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原创]小说的歧途 [打印本页]

作者: 埙    时间: 2007-9-2 22:05
标题: [原创]小说的歧途
<p><font size="4">一个朋友告诉我有黑蓝这么一个地方,文学爱好者的乐园,虽然我自知水平有限,但是并不妨碍我将他们引为同伴,所以我来到了这里。</font></p><p><font size="4">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并没有阅读所有我能看到的作品,主要是指小说,但是,就我看到的那些小说而言,并没有带来惊喜,我的期望没有获得满足。</font></p><p><font size="4">专注于对外在事物不厌其烦的细部描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描写;描写的事物具体而琐碎,却缺少必要的关联。即使作者用来描写这些事物所用的语言是如何富有诗意和高超的技巧,也不能掩盖这些炫目的语言背后思想的苍白。这些作者似乎把语言技巧和诗意的表达当成了目的,事实上它们只是手段,不能认清这一点,小说创作就会误入歧途。</font></p><p><font size="4">小说的叙事性决定了小说描写的对象是表象世界,但是执迷于表象,不能透过表象看到表象之所以是表象的深层原因,这样的写作是不成功的,所以立志写小说的人应该对这个世界进行观察和思索,尽量对这个世界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知,可以这么说,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深刻程度,决定了你作品的层次。</font></p><p><font size="4">世界的表象犹如一个巨大的树冠,从外部看,我们只能看到密布的树叶,重重叠叠,对于多数人来说,终其一生,他只能看到树叶。而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只看到树叶是远远不够的,他的目光必须穿透这些密密麻麻的树叶,看到树梢、枝干甚至主干,这样我们就能为所有我们看到的树叶寻到他们内部的关联。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再对这些树叶(表象)进行描写时,他人就能够从那些茂密的树叶当中感觉到枝干的存在。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即使你将那些树叶描述的天花乱坠也不能称之为杰作。</font></p><p><font size="4">如果有谁觉得树冠这个比喻不很恰当,那么你可以重温一下《庖丁解牛》,有助于理解我所阐述的道理。</font></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8742200[/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7-9-2 22:30
<p>读了,很受启发。</p><p>接下来我会思考:“正途”何为?</p><p></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8743870[/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3 11:36
<p>世界的本质为什么就是树根而不是树叶呢?</p><p>世界本没有强调所谓“根”,大千世界,无所不包,每一片叶,每一片叶上的露水或微尘,它们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根。</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捷克作家基里福尔克《谦卑》:</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p></p></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我越长越矮,越长越小</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变成人间最矮小的人。</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清晨我来到阳光下的草地,</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伸手采撷最小的花朵,</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脸颊贴近花朵轻声耳语:</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我的孩子,你无衣无鞋,</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托着晶莹闪亮的露珠一颗,</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蓝天把手支撑在你的身上。</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为了不让它的大厦</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span><span style="font-size:10.5pt;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bidi-font-size:12.0pt;mso-bid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font-kerning:1.0pt;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ansi-language:en-us;mso-bidi-language:ar-sa">坍塌。</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size:10.5pt;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bidi-font-size:12.0pt;mso-bid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font-kerning:1.0pt;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ansi-language:en-us;mso-bidi-language:ar-sa"></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text-indent:19.85pt"><span style="font-size:10.5pt;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bidi-font-size:12.0pt;mso-bid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font-kerning:1.0pt;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ansi-language:en-us;mso-bidi-language:ar-sa"></span></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3 11:40
当然,也可能你谈的是作品的“结构”问题,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易说清楚。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9-3 14:03
<p>1、小说的歧途。--小说的历史难道不就是一部充满了各种歧途的发展变化史么?</p><p>2、描写。--要把描写与绘画里的写生等同起来么?似乎总归要有一个实在的东西在那里搁着,然后才能进行描写?但事实上在文学里,这种描写从来不是直接存在的,文学里的描写永远是印象的一种呈现或折射。</p><p>“<font size="4">专注于对外在事物不厌其烦的细部描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描写;”--去问问马萨乔,为什么偏偏要去把布的褶子画那么细致?另外同上面那段的回答,所谓的细部,并不存在于外在的事物的表面,而是在写作者的印象想象里。专注,并且不厌其烦,以及描写的到位,是写作功力的体现。</font></p><p><font size="4">“描写的事物具体而琐碎,却缺少必要的关联。即使作者用来描写这些事物所用的语言是如何富有诗意和高超的技巧,也不能掩盖这些炫目的语言背后思想的苍白。”--对于文学而言,事物之间从来只是存在可能的联系,而不是必要的联系。研究必要联系,或者应该由科学家们或者社会学家们去搞吧。另外,一个作者的语言如果是富有诗意的并且是技巧高超的,那就根本不必再说什么背后“思想的苍白”。好多哲学家思想家都做不了文学家,尽管他们都有闪光的思想在胸前胸中和背后。</font></p><p><font size="4">“这些作者似乎把语言技巧和诗意的表达当成了目的,事实上它们只是手段,不能认清这一点,小说创作就会误入歧途。”--在文学中,手段就是目的下半身。最后我想说,要为更多的小说进入“歧途”而叫好。让那些不懂小说的人在所谓的大道正道上聚会旅游吧。</font></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3 15:42
<p>真正的小说,语言背后没有思想,思想是寓于语言之中的。</p><p>只有水平不那么高的小说家,才可以在语言背后提炼什么思想,这种思想提炼得越容易、越鲜明、越扼要、越精粹,作者的水平往往越低。</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3 15:47
<p>“<font size="4">所以立志写小说的人应该对这个世界进行观察和思索,尽量对这个世界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知,可以这么说,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深刻程度,决定了你作品的层次。</font>”</p><p>前面半句是对的,观察和思索是必要的,但后半句就不对了,可以这么说,如果你不认识到如同契诃夫所说“世事一无可知”,你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如果你的作品跟“世界的本质”、“深刻的认知”密不可分,那么它们也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p>
作者: 衙内    时间: 2007-9-3 17:01
楼主深得苏联三段论和小学语文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之三昧..
