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称得上腕的作家不反应,因此王朔再度开骂
[打印本页]
作者:
陶北
时间:
2007-8-4 13:43
标题:
称得上腕的作家不反应,因此王朔再度开骂
<table bordercolor="#111111" height="5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tbody><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 height="15"><font style="FONT-WEIGHT: 700; FONT-SIZE: 16px;"><strong></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 height="12"><hr/></td></tr><tr><td width="100%" height="12"><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csonline.com.cn/"><font color="#000000">http://www.csonline.com.cn</font></a> 2007年03月08日20时0分 星辰在线</p></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77" border="0"><tbody><tr><td width="477"> </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body><tr><td> </td></tr><tr><td class="zt11" id="fontzoom"> 中国当代作家“群丑图”<br/> 年前, 王朔宣称拒绝传统出版形式,自己玩; 年后, 王朔以365 万的天价将新书《我的千岁寒》卖给“榕树下”, 新书将于3月中下旬出版。之前, 王朔大骂电影圈、“80 后”,引起文坛震动;近日, 王朔再度向先锋派作家、中国当代作家开炮, 并希望所有被批者“坚强”。<br/> 本报特约记者/ 曹雪萍<br/> 2 月13 日,北京,狂风大作。王朔在自家书房接受了记者专访,他的书房是车库改的,屋里有张大塌,塌下有瓷痰盂。灯很低,总放着音乐。书架上的书不多,很多是王朔小时在父母家看过的。他有时一边看高中物理书,一边看台湾白话版《资治通鉴》。他说,《资治通鉴》是特别好看的小说,比武侠小说好看多了,等有空了,要写北京话版的《资治通鉴》,要写出更复杂的心理活动。<br/> 接受采访时,王朔穿着短袖青格子衬衫,一支接一支不停地抽烟。他说,这房子是老徐(徐静蕾)买的,不要能行吗?我帮过她,她哭着也要给我,还说女人要做自己的司机而不是乘客。王菲是,老徐是,我也是。采访最后,王朔请记者转告所有文中被他提及的作家,“希望你们坚强”。<br/> 男的超不过胡兰成,<br/> 女的超不过张爱玲<br/> “先锋派就是从西方文学学了点皮毛回来卖弄,非常不成熟,那些作家大多从大学生开始出名,那时还是文学青年,自我认识还没开始呢。”<br/> 马原确实不行了,给我英雄气短的感觉。他不敢坚持自己的路,然后想向现实妥协,又无处妥协,这是一个尴尬境地。他当年那些小说是怎么写的?是学的吗? 如果不是从心里长出来的,对不起,那你现在没得学,就瞎了。他的知识都过时了,完全和时代脱节。他的问题不是皮太薄,而是更厚。<br/> 余华,他要不沉下来,就没戏。我还不知道他呀,《兄弟》根本不用看。他去美国晃了半年,这岁数了还跑出去看热闹,还跟人炒股票,患得患失。关键是他看不得别人好。<br/> 朱伟带着他发烧古典音乐,附庸风雅,说实在的,我老感觉,李陀给他带出毛病来了,一定要参和精英分子才有安全感,你犯得着吗?<br/> 余华,老强调虚构与现实,你跑不远,躺在屋子里是打不开内心世界的,得经历大悲大喜、生老病死,至少得在边上看一眼。你那点假泪无非是看完别人的东西留下的一点联想而已。那叫联想,行吗?<br/> 从《活着》开始,余华就被上海评论家排为和王安忆、莫言一排,你就跟着混吧,我看你露不露怯。前者你写不过《活鬼》,后者写苦难,你写不过阎连科、刘震云这些有农村经验的作家。你以为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老头哭,写出来就是苦难了?你无非是看到了个伤口,你知道痛苦是什么?耍这种小聪明。你要想冲到前面去,对不起,没你的份。要么你回到南方,写点散文什么的。<br/> 叶兆言的才子文章写得挺好的呀,也是一路。史铁生讲过一句话,我觉得对,每个人都是一部好小说,自己写完就得了,别学别人,学了也没戏。余华言必称卡尔维诺,犯得着吗? 余华是跪得最狠的,都跪出膝盖印了。你学别人,无非是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抄袭,就这点区别。<br/> 人格都是依据环境形成的,看到环境就知道作家的格局有多大。但有一点,活得太舒服的人,没戏。苏童、叶兆言,在南方的生活太舒服了,作协团结一气,像个大家庭一样,所以文章有闲适气、才子气、六朝气,小说也就一般般。《碧奴》也就超不过什么。因为烦恼出菩提,你没有烦恼,哪里有觉悟? 纯凭所谓的才气,耍江南才子范儿的,男的超不过胡兰成,女的就起不过张爱玲。