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黑蓝观察]黑蓝小说观察 [打印本页]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9-3 23:13
标题: [黑蓝观察]黑蓝小说观察
<p>我肯定中国没有一个文学论坛像黑蓝这样对短篇小说如此重视。刚来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p><p>偶然有一两个诗歌论坛,有认真做的迹象。大多数人气旺的论坛,文学倒是其次的东西,就好象一间茶室——品茶,往往是其次的东西了。谈生意、聊天,拉家常,闲散地开个玩笑,互相捧一捧,是中文文学论坛留给我的普遍印象。</p><p>有小说版。</p><p>当然有小说版,不过,往往是附属的,附庸的。</p><p></p><p>来黑蓝总觉得时间不久,但一晃已经3年了。以自己职业的眼光来观察它。</p><p>而观察需要时间。</p><p>就好象我能一眼看出那些评论黑蓝小说的见报文章——哪一篇是认真读过一两篇小说才写的,而又有哪十几篇是根本读都没读过就写的(虽然它们大都是褒奖)。这种经验凭的都是长时间的积累。</p><p>这问题就来了,夸赞的,没有全读过。贬低者,也没有读过。穷尽仔细认真理性地去交流,都很容易产生误解的事物,现在被正反两种方式的轻慢地误读了,这使黑蓝论坛也沉浸在一种和社会上其他事物一样不明不白的光晕中。</p><p>佛教禅宗派的神秀说过一句偈语:“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p><p>对一种艺术形式,及其相关的理论和美的理解把握,是不能不“时时拂拭”的。不拭则不明。</p><p>而在黑蓝论坛小说版佳作较少,而理论探讨日见式微的风气下,黑蓝的诉求是什么,小说创作者自己要走的道路该是什么,现在可能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误解,产生了错误的努力方向。</p><p></p><p>受文联掌控的、类型化的文学刊物型小说在黑蓝是不受欢迎的。太初级的票友作品也很容易甄别,那么,除去这些小说外——能置顶、能登入黑蓝网刊并且“讲不出什么太大缺点”的<font color="#000000">相对好的作品,则在我看来,是更容易错误地理解黑蓝,最容易误导自己和他人对小说艺术进行理解的危险因素</font>(在这里,“理解黑蓝”与“理解小说艺术”是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p><p>例如,重视语言而轻视结构的作品越来越多。</p><p>例如,模仿获奖作品、作品文风雷同化的作品的增加——这一点很像时尚文学和青春文学的共有缺点。</p><p>例如,论坛中轻本国古典文学,重外国当代文学的风气——古典文学,它主要关系到对中文这门语言的掌握程度。重视外国当代文学时,其视野又更多集中在几个明星式的作家当中。</p><p></p><p>作为一篇观察杂文,对于论坛创作和交流风气的具体看法,也就到这里,观察版毕竟有别于评论版。</p><p>如果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你会觉得,其实这个论坛很孤独,甚至可说无限孤独。因为仅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松散的聚和地,在肩负着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先锋探索的责任——如果没有小说季度奖雷打不动的奖金、如果没有黑蓝文丛困难的出版,这种肩负从逻辑上讲就不会成立。这种肩负是一个公式,靠一个文学创作者自己单枪匹马的写作是不能存在的。</p><p>是孤独的。仅靠目前黑蓝的力量,也可以说是无法肩负这种重担的。</p><p>当你意识到,这里所做的努力方向,甚至和一个国家的国家级的文学期刊都是格格不入的,你会意识到那种孤独。那种不无凶险的无依靠感。</p><p>有一种蛮荒地带中的冒险,它之所以孤独,是因其不为人知而将不会被载入史册。它之所以凶险,是因为这冒险的参与者仍然在路上,仍需要在冒险中学习生存,学习更多的技能。</p><p>我必须说,现在还不是大家在小说版里彼此叫好的时候。我们的确需要更多的批判和反思。我们的大部分作品还相当初级和幼稚。我们在创作观念上还面临着缺乏永恒性的幼稚状态。</p><p></p><p></p><p>我不是一个好的观察者,我希望我能引起一个话题, 大家都来聊聊,你个人对论坛里小说的看法或者你自己对小说版其他一些问题的困惑。</p><p>时时勤拂拭,才能不使惹尘埃。</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8832706[/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9-3 23:41
我先占个位置!!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7-9-4 00:0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p>如果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你会觉得,其实这个论坛很孤独,甚至可说无限孤独。因为仅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松散的聚和地,在肩负着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先锋探索的责任——如果没有小说季度奖雷打不动的奖金、如果没有黑蓝文丛困难的出版,这种肩负从逻辑上讲就不会成立。这种肩负是一个公式,靠一个文学创作者自己单枪匹马的写作是不能存在的。</p><p>是孤独的。仅靠目前黑蓝的力量,也可以说是无法肩负这种重担的。</p><p>当你意识到,这里所做的努力方向,甚至和一个国家的国家级的文学期刊都是格格不入的,你会意识到那种孤独。那种不无凶险的无依靠感。</p><p>&nbsp;</p><p></p><p></p></div><p>  生铁君提到的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不管是喜欢黑蓝还是不喜欢黑蓝的人都可能没有意识到。喜欢黑蓝,比如我,是因为一开始黑蓝小说版呈现的面貌让我心里关于文学的一丝奢望死灰复燃,不管如何,至少中国的文学还有希望。而不喜欢黑蓝的朋友,可能是无法正视自己的文学火苗已燃到尽头。文学不能当饭吃。但有些人就喜欢呆在死胡同里舒舒服服地不肯往前踏一步,而往前踏一步的人是如此的少,以致当他踏出那一步的一刻,他就成了众矢之的。众人愤怒,怀疑,冷眼,羞愧,讥笑,敌视。可就是不踏出一步。因为冒险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们不愿意冒险,只愿意坐享其成。</p><p>而在那一步面前,孤独也就一笑了之。你知道,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p>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4 01:03
