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关于《二十四城记》到一点题外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6 14:02
标题: 关于《二十四城记》到一点题外话
<p>一个地产广告公司,帮华润集团做一个成都楼盘的时候,提了一个案名,叫二十四城,广告slogan是:二十四城,领演城市变迁,提案的 ppt我看了,大概的意思是二十四这个数字好,寓意二十四小时,与天地人文挂钩,华润的调性是喜欢提历史,喜欢中国文化,喜欢一种古今的对比,当时操盘的总监是黑狐奥美出身的,画面和文案都做得不错,策略在做活动的时候,提出可以找人拍一部电影,于是叫老总去会面贾樟柯,公司的老总也是个文学青年出身的,一拍即合,贾樟柯收了钱,就开始干活咯</p><p>案名:二十四城 没变</p><p>slogan:领演城市变迁 也没变</p><p>变得就是一个是广告,一个是电影。。。</p>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6 14:13
这不挺好。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6 14:15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6 14:20
<p>文案</p><p>每座伟大的城市</p><p>都会将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p><p>就像2000年前的古罗马引水渠和今天的二十四城</p><p></p><p>每座伟大的城市</p><p>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殿堂</p><p>就像800年前巴黎广场和今天的二十四城</p><p></p><p>每座伟大的城市</p><p>都不会忘记她自己的历史</p><p>就像600年前的紫禁城和今天的二十四城</p><p></p><p>华润二十四城</p><p>传承一座城市最深沉的文脉</p><p>探索一座城市最理想的形态</p><p>美好城市生活,在这里上演</p><p></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6 14:24
电影本身,来自一个广告创意!外+贾樟柯的执行。
作者: 鲟苗 时间: 2008-7-6 15:5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冯兵</i>在2008-07-06 14:20:07的发言:</b><br /><p>文案</p><p>每座伟大的城市</p><p>都会将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p><p>就像2000年前的古罗马引水渠和今天的二十四城</p><p></p><p>每座伟大的城市</p><p>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殿堂</p><p>就像800年前巴黎广场和今天的二十四城</p><p></p><p>每座伟大的城市</p><p>都不会忘记她自己的历史</p><p>就像600年前的紫禁城和今天的二十四城</p><p></p><p>华润二十四城</p><p>传承一座城市最深沉的文脉</p><p>探索一座城市最理想的形态</p><p>美好城市生活,在这里上演</p><p></p></div><p>好咩这个</p>
作者: 尚方翊剑 时间: 2008-7-6 16:07
不明白你们到底想说什么,不过这电影的营销策略和制片模式值得中小成本的国产电影借鉴。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6 16:2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尚方翊剑</i>在2008-07-06 16:07:30的发言:</b><br />不明白你们到底想说什么,不过这电影的营销策略和制片模式值得中小成本的国产电影借鉴。</div><p>同意</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6 21:15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尚方翊剑</i>在2008-07-06 16:07:30的发言:</b><br />不明白你们到底想说什么,不过这电影的营销策略和制片模式值得中小成本的国产电影借鉴。</div><p></p>我的意思是,这是广告片,一部很长的tvc而已。贾樟柯在这部电影里扮演的角色跟富士康在制造业扮演的角色差不多。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6 21:50
<p>你是看过电影才这么说的咩。</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6 22:17
这个电影是整个广告策略的一部分。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6 23:04
问题是,你看了这个电影了吗,做广告有什么不对。能搞到钱拍个电影,双赢策略,有什么不对咩。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6 23:49
