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黑蓝快报】《沉不下去的沉思》(1月7日至1月13日) [打印本页]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8-1-13 23:43
标题: 【黑蓝快报】《沉不下去的沉思》(1月7日至1月13日)
<p><font size="3">【黑蓝快报】《沉不下去的沉思》(1月7日至1月13日)</font></p><p><font size="3">黑蓝论坛的随笔版是一个充斥着轻松和人文气息的板块,本周,随笔版出现了这样的一篇帖子:<br /></font><a href="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22&replyid=231216&id=33721&skin=0&page=1&star=1"><font size="3">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22&replyid=231216&id=33721&skin=0&page=1&star=1</font></a><br /><font size="3">这个帖子被加以“精华”的头衔。我想,这个“精华”头衔,更像是一种讽刺。主帖文章看来看去,并不具备被评为“精华”的水平,而且其后几位论坛会员的回复也说明了作者文章的弊病。然后,本来不是导火索的回复,让或许是马甲,或许真有其人的几位刚刚注册的论坛新会员点燃了火药库,一场迅猛而无味儿的论坛战斗帖就这样开始了。<br />我们不妨假想这些新的会员,其实都是作者的马甲。也不妨真的相信新会员们确实都坐在电脑的后面,他们也是真的发自肺腑的为作者的文章鸣不平。我只是想问问此帖中出现的那些赞扬声,什么叫做死要面子。文章的作者在回复中说“但,我的确无法容忍奚落”,那么,您又为何要让其余人容忍您的死要面子呢?那些赞扬不管是不是您带来的,这都是一种对文字本身不尊重的浮夸行为。说你好你就哈哈笑,说你差你就嗷嗷叫。这个帖子的后半部分,论战逐渐的白热,我相信,看完此帖所有回复的读者,肯定会一时间忘记了帖子的主题——文章本身,而会津津乐道此帖中的滑稽场景。而这篇文章之所以成为了“精华”贴,我想,一方面,这个帖子说明了一些新作者到黑蓝论坛后普遍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个帖子里的一些版主和会员回复,会让一些抱有期待赞扬声的作者们认清现实。<br />本周小说版的版主制度发生了变化,从固定的版主制度变成了以前曾经试用过并且效果良好的“客座版主制”。第一期的两位新任版主是恶鸟和林思南,观察美术小组的装酷黑皮衣00柒先生,为这个“林中鸟”组合绘制了装酷的抽象形象画,看看你能猜出谁是林思南谁是恶鸟吗?<br /> 2008-1-13</font></p><p><font size="3"></font> </p><p> </p><p><br /></p><img src="http://botu.bokee.com/photodata1/2008-1-10/014/110/079/13309404/13309404_h.jpg" border="0" alt="" />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8-1-14 02:43
无所谓,让纱布来得更猛烈些吧
作者: 阿呆 时间: 2008-1-14 03:14
<p>“说你好你就哈哈笑,说你差你就嗷嗷叫。”</p><p>很天真的宝宝。</p>
作者: Nasca 时间: 2008-1-14 09:26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加精的不是主帖呀,是黑天才的回帖。</span></p>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8-1-14 14:06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加精的不是主帖呀,是黑天才的回帖。”</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是的,正因为是回帖被加以“精华”,才对主帖造成了莫大的讽刺。</span></p>
作者: wash 时间: 2008-1-14 16:24
我对特开这快报表示怀疑。
作者: 林思南 时间: 2008-1-14 17:00
这个画,形象不抽象~
作者: 隐忍 时间: 2008-1-14 19:38
为什么要离题![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0310765[/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艾哲雪 时间: 2008-1-17 18:14
<p><a href="http://www.hzu.net.cn/xgw/viewnews/?id=36876">http://www.hzu.net.cn/xgw/viewnews/?id=36876</a></p><p>艾神甫有真相系列。</p>