“<p>例如,重视语言而轻视结构的作品越来越多。</p><p>例如,模仿获奖作品、作品文风雷同化的作品的增加——这一点很像时尚文学和青春文学的共有缺点。</p><p>例如,论坛中轻本国古典文学,重外国当代文学的风气——古典文学,它主要关系到对中文这门语言的掌握程度。重视外国当代文学时,其视野又更多集中在几个明星式的作家当中。</p><p>”</p><p>这三个例如很有力量。</p><p></p>
作者: 林思南    时间: 2007-9-4 16:02
<p>&nbsp;&nbsp; 当你在黑蓝小说版里看到自己并不认同但是却为好多人叫好的小说的时候,你开始对自己之前所积累的一切认知与理解产生疑惑,接着你将或者拼命地去找可以支撑自己想法的东西,或者就在这些叫好的小说里妥协自己,认同并将自己扭转到这条路上来。</p><p>&nbsp;&nbsp; 这个挣扎的现象对写作者来说,是推动还是扭曲,将是个长期需要观察的过程。</p><p>&nbsp;&nbsp; 生铁的这个贴,在我们还没勇气深入到这点上来的现在,显得非常地有分量,也可以说是力量。</p>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7-9-5 11:06
<p>还有很多可以反思的。</p><p>我觉得虽然版主们在小说版回复时,非常严格、权威和具有批判性——那只是为尽一己之责。但是黑蓝的核心会员们都明白,这其中绝大部分人,都还只是“在路上”,都还只能写一些被自己看作“习作”的东西,都还只是业余水平。</p><p></p><p>所以,写好自己的小说,多写,才是最好的实践艺术的手段。</p>
作者: 顾耀峰    时间: 2007-9-6 11:35
<p>这个帖子总使我想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p><p>写作者的很多感受和体验,其实能得到许多人的共鸣和认同。但某种“存在环境”,却往往会使人失去希望感。所以具化地说,我觉得人要有自娱精神。</p>
作者: tutulong    时间: 2007-9-6 16:52
<p>作者受时间、读者各种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就会丧失了“自娱精神”,不过如果站在一个比较大的时间跨度上来看情况也不是想象的那么严重。需要人才啊![em13]</p>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7-9-7 17:39
小说版整体其实都在一个运动的状态上,但是总体的方向还是希望能够发现和创作出有力量的优秀小说作品。模仿也好,雷同也好,小说版的作品总体上呈现出来的问题,其实可以说是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自我不断发现问题和制造问题的过程,有问题解决它才是进步。现在小说版在我自己看来,含糊不清,偶有亮点的小说缺少持续,而在这种缺少持续的状态中,很多小说又缺失突破。小说创作含糊不清的原因,就是小说版出现了一种很难摆脱的惯性。这种惯性需要有作品来首先摆脱出来。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衙内    时间: 2007-9-25 00:31
<div class="quote" twffan="done"><b>以下是引用<i>亢蒙</i>在2007-09-07 17:39:47的发言:</b><br />小说版整体其实都在一个运动的状态上,但是总体的方向还是希望能够发现和创作出有力量的优秀小说作品。模仿也好,雷同也好,小说版的作品总体上呈现出来的问题,其实可以说是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自我不断发现问题和制造问题的过程,有问题解决它才是进步。现在小说版在我自己看来,含糊不清,偶有亮点的小说缺少持续,而在这种缺少持续的状态中,很多小说又缺失突破。小说创作含糊不清的原因,就是小说版出现了一种很难摆脱的惯性。这种惯性需要有作品来首先摆脱出来。我们拭目以待。</div><p></p>问题是你现在需要独善其身,不许回帖(尤其是小说版的)不许在群里侃大山……乃至不许上网。否则,用不着我威胁你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25 02:0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衙内</i>在2007-09-25 00:31:13的发言:</b><br /><p></p>问题是你现在需要独善其身,不许回帖(尤其是小说版的)不许在群里侃大山……乃至不许上网。否则,用不着我威胁你</div><p></p>你好像猩猩的家长啊。
作者: 谢筱青    时间: 2007-9-25 13:2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凌丁</i>在2007-09-25 02:09:32的发言:</b><br /><p></p>你好像猩猩的家长啊。</div><p></p>你好像猩猩二奶....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25 17:5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谢筱青</i>在2007-09-25 13:23:59的发言:</b><br /><p></p>你好像猩猩二奶....</div><p></p>你好像猩猩二奶养的啊
作者: 凌丁    时间: 2007-9-25 18:0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谢筱青</i>在2007-09-25 13:23:59的发言:</b><br /><p></p>你好像猩猩二奶....</div><p></p>为什么是二奶?
