请文件必需于1997年3月15日前送交大会。经展览负责人同意后,大会之董事会将考虑接受,并于同年隔月通知结果。申请文件若逾期到达则不得考虑。申请文件必需包含能使大会策划人及董事会估量计划内容和欲展出之场地及展出时间。 <br/>大会有监管权,但不负担任何展览费用。主办者应安排一切展出场地及许可等事宜。 <br/>得大会许可、并承认大会监管之展览,可以于传单、出版物上使用大会徽章,但不可使用于信纸上。 <br/>大会有权于其展出目录上作宣传,并可能包括一张图片、一段短评。 <br/>国家馆展区:(1997年)以绿园城堡(Castello Gardens)为主要展区,有意大利、瑞士、美国、法国等31个国家馆。另外有会外租借场地,使用国家有中华民国台湾、拉丁美洲的16个国家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 <br/>主题展区:此区(介于意大利馆和Corderie间)艺术策划相当于威尼斯大会总艺术策展人之亲笔签名或特别演出,其美术专业和智慧眼光将受全世瞩目。本届被邀请参展者皆是未来、现在、过去从1967年到1997年在艺坛上风云一世、对艺术千变万化有绝对影响力的艺坛巨人,共75位。 <br/><br/>特别展:二十多位年轻艺术家首次在威尼斯登台亮相,他们与国际艺术大师作品并排陈列,以便观众可左顾右盼艺术发展之轨迹。 <br/><br/>开放展:Aperto,开放展是展出最有生气、前卫的艺术专用场所,于1980年设立,第46届时让‧克莱尔Jean Clare(法国毕加索美术馆馆长)任总策划时曾遭取消,后于47届时恢复。 <br/><br/>目录:出版三册一套,页数1500,售价18000里拉。(1762里拉=1美元) <br/><br/><br/>授奖例子:第47届双年展(1997)大会共颁发五种奖: <br/><br/>当代艺术贡献金狮奖:两名,奖金各两千五百万里拉,奖赏对当代艺术贡献卓越并已蛮声国际的重量级艺术家。得奖者为艾尼丝。马丁(Agnes Martin)、诶米留。威斗瓦(Emilio Vedova)。<br/>国际威尼斯奖:两名,奖金各两千五百万里拉,给艺术造诣达成熟阶段、将形成未来主力值得肯定的艺术家。所有参加者皆有资格。得奖者为马利那‧阿布摩微克(Marina Ambramovic)、葛哈特‧瑞克特(Gerhard Richter)。<br/>评审团评语:阿布摩微克在过去25年艺术旅程中一直在寻求革新,把经验转化入当代富有创新精神的表演艺术中。而瑞克特则是:一位年轻、经丰富的艺术家,作品将给二十世纪留下永远印象。<br/>国家馆奖:一国。得奖者-法国。评语:展览馆不再是一件独立完整的作品,而表现出一向外扩张、超越艺术领域的心观念。<br/>2000年奖:三名,给40岁以下、作品发挥高度创造力之新秀。<br/>得奖者-道格拉斯.歌登(Douglas Gordon)、皮皮洛悌.瑞斯特(Pipilotti Rist)、瑞琦尔.怀瑞德(Richel Whiteread)。<br/>评审团评语:歌登-平凡无奇中的作品中流露令人激动的感情;瑞德-以记忆出发,深入古典造型层次,蕴含嘲讽和动人心弦的力量;瑞斯特-熟练运用视听媒体表现崭新的感性,观众必需以崭新眼光对待之。<br/>荣誉奖:四名,得大会褒奖,无奖金。得奖者:森万里、尹重康Marie-Ange Guilleminot、Thierry De Cordier。<br/>企业赞助奖:威尼斯储蓄银行基金会特别奖(以两万美元购买得奖者展品一件作为大会之典藏品);日本本尼斯企业奖(赠送两百万日币);一利咖啡奖。(赠送两千五百万里拉)<br/><br/>--------------------------------------------------------------------------------<br/><br/>国际幽默艺术作品双年展及竞赛(International Biennial Exhibition of Humourin Art, Tolentino)<br/>宗旨、经过:为奖赏艺术的幽默大师而设立两类:一、Premio Cesare Marcorelli奖成立于1961年,以表现视觉艺术幽默为主,奖品为金塔奖、银塔奖、铜塔奖。得奖者将被邀作个展。二、Luigi Mari奖,设于1975年,以最佳卡通人像或雕刻为主,得奖者将获奖牌。两类得奖者作品皆由主办者收藏。 <br/><br/>联络地址:Biennale Internazionale dell\'Umorismo Nell\'Arte de Tolentino c/o Azienda Autonoma Soggiorno Cura Turismo Piazza della Liberta 181-62029 Tolentino, Italy <br/>Tel: 733-973-049 <br/><br/><br/>--------------------------------------------------------------------------------<br/><br/>法国 <br/>里昂当代艺术展(biennal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br/>宗旨、经过:里昂是法国第三大港口都市,曾以丝织、金属工业闻名于世,现在仅染纺、冶金仍领先世界。1991年创立当代国际艺术双年展,希借此增加与国际间之对话往来。但因举办经验有限,且去年与另两大国际展(威尼斯双年展及卡塞尔文件展)同时举行,虽然规模浩大,尚不可与其平分秋色。不过与过去三次相比,上届已有显著效果,艺术家阵容坚强,展出主题亦独具一格。参展者中,张培力、汪星伟(译音)、冯梦波、蒲杰、许一会(译音)为中国艺术家。 <br/><br/>主办单位:里昂文化中心(Maison de Lyon)、里昂当代美术馆 <br/><br/>联络地址:place de bellecour, f- 69002 lyon, France <br/>Tel: 33-04-72-40-26-26  Fax: 33-0478-38-28-92 <br/><br/>艺术总策划人:每届更换,第四届(1997年)里昂当代美术馆的研究员Thierry Raspail所领导的委员会邀请瑞士籍哈洛德‧史哲曼门(Harald Szeemann)为总艺术策划人,Szeemann曾主持策划第五届德国文件展(1972)。威尼斯双年展之开放展(Aperto)即系他于1980年开辟。 <br/><br/>经费预算:三百五十万美元 <br/><br/>参加办法:大会总策划人邀请,1997年参加国际艺术家为72人。 <br/><br/>展出场地:里昂东尼佳尼尔大厅(Halle Tony Garnier)原牛市场,占地18300平方尺 <br/><br/><br/><br/>--------------------------------------------------------------------------------<br/><br/>圣摩的福斯艺术双年展(Biennale d\'Arts Graphiques de Saint-Maur-des-Fosses)<br/>宗旨、经过:为奖励纸本作品创作而创于1990年。由该市政府与市立美术馆、Medicis别馆联合主办。 <br/><br/>主办单位:圣摩的福斯市 <br/><br/>联络地址:Musee de St. Maur-des-Fosses 5, rue Saint-Hillaire. 92 Avenuedu Bac. Place Stalingrad 94210 La Varenne Saint-hilaire, France <br/>Tel: 48-86-33-28  Fax: 48-83-49-12 <br/><br/><br/>展出场地:圣摩的福斯市美术馆、Medicis别馆 <br/>主题项目:素描、绘画、摄影、混合媒材、版画,以指定题为主题,如上届"窗的构成",不论媒材,必需以表现"窗"为中心创作思想。本届主题为"宴庆日"。 <br/><br/>参加办法资格:国际艺术家,除版画不限年龄以外,其它项目艺术家必需满20岁才可报名参加;无报名费;除条文规定之年龄限制外,开放国外艺术家报名参加参赛作品必须是两年内之近作;抄袭、复制曾展出于其它展览之作品不可送交参赛;作品不限任何潮流派别;得奖者只可以一件作品得奖,不得重复,评审团有权决定奖项从缺。入选作品将于指定展场内展出。 <br/><br/>作品规格:作品需装框,以固定、完整、易于吊挂为原则。框后需注明:标题、媒材、技法、完成时日、画价(以法郎为准,包含画框),姓名、出生地、年月、国籍、通讯地址。