作者: 衙内    时间: 2007-9-3 17:08
或者说,不要妄图发现什么存在的意义,存在自身就是意义。如果拎勿清这些,了不起也就是郭沫若杨朔之流的走狗文人了
作者: 埙    时间: 2007-9-3 21:32
<p>回凌丁:世界是否可知是一个哲学命题,我们恐怕很难在这里辩个清楚明白。如果不结合语境你就抬出契诃夫的“世事一无可知”作为不可知论的论据,恐怕难逃断章取义的嫌疑。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都是这样。你对“思想”的理解过于狭隘,如果你不能正确理解“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我们无法讨论。这一点也可以说给衙内听,不要一提“思想”两字就只想到中学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中心思想。</p><p>回赵松:我想说的歧途是指小说创作过于注重语言的雕凿,而忽略了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华丽的语言,贫乏的思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对于小说来说,语言的功能就是对事物进行准确的表达,这是最基本的,创造性的表达是难能可贵的。我所见到的最富创意的表达是普鲁斯特,他那充满智慧的类比完全基于对事物之间关联性的深刻认知。事实上许多哲学家同时又是文学家,我们中国的老子、庄子,西方的叔本华、尼采以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是此类的代表。</p><p>回衙内:如果你拎勿清三段论和三一律的区别,那么连走狗文人也当不成。</p>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9-3 22:27
<p>“事实上许多哲学家同时又是文学家,我们中国的老子、庄子,西方的叔本华、尼采以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是此类的代表。”</p><p>庄子可以称得上小说家。其他几个嘛,还谈不上,充其量只是他们用了稍微文学性的语言去表达他们的思想,他们的重点是表达思想。直接地,有效的,聪明的借助语言的文学性来表达直露露的思想。而文学呢?即使被称为存在主义者的卡夫卡和托斯妥耶夫思基的作品呢,他们首先是文学的,或者说他们的本意只是文学的。所谓思想,所谓意图,所谓哲学,只是多事者的枉自揣摩然后安放在他们身体上的赘肉罢了。</p>
作者: 高原    时间: 2007-9-3 22:52
买它丝儿巴歪,罢狙混常漏~~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3 23:2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埙</i>在2007-09-03 21:32:19的发言:</b><br /><p>回凌丁:世界是否可知是一个哲学命题,我们恐怕很难在这里辩个清楚明白。如果不结合语境你就抬出契诃夫的“世事一无可知”作为不可知论的论据,恐怕难逃断章取义的嫌疑。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都是这样。你对“思想”的理解过于狭隘,如果你不能正确理解“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我们无法讨论。这一点也可以说给衙内听,不要一提“思想”两字就只想到中学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中心思想。</p></div><p>我无意和你讨论哲学,那完全是另一回事情,我和你谈论的是“小说的认识论”,小说绝不宣布自己驭使必然、掌握真理,就像赵松告诉你的,它探究的是事物的可能的联系,它面向的是可能性的空间,就像小说《布莱克沃兹沃斯》中写的那样——</p><p>我说:“沃兹沃思先生,假如我把这颗钉子扔到海里,你说它能浮起来吧?”<br />他说:“世界是奇妙的。把钉子扔下去,咱们看看会怎样?”<br /></p><p>这就是“世事一无可知”的态度,它不是你所说的什么哲学上的“不可知论”。</p><p>再举一个小说《七信使》的例子——</p><p> ……啊,多梅尼科,除非我终于找到了朝思慕想的边界。可是愈是往前走,我就愈是相信根本不存在什么边界。           <br />  我怀疑存在边界,至少是我们惯性思维意义上的那种边界。没有作为分界线的高墙,没有分开两国的河谷,更没有阻挡去路的高山。可能我会再不知不觉中越过边境,傻里傻气地还往前走哩……走着走着,我注意到——迄今我没跟任何人谈过——随着我一天一天地朝不可能的终极走去,天空中出现了一道我连梦中也没有看见的异乎寻常的光;植物,我们越过的山川,河流,好像是用不同于我们国家的物质做成的,空气带来我捉摸不定的某种东西。一种新的希望鼓舞我明天清晨踏上征程,向被夜色的昏暗笼罩住的未曾探过险的山岭走去。……</p><p>这也是“世事一无可知”的态度,也是所谓的小说的“新”的诠释(novel的词根是new,“新”是小说的题中应有之义)。</p><p>虽然我很认真地在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且仅限于文学范围内,举的都是文学的例子),但多说实在并无益处,古训“夏虫不可语于冰,曲士不可语于道”,我之于你,或乃夏虫,你之于我,或属曲士,我不再跟你谈冰,你也莫再与我论道,大家一拍两散,各自清静,何如?</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8839567[/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埙    时间: 2007-9-4 11:02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回凌丁:你引用赵松所说的“探究事物可能的联系”,怎样一个探究法?难道是闭门不出在屋里冥思苦想?比如你引用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我说:‘沃兹沃思先生,假如我把这颗钉子扔到海里,你说它能浮起来吧?’。他说:‘世界是奇妙的。把钉子扔下去,咱们看看会怎样?’”你们把钉子扔进海里,然后回到你的书房,躺倒床上开始想象“钉子究竟是浮起来了还是沉到了水里?”然后觉得怎么想不出来个所以然,就感叹“世事一无可知”?但是在这里你至少承认了“事物可能的联系”是需要“探究”的。</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0pt"><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假如地球永远不灭,人类永远存在,那么一切事物都会被探个究竟。人类消失,对事物的探究就会停止,但是这和可知论并不违背。人类的每一次探究都会推进对事物的认识,否则我们现在将依然生活在野蛮时代。说什么“世事一无可知”?</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你提到“新”,其实应理解为创造。小说的新,形式的创新总是伴随着思想的创新而产生,随着人类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形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思想,新的思想就会要求新的形式。单纯的形式创新不会带来新的思想,新瓶装旧酒,看上去很美,却徒有其表。我这里所说的新的思想你也可以理解为“道前人所未道”。</span></p><span style="font-size:10.5pt;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bidi-font-size:12.0pt;mso-bid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font-kerning:1.0pt;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ansi-language:en-us;mso-bidi-language:ar-sa">至于你最后一段,我也有同感,同样的话我也想过,但是觉得很不厚道,说不出口,既然你说出来了,那就这么着。</span>