作者: 艾哲雪 时间: 2008-1-17 18:17
<p>
</p><p>有图有真相</p><p align="left"> 他出生在80后,但他希望颠覆80后作家形象;他的作品“<font color="#ff0000">处处渗透着理性的光芒、哲理的机锋,以及诗的意象</font>”(<font color="#ff0000">武汉市作协主席董宏猷语</font>),但他说自己追求无压力的写作;他不是文学专业,但对西方文学艺术如数家珍。<font color="#ff0000">他希望自己在大学里完成3本书</font>,第一本《心灵静水》已经出版,据说销量不错。</p><p> 王希翀,19岁,出生于浙江绍兴,湖北武汉人,经济学院经济学类06级。</p><p> 采访王希翀颇具戏剧性,先是弄错联系方式,再是采访前偶遇但却不知道就是对方。</p><p align="center"><strong>“我追求没有压力的写作方式”</strong></p><p> 董宏猷先生给《心灵静水》写序,“说实话,倘若不是事前就知道他的年龄,我真的不相信这些历史文化散文出自于一个刚刚从高中跨入大学的大男孩的笔下。”艺术通感、观察细腻,比喻独特,个性哲思……这些都受到董先生的称赞。</p><p> 记者(以下简称“记”):浏览你的博客时,发现你对余秋雨和祝勇的作品有偏爱。</p><p> 王希翀(以下简称“王”):我喜欢看他们的作品,文字里透着推力。但是看多了就会觉得作品中说教的性质比较浓。就好像他们是老师一样,高高在上,而读者永远只可能做学生。这种位置关系使这样的作品读起来很有压力。</p><p> 记:那你认为这种作品怎样写才是读起来“没有压力”的?</p><p> 王:<font color="#ff0000">我认为历史散文应该厚重,但是文化散文应该轻盈。我在我自己的作品《凡尔赛宫》和《卢浮宫》中,就尽量使笔触显得轻灵一些,这样也更有利于读者的接受。</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卷起衣袖,摘掉耳机,我的思绪化作一只黑夜里战战兢兢的猫,它正在班驳的墙沿上敏捷地穿行,一会儿功夫,它便一跃而轻盈地降落在主人路易十四松软光滑的床上……又慌乱地从丝制的床单边滑下,一溜烟地来到了另一个房间。这里排满了锃亮的餐具,红葡萄酒、鹅肝酱、土司、沙丁鱼……它猜想着白色桌布上可能出现的食物……一位好事的女佣发现了它,她顺手取下炉壁上的掸子,朝猫挥动,结果,再度被它逃之夭夭。……猫,又回到了黑夜里寂静的墙根。遛之大吉让它放弃利用浮华来装点生活,它要活得充满诗意,哪怕活在逆境里。”——节选自《凡尔赛宫》</font></p><p> 说到这里时,王希翀提到了自己的新书《心灵静水》,其实《心灵静水》只是全书的一个章节,主要是王希翀随父母去游历欧洲时的游记。</p><p> 王希翀:我写游记不喜欢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去写。在确定文章的大致结构和主题后,随着灵感的走向去写。</p><p> 王希翀对西方文学的关注和喜爱远远胜过中国文学。<font color="#ff0000" size="3"><strong>他希望自己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strong></font>。<font color="#ff0000" size="4">这个略显夸张的想法与他在高考完后三个月内读完了卡尔维诺和帕慕克两位作家共计10部作品相比,小巫见大巫而已。</font></p><p> 王希翀:很多书都是最近几年读的。高中时时间很紧迫,没有那么多空闲。我们语文老师很支持我读。但是高三的暑假时读了很多。而且我看得很仔细,有一个专门记载名言的本子,书中的精彩章节都会反复翻看。</p><p align="center"><strong>“80后的东西浅”</strong></p><p> 80后作家一直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董先生认为“王希翀无疑是纯真而质朴的,对艺术真诚而一往情深的。”在王希翀看来,80后作家的东西浅。<br /></p><p><span class="style1"><p></p><p> 记:你在博客的签名里说要“颠覆80后作家形象,还给文学爱好者们一个自由呼吸的世界”,你对80后作家的看法是什么?</p><p> 王:<font color="#ff0000" size="3"><strong>我把“80后作家”分为三类:叛逆派、新鸳鸯蝴蝶派和哭泣派。其中叛逆派的代表是韩寒,新鸳鸯蝴蝶派是郭敬明,哭泣派是安妮宝贝。</strong></font></p><p> 记:你看过这三位作家的作品吗?</p><p> 王:我看过部分。韩寒的《零下一度》有他自己很独到的见解,最近的《光荣日》讲述乌托邦的故事,但却没有说明什么是乌托邦。郭敬明我和他本人有过接触,我觉得他是个很向上的人,但是他的作品就只走感情一条线,太深入就偏女性化了。安妮的文字表面上看起来很淡,但实际上却让我觉得有一种杀气隐藏其中。</p><p> 记:80后的作家作品浅,你认为你的作品比他们深在哪?