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14届小说奖二期复评专访】07-03-11 不有:我就是想来几次变奏 [打印本页]

作者: 蘑菇鸟    时间: 2007-8-4 13:43
标题: 【14届小说奖二期复评专访】07-03-11 不有:我就是想来几次变奏
<p><br/><br/>&nbsp;&nbsp;&nbsp;&nbsp; <img alt="" src="http://www.heilan.com/images_tie/media.jpg" border="0"/><strong>【14届小说奖二期复评专访】07-03-11 不有:我就是想来几次变奏<br/></strong><br/><br/>记者:介不介意我指出你马甲的真实身份?<br/>不有:不介意。我有点紧张了。<br/>记者:算了,不揭你底。上届小说奖,童末以马甲身份折桂,而《悬巢》又是不同于她以往风格的一个作品。似乎大家在风格转变时期都喜欢用马甲?那么《异禀》对你来说,是不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br/>不有:(……我有对话恐惧症)更像一个阶段性的标志。一个总结性的东西,算是以往写作堆出的一个高点。<br/>记者:《异禀》是你用“不有”这个ID发的第一篇小说吧?<br/>不有:不是,应该是《身体欠佳的日子》。在诗歌版混要晚一些……但其实开始考虑用这个名字就是觉得原来那个名字太不适合出现在诗作者的位置上。<br/>记者:啊,你连ID的问题都要考虑……真是缜密的思维,跟你的小说一样。<br/>不有:是在赞美我吗?<br/>记者:不是赞美,是赞叹,略带一点好奇。<br/>不有:好奇什么?还有不必赞叹呐,小说真的没有那么好,还差的远(真心话)。<br/>记者:好奇你写作的方式。怎么说呢,觉得你的文字有种“数学之美”。 <br/>不有:那你说说数学的美在哪儿,什么样的美?<br/>记者:你太不给我台阶下了!我想让你说的呀!对我来说,数学很难,数学的美在于我所不能了解的秩序吧。<br/>不有:那我还要不要说,嘿嘿……数学确实是这篇小说的众多原始动因中的一个,说实话,对数学真的谈不上什么理解,因为不专业,所以很多都留于幻想,或是一种对数学这个对象的期待:比如,她的纯粹,自组织……封闭感……对数学的旁观者来说,那是一个人自己玩的游戏,自给自足,完备的证明,依据几个简单公理建立起来的不可思议的楼阁。而且比如数论那种和现实看起来关系不大的学问,在我,真是充满了神秘感,诱惑力,接近于虚构,但又是可证明的虚构,很美,当然这些也只是我对数学的想象,真实的样子只有数学工作者明白。<br/>  再说数学家。一般来说好像做数学的人在二十几岁前如果做不出成绩,就基本没指望了,在那个黄金时段他们要充分燃烧自己,烧干净,决绝,旁人就会觉得有悲剧感吧,曲解之后数学家就都早夭,都孤独,都成为了悲剧主角。说得有点乱,该你走了。<br/>记者:我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很喜欢《异禀》这个小说,大概因为我对数学一直缺乏理解,又感觉到很深奥。<br/>不有:这个小说最吸引你的就是里边的数学成分?<br/>记者:不是,语言也很不错,眼花缭乱的,又是有序的——是不是归根到底还是数学上的?可能数学像哲学那样,是终极手段吧……<br/>不有:对这篇小说来说绝不是数学的,因为意识到了曲解、传奇后的危险,数学的影响努力做低,甚至刻意回避了。<br/>记者:意识到曲解、传奇后的危险?能不能解释一下?<br/>不有:不真诚了,像是耍宝了。《异禀》的语言每次重读都在警惕,说实在的自己也并不是很认可,里边有种我不喜欢的成分……不纯粹?不够纯粹?<br/>记者:你所说的不够纯粹是不是指某种刻意的成分?会不会跟你的过分警惕有关?<br/>不有:嗯,刻意,好像是……过分警惕吗?我倒觉得任何对自身的警惕对小说的担忧都不多余不过分。你试试,多看几遍,它的语言还鲜活吗,还会有新生感吗?<br/>记者:要我说,这个小说的语言本来就不是“鲜活”的,而是“考究”的,看起来像是在追求高度的凝炼与精确,同时还要保持丰富。<br/>不有:我说鲜活是说,能给人惊讶、欣喜,无论是第几次读(当然不是刻意的去重读)。是句子的状态,不是它表现出来的样子。你怎么想?<br/>记者:我……没什么想法,我很肤浅的!我觉得很好。至于句子的状态和表现出来的样子,我不是很明白你指的是什么,但是读起来的时候,我有“呐,还能这样写”的感觉。<br/>不有:嘻……<br/>记者:你的警惕是对于什么而言的呢?<br/>不有:谎言、为了炫耀某种情绪……甄别好语言好小说吧。<br/><br/>记者:已经知道《异禀》入围复评了吧?<br/>不有:哦,看到了。<br/>记者:看了复评里程波的推荐词吗?这个小说在结构上你是怎么考虑的?<br/>不有:等会啊,我看一眼……他说的可真好……<br/>记者:当然啦,都是夸你的话……<br/>不有:……结构上的想法……简单说就是想来几次变奏,如果我对变奏理解正确的话。