作者: 埙    时间: 2007-9-4 11:08
回袁版主:关哲学家和文学的话题我是针对“<font size="4">好多哲学家思想家都做不了文学家”这句话说得,赵先生并未局限于小说。所以你参与讨论之前先弄清小说属于文学,文学不等于小说。</font>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9-4 16:18
<p>我那段话主要是对于你说的“事实上许多哲学家同时又是文学家”及后面的几个例子说的。那句话提出来没有歪曲你的愿意吧?算不上是断章取义吧?</p><p>文学不是小说,但小说是文学。你说一个人是小说家的时候,难道就不能说他是文学家?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即使不是小说家,也是诗人?散文家?因为诗歌,散文也是文学,所以你就说“事实上许多哲学家同时又是文学家”?但我要说他们也不是诗人,也不是散文家,他们根本就不算文学里的任何一个家,他们只是聪明的思想家,哲学家罢了。我再强调一句“他们只是善用了语言的文学性”!</p><p>跟你说话真累,教小孩子似的。</p>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9-4 16:21
另:少来“某版主”这种称谓。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欺负人。
作者: 鳜膛弃    时间: 2007-9-4 16:27
我刚走过看,就看到袁群在欺负人。[em03]
作者: 埙    时间: 2007-9-4 19:06
<p>回16楼:一个人是小说家可以说成文学家,但是其逆命题是不成立的,所以我认为你以“庄子可以称得上小说家。其他几个嘛,还谈不上”为理由否定我提到的其他哲学家不能算是文学家是错误的,至少你没有拿出充分必要的论据来论证你的论题,提出来的论据也是站不住脚的。</p><p>在你的认知系统里,可能文学就是小说散文和诗歌,没有从事过这三种文体的创作就不能称为文学家。这种观点至少是片面的。文学这个概念没有这么狭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概念是开放的。即使按照你的观点来说,尼采的《扎拉斯图拉如是说》是被当作小说来看待的,叔本华的哲理散文一向被看作美文的经典,弗洛伊德的文采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推崇,称他们为文学家一点也不过分吧?</p><p>才识之士很容易就能看出你我两人谁的论述缺乏逻辑性,谁更象小孩那样逻辑混乱,所以请你权衡一下再说“跟你说话真累,教小孩子似的”这样的话。</p><p>我称呼你版主是因为你本来就是版主,难不成许你做得别人叫不得?以版主的身份来欺负别人,我心里从来就没有过想过,倒是你心里装着的,否则你也就不会听见别人称呼你版主就觉得刺耳不舒服——襟怀坦荡,问心无愧,管他别人怎么称呼自己呢。</p><p>另外,本来我很想对你说:“欺负我?恐怕你没有那个水平!”但是感觉这么说未免显得气量狭小,所以我选择放弃。</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8904438[/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目目连    时间: 2007-9-4 20:03
<p>“<font size="4">专注于对外在事物不厌其烦的细部描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描写;”--去问问马萨乔,为什么偏偏要去把布的褶子画那么细致?</font></p><p><font size="4">真同意这句话<img src="http://www.heilan.com/forum/images/emot/em29.gif" style="margin:6px;cursor:pointer" alt="" /></font></p><p><font size="4">(脑残地随便说说)我看过的一些黑蓝里的小说,好像都是先有了完整的布,才在上面修饰花纹、细节的,不要盯着那些过于刺眼的(尽管我觉得它们大多都很美好)的细节不放嘛。。</font></p><p><font size="4">脑残的说完并飞走。。<img src="http://www.heilan.com/forum/images/emot/em42.gif" style="margin:6px;cursor:pointer" alt="" /></font></p>
作者: 鳜膛弃    时间: 2007-9-4 20:1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埙</i>在2007-09-04 19:06:01的发言:</b><br /><p>另外,本来我很想对你说:“欺负我?恐怕你没有那个水平!”但是感觉这么说未免显得气量狭小,所以我选择放弃。</p><p></p></div><p>说来说去,你这句话到底还是说了……</p>[em11]
作者: 埙    时间: 2007-9-4 20:20
<p>楼上的,不要把我的话肢解开来理解。我并不反对细部描写,但是作者要懂得为什么这么描写。普鲁斯特很多细部描写,但是并不让人觉得啰嗦和没有必要。</p>
作者: 埙    时间: 2007-9-4 20:21
上边一段话是回20楼。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9-4 20:4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埙</i>在2007-09-04 19:06:01的发言:</b><br /><p>回16楼:一个人是小说家可以说成文学家,但是其逆命题是不成立的,所以我认为你以“庄子可以称得上小说家。其他几个嘛,还谈不上”为理由否定我提到的其他哲学家不能算是文学家是错误的,至少你没有拿出充分必要的论据来论证你的论题,提出来的论据也是站不住脚的。——<font color="#ff0000">补充说明“庄子可以称得上小说家。其他几个嘛,还谈不上(文学家)”。请你用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来说明你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4">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深刻程度,决定了你作品的层次。”<font color="#ff0000">论点</font>。</font></p><p>在你的认知系统里,可能文学就是小说散文和诗歌,没有从事过这三种文体的创作就不能称为文学家。这种观点至少是片面的。文学这个概念没有这么狭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概念是开放的。即使按照你的观点来说,尼采的《扎拉斯图拉如是说》是被当作小说来看待的,叔本华的哲理散文一向被看作美文的经典,弗洛伊德的文采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推崇,称他们为文学家一点也不过分吧?——<font color="#ff0000">你把尼采《扎拉斯图拉如是说》当成小说看?我从不认为它是个小说。叔本华是心灵鸡汤老祖。美文其实就是心灵鸡汤。弗洛依德充其量是个文学理论家。你还知道“文学这个概念没有这么狭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概念是开放的。”那你为什么还说出“<font size="4"><font color="#000000">世界的表象犹如一个巨大的树冠</font>”?为什么不能说“<font color="#0033ff">世界的本质犹如一个巨大的树冠</font>”?</font></font></p><p>才识之士很容易就能看出你我两人谁的论述缺乏逻辑性,谁更象小孩那样逻辑混乱,所以请你权衡一下再说“跟你说话真累,教小孩子似的”这样的话。——<font color="#ff0000">跟你说话真累,教小孩子似的</font></p><p>我称呼你版主是因为你本来就是版主,难不成许你做得别人叫不得?以版主的身份来欺负别人,我心里从来就没有过想过,倒是你心里装着的,否则你也就不会听见别人称呼你版主就觉得刺耳不舒服——襟怀坦荡,问心无愧,管他别人怎么称呼自己呢。——<font color="#ff0000">哦,那你就应该继续称我版主嘛,怎么变成16楼了呢?</font></p><p>另外,本来我很想对你说:“欺负我?恐怕你没有那个水平!”但是感觉这么说未免显得气量狭小,所以我选择放弃。——<font color="#ff0000">哈哈哈</font></p><p></p></div><p></p>