</p><p> 王:文字只是外衣,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我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不要像一张纸一点就破,它应该有立体的深度,我会把文学,哲学,艺术,音乐,建筑等融为一体,这样才不会一推就倒。而现在,我更主要地是想探询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也就是追寻一种文字的韵律,比如《绍兴》。</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一切都如此安详……瓦房门前的一条极窄的水渠,比不得中原浩荡的长江,然而它却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保障,也成为旅游者们游览的“妙方”。细细一看,岸边常常泊着几艘乌篷船,当地许多人便因为这种便利的方式渐渐忘记了乘车的感受。早上出门,登上竹筏;晚上归来,偕同船家。而街面那时已听不到市侩的喧哗,耳边却飘来橹声“吱呀”…… ——节选自《绍兴》</font></p><p> 记:以后你的作品会涉及80后涉及的主题吗?</p><p> 王:会。而且在我的下一部书《独自遗忘的岁月》中就会涉及。这部小说会写到主人公父母的逝去,初恋的重逢等。</p><p> 王希翀说《独自遗忘的岁月》是一个关于“个人的神话”,会在其中讨论时空和记忆,主人公的名字叫梵,没有继续透露其他细节。</p><p> 记:觉得自己的创作走向是怎么样的?你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怎样的创作者?</p><p> 王:我现在是在创作轻小说形式的文学作品,轻小说需要推陈出新,不仅仅要局限于爱情而是要更多地关注人性的两面性和多面性。或许我在创作的时候会讨论更多西方化一些的东西,也有可能会掺杂很多荒诞主义在其中。而且,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实力派,作品不靠炒作不靠传奇。</p><p> 记:你曾经对媒体说“除了在文学方面,我还想在其他地方学些专业的知识,看看周围,能有一片广阔的视野”,现在学经济给你带来了怎样的视野?</p><p> 王:社会很现实,文学要市场化。我觉得要把经济和文学结合并运用于自身是很有挑战性的事。对此,我已经有了很多想法,并对很多细节问题都进行了考虑。</p><p> 接受《武汉晨报》记者采访后,王希翀在博客里说:“生活就是时间和空间上的交点!”</p><p> 记:能具体解释一下“生活就是时间和空间上的交点”吗?</p><p> 王:时间是横轴,空间是纵轴,整个坐标是奋斗的标准。很多人在过多地关注了自己的成功时,却往往忘记了自己的位置。比如韩寒,六门红灯,不再读书,现在又玩赛车,但生活速度不能这么快,太快了就停不下来了。</p><p> 王希翀说:“大多数人都认为生活就是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其实不然。生活的时空远比我们的想象要大得多。而大多数人却没有去看。”不得不承认,采访王希翀很具有挑战性。近2小时的采访,这位19岁的少年一直都在畅谈卡尔维诺、加缪等大多数普通人很少去关注的领域,将自己的视野放在纯粹的高层文学架构中,不论出发点如何,都足以引来注意。</p><p> 关注普通人不关注的问题,观察普通人看不到的风景,王希翀因此走在了前面。只是,这种剑走偏锋,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而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仰望,不是赞美,而是谨慎的观望,适当的怀疑。</p></span></p><p></p><p> 记:你在博客的签名里说要“颠覆80后作家形象,还给文学爱好者们一个自由呼吸的世界”,你对80后作家的看法是什么?</p><p> 王:<font color="#ff0000" size="3"><strong>我把“80后作家”分为三类:叛逆派、新鸳鸯蝴蝶派和哭泣派。其中叛逆派的代表是韩寒,新鸳鸯蝴蝶派是郭敬明,哭泣派是安妮宝贝。</strong></font></p><p> 记:你看过这三位作家的作品吗?</p><p> 王:我看过部分。韩寒的《零下一度》有他自己很独到的见解,最近的《光荣日》讲述乌托邦的故事,但却没有说明什么是乌托邦。郭敬明我和他本人有过接触,我觉得他是个很向上的人,但是他的作品就只走感情一条线,太深入就偏女性化了。安妮的文字表面上看起来很淡,但实际上却让我觉得有一种杀气隐藏其中。</p><p> 记:80后的作家作品浅,你认为你的作品比他们深在哪?</p><p> 王:文字只是外衣,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我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不要像一张纸一点就破,它应该有立体的深度,我会把文学,哲学,艺术,音乐,建筑等融为一体,这样才不会一推就倒。而现在,我更主要地是想探询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也就是追寻一种文字的韵律,比如《绍兴》。