我就敢说这些话。<br/> 格非啊,我接触过,不太熟,没看过他的东西,我感觉他太像一个知识分子了,非常拘谨,个性偏软,但小说没有锋芒也就没了利器。<br/> 先锋派就是从西方文学学了点皮毛回来卖弄,非常不成熟,那些作家大多从大学生开始出名,那时大多还是文学青年,自我认识还没开始呢。你要满足这个,那就永远长不大。说白了,先锋派在当年就是扯淡,在中国这个圈子里,那无非是翻译体的借鉴。<br/> 孙甘露当然是最好的,他的书面语最精粹。你们无非是内心敏感点,处理的故事摆脱了现实主义讲故事的那条路,偏重了内心,与现实也有呼应,有点像印象派,但要说那就是先锋派,太没见识了。不过是一群没有见识的评论家评论同样没有见识的文学青年。<br/> 没有敌人,我寂寞死了<br/> 王朔曾说中国当代作家都不及格,从韩少功到张炜,从贾平凹到阿来,他逐一放言点评,在他眼中只有几位及格。<br/> 作家写到最后,有一篇小说对得起自己,就是上上签了。有几个人最终能拿出东西来? 王蒙可以,张洁也可以,我觉得他们过去的作品,张洁比较灵敏,说实话,王蒙还有余地,他那人比他作品大,他过去经历过那么多事儿,至少还能写出特别伶俐、有思想的东西。从作家变成思想家,他是可以的。张洁的文笔很精粹。别人吧,资质都不如他俩高。<br/> 知青作家里,王安忆当然甚高,她的短篇小说写得多好呀。梁晓声,我觉得他也有戏,愤怒出诗人呢,他不是无动于衷的人。张炜、韩少功都有可能,但韩少功写得够多了,《马桥词典》、《报告政府》、《山南水北》,演大师演得不太像了。张炜非常有灵气,但要注意孔子就是一小学教员,修孔孟之道,没戏。包括张承志,你别看他不吭声,他那一定憋着一个东西呢。李锐在山西也可能“出来”。但贾平凹装神弄鬼,玩笔记小说的路子,多可笑,那跟吹他的小气候有关系。贾平凹的早期商州系列还好,但《废都》完全是扒厕所的东西,他真是颓废到无聊的程度,就别冒充“大家”了。阿来的《格萨尔王》我不期待,看《尘埃落地》你都能感觉到他是跪着写祖先的文化。铁凝、池莉、王安忆都是我姐姐。<br/> 池莉有个问题,她有一块“遮羞布”,总是从资产阶级的角度关心劳苦大众,她内心那么多事,都没写。站在窗户那看看人家,写小市民,你了解吗?<br/> 她的作品有隔膜感,但我也就敢当着她的面说她的哪部作品是臭大粪,文人虽然当面不聊作品,我那么说是因为我和她亲。她的中篇《一去永不回》可真好,剧本我都写完了,但被电影局灭了。<br/> 当年池莉已是一方诸侯了,她约了大家坐船游江,在船上,打了五天牌,我都和女的一家子,还老看她的牌,有人还为这猴急。其实以前大家都挺好的,后来就是媒体瞎传话,大家也见不到了,一句话伤了人很多年。<br/> 你们摸摸良心,在外面,我是不是都照顾你们? 排队加塞从女的那加,都是我去; 走哪,没一会,人都跟我亲人似的。<br/> 我也喜欢敌人,敌人相当于你的反物质面,没有敌人,我寂寞死了。我假装谦逊,演得我累死了呦,你们还认了真了。我给你们演道歉呢,这我他妈太占便宜了。你是不是感觉受伤害了? 我这么大的腕,我说话呛着你了; 我没错,也给你道歉呀; 我小心眼,我爱攻击人,可跟所有人没仇。中国人就是互相不信任。<br/> 作品没出来前,我还没那么自信,我必须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br/> 我都不信这书是我写的<br/> 每个字三美元,这是王朔新书的价码。这书是王朔近年来的五部作品的合集,收录了《我的千岁寒》、北京话版《金刚经》、《唯物论史纲》、《宫里的日子》以及《梦想照进现实》小说版。王朔说这书是他自我否定后的交代,风格和以往作品完全不同。<br/> 以前我写的呀,都是些感悟,就是散文游记,只不过我把它当小说了。我已经经过自我否定、自我毁灭,把过去自己的东西全部砸碎,这才能绝处逢生。我放眼的是宇宙。<br/> 以前说民族的是世界的,我说,个人的才是世界的。中国这些作家大多是些穷孩子。你们谁也别跟我比。我装了多少年了,身为精英,我没有说,我是假客气。我等东西出来了,让你们看看。当年刘恒说,小王,你摔个跟头就好了,果然。<br/> 以前,我爸是教战术的教员,家里挂的是世界地图,看的军事材料是电报,爱看的都是英国的间谍小说。欧洲史尤其是军事史,我烂熟于心。那时看过《丘吉尔回忆录》、《第三帝国兴亡》什么的,我早期文字清晰干净,就打那来的,脏心眼别往上搁,历史上没这点搁脏心眼的地儿。小时候我看过印象最深刻的书是《战略投降》,说的是当战败已然成定局,怎样投降获得最大的尊严和保全实力。<br/> 现在这书是自我认识完成后对我自己的一个交代,我当然要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br/> 我自己看了都不相信这书是我写的。社会现实的苦难不用作家写,有纪录片和记者呢,作家的任务是转到内心,把人性最黑暗的拿出来。我前一部小说就叫《在黑暗中》,写了一些悲欢离合、生活方式,现在不准备拿出来,牵扯到很多人的隐私。<br/> 《唯物论史观》相当于我自己写的道德经,本来是写给我女儿的,写着写着最后写成诗了。《我的千岁寒》让汉语有了时态,全是灵性的文字,要说美文这叫美文,全是文字的菁华。这可是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br/> 《金刚经》写于两千多年前,因为那时的物理和化学远没有今天这样发达,更多是观心,其实反观和观天是一回事,现在物理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我就拿物理这个利器追本溯源,这是把非常锃亮的刀子。