作者: 蚀逝    时间: 2007-9-4 20:5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高原</i>在2007-09-03 22:52:12的发言:</b><br />买它丝儿巴歪,罢狙混常漏~~</div><p></p><p>这是嘛意思啊?</p><p>怎么没一个人问一句?</p>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9-4 20:5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埙</i>在2007-09-04 20:20:47的发言:</b><br /><p>楼上的,不要把我的话肢解开来理解。我并不反对细部描写,但是作者要懂得为什么这么描写。普鲁斯特很多细部描写,但是并不让人觉得啰嗦和没有必要。——<font color="#ff0000">你又不是作者,你怎么知道作者不懂得为什么这么写?再小人之心一下,如果《追忆逝水年华》没有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你还会这么说吗?或者多年以后,黑蓝某个作者的作品也被捧成了“经典”,很多人就会像现在评价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夫卡一样评价他们了。</font></p></div><p></p>
作者: 废狗    时间: 2007-9-4 21:4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埙</i>在2007-09-04 20:20:47的发言:</b><br /><p>楼上的,不要把我的话肢解开来理解。我并不反对细部描写,但是作者要懂得为什么这么描写。普鲁斯特很多细部描写,但是并不让人觉得啰嗦和没有必要。</p></div><p></p><img src="http://www.ce.cn/books/main/author/200703/10/W020070310424296344632.jpg" border="0" alt="" />
作者: 高压釜    时间: 2007-9-4 22:01
<p>啊,楼主,现在有个靶子树起来了,你打不打?</p><p>please look:</p><p><a href="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27&amp;id=31133&amp;page=1">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27&amp;id=31133&amp;page=1</a></p>
作者: 埙    时间: 2007-9-4 23:25
<p>回24楼:</p><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埙</i>在2007-09-04 19:06:01的发言:</b><br /><p>回16楼:一个人是小说家可以说成文学家,但是其逆命题是不成立的,所以我认为你以“庄子可以称得上小说家。其他几个嘛,还谈不上”为理由否定我提到的其他哲学家不能算是文学家是错误的,至少你没有拿出充分必要的论据来论证你的论题,提出来的论据也是站不住脚的。——<font color="#ff0000">补充说明“庄子可以称得上小说家。其他几个嘛,还谈不上(文学家)”。请你用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来说明你的“</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4">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深刻程度,决定了你作品的层次。”<font color="#ff0000">论点</font>。<font color="#3809f7">庄子既然可以是小说家,《扎拉斯图拉如是说》为什么不能是小说?我指出了你的逻辑错误,你为什么不辩解一下?让我论证我的观点这样以进为退的手法岂非示弱?</font></font></p><p>在你的认知系统里,可能文学就是小说散文和诗歌,没有从事过这三种文体的创作就不能称为文学家。这种观点至少是片面的。文学这个概念没有这么狭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概念是开放的。即使按照你的观点来说,尼采的《扎拉斯图拉如是说》是被当作小说来看待的,叔本华的哲理散文一向被看作美文的经典,弗洛伊德的文采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推崇,称他们为文学家一点也不过分吧?——<font color="#ff0000">你把尼采《扎拉斯图拉如是说》当成小说看?我从不认为它是个小说。叔本华是心灵鸡汤老祖。美文其实就是心灵鸡汤。弗洛依德充其量是个文学理论家。你还知道“文学这个概念没有这么狭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概念是开放的。”那你为什么还说出“<font size="4"><font color="#000000">世界的表象犹如一个巨大的树冠</font>”?为什么不能说“<font color="#0033ff">世界的本质犹如一个巨大的树冠</font>”?<font color="#9709f7">把叔本华和心灵鸡汤等同视之不是叔本华欺世盗名就是你脑子进水。美文其实就是心灵鸡汤——这是什么逻辑?心灵鸡汤也叫美文泔水就成美食了。左一个为什么右一个为什么,你以为我是十万个为什么,你想我对你进行启蒙教育吗?我写了世界的表象犹如一个巨大的树冠,你不妨写一篇“世界的本质犹如一个巨大的树冠”,我不反对。</font></font></font></p><p>才识之士很容易就能看出你我两人谁的论述缺乏逻辑性,谁更象小孩那样逻辑混乱,所以请你权衡一下再说“跟你说话真累,教小孩子似的”这样的话。——<font color="#ff0000">跟你说话真累,教小孩子似的——</font><font color="#0909f7">你赌气似的这么说,真像小孩子!</font></p><p>我称呼你版主是因为你本来就是版主,难不成许你做得别人叫不得?以版主的身份来欺负别人,我心里从来就没有过想过,倒是你心里装着的,否则你也就不会听见别人称呼你版主就觉得刺耳不舒服——襟怀坦荡,问心无愧,管他别人怎么称呼自己呢。——<font color="#ff0000">哦,那你就应该继续称我版主嘛,怎么变成16楼了呢?——</font><font color="#1111ee">你不喜欢,我为什么还要那么称呼你?我不虐待人。但是假如你是受虐狂的话,告诉我一声,我立马改口。</font></p><p></p></div>
作者: 毛大头    时间: 2007-9-5 02:18
<p>看到上面的讨论,我想起了华山派的剑宗与气宗</p><p>&nbsp;</p><p>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对小说本身是不感兴趣,这是我最最佩服他们俩的地方</p><p>&nbsp;</p><p>说叔本华是心灵鸡汤,那我就要这样表示我的愤怒[em08]</p>
作者: 废狗    时间: 2007-9-5 03:0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毛大头</i>在2007-09-05 02:18:00的发言:</b><br /><p>说叔本华是心灵鸡汤,那我就要这样表示我的愤怒[em08]</p></div><p>哈哈哈哈</p>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9-5 17:22
