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文丛报道】《新周刊》: 我不知道你是否还喜欢文学 [打印本页]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8-4 13:59
标题: 【文丛报道】《新周刊》: 我不知道你是否还喜欢文学
<p><img src="http://www.heilan.com/images_tie/newweekly.jpg" alt=""/>&nbsp;&nbsp;&nbsp; <img src="http://www.heilan.com/images_tie/070629/newweekly_1.jpg" alt=""/></p><p></p><p><strong><font size="6">我不知道你是否还喜欢文学</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6"><font size="2"></font></font></strong></p><p><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正如同文学就是文学,不管它的载体是网络还是传统出版物,<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也无损它的魅力;每个时代也都会有爱文学的人。</strong></p><p><br/>文/谭山山 图/新周刊图片库</p><p></p><p>&nbsp;&nbsp;&nbsp; 6月初,由黑蓝文学网策划、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黑蓝文丛”在南京大学举行读者见面会时,用了“我不知道你是否还喜欢文学”这样一个很文学的口号。而此前在南京先锋书店举行的文丛首发式,用的题目则是“宇宙的颜色”——也就是“黑蓝”一词的喻意。<br/>&nbsp;&nbsp;&nbsp; “黑蓝文丛”如此重视在南京的宣传,正是因为这里就是“黑蓝”的诞生地:从1991年底“黑蓝”概念的诞生,到1996年《黑蓝》刊物的创办,再到2002年“黑蓝”借助互联网得以重生、成立黑蓝文学网,这一切都是在南京进行的。作为一个坚持“本体写作”主张,号称“无视媚俗 、无视媚雅、无视流行、无视时尚、无视前卫、无视实验”的文学网站,黑蓝文学网团结了一批创作者,有自己的网刊,还设立自己的文学奖项“黑蓝文学奖”以承认创作者的努力。如今,一直以网络为阵地的黑蓝文学网终于厚积薄发,通过“黑蓝文丛”的出版,寻求更多的传播渠道。<br/>&nbsp;&nbsp;&nbsp; “黑蓝文丛”第一辑收入了年龄跨度从“70后”到“80后”、风格也各自不同的5位作者的中短篇作品:赵松(生于1972年)的《空隙》、马牛(生于1977年)的《妻子嫉妒女佣的美貌》、洪洋(生于1980年)的《抵制喜剧》、顾湘(生于1980年)的《为不高兴的欢乐》、柴柴(生于1987年)的《睡莲症》。之所以选择这5位作者,用“黑蓝文丛”主编、同时也是黑蓝文学网创始人陈卫的说法,首要原则当然是文学性,其次是均衡,以显现文丛的宽容度。就在“黑蓝文丛”第一辑面世的同时,第二辑已经在筹划当中。<br/>&nbsp;&nbsp;&nbsp; 文丛中最受注目的是两位“80后”女生。最有知名度的是顾湘,她成名很早,资深网民应该还记得当年她用“紫霞”这个网名发表的文字,她还被誉为“‘80后’五大才女”之一。而最年轻的柴柴,写作状态也显得最纯粹。她所写的,比如“塔螺”、“卟鲁妥”、“椒嘴”这样的表述,在外人看来是异质的、存在于想象中的世界,对她来说是自然而然的;而且她在写的时候不会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力,甚至没有想过会是什么样的读者在读自己的作品,“写完就可以忘记了”。被别人称赞在写作上有天赋时,她的反应是:“很羞愧”。<br/>&nbsp;&nbsp;&nbsp; 陈卫解释推出“黑蓝文丛”的考虑:“从纯文学的意义上看,网络文学所面临的最大的困境就是落地传播渠道方面的严重缺失。这里引发两大问题:一是网络文学是不是必须要借助传统的出版发行才能给自己正名?而是网络文学能否借助网络商务本身的特质获得生存的空间?相形之下,尽管不情愿,但是前者的渠道显然仍是目前更为直接的见效办法。”<br/>&nbsp;&nbsp;&nbsp; 其实,文学就是文学,纸媒或者网络都只是它的载体而已。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如果它只选择在网络发布,就不能算是文学了吗?王朔在还没出新书的时候还赌咒发誓说以后绝不出书,只在网络上发布呢。当然,后来他食言了,因为出版商不愿意,他自己也不愿意跟钱过不去。与其说网络文学必须借助传统出版物才得以正名,还不如说网络文学需要传统出版物的助力扩大跟读者的交流。文学网站的“同人”性质使得它先天地带有小众的色彩,而且,在现阶段,人们仍认为网络适合速读,传统出版物适合慢读,不是每个读者都喜欢在电脑上通过网络进行阅读。<br/>&nbsp;&nbsp;&nbsp; 正如同文学就是文学,不管它的载体是网络还是传统出版物,也无损它的魅力;每个时代也都会有爱文学的人。所以陈卫们不必担心文学有没有生存的空间,“不知道你是否还喜欢文学”。■&nbsp;&nbsp;&nbsp; <br/></p>
作者: 本张    时间: 2007-8-4 13:59
我倒是不明白,明明对着电脑读书又方便又舒服,怎么还是有很多人有电脑而喜欢读纸质的书,真是跟自己过不去。
作者: 低俗小说    时间: 2007-8-4 13:59
个人喜欢书,睡着看,舒服,而且如果书籍的装帧精美,是不错的收藏品
作者: 鲁小小    时间: 2007-8-4 13:59
书比电脑爽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7-8-4 13:59
写的简单直接,倒也诚恳。
作者: loafe    时间: 2007-10-7 02:04
也是拿网络与纸质渠道来说事。
作者: 当心    时间: 2007-10-11 15:32
<p>因为喜欢读书,所以更喜欢读书~</p>
作者: swind    时间: 2007-10-24 15:57
还是喜欢书。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