有的作家还从传统中找灵感,太他妈贫乏了,从传统中找就是传统的奴隶,你能不能从科学里找? 一些科普著作非常好,连历史和人的本质都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得非常清楚了。<br/> 至于爱情,过去在我的小说里,从没有爱,只有少年情怀,但以后我会写爱情,我将把爱的兴趣写到审美甚至传奇的角度。<br/> 你们也别叫我大师,那也就一中级职称,你们也没能力伤害我。我可怎么办啊?我必须,说话要和气,出入要小声。<br/>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2007.03.08第223期《外滩画报》</td></tr></tbody></table>
作者:
陶北
时间:
2007-8-4 13:43
就为了卖本新书,用得着这样吗???[em06]
作者:
陶北
时间:
2007-8-4 13:43
仔细看王朔骂人很有些窍:当官的不骂(铁凝),包括原来当过官的(王蒙),比他写的少的不骂,(孙甘露),骂得厉害的是近年来写得多或者声名超过他的人。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43
<p>王老师是腕中腕。</p><p>说得都很对。</p>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43
<p>王朔:接受采访一小时10万 </p><p><br/>时间:2007/03/09 出处:北京娱乐信报 </p><p><br/>王朔最近说话越来越大胆,不仅骂了许多名人,几天前在参加一次活动时,更亲口承认自己曾经“吸毒嫖娼”。王朔这些言论引发很多网民热议,有人说王朔是不是疯了。而昨天王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这些说法不屑一顾,自称不是炒作,而是“在做批评和自我批评”。</p><p>关于“发疯”</p><p>“我犯太岁了,得狂犬病了。不怕传染的、想和我同归于尽的尽管来。”</p><p>几天前,王朔做客某活动,在主持人询问私人问题时,王朔大谈了自己的吸毒经历:“吸毒嘛,我告诉你我吸过。”除了吸毒,王朔还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嫖娼:“我也嫖过娼,接触过性工作者。”</p><p>王朔的言论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有网友直呼:“王朔疯了!王朔疯了!”还有人称他是在为新书和即将运营的网站“鲜花村”预热,是一种炒作的手段。</p><p>当记者询问王朔如何看待别人说他“疯了”时,王朔不屑地表示:“嗯,你告诉他们我犯太岁了,得狂犬病了。不怕传染的、想和我同归于尽的尽管来。”</p><p>而对“炒作”这种说法,他则反击说:“什么炒作啊,还能不能想出什么新词儿了。我现在说这些话,是在做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与坏人坏事做斗争,怎么就成炒作了?”但他又说:“再说了,我就是炒作,能怎么着?‘炒作’本身就是个中性词,我卖书开网站赚的钱可全都捐给中国穷困女学生,我自己一分不拿。”他还强调:“我以前不说自己那些事,是怕你们不敢听,毕竟报纸的不少读者是青少年,我怕影响他们。”</p><p>关于网站</p><p>“鲜花村开通后,记者想采访我,一小时至少掏10万元。”</p><p>王朔告诉记者,本月底,他的小说《我的千岁寒》将出版,而在图书出版的前后,网站鲜花村也将正式开通。王朔告诉记者,网站开通后他每天都会在上面开博、聊天,“我的博客是一个回忆录,我会把以前圈里圈外那些事都写出来,全是真人真事。”</p><p>他紧接着告诉记者一个意外的消息,“鲜花村”开通后,记者再想找他采访全部都得掏钱,他不再免费接受记者采访。“以前的既往不咎。你们已经占够我的便宜了,你跟律师谈话还得掏钱呢,凭什么采访我就不掏钱啊,你们的报纸都是商业行为。”当记者询问采访费用时,他曝出一个惊人数字——10万元人民币一小时。记者问道:“这个价格是不是太高了?”王朔很牛气地回答道:“这就是个起价,我是随行就市,如果有两家媒体采访我,价格还会上涨。”“你定10万元的标准是什么呢?”“没什么标准,我说多少就是多少。”</p><p>鉴于王朔说话爱出尔反尔,记者跟他确认这10万元的事情到底真假。他略微不高兴地说:“什么出尔反尔呀,我那是骂错了人给人家道歉。这10万元的事情你就写上吧,错不了。”</p><p>关于韩寒</p><p>“小孩嘛,都有虚荣心。”</p><p>本月底,王朔的小说《我的千岁寒》和韩寒的杂文集《坛》(暂定名)将同时出版。此前有媒体认为两个人之间将有一场PK,但王朔昨天否定了这种说法:“我和韩寒PK什么啊,我俩是战略合作伙伴。他会到鲜花村网站开博客,他还是徐静蕾的好朋友呢。”</p><p>王朔和韩寒的出版商是同一人,此前曾表示要把两个人都同时请到这两本书的首发式上,其目的很明显,让这两本书互相借势宣传。王朔对此并不介意:“我们互相带着卖,都卖好了。谁想让我带着卖,没问题啊,带几本都行,关键人家看不看得上你的书呀。”