<p>不能引用了。直接回一下29楼。</p><p>分歧就在于,我认为庄子是小说家,而你认为《<font color="#000000" size="4">扎拉斯图拉如是说》也</font>是小说。其实为什么不可以呢。还是那句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至少不是腐败老化的萝卜白菜)。文学既然是开放的,那么也就请不要拿历史,拿经验,拿经典来否定前面的路。不能因为你是善意的,因为所有人都是善意的,你指要向西,那我就向西,别人指要向东,那我就向东。文学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坏,高下之别。问题在于,不能用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变化中的事物。文有法,而无定法。</p><p>说叔本华是心灵鸡汤之祖,并没有贬低他的意思,现在市面上假冒伪劣的心灵鸡汤都是从这些人的身上偷来一鳞半爪,招摇撞骗。叔本华是正宗的,无害的心灵鸡汤。我不喜欢美文这个概念,就好象称一个女人为“花瓶”一样。</p><p>树冠也好,树干也罢,都是世界的表象,也是世界的本质。</p><p>这个贴我再也不会回了。</p>
作者: 六点亡羊    时间: 2007-9-5 18:30
<p>楼主的诚恳我看到了,但是有个问题,就是批评的对象,你所使用的批评法和批评对象之间本身是对称的,感受式的,好像问题不大,但实际上你所批评的不是黑蓝的某某,而是“黑蓝小说”这个群体,它是一个集合名词。为一个群体批评特别容易出现漏洞。因为这个群体不是一刀切,它是不停地处于不同阶段的变化中的集合。你说一个集合有问题,问题在哪呢?只能从它的方向、气味去判断一下,感觉一下。黑蓝过往的作者,他们带来的是一个阶段的新鲜或者新一轮的陈旧,留给网站的是经验,是成长。</p><p>评论版欢迎楼主继续讨论并且保持对黑蓝的关注。</p>
作者: 埙    时间: 2007-9-5 20:47
我说的歧途,是我看到黑蓝的一部分作品(我原帖中也说明了的),置顶的某些作品和柴柴的某篇小说,我觉得这些作者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特别是柴柴,很有天赋,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乏内涵,缺少对社会、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这就使得作品整体显得浮华有余而厚重不足,如果不能补足这一个缺陷,那么黑蓝诞生经典的愿望注定落空,一些有潜质的作者的天分也将被浪费。我因为是初到贵地,所以还没来得及浏览更多的帖子,今天我看了看柴柴的匿匿法索,看到有一个ID为丁丁的天空朋友也持有和我相似的观点。贵论坛对持异见者缺乏宽容之心,不利于网站的长远发展。<br />良药苦口,我言尽于此。
作者: 骑老虎上天    时间: 2007-9-5 21:49
<p>人有命运,写作也有命运,同志您所谓的善意与所谓的苦口良药说难听点就是不知道操哪门子心,好没来由</p><p>纸上写的道理和嘴里说出来的道理也总是浅显,切格瓦拉成为革命者不是因为有人告诉他要去当一个革命者</p><p>写作说到底也不是修身成佛,越“偶心理学”,越追求“经典和伟大”,也许越会本性迷失</p>
作者: 宁录    时间: 2007-9-5 23:4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埙</i>在2007-09-05 20:47:18的发言:</b><br />我说的歧途,是我看到黑蓝的一部分作品(我原帖中也说明了的),置顶的某些作品和柴柴的某篇小说,我觉得这些作者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特别是柴柴,很有天赋,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乏内涵,缺少对社会、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这就使得作品整体显得浮华有余而厚重不足,如果不能补足这一个缺陷,那么黑蓝诞生经典的愿望注定落空,一些有潜质的作者的天分也将被浪费。我因为是初到贵地,所以还没来得及浏览更多的帖子,今天我看了看柴柴的匿匿法索,看到有一个ID为丁丁的天空朋友也持有和我相似的观点。贵论坛对持异见者缺乏宽容之心,不利于网站的长远发展。<br />良药苦口,我言尽于此。</div><p>首先,我觉得这几句话还是很中肯的,只是LZ是在按照自己的标准衡量一部作品的优劣,略失偏颇。 </p><p>其次,看了上面的一些反驳的帖子,我觉得LZ也大可不必觉得论坛缺乏宽容心。LZ你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不也有些霸道吗? </p><p>私以为LZ所想阐明的是关于“文以载道”的问题,而上面很多人的倾向是把写作当成艺术,把文章当成艺术品。个人觉得这并没有必要发生如此争执,只是每个人意识形态的差别。 </p><p>这让我想起来绘画中的照相派,和他们的名字一样,他们的绘画方式是尽力描摹一切细节使作品看上去可以和照片媲美。在欧洲,有人认为这是极其无聊的艺术手法,因为他们认为不能表达出画家对世界思考的作品是空洞而肤浅的,存在得毫无意义;可是也有人赞扬这种流派,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手法恰恰是脱离了传统的对于艺术的狭隘定义,把艺术和美独立于各种纷杂事物之外,仅以其本身去看其本身,景物就是景物,画就是画,这样把绘画抽离出社会提高到一个纯艺术的境界。 </p><p>我觉得这未尝不可,这样的流派也未尝不会留下经典之作,在艺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p><p>所以,LZ,你现在站在一个圈子里看待文学,而很多人就好比那照相派,恰恰跳出了圈子看待文学,观点不同就是必然。你的观点只能称作传统而非正确,他们的观点可以称作新潮而非错误,如果你认为自己还算宽容的话,只要接受这种存在就好,无需勉强自己去喜欢,也无需为这个问题争论勉强他人赞同你</p>
作者: 欲望的旋涡    时间: 2007-9-6 00:4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埙</i>在2007-09-05 20:47:18的发言:</b><br />我说的歧途,是我看到黑蓝的一部分作品(我原帖中也说明了的),置顶的某些作品和柴柴的某篇小说,我觉得这些作者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特别是柴柴,很有天赋,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乏内涵,缺少对社会、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这就使得作品整体显得浮华有余而厚重不足,如果不能补足这一个缺陷,那么黑蓝诞生经典的愿望注定落空,一些有潜质的作者的天分也将被浪费。我因为是初到贵地,所以还没来得及浏览更多的帖子,今天我看了看柴柴的匿匿法索,看到有一个ID为丁丁的天空朋友也持有和我相似的观点。贵论坛对持异见者缺乏宽容之心,不利于网站的长远发展。<br />良药苦口,我言尽于此。</div><p>你认为的歧途未必是歧途</p>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9-6 01:12
<p>哎楼主和其他人都不要再争了。</p><p></p><p>歧途就歧途了,缺乏宽容就缺乏宽容了,怎么了?</p><p></p><p>此时此地能聚集起这些人的,也就独此一家了。快20亿人口里,也就这几百个人在搞这种歧途,就让它歧途下去吧。</p><p></p><p>人性深刻的作家多着呢,算了吧。阳关道独木桥各走各的。为这点事苦口婆心瞎耽误功夫,不值得。</p><p>有空到观察版去争。西西。</p>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7-9-6 02:15
想了想,探索,无正道可走欸.