<br/>记者:你对变奏是怎么理解的?<br/>不有:嘿,我正想问你呢!<br/>记者:简单地说来就是转折吗?<br/>不有:说转折肯定简单了。好像是同题变奏那一类的?就是轻易不被发觉地走上一条岔路走的无迹可查?我现在觉得对一些概念来一下子误解也挺好?就像历史上有些科学名词就是因为误解产生的,但用习惯了就沿用了。<br/>记者:哈……嗯,让人惊喜的无迹可查。<br/>不有:大家反映的后面松的问题,你读的时候什么感觉?<br/>记者:不觉得。只是觉得“轻”了,像毛笔字的“撇”那一划。起、收都很自然——不知是不是因为我很喜欢这个小说的缘故……哈哈。<br/>不有:各人的感觉不同吧,作者预设的效果不一定都在读者那里反映出来嘛。<br/>记者:谈谈你还不满意的地方吧。缺陷什么的?<br/>不有:细节上的“偶尔的小小趔趄”(凌丁语),还有前面对语言的讨论。总体上还是有些紧,放松后会更好,有些地方去掉目的性也会更好,让它更自足。<br/>记者:目的性?<br/>不有:(笑)猜到你会问,我想想怎么解释…… 啊,就是有意控制的文本的方向,或说掩饰不好的那些意图,让你知道文章下一步会干什么,想干什么,这些……我就是想浑然天成!!<br/>记者:噢!!对目前的你来说,这是不是前进的最大障碍?!<br/>不有:嗯!秉性中目的性就太强。<br/>记者:有办法克服吗?<br/>不有:很难……那是一种天赋吧。<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记者蘑菇鸟为您报道<img alt="" src="http://www.heilan.com/images_tie/media_3.gif" border="0"/></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2 10:19:47编辑过]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7-8-4 13:43
马甲,又见马甲!不会是评委的马甲八
作者: 李耕夫    时间: 2007-8-4 13:43
我想大概是。让我们看看谁用这样的笔法。
作者: 李耕夫    时间: 2007-8-4 13:43
<p>邱雷?</p>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7-8-4 13:43
从不有写的诗歌看,应当还是小弟弟,不像管理员那些大哥哥。。
作者: 不有    时间: 2007-8-4 13:43
哦,井回,你用的那个字眼真让我羞涩
作者: 童末    时间: 2007-8-4 13:43
<p>&nbsp;记者:谈谈你还不满意的地方吧。缺陷什么的?<br/>不有:细节上的“偶尔的小小趔趄”(凌丁语),还有前面对语言的讨论。总体上还是有些紧,放松后会更好,有些地方去掉目的性也会更好,让它更自足。<br/>记者:目的性?<br/>不有:(笑)猜到你会问,我想想怎么解释…… 啊,就是有意控制的文本的方向,或说掩饰不好的那些意图,让你知道文章下一步会干什么,想干什么,这些……我就是想浑然天成!!<br/>记者:噢!!对目前的你来说,这是不是前进的最大障碍?!<br/>不有:嗯!秉性中目的性就太强。<br/>记者:有办法克服吗?<br/>不有:很难……那是一种天赋吧。<br/></p><br/>
<br/><br/><br/>也许你和我一样,是个严肃的人,瓦咔咔……你是谁!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8-4 13:43
我知道!“瓦咔咔……”[em01]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7-8-4 13:43
<p>记者:好奇你写作的方式。怎么说呢,觉得你的文字有种“数学之美”。 <br/>不有:那你说说数学的美在哪儿,什么样的美?<br/>记者:你太不给我台阶下了!我想让你说的呀!对我来说,数学很难,数学的美在于我所不能了解的秩序吧。</p><p></p><p>你俩也太搞了………………</p><p></p><p>不有的这个小说让人感觉写小说的人是个青年,很是身强力壮的那种。</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7-8-4 13:4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蘑菇鸟</i>在2007-3-15 17:16:06的发言:</b><br/><p><br/></p>依据几个简单公理建立起来的不可思议的楼阁<br/><br/></div><p>这是几何吧,不完全是数学</p><p>我认为数学的美在于,不需要广泛意义上的光明,也可以让瞎子了解周围世界的具体形象</p>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44