</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一切都如此安详……瓦房门前的一条极窄的水渠,比不得中原浩荡的长江,然而它却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保障,也成为旅游者们游览的“妙方”。细细一看,岸边常常泊着几艘乌篷船,当地许多人便因为这种便利的方式渐渐忘记了乘车的感受。早上出门,登上竹筏;晚上归来,偕同船家。而街面那时已听不到市侩的喧哗,耳边却飘来橹声“吱呀”…… ——节选自《绍兴》</font></p><p> 记:以后你的作品会涉及80后涉及的主题吗?</p><p> 王:会。而且在我的下一部书《独自遗忘的岁月》中就会涉及。这部小说会写到主人公父母的逝去,初恋的重逢等。</p><p> 王希翀说《独自遗忘的岁月》是一个关于“个人的神话”,会在其中讨论时空和记忆,主人公的名字叫梵,没有继续透露其他细节。</p><p> 记:觉得自己的创作走向是怎么样的?你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怎样的创作者?</p><p> 王:我现在是在创作轻小说形式的文学作品,轻小说需要推陈出新,不仅仅要局限于爱情而是要更多地关注人性的两面性和多面性。或许我在创作的时候会讨论更多西方化一些的东西,也有可能会掺杂很多荒诞主义在其中。而且,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实力派,作品不靠炒作不靠传奇。</p><p> 记:你曾经对媒体说“除了在文学方面,我还想在其他地方学些专业的知识,看看周围,能有一片广阔的视野”,现在学经济给你带来了怎样的视野?</p><p> 王:社会很现实,文学要市场化。我觉得要把经济和文学结合并运用于自身是很有挑战性的事。对此,我已经有了很多想法,并对很多细节问题都进行了考虑。</p><p> 接受《武汉晨报》记者采访后,王希翀在博客里说:“生活就是时间和空间上的交点!”</p><p> 记:能具体解释一下“生活就是时间和空间上的交点”吗?</p><p> 王:时间是横轴,空间是纵轴,整个坐标是奋斗的标准。很多人在过多地关注了自己的成功时,却往往忘记了自己的位置。比如韩寒,六门红灯,不再读书,现在又玩赛车,但生活速度不能这么快,太快了就停不下来了。</p><p> 王希翀说:“大多数人都认为生活就是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其实不然。生活的时空远比我们的想象要大得多。而大多数人却没有去看。”不得不承认,采访王希翀很具有挑战性。近2小时的采访,这位19岁的少年一直都在畅谈卡尔维诺、加缪等大多数普通人很少去关注的领域,将自己的视野放在纯粹的高层文学架构中,不论出发点如何,都足以引来注意。</p><p> 关注普通人不关注的问题,观察普通人看不到的风景,王希翀因此走在了前面。只是,这种剑走偏锋,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而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仰望,不是赞美,而是谨慎的观望,适当的怀疑。</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0618082[/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艾哲雪 时间: 2008-1-17 18:27
<p>……重复的部分我编辑不掉了?</p><p>呃反正就是个乐子,凑合看吧……</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76"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colspan="2" height="24"><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 height="24"><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9%" bgcolor="#d4f4fa" border="0"><tbody><tr><td valign="middle" align="center" height="24"><div align="left">东星公寓社区网--小区快讯--好人好事:</div></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r><td valign="top"><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0" width="100%" bgcolor="#ffffff"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width="75%" height="18"><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tbody><tr><td