作者: 吴海燕    时间: 2007-10-14 14:41
<p>这个帖子看了好几次,但一直不知道怎么说。</p><p><span lang="EN-US">4</span>楼凌丁拎出来的<span lang="EN-US">3</span>个例如,确实非常有力,作为版主,这也是阅读完后需要跟帖的痛苦因素之一。正是因为理解:大家都是<span lang="EN-US">“</span>在路上<span lang="EN-US">”</span>这一点,因此能够理解到,出现这<span lang="EN-US">“3</span>个例如<span lang="EN-US">”</span>的现象,或许是大部分写作者必不可少的过程。同时,这些问题也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在我们自己的写作中。从个人收获的角度来看,问题出现在自身,往往不能轻易察觉,而在别人的习作中看到类似问题(尤其是表现得更加明显时),更能警醒。嘿嘿,这算是当版主得到的额外津贴。</p><p>对<span lang="EN-US">5</span>楼林思南提出的现象也很有同感。他人的意见、很多他人的意见,和你自己心里所想完全不同时,常常造成疑惑,进而迷惘。我已经迷惘很长时间了。但我总觉得结果并不是“非拒斥,即妥协”这样简单的。对这个问题,我很认同黑蓝提出的“独立文学”,事实上我认为它不但是一个追求的方向,也是一个创作的基点,一个视角和认知、接受新事物的基点。但遗憾的是:往往这个提法被简单粗暴地和“不同”、并且是非常形式化的“不同”划上等号。“独立”确实是一种和认知、理解、选择等个人能力息息相关的态度。它能不能成为结果?除了行动,还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冒险精神。而对林思南提出的“是推动还是扭曲”?我押“推动”——[em01]我还是相信,本着“很好,很强大”的精神,经过挣扎,或者淘沙的过程,独立性会在其中得到保持和成长。</p><p>但沟通、达成相互之间的理解,真的很困难,尤其对新来贴作品的作者。还是取决于个人看待意见的第一反应是“信任”还是“排斥”。在黑蓝交流确实有个个人很头疼的问题:怎么有这么多人感知“受挫”的天分如此之高呢?[em06]还是要脸皮厚一点,头皮硬一点嘛。</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92358963[/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赵松    时间: 2007-10-20 21:21
<p>以前,在单位里的时候,上面一有大会或者重要精神下来,下面就要开会,大会完了小会,先传达,再讨论,然后向上汇报讨论的结果。结果里总少不了这样的话,或者类似于这样的话:经过热烈讨论---。这话一出来,大家保准要忍不住想笑的,当然,公开场合还是要忍着不笑的。那种讨论,之所以可笑,是因为它太有组织了,太有目的了,从一开始人人就知道它的结果,结论,革命形式一片大好,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作协定期要给知名作家或者准备知名的作者们开讨论会的,召开一干知名评论家,或者知名作家,对着一个态度谦和的作者,还有他的作品,讨论一番,当然还要找个不错的地方,由当地作协出钱出物娱乐一番,也就结了。基本都是讨论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的,中国人讲面子,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今天不见明天见,明天不见将来总是要见面的。所以说些好话总不为过。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这也是充分肯定,肯定比否定强。论坛出现以后,讨论变得容易,可以即时发生,也可以延时发生,可以不断发生,随时发生,谁都可以发生。这就是论坛的好处。很民主。关于论坛上的讨论,尤其是关于小说的讨论,一是没法组织,一组织就显得很做作,二是不能进行你好我好式的讨论,那会显得很贱。所以只能是有感而发式地点评,当然也可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评论。有感而发也好,真正评论也罢,都需要有个基本前提,是什么呢?点评的人,要是个认真的心平气和的真正的作者,写小说或者写评论,既能感同身受,又能旁观冷眼,会提供作者之外的视角。同时,他还要是个认真的好读者,不只是读大师的时候认真,还要读同代人的作品时的认真,心平气和加认真,这点评才会有意思、有价值。再说回到论坛上的小说的状态,冷也好,热也好,终归是一时的。论坛的每天每时都可以更新可以打开浏览,会让人焦虑,觉得总该常有好小说出来。其实不然,论坛上出现好小说的几率,其实比马路上出现美女的几率还要低很多呢。真的可遇不可求。只能等。写的人不能急。等的人也不能急。一个好论坛之所以是好论坛,不是因为来的人多,发贴的人多回复的人多,而是因为看到好作品、看到好点评的几率,比别的地方高。在我看来,一个月能看到个把好小说,已属不易,已是难得了。一年下来如果每期网刊都有一两个好小说值得记住,就太成功了。写出好小说,等到好小说,永远是沙里淘金的事。平时就是得泥沙俱下。</p>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