<p>呵呵,我觉得也挺好的。</p><p>但他应该参加嘎纳广告节,角逐最佳影视类广告奖。</p><p>不是去嘎纳电影节。这点我很鄙视他。。。</p><p>他的片子我一直看,但这部不看。</p><p>
S:你会去看贾平凹写的地产软文吗?</p>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7 00:08
<p>不要以为就你知道这么一个个中细节- =</p><p>贾平凹如果写的好,为何不看呢。</p><p>问题在于,你没有看过电影,你毫不犹豫地下定论,很玩笑诶。</p><p>你从片子的投资这一方来笃定这就一定是广告片。那你也不该看可可西里,我们可都知道那是用佳能拍的,片尾可是大张旗鼓地推销佳能,难道你认为为佳能做广告,和为华润做广告有多大区别吗。按您这个意气推断的话,很多电影你都看不了了,您那就艺术人生吧。</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7 00:27
<p>边河,你先分什么叫广告片,什么叫电影里放广告</p><p>你还不理解这两个概念</p>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7 00:31
<p>您概念分的很清楚呀。</p><p>手段,策略和目的,您也分得很私人化。</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7 00:42
<p>宁浩 疯狂的石头里有很多广告。。但不叫广告片</p><p>后来他给第九城市的游戏拍了个电影。。《奇迹世界》。。里面没有直接的广告内容。。。但它就是广告片</p><p></p><p>是企业为了炒作自己的产品,因为策略需要,所拍的影视作品</p><p></p><p>宁浩是商业片导演,。广告没什么</p><p>贾樟柯用这个广告片去评比艺术奖。。不厚道。。。</p>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7 00:4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冯兵</i>在2008-07-06 23:49:07的发言:</b><br /><p>呵呵,我觉得也挺好的。</p><p>但他应该参加嘎纳广告节,角逐最佳影视类广告奖。</p><p>不是去嘎纳电影节。这点我很鄙视他。。。</p><p>他的片子我一直看,但这部不看。</p><p>
S:你会去看贾平凹写的地产软文吗?</p></div><p>别把问题搞复杂了。你也说了他参加戛纳让你鄙视,这是你强调的重点。你认为不符合你在这方面的标准,你不看就行了。 </p><p>但是你也混淆了概念,你举假设贾平凹写地产软文的例子不是齐平的。如果贾平凹写地产软文,这是单向的受益。贾樟柯借助地产商的宣传其旗下地产的投资目的,接受其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方做商业宣传,同时获得资金拍摄一部片子,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是据鱼片看片回来的感受,我觉得挺好的,如果我们说大一点,商业和艺术的结合(前提是你要把商业和艺术硬生生分开对待),就像安迪沃霍尔的波普一样,所以我同意尚方的看法,这种方式一点都不坏。至于贾樟柯是否能做到位,这里只有你看了电影,你再来发表你鄙视他的见解也不迟。仅仅单凭其操作的模式,来匆忙定断,实在没有多大意义,感性了。 </p><p></p>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7 00:44
<p>仅仅是因为贾樟柯和地产商的大动作,你要是硬掐在这上面,实在很网络情绪。</p><p>就故事本身来说,是讲述420厂的兴衰变动,通过三个厂花等等吧,假记录与真纪实的结合,我不知道你的网络情绪为何这么激动。</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362953[/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7 00:51
<p>鱼片的观后感。</p><p><a href="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8&id=35984&page=1">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8&id=35984&page=1</a></p>
作者: jecci 时间: 2008-7-7 00:52
<p>电影我看了,很有突破</p><p>双方面的,拍片思维上和合作方式上的突破</p><p>电影能如此自由,受益最大的不会是商人</p>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7 0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jecci</i>在2008-07-07 00:52:16的发言:</b><br /><p>电影我看了,很有突破</p><p>双方面的,拍片思维上和合作方式上的突破</p><p>电影能如此自由,受益最大的不会是商人</p></div><p>对,重点就在这里。 </p><p>一,你看了片子,才有实实在在的对贾樟柯这部片子性质定论的发言权; </p><p>二,作为操作模式,“受益最大的不会是商人”,我还是相信,这次的合作是操作模式上的变通。 </p><p>三,可惜的是,我到现在都没看到这部片子。所以我不叫好,也不会随便定论<strong>这部</strong>片子。</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7 01:14