</p><p>而对于韩寒在博客上表示自己不会为这本书参加任何宣传活动的说法,王朔也表现得很大度:“小孩嘛,都有虚荣心。”但他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的书80后你们最好别买,免得说我骗你钱。我这书啊,你要么家里死过人,要么上点岁数。你们看不懂,光知道吃喝玩乐的人你们真看不懂。”</p><p>王朔聊天摘录</p><p>“中国人不特别”</p><p>中国人不特别,山顶洞人早死绝了,我妈从小一头红头发,陕西人全是匈奴人。我们所有男人的DNA全是非洲一个人的相同特征,是和这个人混过血。再往回说,宇宙来自一个原点,所以你哪儿是特别的,大家都是来自同一个兄弟姐妹,谁也不要强调自己的文化特殊性。</p><p>“我是军属”</p><p>我小时候住的是军事训练部,我们院都是战斗英雄和大比武的尖子。而且军队是不讲假话的。</p><p>……我们军队里唐诗宋词都是幼儿园看的,戴高乐的战争回忆,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丘吉尔的回忆录,《第三帝国兴亡》,小孩就聊这个。</p><p>……我学的是屠龙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我从小认为我是军属,我有军属意识,我认为你们家都是老百姓,我不能欺负你们!我学的比你们多,我们从小在夏令营全打小步枪,我全副武装10公里没问题,下水游泳我游一天没有问题。</p><p>“我不是好人”</p><p>我不是一个好人,我15岁就进公安局,因为打群架。我打了人家,打得很不光明正大,因为一大堆人打人家6个人。我是一个浑身恶习的人,我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回事,我不感到自豪,我不光荣,我受过公安机关处理,我小时候进过公安局。吸毒也别跟我吹牛!你以为能寒碜得了我!我也嫖过娼,接触过性工作者。摇头丸,中国在2003、2004年列入法律,拘留14天,罚款2000,我现在不吃了!</p><p>“我是华侨”</p><p>你对我客气点,我正经华侨,我给美国交了8年税!(起身,拿出绿卡)看看我的美国绿卡! <br/></p>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43
<p>南孟静</p><p>王朔采访记<br/>mj @ 2007-01-10 19:56</p><p><br/>王小峰说我是哭来的王朔采访,哪能呢?女儿有泪不轻弹,我可从来没因为采访哭过,只会为了没拿到稿费而哭. </p><p>三联里文青多,文青都喜欢王朔.王小山说:王朔是一百年来写小说第一人.听了这话,我就想一定得采访第一人,上次<看上去很美>公映前,我就鼓足勇气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他居然接了,不知为什么,王朔在我们的想象里是个与世隔绝的人,根本不用电话的那种,事实是我错了,后来我看到他的手机还挺先进的,彩屏的 <br/>那次电话里贫了半天,说破大天他就是不接受采访,但是留了个尾巴,他说:如果我将来需要宣传,我就接受采访 <br/>后来我说:那你能把这处女访留给俺们吗? <br/>他不置可否 <br/>后来我就看见他在收获上突突突扫了一通,采访他的也是个作家,没什么说的,人家是朋友,先到先得 <br/>前几天又看到他在搜狐上放厥词,我心里话:这轮也该轮到我们了吧. <br/>我给他发了条短信,大意是:你说你需要宣传时就得让我们采,趁你还没烦时赶紧跟我们聊聊呗 <br/>一秒钟不到,他就回了电话.说:我在家,你来吧 <br/>由于太顺利,我根本就没准备,就跑到他那极远的家. <br/>他养了只没耳朵的猫,亲得跟什么似的.跟老徐那猫还挺象 <br/>此前他肯定不知道我这个人,但他一见面就说:"你是你们那儿最娱乐的记者吧." <br/>我羞愧地点点头,他说:你们这些娱记最讨厌了,天天关注点人家交配的事儿. <br/>我傻笑了一会,心想:我以前关注过交配吗?看来以后得关注关注. <br/>他又问:你能保证负责任,不往下流里写我吗? <br/>我赶紧保证.他自言自语:朱伟应该是负责任的吧 <br/>我又替朱伟保证. <br/>然后王朔开始突突突一通狂扫,天地玄黄,无所不论. <br/>说了快半个小时,我总觉得心神不宁,仔细一看我那录音的MP3,妈耶,根本就没电,我哆嗦着换上另一节电池,一开机又关机了,又没电,前面的全没录上. <br/>他说话又特别快,用笔根本不可能记下来,我说:您有七号电池吗?然后就担心他会勃然大怒,确实有采访对象会大怒的 <br/>他说:你真来着了,我正好有. <br/>以前看池莉写王朔说他很羞涩,这次我是没看出来 <br/>丫是一话痨,的不的一直说到天黑,一点没觉出语速降慢过.跟小青年似的热血沸腾,一会躺下一会走来走去,穿一短袖,后来我走时还站在户外,我说冷,他说:没事,不冷 <br/>我开始根本没敢提老徐,他自己一会提一次的,不用逗 <br/>他的有些话是不能发表的,比如他说自从18年前那个夏天之后,他人就颓了,从此失去了方向 <br/>还有他说老舍是被某人逼死的. <br/>我说:这些恐怕发不了 <br/>他说:反正我敢说,就看你敢不敢发 <br/>第二天他打来一电话,说:还是让我看看稿吧. <br/>他特怕别人把他的北京话改没味了. <br/>采访结束的时候,王朔挥舞着手臂说:我灭了丫们. <br/>丫们是谁?我也没弄明白,他话里要灭的人太多了.不过王朔说这话嘻嘻笑的时候,特别像个顽童. </p><p></p>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8-4 13:43