作品含框尺寸不得超过80×110公分。 <br/><br/>作品保险:送件及退件的运送期间,一切损坏、失窃等状况由艺术家本人负责,展出期间一切责任由主办单位负责,展场看守由美术馆负责。 <br/><br/>评审团:评审由艺术界人士、市政府官员、行政人员共同推举;评审团成员和任何参与规划者不可参赛;评审原则以创造力、技法、主题表达及突显纸张特质等的革新为考量;评审团名单及评分不予公布;评审结果以电话通知,欲知结果者可以电话询问:48-86-33-28。 <br/><br/>授奖:市长特别奖奖金25,000法郎,素描、绘画、混合媒材、摄影、版画各设二名得奖人,首奖15,000法郎,二奖10,000法郎。 <br/><br/>展售:画价必需标示于画框背面,于展览其间展售。但美术馆人员不可居间协调买卖事宜。卖出之作品需至展览结束后才可取走。 <br/><br/>退件:参赛者于指定时间内凭缴件时之收件凭据办理退件。若请第三者代办,需附委托书。又,若于指定时间内未取回之作品,将被充作该市财产。 <br/><br/><br/>--------------------------------------------------------------------------------<br/><br/>辜贝瓦双年展(Biennale de Courbevoie)<br/>主办单位:辜贝瓦市文化中心 <br/><br/>协办单位:辜贝瓦市政府 <br/><br/>主题:不限 <br/><br/>项目:水彩、粉彩、油画、雕塑 <br/><br/>参赛资格:不限,入选者及受评审团、主办方邀请者将参加双年展。 <br/><br/>展览时间:每单数年份的2至3月间。 <br/><br/>展览地点:centre culturel de Courbevoie 14bis, square de l\'Hotel de Ville 92400 Courbevoie, France <br/><br/>联络地址:同上 <br/><br/><br/>--------------------------------------------------------------------------------<br/><br/>国际版画双年竞赛展(Prix international de gravure trace-fondation Reader-Digest France)<br/>主办单位:塔斯协会 <br/><br/>主题:不限 <br/><br/>项目:版画(技法以细纹金属版画、木版画、橡胶版画为主,其它技法概不接受) <br/><br/>参赛资格:不限国际,22岁以上 <br/><br/>奖项:第一名30000法郎;第二名15000法郎 <br/><br/>时间:单数年份举办,4月30日前截止收件,10月评审,12月颁奖。 <br/><br/>联络地址:Joelle Serve Prix de gravure Trace Atelier 63,"Trace" 54 rue Dagurre, 75014 Paris,France <br/>Tel: 43-22-21-78 <br/><br/><br/>--------------------------------------------------------------------------------<br/><br/>马耳他 <br/>国际双年展(International Art Biennial and Competition, Malta)<br/>主办单位:马耳他政府 <br/><br/>总策划人:Francoise Tempra女士(英国籍历史学者)<br/>Sir Harry Luke Street Mgarr MST 10 Malta,Europe<br/>Tel + Fax: 356-572-995<br/>网址:http://www.digigate.net/biennale/awards.htm <br/>项目:绘画、雕刻、水彩、素描、设计、建筑、版画、摄影、电影 <br/><br/>参加办法:任何国家之艺术工作者,可参加一项或数项,但需付报名费95美元,每项手续费18美元。作者必需邮寄三张可印刷用之作品照片,并附申请表及美金支票。 <br/><br/>评审团:由美术史家、艺评家、大学系主任等30人组成。 <br/><br/>展出场地:马耳他首都Vaeltta之地中海会议中心 <br/><br/><br/>授奖:绘画得奖者十名,首奖奖金一万美元,二奖五千元,三奖一千元,第四奖以下得奖牌一面;雕刻得奖者六名,奖金与前者同,四奖以下颁发奖牌;水彩与素描,得奖者五名,首奖奖金五千,二奖以下颁发奖牌;版画得奖者五名,首奖奖金一千五,其余颁发奖牌;建筑得奖者五名,首奖奖金五千,其余颁发奖牌。摄影首奖得者可在伦敦举办个展,二奖得奖牌;电影得奖者两名,得颁发奖牌。 <br/>报名截止日期:1999年5月19日 <br/><br/>出版目录:所有入选者作品皆以黑白图片印出,目录为30cm×21cm大,厚100页。 <br/><br/><br/>--------------------------------------------------------------------------------<br/><br/>土耳其 <br/>伊斯坦堡双年展(International Istanbul Biennial)<br/>宗旨、经过:伊斯坦堡文化艺术基金会(非政府机构)成立二十四年以来,已主办无数次古典音乐、爵士乐、戏剧、和视觉艺术活动。但自1987年始,该艺术基金会改变以往作风,取道宣扬国际多元文化发展方向,以促进各文化及国际艺术家、艺评家、研究策划者、文化机构之间以及所有与艺术有关人士的交流。是以第一届(1987)的国际艺术展即邀请国际名艺术家Marcus Lupertz, Michaelangelo, Pastoletto, Gilberto Zorio等蜚声国际的艺术名将。参展作品国内部分来自土耳其艺术家、画廊及收藏家,国外部分则为奥大利、瑞士、波兰、南斯拉夫等国。到目前为止,已历经五届双年展。由于该基金会为非营利事业,展出经费皆由参与国分摊。1997年地主国仅出资三十万,为总经费140万的四分之一。 <br/><br/>主办单位:伊斯坦堡文化艺术基金会(Istanbul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Arts) <br/><br/>联络地址:Istanbul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Arts Istiklal Caddesi Luvr Apt. 146 Beyoglu 80070 Istanbul, Turkey <br/>Tel: 90-212-293-3133  Fax: 90-212-249-5575 <br/><br/>艺术策划人:伊斯坦堡文化艺术基金会指任,上届策划人Rosa Martinez曾任职西班牙银行La Caixa基金会之文化历史部门,尔后担任过巴塞隆纳双年展主要策划人等多项大规模艺术展之策划。 <br/><br/>参加办法:策划人邀请;不限制艺术领域和媒材。 <br/><br/>展出场地:土耳其位于欧亚间的要道,属文化、经济、地理的中枢位置,Martinez即以"衔接点"为布置展场舞台观念,在机场、火车站、Bosphorus桥、托卡琵皇宫等各具有连接功能与象征意义的地方开辟空间,展出作品。大部分展场为十二、三世纪古建筑物。 <br/><br/><br/>--------------------------------------------------------------------------------<br/><br/>西班牙 <br/>马德里首届国际篮球艺术双年展(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Basketball in the Arts)<br/>主办单位:福蓝迪丝基金会(Pedro Ferrandiz Foundation) <br/><br/>联络地址:Borislav Stankovic Building, Avda de la Guindalera, 22 Arroyo de la Vega, 28100 Alcobendas, Madrid, Spain <br/><br/>网站:http://www.leader.es/fundacion/bienalin.htm <br/><br/>参加办法:不限国籍,来回运费皆艺术家负责,每人限两件作品 <br/><br/>收件时间:1997年12月15日以前。