把数学和小说放在一起谈,不是误会,就是附会。
作者: 不有    时间: 2007-8-4 13:4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骑老虎上天</i>在2007-3-26 10:28:41的发言:</b><br/>把数学和小说放在一起谈,不是误会,就是附会。</div><p></p><p>也是,除此两样,我还能指望什么?领会?别逗了</p><p>另冯兵:不只几何才有公理吧?代数里的交换率什么的不是公理吗?</p>
作者: 蘑菇鸟    时间: 2007-8-4 13:4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骑老虎上天</i>在2007-3-26 10:28:41的发言:</b><br/>把数学和小说放在一起谈,不是误会,就是附会。</div><p>我倒觉得,这种说法不是对数学的理解偏狭,就是对小说的理解偏狭。</p>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44
<p>悟空,总有一天你会回来跟我一起唱 ONLY YOU 的。</p>
作者: 蘑菇鸟    时间: 2007-8-4 13:44
桀桀桀,神爱众生哟~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4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不有</i>在2007-3-30 18:51:12的发言:</b><br/><p></p><p>也是,除此两样,我还能指望什么?领会?别逗了</p></div><p>拿小说搞数学没什么。因为搞不到。除了夹插点儿名词。</p><p>在数学里搞小说才叫厉害。我更希望看到后一种。</p><p>其实我的意思很简单,搞得这么高端,你们不觉得害臊吗?我还以为陈省身来了。</p><p></p>
作者: 不有    时间: 2007-8-4 13:44
<p>首先,不是“你们”,是我在谈,其次,也不“高端”,我只是在谈一些对数学的一厢情愿的臆想。</p><p>“在数学里搞小说才叫厉害。我更希望看到后一种。”,这个倒有同感</p>
作者: 蘑菇鸟    时间: 2007-8-4 13:44
<p>你以权威的姿态出现,批评起来又不疼不痒,你都不害臊,我有什么害臊的。</p>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7-8-4 13:4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骑老虎上天</i>在2007-3-31 10:14:47的发言:</b><br/><p>拿小说搞数学没什么。因为搞不到。除了夹插点儿名词。</p><p>在数学里搞小说才叫厉害。我更希望看到后一种。</p><p>其实我的意思很简单,搞得这么高端,你们不觉得害臊吗?我还以为陈省身来了。</p><p></p></div><p>在数学里搞小说叫什么厉害呢?无非是没办法让人谈罢了。就好象弹钢琴的跑去说相声一样,管他相声说的好不好钢琴弹得不错就得了。数学可能从物理攻击上大过小说,因为小说可以人人写,数学不是人人可以往里搞的。但小说里谈数学和数学里谈小说归根结底没有区别啊,无非是浓度比例罢了。<br/>照这个理论,搞农业的搞游泳的搞美声的搞电脑修理的在里面搞小说,那都叫厉害。小说可能比这些专业东西都要低级,因为可能小说不存在“专业素养”这一说,也犯不上贬低。<br/>我觉得他们也没怎么谈数学,因为小说里提及了数学:这完全是道具,文字需要,就顺便谈一谈,非要谈深了你就满意了服了。</p>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44
<p>好,那我们都别害臊。批评谈不上哦。</p><p>只是,看着一个个鲜活的人在这个场子里,以一种自管自顾的漠然姿态——同时又并非完全不希冀观众,和翻来滚去、扭腰送胯的倔强精神——做着确实很有难度的体操。</p><p>然后振臂高呼:奥林匹克。</p><p>我觉得有点不对劲。</p><p>说多了,请海涵。</p><p>——答以上二位。</p>
作者: 不有    时间: 2007-8-4 13:44
<p>犹豫了一下,作为一个不太有主见甚至有时候不太有立场(这真不好)的人,很难去争辩什么,沉默或显得圆滑,是不好,但是想想写小说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发表前、与人交流前的一种孤寂的状态中,也不用陷入某种辩解的境地,那么就坦然的写下去。如果这就是“自管自顾的漠然姿态”,那么我根本就不用在乎。你说观众,我想从人类披上遮羞布的那天起,表演就开始了,帖子都贴出来了,还说不希冀观众?这不扯吗。</p><p>“翻来滚去、扭腰送胯的倔强精神——做着确实很有难度的体操”,两个字概括就是“装逼”,是吧。我想,这也和我没什么关系,装逼也是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的,别瞧不起装逼,只不过装得好一点,差一点而已。</p><p>说这么多,跟写作也没什么关系,我就表达这么多,没有较劲儿的意思</p>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7-8-4 13:44