<p>做二月回顾时还不知道王朔竟然短短十来天又疯狗似的说了这么多胡话。</p><p>早知如此就不想提他了。</p><p>不知是我年纪大了还是他老了,这次他出来说的话,我觉得特别没养分。</p><p>在这种感觉的深层,我认为他人基本毁掉了。完了。别指望他再写出象样的小说了。绝对如此。</p>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43
<p>哈哈 我倒感觉王老师聪明劲儿始终没减 就是话稍微密了点 </p><p>你对我客气点,我正经华侨,我给美国交了8年税!(起身,拿出绿卡)看看我的美国绿卡!</p><p>多有即兴色彩!</p><p>写东西没那么重要 如果是当成一件事来做的话 一将功成万骨枯 有几个能成的? 王老师这样的也不能成。</p><p>至于出来说话,他可能就是一种表演,说的也是实在话,捎带着把自己平时躲被窝里一个人憋屈一个人拧巴的那些事情发泄出来。总之王老师这个人还是有意思,和那些小知识分子小作家不是一个德性。</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8-4 13:43
<p>我卖书开网站赚的钱可全都捐给中国穷困女学生</p><p>——这句话有养分。男学生咋办?</p><p>挣中国人钱,给美国缴税就太不该了,国家财产外流啊。</p>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8-4 13:43
累。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43
<p>关于刘晓波那段</p><p>闲话王朔 </p><p>文章提交者:土家野夫 加帖在 猫眼看人</p><p>闲话王朔</p><p> 一</p><p> 《红楼梦》开篇有一段贾雨村和甄士隐品评天下人物的妙论非常有趣。大意是说人本源于天地之气,正气所凝则为忠臣烈士,邪气所凝则为小人奸佞;但还有一种人是由正邪二气交葛产生的,这种人即使当皇帝也是唐明皇宋徽宗一路,如果堕落风尘那至少也不低于李师师一辈名妓。当年夜读此段高论时,心下甚是拱服,窃以为纯正纯邪的皆是少数,而芸芸众生或者多是正邪之间的产物。后来阅人多了,才发现真正算得上此类人物的,竟然如凤毛麟角,乃不世出的宝贝。</p><p> 拙文要说的这位顽主,圈内人称为朔爷――在我看来,就算这样一位稀世无多亦正亦邪的怪物;和贾府那个末世公子一样,原是口中衔着一块玉来投胎的。</p><p> 某日,和东北作家述平【《鬼子来了》和《有话好好说》的编剧】等朋友酒后品藻同代人文,他深有感慨的说――当世只有三个聪明人令他畏服,一王朔,一姜文,一郭力家。三者中之二我无过从,但也认同;其一则有过几面之缘,且了解一点世所未闻的高品内幕;其三是东北诗人,是我朝夕相处的兄弟;虽然寂寂无闻于世,但凡与他有过樽酒之交的,那也基本是无不欢喜。所以我对述平的评述,当下就说深得我心。</p><p>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于今则为烈了。你在这个圈里随便逮个会写字的问问――你最佩服和喜欢的作家是谁?他一般都会搬出几个发音不准的洋名,以示自家的博览和对本族的不屑,很少有人承认他喜欢王朔。仿佛喜欢王朔就沾上了流氓气,品格便不高了似的。</p><p> 而我确确乎是喜欢这厮的,很多时候一想起他那副嘴脸就暗自作乐。后来我发现,不仅是我这样的坏种喜欢他那大奸若忠的范式,还有许多正经人也私心乐之,只是不大拿出来说罢了。</p><p> 二</p><p> 坦率的说,我原在80年代中期初读他那《海水火焰》时,便喜欢上这厮了。我喜不喜欢谁是我的私淑所好,原无关乎文格名气,那时的他也还只是一个需要抱着稿纸去编辑部打情骂俏逗女编们开心的文学青年。若干年后我曾经问他,何以书稿多要给出版界的大姐大金丽红时,他咧着嘴说――人家老大姐在你不火时帮你,咱不能火了就没良心嘛。我也算个恩怨分明的人,自然能够领会他这种念旧的深心。</p><p> 这个世界有很多人,道德文章都好,直谅多闻,肯定也都值得交往;但我私心所喜的还是那些性情有味的趣人。有些也许缘悭一面,但从文里字缝中,大抵也能想见其为人作风,可以神交。读王朔而不笑的人,我基本可以判断为需要去看心理医生的病友。但他所传达的笑,又绝非相声小品――他那些邪里邪气的小人物,油腔滑调的声口,表达的正是我辈对这个伪善伪崇高伪光明的社会的反动。</p><p> 我喜欢他的这种阴坏阴坏的表达――嬉皮笑脸之中暗藏着袖箭和鸩毒,玩世不恭内里透射出剑芒和寒光。就新时期的小说而言,我还想不出有谁比他更毒辣而又不动声色的刨了新政主流虚伪话语的根儿。几乎从他出山开始,一种对专制的调侃慢慢进入大众生活,一张一张的揭开那些腐蚀了我们几十年的权势的虚张面皮。当他说中国人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时,我和他一起在暗夜坏笑。</p><p> 他几乎在不断创造一种王氏风格的时尚语言,相当长一段时间几乎党报之外的大众媒体的标题,都在摹仿他的戏谑语法。