同时付上作者已填好之申请表及自传、履历。 <br/><br/>主题项目:绘画、雕刻两类,且必需与篮球有关。一切作品的主题皆应以篮球各方面为创作思想重点,自由发挥表达力。 <br/><br/>作品评选:双年展负责人组织评审专家于开幕前选出优秀得奖者。评审成员由国际人士组成。得奖者名单将于开幕前公布。 <br/><br/>作品规格:绘画高不得超过2公尺,宽1.5公尺;雕刻作品高不得超过2公尺,宽1.5公尺,重量不得超过500公斤。若作品由数件组合,每部分不可超过前述之标准,但整件作品容许超越规格。 <br/><br/>颁奖:-国际篮球艺术双年展最高奖奖金三百万ptas及奖牌一面。未达评审标准致使首奖无法产生时则从缺。<br/>   -绘画奖两名,首奖奖金两百万ptas及奖牌一面, 二奖奖金一百万及奖牌一面;雕刻奖两名,首奖奖金两百万ptas及奖牌一面, 二奖金一百万及奖牌一面。 (若无最佳作品产生,则首奖从缺)<br/>   -凡得奖金在500,000西币以上者,材料费将得补偿。作品及复制、广告权归属主办者。(1美元=151 ptas)<br/>保险、退件:主办单位将注意作品安全事宜,但不负责以外损坏;未被接受的作品需在送交30日后本人或委托凭收据代为取回。入选者作品需在展览闭幕的30日内取回。若未领回,则充作基金会财产。 <br/>展出地点:马德里Alcobendas市 <br/><br/><br/><br/><br/>--------------------------------------------------------------------------------<br/><br/>BMW绘画奖(PREMIO DE PINTURA BMW.XI)<br/>主办单位:BMW公司<br/>Corzon, S. L. C/Alameda, 4. 28014. Madrid.<br/>Tel: 91-42-93-993<br/>参加办法:西班牙艺术家及拥有居留权之外国艺术家,每人限从未发表过的作品一件,尺寸100×81公分,最大不可超过195×195公分。 <br/>项目主题:绘画,不限主题技法 <br/><br/>收件日期:1996年9月30日)收件地点分散于马德里、巴塞罗那、瓦伦西亚、及巴亚多里四大都市。 <br/><br/>颁奖:首奖一名,奖金5百万西币 <br/><br/><br/>--------------------------------------------------------------------------------<br/><br/>国际体育运动艺术双年展(Bienal Internacional del Deporte en Las Bellas Artes. XII)<br/>主办单位:西班牙最高体育运动理事会<br/>Consejo Superior de Deportes de Espana. C/Martin Fierro, s/n. 28040 Madrid. <br/>Tel: 91-589-69-53<br/>参加办法:不限国籍,每人不能超过两件,尺寸不能超过200×200公分 <br/>主题:体育运动和具有区域性民族文化的普遍性体育活动 <br/><br/>项目:绘画、雕刻、素描 <br/><br/>颁奖:荣誉奖奖金5百万西币及徽章,特别奖奖金3百万及徽章;第一名奖金2百万西币及奖牌,第二名150万西币及奖牌。得奖作品将归属理事会,同时将举办入选作的巡回展。 <br/><br/><br/><br/><br/>--------------------------------------------------------------------------------<br/><br/>南斯拉夫 <br/>南斯拉夫国际细刻铜版画双年展(Graphic Art Biennale, Dry Point, Uzice, Yugoslavia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br/>宗旨、经过:〈版画是绘画的先驱,是创思记录,也是思想的最终定义。它的真实细腻、爽直,不容许有任何犹豫迟疑。用它来述说不同的故事,不论是纤细的霎那还是狂乱的瞬间。〉上述文字即是此双年展成立的箴言与用意。双年展从1993年开始,到目前已举办三届。 <br/><br/>主办单位:Uzice市立画廊 <br/><br/>联络地址:The City Gallery 31000 Uzice Slanuska, 10, Yugoslavia<br/>Tel and Fax: 381-31-28-544<br/>策划人:Mladen Jevdjovic,版画家 <br/>参展办法:个人报名参加,作品的评选将由评审团选出。每人可用圆筒寄上三张铜版细刻作品,尺寸不超过70×100公分,单程邮费由个人负责,回邮邮资系主办单位负责。历届参加的艺术家有多为欧洲大陆、北欧、东欧版画家。 <br/><br/><br/>颁奖:特奖、金锋奖、银锋奖、铜锋奖及特殊奖励 <br/><br/><br/>--------------------------------------------------------------------------------<br/><br/>保加利亚 <br/>加伯罗国际幽默讽刺艺术双年展及竞赛(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Humor and Satire in Arts- Gabrovo)<br/>宗旨、经过:创于1972年,为奖励从事视觉艺术及文学、摄影工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类拔萃的幽默感。加伯罗市民以说故事和幽默出名,特选愚人节为创始日。 1985年第10届国际双年展时121位来自41国的艺术家提议成立"人类幽默协会基金会",以设立幽默文献文学为目标。 <br/><br/>联络地址:Union of Bulgarian Artists Shipka Street 6 BG-1504 Sofia,Bulgaria<br/>Tel: 2-46-71-40, 2-44-61-15  Fax: 2-46-31-29<br/>奖项:1. 视觉艺术奖:素描、卡通、版画、绘画、雕刻,得奖者可作个展及奖金。卡通奖最佳700元、素描900元、绘画1100元、雕刻1100元。滑稽摄影作品最佳奖400元、250元及150元。 <br/>评选方式:国际评审团选出 <br/><br/><br/>--------------------------------------------------------------------------------<br/><br/>伐尔纳国际版画双年展(International Print Biennal - Varna)<br/>创立经过:为激励国际艺术家的版画创作而设立于1981年。 <br/><br/>联络地址:Union of Bulgarian Artists Shipka Street 6 BG-1504 Sofia,Bulgaria<br/>Tel: 2-46-71-40, 2-44-61-15  Fax: 2-46-31-29<br/>奖项:伐尔纳镇奖、年轻艺术奖及保加利亚艺术家协会奖。各奖得奖牌及奖状。首奖得可于下届双年展时展出个人作品。 <br/>--------------------------------------------------------------------------------<br/><br/>以色列 <br/>尹荷国际雕刻双年展(The Sculpture Biennale in Ein Hod)<br/>创立经过:尹荷雕刻双年展创立于1990年,以促进国际艺术家户外雕刻创作为旨,已历经四届。展出其间有二十万以上的参观者到此观赏。上届参展艺术家有47人。 <br/><br/>主办单位:雕刻双年展协会(The Sculpture Biennale Association)为非营利机构,由教育科学部及观光部和一些私人企业赞助。此外,英国文化中心、法国文化中心、外交部也给予相当的支持。第三届之双年展系由飞利浦摩利丝烟草公司提供经费。 <br/><br/>参加办法:艺术家个人报名。第五届1999年之双年展已开始接受报名,参加者必需填写网站上所付的报名表。入选者可得材料补助费美元一千元。作品必需再开幕前一个月在现场完成,以便制作目录。大会可提供参加者食宿。作品必需让该协会保存一年,若未售出,则由艺术家自费运回。作品及艺术家本人来回机票由艺术家负责。艺术家同意这些条件后再向当局索取详细资料。 <br/><br/>联络网址:http://aai.business.israel.net/biennale/partic.htm <br/><br/><br/><br/>--------------------------------------------------------------------------------<br/><br/>南非共和国 <br/>约翰内斯堡双年展(Johannesburg Biennale 1997)<br/>宗旨、经过:南非共和国历经多年种族分裂与内战,直到六、七年前才告结束。为庆贺民族统一周年日,加强本土地区之间团结意识,并且在国际间重新建立文化方位,南韩近年举办的光州双年展、巴西圣保罗以及威尼斯、雪梨双年展等所获之成就和喝彩给予当局莫大启示,尤其是圣保罗双年展,其主轴思想Q用所属之第三世界文化向素来称霸的欧美文化挑战,以求得对自身认同与回归。于是1995年2月28日至4月30日间,南非共和国举办了南半球上,除澳洲、圣保罗以外之第三大双年展,也是非洲国家群中盛大空前的国际艺术展。 <br/><br/>筹备经过:第一回的筹备会议草创于1993年秋,在Gauteng艺术村举行,所有关心人士皆可参加发表意见。出席这次非正式集会的有艺术界领导人物、社区艺术活动的主办机构、画廊、美术馆、大学相关人士及技术人员。从参与者中召集三个委员会:教育委员会(Education Committee)、策划委员会(Curatorial Committee)及顾问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全盘负责所有与双年展有关事宜,由都政府文化部为总指挥。继而于1994年二月,三个工作委员会集体召开一次以民众为主的解释会议,与大众沟通意见,完成双年展之初步工作。 <br/><br/>经费来源:约翰内斯堡都政府艺术文化部(Arts,Culture,Development and Facilities of the Metropolitan Council)为双年展大会主要经济来源,赞助所有南非共和国和非洲22个国家、以及古巴、泰国、印度艺术家作品材料及旅费,出资112万美元;私人企业赞助133万美元。其余40多个国家展览经费来自各国外交部、文化部和私人企业。估计个国支付运费和艺术家食宿、零用金平均为80000到100000 Rand之间,对地主国来说即是四百万的外汇额。(1美元=5.18 Rand) <br/><br/>后勤支援:基本核心工作人员为11人,但另有77人受顾于不同时期,协助装置或文书工作。此外还有一些临时性如包装、挂卸展等短工雇用。 <br/><br/>参加办法:策划委员会以地区国家为单位邀请非洲22国,印度群岛1国,欧洲12国,东欧与中欧4国,远东7国,中东3国,北美2国,中南美6国,南美4国,澳亚洲2国,参加的艺术家共200人左右,来自63个国家;地主国之展览共22个,国外部分61个。 <br/><br/>策划人才培育:南非举办首次盛大隆重双年展时,为储备人才起见,便先由国际知名12位策划研究人,每人带领一位地主国的年轻实习生一同工作十五个月之久,这些实习生也同时协助策划。 <br/><br/>深入社区和教育宣导:为鼓励黑人地区积极参与,临时组成此一项目。虽然许多草根地区都受邀参加,活动范围不得已受限于Gauteng地区。结果各地提出项目达13个之多,22位当地和非洲国家的艺术家共同制作长达90公尺的壁画。 <br/><br/>  由于南非素无当代艺术传统,教育宣导为当务之急。于是参展艺术家、研究人员为大众举行讲座、工作营、座谈会及广播节目。据统计,50多个学校的一万多儿童参与教育活动。 <br/><br/>展览目录:一本304页目录由国际知名艺评家,研究策划人执笔写成,并发行世界各地。 <br/><br/>展出场地:新城(Newton)之电气工厂空间、非洲美术馆、非洲美术馆学院、新城版画工作室、工人图书馆、标准银行画廊、动物园等15点,并另辟出活动及展览空间,以共个展及联展使用。 <br/><br/>参观人数统计:开幕日约5,000人,展期结束为止约50,000人。其中约300人为新闻记者、艺评家、画商、演讲学者。国外参观者约500人左右,外汇消费额约一百二十五万美元。 <br/><br/>工作机会:据统计,每30位观光客即创造一个直接、两个间接的工作,换言之,共有33个间接、17个直接工作产生。 <br/><br/><br/>ACAI的成立:由于1995年首次举办双年展,国内外收获和反应热烈(得到近40个国外新闻媒体披露),举办当局于次年提出成立永久性机构草案,以双年展宗旨为基础架构,继续发展视觉艺术,并筹划1997年之双年展。草案中同时包括成立资料中心、AIC画廊及与企业合作发展计划。ACAI (Africus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四位全职工作人员在市政府之合同下展开工作。 <br/><br/>双年展1997:第二届双年展由前都政府文化官员Christopher Till任命艺术总策划人`及利亚艺评家恩韦则(Okwei Enwezor)M六位国际研究员共同策划。受邀请的六十国艺术家围绕“丝路,历史与地理”主题,创造六个大展,分别在约翰内斯堡和凯普城举行。亚洲地区策划系中国大陆出身、现居荷兰的侯瀚如及韩国Yu Yeon Kim负责,二人分别策划以“去殖民和地球化”,及“转化”为副题。其它诸位策划员中以拥有非洲经验者为多。 <br/><br/>经费:约翰内斯堡市政府出资70万美元(比上届少42万),其余110万来自洛克菲勒基金会、诺尔顿家族基金会(Peter Norton Family Foundation)及荷兰克劳斯王子文化发展基金会(Prince Claus Fund for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br/><br/>展出地点:以约翰内斯堡及凯普城为中心,分散十数点,另指定一些大众空间如广告牌、巴士站、酒吧、餐馆辟为展场。 <br/><br/>结语:高潮与暗礁 <br/><br/>高潮:一切有关国际艺术展资料中,约翰内斯堡95双年展展后分析报告是对外公开资料中最完善详尽者,显示当局在首次经办大型艺术展前周密的思考准备和日后续办之雄心。以质量观之,南非内战甫毕,失业、流亡、武器泛滥、犯罪率、教育文盲等再再皆需扶举的环境下,此回的策划及配合展览的各项节目,尤其是于宣导性大众教育、发挥社区文化集体意识等方面,成果令人赞不绝口。 <br/><br/>暗礁:97双年展基本上是在已有架构上进行,但由于会期与另几个举世瞩目之国际展相撞,如威尼斯、里昂、哈瓦那、伊斯坦堡双年展,卡塞尔文件展、敏斯特市户外雕刻展,声势效果大受影响,再者,市政府预算削减且迟至开幕前7星期才发放经费,此一变化使工作人员措手不及,开幕时一切尚未就绪。不过,由于 Okwui Enwezor之主题策划成功,国际艺评家仍给予甚高评价。今年初,约翰内斯堡都政府已下令解散上届会后成立的永久性机构CAI当代艺术研究所,及至目前,本展未来的命运不可预卜。南非双年展戏剧性起落、功败,足可作为个案研考资料。 <br/><br/><br/>--------------------------------------------------------------------------------<br/><br/>巴西 <br/>圣保罗双年展(The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br/>宗旨、经过:出生于意大利的苏布理荷(Francisco Matarazzo Sobrinho)受威尼斯双年展感召,于1951年在圣保罗举办第一届双年展。当时系圣保罗现代美术馆监督执行大会组织,由于各方反应热烈,双年展变成为美术馆主要工作,直到规模扩张到无法控制的局面而被迁至Ibirapuera公园内,由名建筑设计家尼梅耶(Ocar Niemeyer)专为艺术展设计之建筑—Ciccillo Matarazzo Pavillion玻璃展示大厦。至1962年时,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已在国际艺坛取得一席方位,美术馆内的双年展行政工作于是转移到双年展基金会下。 <br/><br/>  双年展初期,正值西方现代文化充斥于拉丁美洲,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勃拉克的风格、纽约苏荷区小巴黎艺术是艺术家抄袭的圣经。圣保罗双年展立志在混乱迷思中种植本土艺术种苗,和在西方强权文化外发掘可与其匹敌的化外天地。