作者: 酒童    时间: 2007-9-6 02:42
<p>多读这里几个人的小说,多读几篇,或按某人的创作日期读,会发现,有条清晰的脉络__下一篇肯定有上一篇没出现过的东西:形式上,语言上,结构上.可能,它不是很成功,说失败也不过,但,十足可贵,十足可敬.是学习思索后艰辛的追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朋友对文字的恳切.我觉得用"歧途"这个概念不合适,太冤枉人了.</p><p>二十年后不好说,可能这些朋友没一个写字的了.但,真如果有一两人坚持下去,那可真是件不得了的事.这我敢断言.因为,二十年后,假若我们还"一本正经"走在所谓的"正道"上,那,文学未免也太可怕了.就这么简单,为啥就不能这样想呢?具我的观察,偏偏还就是这些人在想,在做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的事.这大约可概略的理解为黑蓝的使命吧,如果她有的话.</p><p>还要这些朋友怎样呢?够勇敢的了,够坚韧的了,够牺牲自个儿的了(有些朋友的想象力,在我看来,是一等一的,编故事不在话下,可他们放弃了正道,选择了孤独,<font color="#0909f7">自力更生</font>地辟行在另一条道上,令跟在后面的我,望其项而赞叹).</p><p>这就足够了.</p><p></p><p></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9018724[/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宫林    时间: 2007-9-7 13:11
<p>竟JB扯淡!!</p><p>文学与哲学虽同根,但形式不同,好比医院,分生育科和肠胃科,两者工作都是为了把人治愈,但你一个负责操B的医生,指责人家疏通大便的医生,说人家学错专业了,这不纯属扯淡的吗?你明白没啊?你好好想想。但是具体到创作,那文学就是文学,哲学就是哲学,各有个的命路,各有各的操作规则。</p><p>——我并不反对细部描写,但是作者要懂得为什么这么描写。普鲁斯特很多细部描写,但是并不让人觉得啰嗦和没有必要。——这是你说的吧?好,你说作者要懂得为什么描写这些细节,难道非要设,探索人类精神世界,这个唯一鲜明而具体的目的吗?我隔山猜牛不行吗?非要对着牛写牛吗?就算对着牛写牛,每个作家笔下的牛都不一样,为什么?因为文学创作本就带有对未知的疑惑啊,我们创作的思维、条件都是变相的来自那个黑洞啊,它本身的存在就是“探索黑洞”的行为,不管我有没有直接写黑洞,它都属于探索黑洞的范畴啊,所以见到同一头牛,作者想像的才都不会一样,明白吗?</p><p>文学,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或者其他,创作行为本身,就是对探索人类未知de精神贡献,虽然在结果上没有哲学与科学直接。艺术本身的存在,是探索人类未知行为的存在。黑蓝小说属于文学,所以黑蓝小说本身就带有探索的命运。好比血液里的血小板,你能说他不是血液,它本身就是血液一部分,不是血液是什么?而你就是认同探索人类未知的思想里的“内容”才是纯粹的思想,这回你就拿着血小板,说鲜红的血不是血液了吗?</p><p></p><p>还有,既是文学家又是哲学家,有,很多,但他们学习哲学,学习文学,什么时候不是分开来,各自学好的啊。你,就说你,你作到了对文学语言的纯熟运用了吗?语言魅力?一个对文学如此无知的人,还不知羞耻的到处指责,你就相当于垂直的长豆角,以为有几分重量,就要去钻地,操!不知量力!好比,你一个搞生育的医生,连生育的来龙去脉都没整明白呢,就去胃病医生办公室里,大谈特谈医生的使命,操!</p><p>你要是小说写的好,管你探索不探索,哲学不哲学的,我觉得过得去,我就不说话。就你小说那质量,还在黑蓝这帮鸟人面前耀武扬威,不就相当于阳痿的JB与XXX的可笑对峙吗?本身这种行为就很可笑!因为你自不量力。而且愚昧,糊涂,小肚鸡肠。</p><p>你怎么无知到这种程度,连站在机枪面前拿刀去砍机枪手的IDEA都有?我从胚胎里佩服你,胚服!</p><p>你小说写的差没关系,不知道自己写的差,而且还在高傲自大,也没大多关系,可你敢来这里企图颠覆,不找吊才怪!</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9142101[/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7 14:00
楼上说话“脏字”太多,偶一为之可以,说那么多不好。请注意言辞。
作者: 鳜膛弃    时间: 2007-9-7 16:45
好热啊,好热啊,——(张曼玉语)
作者: 衙内    时间: 2007-9-9 04:06
尘归于尘,土归于土,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地上有没味的盐,世上也有小黑屋里的光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7-9-9 11:39
<p>有天下楼,又碰到那个纹了粗眉的肥汉,他没有像平时那么潇洒而且侃侃而谈,他双腿紧夹,感觉他不希望屁股也跟着脚动,当然他还是穿着睡衣,那种要在腰上系带子的,噢,不叫睡衣,那叫浴袍才对。他越是不想扭动他的屁股,可是他却没办法控制他的胯不跟着他粗壮的象腿一起运动,于是他汲着拖鞋,尽量把屁股不为人注意地撅起点,以减少他的疼痛,这个疼痛可以从他的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看出来,也有可能是我的错觉,但是他行动得难受是骗不了人的,我想,这纹眉的同性恋,纵欲过多了!他站在一个台子前面,喊着,姐们,姐们......</p>
作者: 郭谦    时间: 2007-9-9 16:0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边河</i>在2007-09-09 11:39:05的发言:</b><br /><p>于是他汲着拖鞋</p></div><p>趿,ta</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9 16:2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边河</i>在2007-09-09 11:39:05的发言:</b><br /><p>有天下楼,又碰到那个纹了粗眉的肥汉,他没有像平时那么潇洒而且侃侃而谈,他双腿紧夹,感觉他不希望屁股也跟着脚动,当然他还是穿着睡衣,那种要在腰上系带子的,噢,不叫睡衣,那叫浴袍才对。他越是不想扭动他的屁股,可是他却没办法控制他的胯不跟着他粗壮的象腿一起运动,于是他汲着拖鞋,尽量把屁股不为人注意地撅起点,以减少他的疼痛,这个疼痛可以从他的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看出来,也有可能是我的错觉,但是他行动得难受是骗不了人的,我想,这纹眉的同性恋,纵欲过多了!他站在一个台子前面,喊着,姐们,姐们......</p></div><p></p>太深奥了,你最近在读哲学书吗
作者: 宫林    时间: 2007-9-9 16:34
写的非常好,边河同学.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7-9-9 18:38