我们说伟大的文人一定要能拓展其母语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我还看不出哪位爷能够如此浩荡的席卷了我们原来习以为常的党八股。当今天手机短信的讥刺段子已经铺天盖地肆无忌惮的调侃当局的虚伪,并引发大众在恐怖高压下的娱乐风暴时,我们不能忘记正是朔爷发起了这种正邪兼收的时潮。</p><p> 三</p><p> 北京向来是一个龙蛇杂居的城市。我在90年代中迫于生计的闯入,完全像巴尔扎克笔下的外省人到巴黎,心底原是自有某种局促和惶恐的。除开原有不多的几个老友之外,如果说潜意识指名点姓还想认识谁,那至少王朔是其中的一个。我知道,在这个皇都,有太多我在深山边城早已仰慕的人名,但内心觉得可以在一起嘻哈疯癫使酒骂座的,这厮必是首选。</p><p> 我不是那种因为久仰就一定要钻天打洞去攀结的人,我相信人世间必有某些缘分,能让你认识你的同袍或者敌人,使你体味人生的情仇或者恩怨。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我确实无意之中结识了许多死生师友,正是这样一些胜缘,使我觉得今生不虚。</p><p> 1999年,“钦命要犯”晓波君第二次出狱。这个当年以“黑马”之称轰动文坛,后来又因“四君子”之名而深陷囹圄的哥们,此刻已然妻离子散,同样穷愁潦倒了。他是政府的人质,失业原本正常,且不许出国,更不允许在国内出版发表文章,这就难免让人绌于生计了。那时幸好有个侠义的女子在西边的小屋里收容了他,但谁要去探望,那是要受到盘问的。我是过来人,知道人在困境中,可能更要面子,因此一般朋友的接济,往往还不愿领受。再说多数人在那时也还算是末路文人,杯水车薪,实在也不足以割肉疗饥。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请他搓几顿,或者秀才人情纸半张――送几套书籍聊慰寂寞。</p><p> 某天,老友周君给我电话,说他和晓波及朔爷约我晚上去香格里拉小酌,我自然窃喜,可以近距离看看这厮的嘴脸了。我们仨先到,稍坐,朔爷就来了,一副温吞吞懒散的样子,并无想象中北京人那种咋咋呼呼。我原想哥几个可以放开喝一把,这点倒是出我所料,他说早年喝伤胃了,现在只能葡萄酒,且浅尝辄止。大家只好要了瓶红酒,点缀着碰碰响声。</p><p> 那时他刚推出了那本惹来无数非议的《无知者无畏》,算他越界出的第一本随笔集;尤因其中竟然敢妄谈鲁迅且猛批金庸,搅起了文坛的轩然大波。吃迅翁这碗冷饭的人看不惯一个“痞子作家”来抢饭碗,而铁杆金迷又多是名校学者,自然他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了。大家嘻嘻哈哈从这场论战说起,他像个恶作剧的坏孩子一般坏笑着说――哥们等他们骂,啥时累了不骂了,我再踹丫一脚,引蛇出洞。呵呵,哥几个帮忙打听打听,这帮丫都还崇拜谁呀?丫拜谁咱抽谁,看丫急痴白勒的我就乐。</p><p> 确实他就是一顽主,就如他小说名字一般――一点正经没有。许多人拉开架势要和他叉架,他却惹完祸在一边歇着看热闹,逮着要散场了又远远扔一石头过去。你若是正经要忙伙食的人,就千万别跟这种闲人玩闹,他就根本没有胜负心,要的就是个游戏风尘。你要跟一没有胜负心的人对弈,除非你也要解闷,否则真是一点意思没有。更不要说,多数对手的智商还不在同一层面上。</p><p>四</p><p> 一般而言,文人圈里出侃爷,多数人皆能信口开河,随便开讲也可以抡倒一批听众。我算是见过许多名闻天下的大侃爷的,但老实说,听王朔侃,确实是一种非常提神养心的事儿。这厮说话慢条斯理,表面上温文尔雅,字缝里暗藏杀机,随处都是机锋,常常能使你忍俊不禁,他自个也会跟着呵呵作乐。他不抢话,但多数时候他一开腔,其他人就只有跟着乐的份儿了。</p><p> 那晚的主题是晓波和王朔针对当下的各种文化现象要来个对话,准备记录为一部书出版。晓波初出牢笼,难免火气正旺,指东打西,不乏刻薄之处。相对而言,一向口无遮拦的王朔,反而平和许多。但即便如此,词锋所及,则仍不免要杀进雷阵,到底在哪里踩响地雷,却是难以预知的。之所以要我出席,是因那时我在做出版,如何安全推出这部对话,是需要我做些顾问的。</p><p> 原来计划由我责编,书稿整理之后,王朔单独叮嘱我一定给他看看。他拿去又做了一些细微的修订,对他自己发言的那部分认真校改一过。也许只有我这样的老编辑,能够看出他所修改的词句的深心所在――他大大咧咧的表面之下,原是一个极有分寸的人;我想这也是他这多年尽兴玩闹而未被封杀的原因。</p><p> 就算这样基本稳妥的书稿,我拿回社里审查,仍然还是被终审卡住了。终审者是我的恩公,极懂出版,也认同这是好书,但觉得风险很大,劝我放弃。我只好拿去找长江文艺社,社长是我师兄,也是作家出身,自然知道王朔的商业价值。他亲自审稿,然后来电就问――另一个对话者是谁?因为国情的考虑,晓波的署名身份叫阿霞,对话身份叫老侠。我出于为师兄前程的考虑,只能对他说――你不用知道为好,反正本书的著作权人是王朔,你只需和他签约即可,其他的事情由他负责,你看能否出?都是做出版的人,看见好书自然难以割爱,师兄是懂板的人,就说那你必须安排我和王朔亲自见面签约我就出。我首肯保证,于是此书才找到出路。</p><p> 那晚散局,我也要回东北四环,王朔顺路相送。我一看他开的竟然还是个老款现代的破车,就忍不住打趣,他也煞有介事的回答――我们这一代难的就是如何保持革命传统不变色啊。我们哈哈大笑。那时的他,和老徐的故事还没公开,我说你这样的咋就还没闹绯闻呢,他一脸无耻的说――你没觉得哥哥高风亮节啊。我说那就看你晚节能否保住了。