目前为止,该展已历经23届,主办当局标榜该双年展为继威尼斯、卡塞尔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际艺术展。 <br/><br/>  圣保罗与威尼斯双年展相异点是当代艺术对历史的致敬,在每届划时代尖端作品展出之时,逐一回顾写下西洋美术史的重要成员,如:克利、布朗库西、蒙德利安、柯尔达、摩尔、毕加索、梵谷、高更、哥雅等。 <br/><br/>主办单位:双年展基金会,主席:Julio Landmann;下设副主席、两位执行长;其下又设数字执行人、监督,研究策划员、管理部门。 <br/><br/>联络地址:Parque Ibirapuera-Portao 3-CEP 040098-900 Sao Paulo - SP - Brazil<br/>Tel: 55-11-574-5922  Fax: 55-11-549-0230<br/>网址:http://www2folha.com.br.23bienal.iiinfo.htm<br/>总策划人:由大会委员会指任。第24届1998年为Paulo Herkenhoff及副手Adriano Pedrosa。本届艺术家尚未完全决定,但整体上采取无主题形式,分为: <br/>特别展部分—由总策划人邀约的九位策划员分别邀请各地区艺术家;九位中亦有两人一组共同策划者;以“路”为中心思想。 <br/>总策划人负责部分—以历史回顾为主题思想,本届以三十年代巴西画家阿马拉儿(Tarsila do Amaral)的绘画语汇—食人野兽—探讨与巴西文化和身份意识有关的问题为放射轴心。 <br/>各国家的展览部分—由各国指定艺术家,主题自由,但各国策划人应尽量与大会总策划中心思想配合。 <br/>参加办法:本届分官派、邀请与借展三部分: <br/>(1)各国派遣艺术家:(Art.3 – Art.14) <br/><br/>各国指定一位策划人、一位参展艺术家; <br/>大会将邀请函送呈各国外交使节,其后,各国指定之策划人应与总策划人商讨理想人选,提交书面提议,艺术作品应于总策划人之观念契合。 <br/>策划人需在3月1日前将艺术家填表和同意书寄上。 <br/>于4月30日前,策划人需将艺术家作品幻灯片、简历、展历及有关专文(500字以内,英、法、葡、西语皆可)以电子通讯或计算机输入磁盘并附文字影本寄交大会;表示必需清楚周详。 <br/>通知大会艺术作品装置之需要。 <br/>参加国必需负责作品保险、运输;作品必需于8月15日至9月15日间到达会场展览大楼。 <br/>参加国必需事先通知有危险性、易碎或需特别注意之作品,尤其是有可能影响到其它在场作品者,如有杂音、异味、灯光、震动、气体等不寻常作品。 <br/>按地区国家需要,大会将推荐紧密的策划研究模式,包括: <br/>与前届策划人联络,征求推荐各国权威策划者。 <br/>地区策划人(总策划人指定)推荐一位策划人,负责挑选艺术家及作品。此模式与前述及之各国艺术展策划不应混为一谈。 <br/>各国策划人必需指定一位居住于地主国的代表,遇有下列情况时可: <br/>作品运抵圣保罗时,办理报关手续 <br/>在场验收; <br/>依照作家或策划人指示,负责将作品组合、吊挂、装置; <br/>需要时,安排保安警卫; <br/>按大会日程表,安排卸展及回程运输包装等。 <br/>每一参加国必需对推举的艺术家及作品负全责,包括: <br/>作品保全险,包括在展期间,是以大会不负任何责任;保险单影本应送交大会; <br/>艺术家及代表团的健康意外保险; <br/>代表团的接待、旅馆等费用; <br/>于作品原属国的包装及拆卸费用; <br/>组合、装置、卸展、拆包等之费用; <br/>从各国来回展场之运费; <br/>进、出口报关、清关费用; <br/>特殊照明费用; <br/>额外保安警卫费用; <br/>作品必需运送至: <br/>XXIV Bienal de Sao Paulo<br/>Fundacao Bienal de Sao Paulo<br/>arkue Ibirapuera Portao 03<br/>CEP 04098-900- Sao Paulo-SP-Brazil<br/>作品标示必需按照大会规格,如字体大小、标签内容及数字。标签必需在1998年9月15日前寄交大会。必要时大会可另撰文增加作品介绍。 <br/>一切国外作品必需附上报关文件,即使是免费运输,空运提单必需附有三份包装单,列出艺术家名、作品、技法、体积、美金价值、以公制写明木箱体积重量。每份包装单必需写明每箱内容。 <br/>根据巴西海关规定,所有国外艺术作品在巴西停留时间,从到达日起,不可超过180天。 <br/>卸展必需按照大会列出的时间表进行,于展览结束后45日拆卸。如未按照规定,大会将不负任何保管责任,并有权将作品运回参加国,运输费用由参加国负担。 <br/>(2)一般规则:(Art.15 – Art.24) <br/>参展的艺术家授权大会,免费复制、摄影、制作电影等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复制参展作品,以提供出版目录、海报、户外广告、杂志专文、及其它推广介绍作品之刊物。 <br/>大会有权拒绝含有危险性或威胁公共安全的作品参展。 <br/>因不符合交运条件或组合、特殊指示导致未能参展或出版,大会不负一切责任。 <br/>遇标示、解说文字、或艺术家名字出现错误时,一切按照参加者表格内容为准。 <br/>展期间作品不可半途抽回。 <br/>空间和灯光照明以大会总策划人规定标准为依据。 <br/>艺术作品组合必需配合展厅特点,即: <br/>电流为110瓦特,220瓦特(60Hz)。巴西的电视录像系PAL-M(60Hz)或NTSC(只放影VHS录像带时用)。 <br/>展示实用的墙壁仅6mm厚,3.2公尺高。若作品超出此范围时,可另考虑。 <br/>装置艺术和雕刻作品不应超过1000公斤,体积范围一平方公尺。 <br/>参加表格经签字后表示接受上述所有规定。 <br/>遇有冲突纠纷时,大会将考量各方意见,以维持大会和协为原则,有最后裁决权。 <br/>任何超出规定的情况将经由大会审议处理。 <br/>  <br/>展览结构:循惯例,本届亦分三部分: <br/><br/>总策展者主题展—“历史的核心”,将集合美术史上艺术大师,并将其规划为个人与团体两组,由不同学者策划,如文件展之策划人凯萨林。大会将负责电影及录像部分;纽约现代美术馆资深研究员史托尔(Robert Storr)策划当代艺术大将Louise Bourgeois及Bruce Nauman作品;Helio Oiticica及Cildo Meireles策划高更、梵谷…… <br/>9位策展者负责策划相同主题:“路”。 <br/>各国官方所派艺术家作品展(1996年主题为“千年末艺术材质的解体”,探讨艺术构成物体以外如光、速度精准、多元、视觉和持久性等抽象元素。) <br/>  <br/>展出场地:23届系于Ibirapuera公园内分为三个部分,一楼展出“共相”,由7位国内外研究策划员共同策划,二楼则是75国艺术家代表作品,第三个展览为三楼特展,由数字艺术大师作品组成,其中包括毕加索、孟克、哥雅、克利、苏勒维、沃荷等人作品。本届仍按照同样场地规划举行。 <br/><br/>项目:绘画、雕刻、多媒体混合材、装置、表演、行为、艺术等 <br/><br/><br/>出版物:目录 <br/><br/><br/>--------------------------------------------------------------------------------<br/><br/>古巴 <br/>哈瓦那双年展(The Biennial of Havana)<br/>宗旨、经过:第一届开始于1984年,现已完成第六届展。首次双年展后,成立林飞龙(古巴、中国混血)文化中心,介绍、推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亚非洲地区的当代艺术之研究与发展。林飞龙的绘画成就充分代表第三世界从文化根源与视觉符号中所提炼的宇宙共通之艺术语言。 <br/><br/>  古巴从17世纪起至19世纪中期古巴独立战争前,一直在西班牙殖民主义下生存。殖民者从非洲进口大批黑人奴隶种植咖啡、甘蔗,是以种族混杂,宗教、文化错综复杂。虽然如此,当地非洲传统却一直明显活跃。 <br/><br/>  现代艺术从1920年代反抗学院派教条开始,艺术参与社会政治风潮,展开前卫性艺术。于此情况下,本土性艺术语汇首次出现,Amelia Pelaez和Carlos Enriquez跃上国际舞台。1940年代,林飞龙更给予拉丁美洲一个非-美文化艺术远景。