<p>重点是:</p><p>当你觉得420工厂变迁很艺术的时候,真相是:贾樟柯在拍华润领导的马屁。</p><p>当你觉得他展现中国伟大的变迁的时候,真相是:广告策略总监将表达方向定死了:二十四城,领演城市变迁。</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364700[/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7 01:27
<p>华润就是要用一些破铜烂铁的东西来保证自己的企业形象,武汉的老航站楼它要保存起来,来突出自己的企业有内涵,沈阳的雪花啤酒厂的老机器他要陈列起来,留下历史的印记,这是他所谓的企业文化。。。</p><p>所以,别动不动就伪纪实</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7 01:29
宝马的广告片绝对不比好莱坞的大片差,从明星阵容到摄影到动作设计,剧情需要。。没有听说吴宇森、盖里奇用宝马的广告片去角逐奥斯卡,斯蒂夫欧文去角逐最佳男演员[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365497[/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jecci 时间: 2008-7-7 01:32
<p>这个电影导演也说过:主题是很久以前就有的,当时是想拍一个类似向“工厂大门”致敬的片子,后来有了这个机缘,才拍了24城记。</p><p>一直以来他都是以社会学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而这一次进入的方式变成了一个历史的角度。</p><p>我喜欢这个片子的原因在于它没有了(或者很淡)以往贾电影中那种戏剧化的伪善情怀,而且他这次展现了幽默。</p><p>如果你看了片子,就会知道,这个片子是不具备任何的票房价值,但这种合作的方式化解了导演这方面的压力,得以让他更自由的做更多的尝试,如果不是有这种方式的合作,那么这种类型的片子在中国是不可能产生的,这不仅仅是个艺术不艺术的问题。</p><p>好的片子为什么不能用广告模式,人家凭什么给你钱拍只陪不赚的电影</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7 01:43
<p>关于电影的缘起,我已经说了,不再重复。</p><p>其他我不想说,我觉得先把广告片的概念弄清楚,保证他的独立创意,在谈什么艺术,什么社会价值,反之,则要从广告创意上来谈论此片。。那么,你们所崇尚的一切到时都会变得可笑。。有点《电影鸭》里的味道</p>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7 02:0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冯兵</i>在2008-07-07 01:43:35的发言:</b><br /><p>关于电影的缘起,我已经说了,不再重复。</p><p>其他我不想说,我觉得先把广告片的概念弄清楚,保证他的独立创意,在谈什么艺术,什么社会价值,反之,则要从广告创意上来谈论此片。。那么,你们所崇尚的一切到时都会变得可笑。。有点《电影鸭》里的味道</p></div><p>我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p><p>你不要死掐着你的那点广告片定义不放,好像找到了辩驳宝典似的。抱着那点ppt,值得你那么得意洋洋么。 </p><p>请你也清楚地认识一点,没有看片子你就没资格在这里瞎比划。你总是回避这一点,好像你抱着你那点地产广告创意ppt就跟抱着明灯一般,我希望你能清楚地明白最重要的一点——<strong>你没看过这个片子</strong>。你瞎来什么劲。你也没办法从你所说的广告创意上来谈你说的这个广告片,<strong>因为你没看过这部片子</strong>。</p>
作者: jecci 时间: 2008-7-7 02:0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冯兵</i>在2008-07-07 01:43:35的发言:</b><br /><p></p><p>我觉得先把广告片的概念弄清楚,保证他的独立创意,在谈什么艺术,什么社会价值,反之,则要从广告创意上来谈论此片。。</p></div><p>这是谁规定的? </p><p>你没有看过怎么能一口咬定它的出发点就是广告宣传?抑或是,它为什么在其它方面就没有审美价值? </p><p>还有电影比的不是独立创意,那恰恰是广告的工作</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7 02:14