<div class="quote" twffan="done"><b>以下是引用<i>凌丁</i>在2007-09-09 16:24:24的发言:</b><br /><p></p>太深奥了,你最近在读哲学书吗</div><p>是真事!我可不是胡写,那个纹眉肥汉,每次我看到他,听到他那歌舞团的声音,看到他裹在浴袍里的肥硕的屁股,我就想到一个可怕的词!于是我会赶紧加快步伐,让他消失掉消失掉。</p>
作者: 井井回    时间: 2007-9-9 19:41
<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9338440[/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9 21:2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边河</i>在2007-09-09 18:38:02的发言:</b><br /><div class="quote" twffan="done"><b>以下是引用<i>凌丁</i>在2007-09-09 16:24:24的发言:</b><br /><p></p>太深奥了,你最近在读哲学书吗</div><p>是真事!我可不是胡写,那个纹眉肥汉,每次我看到他,听到他那歌舞团的声音,看到他裹在浴袍里的肥硕的屁股,我就想到一个可怕的词!于是我会赶紧加快步伐,让他消失掉消失掉。</p></div><p></p>那汉子每次都穿浴袍吗?
作者: 海边的贝壳    时间: 2007-9-10 13:01
仅仅看到主干都还不够。深入到树的本质,去寻觅一片林,而感知我与世界存在或消失的意义。
作者: 海边的贝壳    时间: 2007-9-10 13:17
<p>追求形式的极致到一定程度是不是有点虚无?没有课本,或许今天,还在识字。</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10 14:1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海边的贝壳</i>在2007-09-10 13:17:31的发言:</b><br /><p>追求形式的极致到一定程度是不是有点虚无?</p></div><p>那肯定的。 </p><p>不追求到形式的极致或者追求别的东西到极致甚或什么都不追求,又何尝不是有点虚无呢? </p><p>虚无点也没关系,只要我们还有口气,总还是可以继续出发的。</p>
作者: 盘尼西林    时间: 2007-9-10 14:54
<p>多想存在,少谈虚无。——与<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海边的贝壳</font></strong>共勉</p>
作者: shep    时间: 2007-9-18 00:16
<p>欢迎任何形式的激烈讨论</p><p>看来大家也都谈了自己的想法,无需赘言.我就说说所谓的文字背后的思想问题好了.</p><p>文字本来就只是一载体,用它来载什么那是作者的事.但如果非要把文字与思想对立起来,似无此必要.至于思想越鲜明,其水平就越低,我看也未必.思想或者说眼界的高低自然是作者认识世界的一种反映.但我认为,这种高低更多的是体现在一种态度上,而不是一个结论,或概念.</p><p>另外,楼主并非是第一个对黑兰产生疑虑的人.楼下那个想爱黑兰不容易的就是一例.那么产生出这样的疑虑或是失望者,不啻为黑兰真正的朋友.羊六所说的黑兰的写作群体是否有一种同质化的趋势呢?我对此很感到很困惑,黑兰到底是一个文学性的平台还是一个同仁性的群体呢?这是我的第二次发问...因为,在潜移默化中,就我来说也有些黑兰化.我们的声音不该只有一个声调啊.</p>
作者: 汪洋    时间: 2007-9-18 00:4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hep</i>在2007-09-18 00:16:15的发言:</b><br /><p>羊六所说的黑兰的写作群体是否有一种同质化的趋势呢?我对此很感到很困惑,黑兰到底是一个文学性的平台还是一个同仁性的群体呢?这是我的第二次发问...因为,在潜移默化中,就我来说也有些黑兰化.我们的声音不该只有一个声调啊.</p></div><p>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没什么好说,肯定存在,你引为同道的人肯定是以心理认可作为前提的。 </p><p>有的人是来进步的,有的人就是来搞关系的。你分清。一个声调,有的是认识相近,有的是随声附和。你分清。 </p><p>或者根本不用去分了。自己知道自己来干嘛的就成。 </p><p>&nbsp;</p>
作者: 日你先人    时间: 2007-10-31 23:45
凑起来搞黑蓝式文学,抱得越紧越听不进外界的意见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11-1 00:2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日你先人</i>在2007-10-31 23:45:48的发言:</b><br />凑起来搞黑蓝式文学,抱得越紧越听不进外界的意见</div><p></p>你先说说什么是黑蓝式文学?别急着抱不抱的。。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12-29 22:4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hep</i>在2007-09-18 00:16:15的发言:</b><br /><p>欢迎任何形式的激烈讨论</p><p>看来大家也都谈了自己的想法,无需赘言.我就说说所谓的文字背后的思想问题好了.</p><p>文字本来就只是一载体,用它来载什么那是作者的事.但如果非要把文字与思想对立起来,似无此必要.至于思想越鲜明,其水平就越低,我看也未必.思想或者说眼界的高低自然是作者认识世界的一种反映.但我认为,这种高低更多的是体现在一种态度上,而不是一个结论,或概念.</p></div><p>现在的语言哲学好像不是简单把语言当作载体来认识的,一直以来思想史都有把语言工具化的努力,圣奥古斯丁就明确把语言比作容器,重要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和精神,思想是人生旅程的目的地,而旅程沿途的风景是不值得眷顾且流连忘返的,这种思想很深刻地影响了基督教的学说,洛克对语言的看法也大体相同,中国五四时期的胡适亦然,而且一致认为语言是不完善的表达思想的工具,需要改善、克服和革新——奥古斯丁认为思想交流的障碍是人的身体这个载体的存在,洛克认为语言本身就是需要克服的障碍,胡适认为文言文是腐朽的落后的文学而白话文才是更高级的表现思想的工具。但是近代哲学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向,被称为向语言学的转向,更多地承认语言的本体论价值。