数十年来,哈瓦那艺术思维在资本主义浪潮与本土第三世界政经冲击下杂交,和其西洋与本土文化共生现象相呼应。 <br/><br/>  但古巴艺术家并未陷于民族身份迷思中,令人称奇的是它于80年代后期涌现的少数民族角色和社会解析现象。艺术取代一切议论形式,新闻、论坛等,而又不曾脱离它追寻艺术的轨道。不幸者,90年代之政治冲突然强化,掌权者极力压制反对势力的结果将古巴带入90年代文化封闭时期。不过自由基层艺术教育并未受影响,继续为中、大学院校培植艺术人才。古巴可说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唯一艺术实验室,因它的教育制度深植于浓厚艺术景象中。于当代艺术家中最有兴味的是,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群,不管是民间传奇或学院性艺术工作者,他们都从事所谓的“学艺”,一种溶合价值观、感性和世界观的内在反省。 <br/><br/>艺术策划人:林飞龙文化中心之主任Llian Llane任艺术总策划人。她在艰苦的经费条件下(古巴政府仅补助5万美元),展现超人的游说长才和惊人经济创造力,使如此巨型展览如期完成。工作过程中,核心助手团仅有八位哈瓦那艺术学院研究生,奖金或出版物当然无从考虑,但展览获得极高国际国际评价。 <br/><br/>参加办法:策划人邀请45国177位艺术家参加。参展艺术家多以南美洲、菲律宾、日本及印度尼西亚为主。接受邀请者自付来回保险、运费。 <br/><br/><br/>展出场地:林飞龙文化中心为十八世纪古建筑物,位于主要街道Emperdrado、San Ignacio和教堂广场历史区,被联合国文教基金会指定为世界文化财,其中设有图书馆、录像图书馆和展览室。 <br/><br/><br/>--------------------------------------------------------------------------------<br/><br/>美国 <br/>纽约惠特尼双年展(Whitney Art Biennial)<br/>创立、宗旨:惠特尼系私人一美术馆,建于1930年。创始人惠特尼(Gertrude Whitney)女史反对欧洲艺术传统唯我独尊,成立介绍、推动美国式前卫艺术为宗旨的美术馆。自1973年来,该美术馆展开两年一度双年展,因纽约苏荷区画廊大量崛起,使双年展变为世界瞩目之焦点,并成为美国当代新潮艺术之风向球,也成为美国艺术家进军世界舞台的演习场。多年来该馆惊世骇俗展出,获得如潮掌声,也被贬为兴风作浪,其争议、激进的特征正是当代艺术本质。不论如何,惠特尼已为美国培植无数艺坛红星,一旦进入门坎,艺术家之梦即已成真。 <br/><br/>  正由于惠特尼双年展树大招风,常被各方指摘为虚伪的国际双年展,因绝少邀请来自国外的艺术家,参展者多已移民纽约、持绿卡或有公民权。 <br/><br/>主办单位:惠特尼美术馆一直使用筹划委员会方式组织展览,但自1993年始即采用个人策划方式,指定一位策划人全权负责。1995年为长岛美术馆馆长,克劳斯‧柯铁斯(Klaus Kertess)。 <br/><br/>策划人:1997年由Louise Neri(澳大利亚人,为加拿大艺术杂志Parkett美方编辑)与该馆研究员Lisa Philips共同策划(自1977年起即任职该馆)。二人审视数千张幻灯片、拜访了500多位艺术家工作室,选出70位年轻艺术家,其中包括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智利、俄国、英国等,集合作品两百多件。 <br/><br/>参加办法:邀请方式,一切展出费用皆由美术馆负担。 <br/><br/>项目: 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表演、实验电影、录像等项。 <br/><br/><br/>出版物:目录 <br/><br/><br/>--------------------------------------------------------------------------------<br/><br/>洛杉矶国际艺术双年展(L. A. International Biennial)<br/>宗旨、经过:创于1993年,以促进洛杉矶地区和国际艺术社会间商业流通与联系,现已进行四届的双年展,为营利性之活动,系本报告中唯一博览会式艺展。 <br/><br/>主办单位:由Santa MonicaVenice Art Dealers Association艺术经纪人协会主办 <br/><br/>策划:双年展两位主席W.Tarner及R. Berman的基本构想是透过洛杉矶区画廊邀请国际画廊、画家的方式, 以及博物馆、美术馆主办研讨会,培育实质文化交流,建构出一个“洛杉矶观点之艺术路程。台湾参加的画廊有大未来,范江明道为代表艺术家。 <br/><br/>参展办法:本地画廊60多家邀请世界各国60家画廊提供当代艺术作品,参展国涵盖以开发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古巴、越南、非洲国家等比较少参与西方艺术展的地区。 <br/><br/><br/><br/>--------------------------------------------------------------------------------<br/><br/>史洛文斯基艺廊新人国际双年展(Slowinski Gallery Emerging Artists International Showcase)<br/>宗旨、经过:艺术家史洛文斯基于1987年创办新人双年展,拔擢新生代艺术家,不久后又增办双年展。此为商业性艺术展之又一例,唯主办者为私人画廊。 <br/><br/>参加办法:艺术家个人报名,按照规定寄上幻灯片、简历及回邮信封,并交参赛费用(幻灯片四张以下25美元,每增加一张多5元。) <br/><br/>项目:不限媒材、尺寸 <br/><br/>展售规定:所有参展者皆可出售,画廊收取百分之四十佣金。 <br/><br/>颁奖:选出一名新人,奖金一千美元 <br/><br/>展览会:参加办法与新人奖同,奖金分别为五百、三百、两百。展售与否由艺术家决定。该画廊支持非主流派艺术表现,是美国多样性艺术发展的商业画廊。 <br/><br/><br/>注:此类由画廊主办的国际双年展多为展售性。画廊借此机会召集新进优秀艺术家,以奖励诱惑使其进入旗下。艺术家报名前多先打听画廊声誉、经营历史、给予画家的条件。一些联邦政府文艺基金支持的文化机构、地方艺术公会和公、私立美术馆也常举办国内竞赛活动,索取佣金则在百分之二十到四十之间。 <br/><br/><br/>--------------------------------------------------------------------------------<br/><br/>中华民国 <br/>中华民国国际版画及素描双年展(International Biennial Print &amp; Drawing Exhibit: R.O.C.)<br/>宗旨、经过:中华民国国际版画双年展举办的原始构想来自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首任主委陈奇禄博士,期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加强东西方艺术之互相了解,网罗世界各地版画工作者之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出版,藉以提升我国版画艺术的创作风气和水准。 <br/><br/>  自一九八三年举办首届中华民国国际版画双年展以来,至一九九九年将举办第九届展览,十七年间,于国内不仅促发了版画创作的风气,于国际更是逐渐受到各国艺术家的肯定与重视。每届展览,均引起热烈的回响与支持。 <br/><br/>  为使展览举办更具包容性与前瞻性,在展览内容、方式上诸多变革,以顺应时代潮流并创新既有格局。第一届至第三届国际版画双年展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办理,分别以公开征件、邀请国外名家版画作品展出、展出中国传统版画之方式呈现不同版画风貌。至第四届交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承办。第五届并于公开征件部分加入单刷版画项目,以纳入各式开放性技法之版画作品。