width="4%"></td><td valign="bottom" align="center" height="20"><br /><h1 style="font-size:20px;margin-bottom:0px">大二学生游历海外出书</h1></td></tr><tr><td width="4%"></td><td valign="top" align="center"><hr width="80%" size="1" /></td></tr><tr><td width="4%"></td><td valign="top" align="center"><table id="Table16"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valign="middle" 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div></div></td></tr></tbody></table></td></tr><tr><td width="4%"></td><td valign="top" width="80%"><span id="SPN_Content" style="table-layout:fixed;font-size:12px"><p> (武汉晨报)(记者郭钦 通讯员曾艳)19岁少年王希翀(chōng)<strong><font color="#ff0000">师从易中天,周游列国后出了一本《心灵静水》,广泛涉及到文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哲学等多个领域。</font></strong>为此书写序的武汉作协主席董宏猷用了“惊讶”来形容读后的心情。</p><p>易中天给他思想指导</p><p>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大二学生王希翀,给人第一印象有些文弱、腼腆,但话匣子一打开,就会被他的见识和谈吐折服。</p><p>王希翀成长在音乐世家,父母都是武汉音乐学院教师。从小,他就受到艺术的熏陶,曾教他语文的华师一附中老师夏禹称,文学和艺术很接近,音乐的启蒙对王希翀的后期写作帮助很大。</p><p><font color="#ff0000"><strong>受益于这种家庭环境,王希翀结识了不少学者,甚至易中天也成为他的思想导师,教导他“作文先要学做人”。 </strong></font></p><p>游历各地必去书店</p><p>初三时,父亲到加拿大做学术交流,王希翀跟随前往,在国外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高三毕业那年,他跟随父母游历了意大利、瑞士、法国、奥地利等国家;今年暑假又和同学去了美国。</p><p><font color="#ff0000"><strong>每到一个地方,王希翀必去书店。他酷爱读书,阅读面涉及文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等领域,特别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strong></font></p><p>大学同学刘希和辅导员史冬梅读过他的作品后,评价说,和“80后”作家相比,王希翀的作品在思想上显得更有深度,这与他的经历和阅读分不开。他自己则在博客中宣称:颠覆80后作家形象,还给文学爱好者们一个自由呼吸的世界。</p><p>小学就憧憬诺贝尔奖</p><p>谈起如今的大学生出书热,王希翀回应,“我出书的目的并非妄想一夜而声名鹊起或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因为,我欣赏王尔德先生‘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并将之写进自己的书。</p><p>王希翀早在小学二年级的一篇作文中,就写到以后的理想,是成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年轻中国作家。</p><p>董宏猷与王希翀并未谋面,但看过他的作品,啧啧称赞,甚至“不相信这些历史文化散文出自于一个刚刚从高中跨入大学的大男孩笔下”。</p><p>高中和同学组建乐队</p><p>王希翀兴趣广泛,中学时曾获2006年全国第一届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金奖,大学又选择了经济学类。他说,不想在文学里陷得太深,“作为业余爱好,写起来更自由”。</p><p>他认为写作传递的不是一个凭空虚构的故事,而是一场有关我们所经历的人生的博弈。</p><p><font color="#ff0000"><strong>除了写作,他还酷爱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建筑。高中时,他就和同学组建乐队,大学迎新晚会上的一曲钢琴独奏,让师生们很快记住了他。</strong></font><br /></p></span></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0566529[/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艾哲雪 时间: 2008-1-17 18:31