在传播学上相呼应的,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信息,它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而本身就是信息,这是媒介决定论的说法,当然可能失之偏颇;在文学创作上呼应的人更多,马拉美认识到人类无法通过语言为世界求真抱全之后反问自己,既然如此,语言为什么一定要去表述现实的世界呢?就让语言停留在它自身不可以吗?无意义吗?用语言去创造一个世界——哪怕它是一个不完善的、不真实的世界不可以吗?他给出了他自己的诗歌创作,颇有点破罐破摔的意思,但是换来了一定的自由;纪德的小说也给出了一种作家和材料关系的新的可能性——我这个小说不想说这个世界上的什么,而想探讨的是小说和材料之间的取用关系,我这个小说没有腹稿,它不可能有腹稿,一旦明确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这个小说就死了——就像絮絮叨叨的老太太在反驳晚辈指责自己应该想清楚要说什么再开口说话时说的那样:我如果不把它说出来的话,我怎么知道我要说什么呢?宇文所安论述中国古典文论时指出,语言的形式往往决定内容,并举《文心雕龙》为例,举证仅仅是语言修辞的需要就可以制造、产生文论的思想……所有这些都是对语言作为载体的新的思考。 </p><p>顺便说,我不是要把文字和思想对立起来,绝无此意,而恰恰强调的是思想寓于语言之中,就文学写作而言,脱离具体语言的思想往往缺乏文学上的价值。我在说越是强调自己思想鲜明、深刻的人文字水平往往越低的时候,用了“往往”二字,只是我对这种事发生的几率的一个经验性的判断,而不是下定义、作结论。</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98939798[/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12-29 22:5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日你先人</i>在2007-10-31 23:45:48的发言:</b><br />凑起来搞黑蓝式文学,抱得越紧越听不进外界的意见</div><p></p>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很真诚地倾听外界的意见,我们当然会择善而从之,遇到我们已然思考过、决定过的问题时,我们会重新思考、重新作决定,当然,我们也可能会、也有权利作出和以前相同的决定——我们没有被某些意见改变,并不意味着我们听取意见的态度不好。
作者: 隐忍    时间: 2008-1-1 01:36
发08年第一个顶帖
作者: 迷花    时间: 2008-4-28 11:08
以上各位涉及的领域很多,有些比如是否可知论、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等的确不大容易说清楚,这些问题讨论了几千年仍然像谜一样。有些问题还是比较清楚的。我个人以为小说不外乎形式跟内容的统一。只重形式轻内容同重思想而轻形式同样有失偏颇。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完全忽视一方而强调另一方显然犯了形式主义的毛病。我在这并不想大谈什么哲学,只是有些问题说起来饶不过去。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小说只关注语言细节,不承载任何能有益我们灵魂本身的东西,即使再写得华丽,在有高超的技巧我们根本不想读或者读了跟没读一样那么小说的存在本身又为了什么?它还有价值么?孙甘露的小说就犯了这个毛病,尽管语言非常好但是很难卒读。同样,如果不注重技巧细节语言,那么小说也就不用存在,人们不能从阅读中获得美感那么完全有许多小说之外的艺术或非艺术的存在形式获得存在的体验。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8-4-29 00:2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迷花</i>在2008-04-28 11:08:26的发言:</b><br />以上各位涉及的领域很多,有些比如是否可知论、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等的确不大容易说清楚,这些问题讨论了几千年仍然像谜一样。有些问题还是比较清楚的。我个人以为小说不外乎形式跟内容的统一。只重形式轻内容同重思想而轻形式同样有失偏颇。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完全忽视一方而强调另一方显然犯了形式主义的毛病。我在这并不想大谈什么哲学,只是有些问题说起来饶不过去。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小说只关注语言细节,不承载任何能有益我们灵魂本身的东西,即使再写得华丽,在有高超的技巧我们根本不想读或者读了跟没读一样那么小说的存在本身又为了什么?它还有价值么?孙甘露的小说就犯了这个毛病,尽管语言非常好但是很难卒读。同样,如果不注重技巧细节语言,那么小说也就不用存在,人们不能从阅读中获得美感那么完全有许多小说之外的艺术或非艺术的存在形式获得存在的体验。</div><p></p><p>无意否认“灵魂”的重要性。问题是:灵魂是“不可说”,而技巧细节语言是“可说的”。</p>
作者: 迷花    时间: 2008-4-29 13:09
“不可说”不代表不说。正是由于说的困难性所以才讲究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说,所以就有了技巧细节
作者: 腐睡    时间: 2008-4-29 14:44
于不可说之物当持沉默。
作者: 雅夏    时间: 2008-4-30 05:3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埙</i>在2007-09-05 20:47:18的发言:</b><br />我说的歧途,是我看到黑蓝的一部分作品(我原帖中也说明了的),置顶的某些作品和柴柴的某篇小说,我觉得这些作者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特别是柴柴,很有天赋,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乏内涵,缺少对社会、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这就使得作品整体显得浮华有余而厚重不足,如果不能补足这一个缺陷,那么黑蓝诞生经典的愿望注定落空,一些有潜质的作者的天分也将被浪费。我因为是初到贵地,所以还没来得及浏览更多的帖子,今天我看了看柴柴的匿匿法索,看到有一个ID为丁丁的天空朋友也持有和我相似的观点。贵论坛对持异见者缺乏宽容之心,不利于网站的长远发展。<br />良药苦口,我言尽于此。</div><p></p><p>首先,形式/内容论是过时100年以上的东西,没什么必要为这个打口水仗。</p><p>其次,有潜质的作者的天分,如果他真有天分的话,会自己挑选环境,而不是一棵树上吊死。天分并不是指思维异常,而是一种近乎生理特质的东西。</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