第六届更于公开征件展部分列入素描类作品,名称相应扩大为中华民国国际版画及素描双年展,将吸纳媒材泛及于各式纸上创作。历届推广工作除展览外,专辑、说明书、导览手册等印刷品之印发;团体导览、录音导览、版画营、演讲、研讨会等推广活动之进行,扩大其影响层面。 <br/><br/>主办单位:中华民国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策划主办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R.O.C.,台北市立美术馆承办,Taipei Fine Arts Museum。 <br/><br/>联络地址:台北市立美术馆(Taipei Fine Arts Museum)<br/>104 中华民国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号<br/>181, Chung-Shan N. Road, Sec.3, Taipei R.O.C.<br/>Tel: (02) 2595-7656  Fax02) 2594-4104<br/>E-mail: tfam01@ms2.hinet.net1<br/>参加办法:<br/><br/>展览<br/> 分邀请展及竞赛展,竞赛展含版画及素描两部份<br/>评审<br/> 分初审及复审两阶段,通过初审作品始得参加复审。<br/> 1. 初审:以一件原作送审,初审委员由中华民国艺术界人士担任。<br/> 2. 复审:以初审通过之原作进行复审,复审委员由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br/>奖项<br/> 凡得奖者可得奖状及奖金,得奖作品归主办单位收藏,奖金总金额为新台币一百七十万元整。版画及素描各取五名,奖金金额如下:<br/>  金牌奖(一名) 奖金 新台币三十万元整<br/>  银牌奖(一名) 奖金 新台币二十万元整<br/>  铜牌奖(五名) 奖金 新台币十万元整<br/>  优选奖(五名) 奖金 新台币五万元整<br/> 1. 国外得奖者之奖金依中华民国税法规定扣缴20%税金,国内得奖者扣缴15%税金。<br/> 2. 奖状与奖金于展览开幕当天颁发,主办单位并补助国外得奖者本人来台之往返机票、七天食宿费用及在台之讲学或示范教学工作。国内得奖者酌予补助差旅费。<br/> 3. 所有入选者皆可免费获得展览专辑乙册。<br/>作品规定:参展作品限为中华民国八十六年(1997)后之创作及未曾在本展览展出之作品,参展者可同时参加版画及素描两类竞赛,每类参赛作品以一件为限。 <br/>版画作品为具复数性或间接性特质,经转印或复制过程完成之平面纸上原作(含单刷版画及手绘版画)。 <br/>素描作品凡以非实物为主之绘画性纸上作品皆可参加。 <br/>参展作品尺寸最大不得超过120×80cm,最小不得小于60×40cm,厚度则不限,组合之作品亦不得超过此范围;且以纸上作品为主,作品不得装框,框裱者不受理。 <br/>责任与保险:所有参展作品如遇不可预防之灾害损坏或遗失,主办单位不负任何赔偿责任。 <br/>出版物:展览目录 <br/><br/><br/>--------------------------------------------------------------------------------<br/><br/>澳大利亚 <br/>雪梨双年展(Biennale of Sydney)<br/>创立、宗旨:1973年开始第一届国际艺术双年展,当时举行地点选在雪梨歌剧院,第二届以后即以新南韦尔斯画廊(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艺术空间、澳大利亚摄影中心、澳大利亚美术馆、音乐厅、歌剧院、码头2及3号、Walsh海湾、地区商业画廊、雪梨科技大学为主要展出地。 <br/><br/>  各届展览时间为:1973、76、79、82、84、86、88、90、92-93、96。十届以来共展出54国900位艺术家作品。 <br/><br/>组织策划:大会邀请艺术策划人挑选参展作品。 <br/><br/>联络地址:办事处-Lvl 5 Earth Exchange 18 Hickson Road, The Rocks, Sydney NSW, Australia<br/>     信件寄:Lvl 1The Gunnery, 43-51 Cowper Wharf Road, Woolloomooloo NSW 2011, Australia<br/>Tel: 61-2-9368-1411  Fax: 61-2-9368-1617<br/>E-mail:biennale@geko.net.au<br/>艺术策划人:Jonathan Watkins1957年出生于英国,后移民澳洲,前伦敦Chisenhale及Serpentine画廊策展人,在他手下曾崛起数位当代红星。此次参展艺术家中Rasheed Araeen、川侯正为Serpentine专属艺术家。全部预计邀请30国100位艺术家。 <br/>主题:取人生命的“每一天”(Everyday)为题材,检视人们生活细部。Watkins所策划之展览多次探讨生命意义,如“生命的事实”、“如此人生”。 <br/><br/>经费预算:约170万美元,由澳洲政府文化部、雪梨市政府、及赞助参与国的基金会资助。 <br/><br/>媒体:绘画、装置、雕刻、摄影、录像 <br/><br/>展出场地:以画廊、展厅、美术馆为主区,并分散于市内各处。此双年展基本上系一巡回联展,会后将巡回澳大利亚各地,但其中包括数项重头戏,如驻地艺术家森村泰昌、河源温、卡尔.安德、川侯正、Ann-Veronica Jassens等名艺术家作品,同时也强调澳大利亚本国艺术家精英。 <br/><br/><br/>--------------------------------------------------------------------------------<br/><br/>韩国 <br/>光州双年展(Kwangju Art Biennial)<br/>创立、宗旨:韩国近十几年来急欲迈入国际舞台,在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后,积极展开国际双年展,地点选在1985年大学生与专制执政党发生暴动流血事件的光州,韩国政府一方面向光州人民表示现任政党容忍宽大气度,另方面则向全世界表示它有志成为文化大国,并领导亚洲人进入国际艺术社会之雄心。 <br/><br/>主办单位:光州市政府、韩国外交部、经费办事处等官方机构联合主办。 <br/><br/>联络地址:光州国际双年展主办委员会(Kwangju International Biennale Organizing Committee)<br/>San 151-10 Yongbong-dong, Puk-gu Kwangju 500-070 South Korea<br/>Tel: 82-62-532-8017 or 526-4091 Fax: 82-62-524-7158 or 524-1831<br/>使用经费:首届联展览空间之建筑等(活动场地面积达71万坪),总经费为两千五百万美元。其中政府出资四分之一弱,光州政府二分之一弱,其余一半为民间企业资助。第一届展期间主办单位即宣告第二届经费已集资一半。 <br/>艺术策划人:(1995年)主办委员会指任韩国当时光州艺术总会会长姜凤kuei为大会总执行主席,Lee Yongwoo为艺术策划人,由其邀请国内外策划人、艺术顾问,再以地球上各地区的国家划分,邀请艺术家。七个大洲共选出96位中生代艺术家,以超越国界为大会主题。展场分1.官派艺术家展场(国际当代艺术展);2.特别展(艺术的见证、纪念5月、东方水墨精神、韩国当代美术、韩国艺术之起源、信息艺术- Info ART Exhibition);3.主题展(本地艺术家邀请展、韩国现代绘画之身份、穿的国际艺术);4.