<p>有个奇怪的地方,我上次还没说出来。“高端”这个词你是真这么认为还是对只出现了“术语名词”而嗤笑一番呢。假如是前者你真这么认为,我觉得你的扭胯行为更为明显,你直接喊的可是“数学万岁”了。而假如是嗤笑,那则好不必要。我上个回帖里说了,他们并未高端也不自认谈得高端。假如你这么认为了,我就说是你的某种东西在作祟,这也就是你觉得不对劲儿的地方。海纳百川且川川深入骨髓每个人期待,所以时常认为我们选择哪一行都是错误的。<br/><br/></p>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44
<p>奥林匹克不是指数学。<br/>事情很简单,可能和看不惯“斯蒂芬”差不多,我对这种超级跨领域的牵强附会有很强烈的逆反心理。<br/>“充分燃烧自己,烧干净,决绝……”这样的说法还是很高端的。<br/>当然也没那么严重,就是有点恶作剧心态。<br/>如果大家非要绷着搞学术讨论,甚至搞当事人的心理分析。我也没办法。<br/>我觉得黑蓝很多作者在追求真理和维护真理上有点儿不太好的洁癖,不管是行文还是处事风格。</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 10:25:48编辑过]

作者: 黑天才    时间: 2007-8-4 13:44
<p>记者:好奇你写作的方式。怎么说呢,觉得你的文字有种“数学之美”。 <br/>不有:那你说说数学的美在哪儿,什么样的美?<br/>记者:你太不给我台阶下了!我想让你说的呀!对我来说,数学很难,数学的美在于我所不能了解的秩序吧。<br/>不有:那我还要不要说,嘿嘿……数学确实是这篇小说的众多原始动因中的一个,说实话,对数学真的谈不上什么理解,因为不专业,所以很多都留于幻想,或是一种对数学这个对象的期待:比如,她的纯粹,自组织……封闭感……对数学的旁观者来说,那是一个人自己玩的游戏,自给自足,完备的证明,依据几个简单公理建立起来的不可思议的楼阁。而且比如数论那种和现实看起来关系不大的学问,在我,真是充满了神秘感,诱惑力,接近于虚构,但又是可证明的虚构,很美,当然这些也只是我对数学的想象,真实的样子只有数学工作者明白。<br/>  再说数学家。一般来说好像做数学的人在二十几岁前如果做不出成绩,就基本没指望了,在那个黄金时段他们要充分燃烧自己,烧干净,决绝,旁人就会觉得有悲剧感吧,曲解之后数学家就都早夭,都孤独,都成为了悲剧主角。说得有点乱,该你走了。<br/>记者:我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很喜欢《异禀》这个小说,大概因为我对数学一直缺乏理解,又感觉到很深奥。<br/>不有:这个小说最吸引你的就是里边的数学成分?<br/>记者:不是,语言也很不错,眼花缭乱的,又是有序的——是不是归根到底还是数学上的?可能数学像哲学那样,是终极手段吧……<br/>不有:对这篇小说来说绝不是数学的,因为意识到了曲解、传奇后的危险,数学的影响努力做低,甚至刻意回避了。<br/></p><p>我现在还闹不明白,怎么着他们谈论的东西就和你说的“我对这种超级跨领域的牵强附会有很强烈的逆反心理。”以上就是他们在访谈中讨论的有关数学的篇幅。无论是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并没有以权威的口吻来谈论数学。照你这么说,在谈论中是不能出现文学以外的任何类别了,更不能加上自己的理解。哪怕是一点点,都要被你指责。甚至枪毙。这很箱文字狱期间商人家里的一本反书导致的满门抄斩了。而况,你怎么就能认定别人一定毫不懂数学呢?从文章里说,他写的是一个有数学天赋的小孩,从采访中,他的口气也并不大大咧咧。不就让数学家燃烧了一把吗,我不觉得他牛逼哄哄的作数学研究家状。</p><p>这倒不是你不点名的说“黑蓝很多作者”,而正是你自己,正在追求真理和维护真理(真理在此作“数学”用),正在维护数学的合法威望而作出努力,不使它受到外行人的亵渎。</p>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8-4 13:44
<p>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p><p>——我们就别讨论真理问题了。</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