<p><a href="http://hi.baidu.com/wangshaoze">http://hi.baidu.com/wangshaoze</a></p><p><a href="http://hi.baidu.com/%CD%F5%C9%D9%D4%F2%C6%F0%CB%C0%BB%D8%C9%FA">http://hi.baidu.com/%CD%F5%C9%D9%D4%F2%C6%F0%CB%C0%BB%D8%C9%FA</a></p><p>丫BLOG,已经割了。真销魂。</p>
作者: 艾哲雪 时间: 2008-1-17 18:34
标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公众问答
<p><a href="http://tieba.baidu.com/f?ct=352321536&tn=baiduPostSearch&rn=10&pn=0&lm=65541&kw=&rs2=2&myselectvalue=2&word=%CD%F5%C9%D9%D4%F2">http://tieba.baidu.com/f?ct=352321536&tn=baiduPostSearch&rn=10&pn=0&lm=65541&kw=&rs2=2&myselectvalue=2&word=%CD%F5%C9%D9%D4%F2</a></p><p><a href="http://tieba.baidu.com/f?ct=352321536&tn=baiduPostSearch&rn=10&pn=0&lm=65541&kw=&rs2=2&myselectvalue=2&word=%CD%F5%C9%D9%D4%F2%C6%F0%CB%C0%BB%D8%C9%FA">http://tieba.baidu.com/f?ct=352321536&tn=baiduPostSearch&rn=10&pn=0&lm=65541&kw=&rs2=2&myselectvalue=2&word=%CD%F5%C9%D9%D4%F2%C6%F0%CB%C0%BB%D8%C9%FA</a></p><p></p><p>百度贴吧满塞</p><p></p><p></p><p>结论是那些帮这厮说话的全都是百度散文吧来的。</p><p>唔,百度的散文吧正如那哲学吧,是没有下限的。</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0569381[/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目目连 时间: 2008-1-17 19:00
李头书记说希望能把他吸收进脑残邦。
作者: 欲望的旋涡 时间: 2008-1-17 22:29
他妈的,他是怎么找到黑蓝的
作者: 艾哲雪 时间: 2008-1-17 22:5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王少则</i>在2008-01-09 22:02:57的发言:</b><br /><p>谢谢大家```每个人都不是大师,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问题```</p><p>我接受那些客观提出问题的同人````问题慢慢改掉```但,我的确无法容忍奚落````</p><p><strong>一位作家介绍我这个论坛```说还不错,我也非常激动,觉得终于知道了一个属于热爱文学者的平台```</strong></p><p><strong>发生了这些事,我摇摆了观点。从散文吧走来,到喧哗论坛````我获得了很多`但是,在这里````得到的却是愤怒````</strong>谢谢`````</p></div>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8-1-17 22:57
星期日,我正准备上黑蓝论坛,结果人太多没挤上去。正准备等第二天再上去时,我一开163信箱,<p>发现多了一封信,信里面写:“www.rongshuxia.com 大哥,干我们这一行的整天风吹日晒的也不容</p><p>易,敬上榕树下文学网站网址一个,您就去吧,请您别再整我们了!——黑蓝文学网敬上</p>
作者: 艾哲雪 时间: 2008-1-17 22:59
<p>他的逻辑很简单:不热爱他,就是不热爱文学。</p><p>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或者至少是道路、真理、生命的化身。</p>
作者: 子木 时间: 2008-1-18 00:09
他还没那么狂热,或者说他还没那个本事去那样傲视一切惟我独尊地狂热。他所有的说话与思维都出自那些死人之口,让他自己说,他说的那些理论与教条有那些是经过他自己痛苦的思考与反省之后得来的?他的出现,说白了又是一个“很黄很暴力”的东西。
作者: 陈方 时间: 2008-1-18 00:17
华大桂声,汗死我了