彼此嘿嘿,揖别而去。</p><p>五</p><p> 多数人稍擅浮名就难免装逼,如果有点芝麻爵位或者银子那就更装。本来文人应该是所谓世事洞明的,但你只要看看中国作协那个系统开会或者选举什么,大家一边装得一本正经,一边打得一塌糊涂,你就可以想见所谓的中国文学在体制内将要开出什么样的奇葩。</p><p> 以王朔的文名和所谓的“成果”,在地方文坛那得够格当个鸟主席了,可是在北京,谁要听说他出席过哪个非朋友的官方会议,我估计美国之音都会当新闻事件。</p><p> 为了帮晓波出版这本书,我通知他来地坛和长江社社长喝签约酒,他二话没说就带着个美眉赶来了。席间为了聊尽宾主之欢,他也喝了几杯。按他彼时的身价,一般版税都得在百分之十二,首印不会低于二十万册。但考虑到本书的政策风险,我那位师兄提出首印十万,他提出签约一个月内一次性付清,双方都很意外的同意了。接着讨论书名,他说这种书就取个八不相干的名字最好,我说那就用迅翁的一句打油诗――美人赠我蒙汗药,大家当下大笑通过。</p><p> 师兄是敏感之人,对另外那个狂言愤世的对话者仍不免好奇,席间询之于王,他原是打岔的高手,嘻皮邪脸的呵呵对答曰――海龟,我的一红颜知己,你就不许我也有点隐私啊?大家只好顺坡滚驴不再深究。</p><p> 那阵子他其实可能正是想钱的时候,我问他在忙啥,他说在帮朋友弄个游戏网站――那正是网络泡沫经济最轰轰烈烈的时候。我说弄网站对你已经是不务正业,况乎游戏;他说你不懂,我负责开发的这个叫文学游戏,非常有趣;举例说吧――我把红楼梦改成各种可能,从林黛玉进大观园开始,跟每个人的交往都展开另外的结局,关于命运的游戏肯定让人上瘾。我确实不懂网络游戏,听得似懂非懂,反正知道他瞎折腾了许久,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他也就猴儿点灯了。</p><p> 师兄如约要付几十万版税,来电问我,我则去问他如何分配――毕竟这不是一笔小钱。他说你去要晓波一个不是他名字的帐号,全部给他,我分文不取。我有些惊异,他完全可以拿一半换个新车。他说给钱人家又不要,就这样合作本书吧,人家有难嘛。于是所有的稿酬就全部赠与了晓波。</p><p> 我在这个世界也算见过一些书生义气的人,像这样为朋友出手阔绰一介不取的,这是唯一。而且他帮的人,可能正是许多故人避之不及的病人,这样的云天高谊,试问那些长期骂他痞子的正人君子,到底曾有几人能够?这件事情我是唯一的经手人,许多年来为了避嫌远祸,我唯默默。现在说出来,但愿不会惹来有关当局对他的疑忌。</p><p>六</p><p> 在这本所谓的骂人书中,其实王朔就是扮演的一个捧哏,主要是晓波在点评人物横扫千军。我知道有些人原非他愿意伤害的,其中不乏他的朋友,但逗哏的往那边搂草打兔子,他也就只好顺嘴打哈哈了。问题是他必须用真名来号召市场为朋友挣钱,躲闪不得,而晓波又因国家限制不能上前台亮相,于是所有的得罪人的事情就只能由他担当了。我们戏称这叫跳蚤惹祸,虱子遭殃。</p><p> 很快各路人马的反击也就频频登台了,这回他却基本采取隐忍的态度,好在他是个浑不吝的爷们,我和他都只能在旁边看热闹,谁也无法来点破实情。他这个人好玩也就好玩在这里,男子汉大丈夫――说不出门就不出门,任你在外面掀房揭瓦。</p><p> 许多年之后,易中天先生看见他在《三联生活周刊》有篇随笔,大意是说某人死了到天堂去报到,上帝看见他浑身戴刀完全成了一副刀架子,询之,答曰――我这都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给插的。易先生急忙推荐我看,我们二人哈哈大笑,我算是知道这厮的一点苦衷的。</p><p> 话说易中天先生那时还没有今天这样的名满天下,他一直很喜欢王朔的文章,我们也经常见面讲说这厮的好玩之处。我知道先生也算是怀抱利器的人,嘴皮上的功夫也十分了得,便有意撮合二人一聚。那天我做东在重庆饭店,还有两个朋友作陪。一餐饭基本没动什么粮草,这场双雄会几乎完全变成王朔的单弦独奏了。</p><p> 我确实有些惊异这厮的机智和口才,有的人多是文字里可以幽默,生活中其实很木讷,他的文字和他本人在我看来,就是浑然一体的。我常常好笑许多骂他的人,说他没文化,其实他是一个读书极多的人,而且绝对的聪明过人。他随便发明一个名词“知道分子”,就让许多号称知识分子的人足以脸红。</p><p> 大众多以为他真的很痞,其实许多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好玩但一点不痞,许多原本正经且严谨的女作家,都能接受并喜欢他那极有分寸和智慧的玩笑。另有很多高人,都在私下里对他十分推举。</p><p>七</p><p> 进入新世纪之后,王朔似乎开始了他的市隐生活,不大在江湖上行走,一会传说开酒吧,一会传说在嗑药――最近媒体拿此事追逼,他采取的闪烁办法。其实,抽几口大麻抑或嗨两回,在今天的文艺圈可谓常事,要是我,就承认品尝过体验过,你又能将我如何。这和运动员吃兴奋剂一样,顶多也就算犯规而已。反正他这辈子也不可能塑成青少年的楷模,哥们就这德行,爱谁谁呗。</p><p> 多数娱乐媒体一直是他内心不悦的,他老骂媒,但媒体却无法封杀他――毕竟他太惹大众的眼球了。然而现在的许多老记确实水平太不在一个层面上,提问确实小儿科,没法不让人跟你急。他跟谁谁睡觉了,干卿鸟事,国务院开新闻发布会,你咋个不敢去问那发言人睡了几个女人呢?当官养情人的更普遍,何必跟几个风流才子较劲――人家这还是真正各无所图的健康情感呢。