赞助展(韩国绘画之身份、国宝展、北韩工艺) <br/><br/>各艺术策划人为:<br/> 亚洲-Oh Kwang-Soo<br/> 欧洲I-Jean De Loisy(法国庞毕度中心研究员)<br/> 欧洲II-Anda Rottenberg(波兰国立当代艺术馆馆长)<br/> 中东、非洲-Clive Adams(英国独立策划人)<br/> 北美-Kathy Halbreich(沃克艺术中心主任)<br/> 南美-Sung Wang-Kyung(Inha大学教授、艺评家)<br/> 韩国、大洋洲-Yoo Hong-Joon(Yongnam大学教授,艺评家)<br/><br/><br/>艺术顾问: Rene Block(95年依斯坦堡双年展艺术策划人)  Gino Di Maggio(意大利Mudimami美术馆馆长) Kim Levin(美国美术批评协会会长)  Nelson Aquilar(圣保罗双年展策划委员会会长) Cathrine David(97年卡赛尔文件展总策划人)  Eleanor Heartney(美国艺评家) Dineil Moquay(Eve Clain基金会会长)  Hans-Werner Schmidt(德国Kiel美术馆馆长) 原俊夫(日本原美术馆馆长)  Loic Malle(法国Didier Imbert美术馆馆长) Darco Glavan(克罗埃西亚Zagreb美术馆馆长)  Jacques Leenhardt(世界美术评论协会会长) Paul Shimmel(洛杉矶现代美术馆资深研究员)  第二届(1997)双年展总策划人为Lee Young-chul,展览主题分金、木、水、火、土五类,分别请五位负责策划,其中三位为国际人士:Harald Szeemann(曾策划第五届德国文件展,第一届里昂双年展)、Richard Koshalek(洛杉矶现代美术馆MOCA馆长)、及Bernard Marcade。39个参加国的117位艺术家共提出334件作品。 <br/>展出场地:(1997)分特别展区-历史与记忆、民间信仰和当代韩国艺术、横跨东西、光州开放展、都市视点:公共艺术等项。<br/>卫星展区-围绕主题展之小型展<br/>赞助展区-北韩手工艺品等项<br/>此三展区的建筑物为1995年第一届时启用,为光州市立美术馆、双年展大楼、光州艺术文化中心及户外空间。 <br/>展出项目:影像设计、绘画、雕刻、计算机多媒体、装置艺术等。 <br/><br/>奖项:大奖,奖金5万美元,1995年得奖者为古巴艺术家Alexis Leyva Kcho。 <br/><br/><br/><br/>出版物:展出目录(1995):Beyond the Borders及Info ART <br/><br/><br/>--------------------------------------------------------------------------------<br/><br/>中国 <br/>上海双年展(Shanghai Biennial)<br/>宗旨、经过:开始于1996年,为继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首次现代美展,主办单位期望以此为双年展之开端,计划在2000年时扩大举办国际性双年展。 <br/><br/>主办单位:上海美术馆策划,上海市政府出资一百四十万人民币。 <br/><br/>主题:首届为“开放的空间”,包括雕刻、绘画、装置作品。本届将以当代水墨画为主题,邀请海内外中国画家。 <br/><br/>参加办法:第一届有29位艺术家应邀参加,国内艺术家来自15个省市地区,国外者皆为中国艺术家,如谷文达、陈箴、任戎、张健君。 <br/><br/>展出地点:上海美术馆。(上海美术馆近期有扩大计划,昔日的跑马场将变更使用,改建为现代美术馆。美国一家建筑公司以设计得到一万美元奖金,并承建此工程。) <br/><br/>展出时间:首届1996年3月18日至4月7日 <br/><br/>出版物:展品目录<br/><br/>--------------------------------------------------------------------------------<br/><br/><br/>北京国际双年展(beijing Biennial)<br/>宗旨、经过:举办北京双年展的目的是要将北京发展成能代表发展中国家美术水平、代表东方美术特色的一个世界美术中心。 <br/><br/>主办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耗资近千万。 <br/><br/>主题:首届展览的主题为:“创新:当代性与地域”。 <br/><br/>参加办法:<br/>1)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展览章程<br/>http://arts.tom.com/Archive/1002/2002/12/25-77875.html<br/><br/><br/>展出地点:中国美术馆、世纪坛艺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9个大型展览馆。<br/><br/>展出时间:首届2003年9月20到10月18日,未来几年的北京双年展将紧扣国际主题。2005年,被誉为“美术界的WTO”的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将在中国召开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将是全世界美术界的一次大联欢,届时的北京双年展将配合这次大会举办。2008年,北京将召开奥运会,所以本应于2007年举办的双年展推迟到2008年举行,双年展将紧扣“人文奥运”,以表现运动美为主题。<br/><br/>--------------------------------------------------------------------------------<br/><br/><br/>威尼斯网络双年展<br/><br/><br/><br/>威尼斯网络双年展是采用互联网络、数字空间为展示平台的艺术展览,这是首次采用纯网络进行策划和展览的实验性国际艺术双年展。<br/>展览在组织方面由非营利的文化艺术机构、学术团体和各地区的国际观察员共同策展。观察员由对全球社会文化具有敏锐观察能力和独立见解的文化人士组成。征集作品统一用公开透明的网络方式进行。<br/>展区将分为:欧洲区、南美洲区、北美洲区、非洲区、亚洲区和澳州区,划分展区的目的是让观众能更清楚的了解到不同地域的视觉艺术和文化特征。<br/><br/>第一届威尼斯网络双年展将于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期间同步举行。<br/><br/>主办机构:知鱼文化艺术研究组<br/><br/>东大名创库<br/><br/>外围一号文化战略机构<br/><br/><br/><br/>第一届威尼斯网络双年展展览主题:濒危地球<br/><br/>&gt;&gt;参展资格<br/>1、本次展览对参展者的国籍、年龄、性别、职业均不加以限制,个人、团体均可参展, <br/>2、本次展览以作品为单位,不限制参展作品的数量。<br/>3、所有参展作品必须为参展者本人和团体的原创作品。<br/>4、参展者可自行报名参加(合作作者可联名参加)<br/><br/>&gt;&gt;作品要求<br/>绘画、雕塑、装置、方案、图片、文字、音频、视频、行为等任何形式不限<br/><br/>&gt;&gt;提交要求<br/>一切用于网络传播的格式<br/><br/><br/>&gt;&gt;时间安排<br/>1、报名及作品提交时间: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邮寄方式以当地投寄邮戳为准)<br/>2、组委会公布参展入选名单时间:2007年5月30日<br/>3、开幕时间:2007年6月<br/><br/>&gt;&gt;奖项设置<br/>1、组委会大奖(由主办机构评议产生)<br/>2、观察员大奖(由观察员评议投票产生)<br/>2、网络大奖(由网络投票产生)<br/><br/><br/><br/>威尼斯网络双年展网站:www.vcbiennale.org
作者: 亲爱的1969    时间: 2007-8-4 13:41
<p><font size="2">圣保罗国际<strong>建筑</strong><font color="#c60a00">与</font>设计双年展</font></p><p><font size="2"></font></p><p><font size="2"><strong>威尼斯建筑双年展</strong></font></p><p><font size="2">中国国际<font color="#c60a00">建筑艺术双年展</font></font></p><p><strong><font size="2"></font></strong></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