作者: 陈方 时间: 2008-1-18 00:23
<p>我一直觉得我们那儿就我一个人知道黑蓝,并以此为傲。妈的,万没想到,栽他这儿了。</p>
作者: 艾哲雪 时间: 2008-1-18 05:41
<p>
</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0" border="0"><tbody><tr><td width="170" height="25"><span class="lightblue">称呼:</span>Echo</td><td><span class="lightblue">QQ:</span> 未留</td><td><span class="lightblue">留言时间:</span>2007-12-26</td></tr><tr><td colspan="3"><span class="lightblue">评论内容:</span><br />有音乐有书籍有感性和理性的思想有快乐的理由有细水常流的走过及眼中的风景有丰富的安静和慰人的孤独忧郁 也许这已是接近完美的生活状态了那之后他会以什么姿势仰望他梦想的天空呢拿什么来飨读者呢 很期待啊</td></tr></tbody></table></p><hr align="left" color="#cc9999" noshade="true"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50" border="0"><tbody><tr><td width="170" height="25"><span class="lightblue">称呼:</span>桂声网友</td><td><span class="lightblue">QQ:</span> 未留</td><td><span class="lightblue">留言时间:</span>2007-10-23</td></tr><tr><td colspan="3"><span class="lightblue">评论内容:</span><br />“生活就像坐标里的正弦曲线,起起伏伏,总有高峰或者低谷。”当看到你博客里说“生活就是时间和空间的交点”,真的很有哲理,听说你还是位钢琴王子,继续加油!</td></tr></tbody></table></p><p></p><p></p><p></p><p><font color="#ff0000" size="6">“让我流泪,”神甫说。</font></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0606621[/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艾哲雪 时间: 2008-1-18 05:5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陈方</i>在2008-01-18 00:23:39的发言:</b><br /><p>我一直觉得我们那儿就我一个人知道黑蓝,并以此为傲。妈的,万没想到,栽他这儿了。</p></div><p></p><p><a href="http://bbs.ccnu.com.cn/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bbs.ccnu.com.cn/viewthread.php%3Ftid%3D2667370">http://bbs.ccnu.com.cn/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bbs.ccnu.com.cn/viewthread.php%3Ftid%3D2667370</a></p><p> </p><p><cite>秋风雨桐</cite> 2007-11-26 16:51</p><div class="archiver_postbody">[s:99] 还有新闻系06级研究生夏商周(笔名)同学写的福娃奥运漫游记。这个算不算啊。动画剧本啊。</div><div class="archiver_postbody"> </div><div class="archiver_postbody"> </div><div class="archiver_postbody"> </div><div class="archiver_postbody">……雷……雷到我了……</div><div class="archiver_postbody"> </div><div class="archiver_postbody">话说华中师大的简写就比我们学校多一个字母……</div>
作者: 袁群 时间: 2008-1-18 12:56
<div>她们穿得妖艳,好象摆在橱窗里的小丑,像过节一样喜庆,在下午的阳光里,又像童话。</div><div>我回到了过去。</div><div>当我20岁的时候,她们还只有10岁。</div><div></div><div> ——《大宝饭店》</div>
作者: 介事 时间: 2008-1-25 10:47
哈哈哈哈,你们好坏,这都能找出来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