</p><p> 我看骂归骂,在北京的圈内真正跟他交道过的人,对朔爷那还是基本服气的。前年和《天下无贼》的编剧王刚吃饭――那会他刚刚出版了《英格力士》小说获奖,锋头正健。大家撩起无贼来,王刚说,这剧本他和冯小刚改了许多遍,报上去还是通不过,又请刘震云出马,仍然被打回。电影局的理由很简单――让贼【坏人】做主角,没有先例,贼做好事的动机何在呢?看来不解决好这个出发点,这戏就要夭折了。冯小刚只好还是请疏远了的老友王朔来。朔爷看了一遍,如老吏判狱的说――怀孕,让女贼怀孕,然后进庙烧香。大家恍然大悟,人心向善,自己这辈子毁了,还是希望下一代美好嘛。宗教情怀也加进去了,格调一下子拔高了。王刚说,这丫老辣,你不服不行。我国的那些管理部门本来就荒诞,遇见这个老练的游击队员,也就真的还服他这味神仙汤――这就是典型的王氏智慧。</p><p> 论起来,我和他也就只是个萍水之交,没事也都相忘于江湖。老友周君后来开了个食盅汤的餐馆,是包公遵信先生的题匾,据说王朔常去用膳,墙上有他那傻呵呵的柿饼脸,我却一回没遇见正主。周君偶尔说朔爷还在问你,我说难得难得,烦劳回话请安吧。世界上有许多人,你一辈子都在交往,也许你一辈子也没真正喜欢。但有些人,也许只有半面之缘,你却能够在心里默念一辈子。</p><p> 王朔也许在世人心里,不是什么好鸟,我也不觉得他有多么崇高。但比起这个社会的多数文人,我觉得他活得真实,活得像他自己,活得性情天然。当多数人都在伪饰下正襟危坐的时候,这厮却在那里率性任情的胡作非为,我就喜欢这样的人。也因此愿意来说说我所知道的一点关于他的湮没无闻的故实,以便同道中人更深的认识这厮。 </p>
作者:
于阔
时间:
2007-8-4 13:44
无非是盲目的欲望,无非是无知与虚妄,无非是心乱如麻睡不好觉性欲下降,无非是胡言乱语的文学歇斯底里的艺术、与电视与影像与恶梦与流言纠缠不清的混乱观念……放眼望去,每个人都过着堕落的生活,永远得不到拯救。
作者:
张策
时间:
2007-8-4 13:58
王<strong>朔跟个女人似的.</strong>
作者:
老看什么
时间:
2007-8-4 13:58
大致上还算靠谱喽。。。看来,,在老王的眼里,,,,还真就是莫言、、闫连科、、刘震云这老三位是够强的,,让他没话说的了。。不过实际上也差不多。。。在当代作家里头呢,,实力活力能赶上这三位的,,似乎还真不知道还有谁了。。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7-8-4 13:58
<p>他大爷,黑蓝就是太清高。也太重修自敛。</p>
作者:
冯稀饭
时间:
2007-8-4 13:58
<p>在我感觉老王就是在尽最大限度地使用他的话语权,他的观点我未必全盘接受,但是他的态度我赞成!</p>
作者:
顾小娉
时间:
2007-8-4 13:5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顾耀峰</i>在2007-5-23 17:19:27的发言:</b><br/><p>他大爷,黑蓝就是太清高。也太重修自敛。</p></div><p>又说粗话了你……</p>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7-8-4 13:5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顾小娉</i>在2007-5-23 18:10:50的发言:</b><br/><p>又说粗话了你……</p></div><p>你大爷!</p>
作者:
半天锈
时间:
2007-8-4 13:58
<p>上次看王朔和韩寒在陈晨家里吃饭.</p><p>陈晨:你怎么知道女人那么惨,你不是说你上几辈子都是女的吗?</p><p>王朔:是阿,所以我知道这些事.</p><p>陈晨:你女儿她性格像你吗?</p><p>王朔:性格像韩寒,有生人就不说话了,而且她有点,她也不像我这么利欲熏心,我其实是一个野心家,她不必这样,她也不必这样,我爹妈要像我这样,我也不必这样</p><p>陈晨:为什么</p><p>王朔:这事全让爹妈干了,还用她干嘛,我要是亿万富翁的孩子,我就到非洲去了.我还在这儿争名夺利干嘛呀</p><p>(一边看访谈字幕一边按暂停记录下来的)</p><p></p>
作者:
顾小娉
时间:
2007-8-4 13:5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半天锈</i>在2007-6-1 1:26:33的发言:</b><br/><p>上次看王朔和韩寒在陈晨家里吃饭.</p><p>陈晨:你怎么知道女人那么惨,你不是说你上几辈子都是女的吗?</p><p>王朔:是阿,所以我知道这些事.</p><p>陈晨:你女儿她性格像你吗?</p><p>王朔:性格像韩寒,有生人就不说话了,而且她有点,她也不像我这么利欲熏心,我其实是一个野心家,她不必这样,她也不必这样,我爹妈要像我这样,我也不必这样</p><p>陈晨:为什么</p><p>王朔:这事全让爹妈干了,还用她干嘛,我要是亿万富翁的孩子,我就到非洲去了.我还在这儿争名夺利干嘛呀</p><p>(一边看访谈字幕一边按暂停记录下来的)</p><p></p></div><p></p>恶心的一幕啊!卡卡卡!!!
作者:
隐忍
时间:
2007-8-4 13:58
<p>晕。。</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