罚LS两位看《电影鸭》一百遍。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7 03:0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边河</i>在2008-07-07 02:02:53的发言:</b><br /><p>我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p><p>你不要死掐着你的那点广告片定义不放,好像找到了辩驳宝典似的。抱着那点ppt,值得你那么得意洋洋么。 </p><p>请你也清楚地认识一点,没有看片子你就没资格在这里瞎比划。你总是回避这一点,好像你抱着你那点地产广告创意ppt就跟抱着明灯一般,我希望你能清楚地明白最重要的一点——<strong>你没看过这个片子</strong>。你瞎来什么劲。你也没办法从你所说的广告创意上来谈你说的这个广告片,<strong>因为你没看过这部片子</strong>。</p></div><p> </p><p>1.广告片,不看。也没必要看,要变现变迁的主题,三峡好人已经是巅峰了,没必要再来一个二十四城,三峡的故事朴实有力,二十四城,很华润。 </p><p>2.你说对了,PPT是这部电影的明灯 </p><p>3.去看宝马的广告片吧,最好多看几遍。 </p><p>4.请保证独立创意下,再谈艺术价值,谢谢。 </p><p> </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7 03:2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jecci</i>在2008-07-07 02:04:14的发言:</b><br /><p>这是谁规定的? </p><p>你没有看过怎么能一口咬定它的出发点就是广告宣传?抑或是,它为什么在其它方面就没有审美价值? </p><p>还有电影比的不是独立创意,那恰恰是广告的工作</p></div><p>介个。。。。囧到了</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372473[/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7 16:0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冯兵</i>在2008-07-07 03:02:30的发言:</b><br /><p></p><p>1.广告片,不看。也没必要看,要变现变迁的主题,三峡好人已经是巅峰了,没必要再来一个二十四城,三峡的故事朴实有力,二十四城,很华润。 </p><p>2.你说对了,PPT是这部电影的明灯 </p><p>3.去看宝马的广告片吧,最好多看几遍。 </p><p>4.请保证独立创意下,再谈艺术价值,谢谢。 </p><p></p></div><p>你浅尝辄止地吧啦吧啦,也不害臊。</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8 08:3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边河</i>在2008-07-07 16:06:31的发言:</b><br /><p>你浅尝辄止地吧啦吧啦,也不害臊。</p></div><p></p><p>别意淫了。。</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478276[/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鱼片 时间: 2008-7-8 11:15
<p><font color="#52cc33" size="3"><strong>冯兵的情绪可以理解。但是说《二十四城记》完全是广告大可不必。首先我们都不知道华润跟贾樟柯在这个电影没拍的时候是怎样讨论的,贾樟柯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现420厂,又在怎样的情况下跟华润如何商讨怎样的一种“方式”;在看《二十四城记》的时候偶尔我也会感到有点“广告”的感觉,特别是在拍摄观看楼盘的那一段,但同时又不觉得是“广告”——广告是煽情的,主观的,一厢情愿的,但是影片里的段落并不是以这个角色从这个角度发话,而是旁观的,甚至会让观众感到这种常见楼盘宣传的“专业”跟“不真实”。<br /><br />作品集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很多艺术项目都是企业支持或者赞助的,但是具体有没有“广告”的性质,或者有没有无视独立的创作姿态,这要具体看的。比如曹斐在惠州的欧司朗做的《谁的乌托邦》,储云在西门子做的《爱情》,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而“企业”——在这样工厂里生活的环境,是作为一种人群生活的环境来出现的。</strong></font></p><p><br /><font color="#52cc33" size="3"><strong>拿到“大品牌”的钱来作作品似乎有点“可恶”,但是为什么要对没有干涉到艺术家创作的企业有那么大的厌恶感呢?不管怎样,这些企业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不管是对厂子里的人来说,还是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正如艺术也是。</strong></font></p><p><font color="#52cc33" size="3"><strong>如果要骂,我建议骂马爹利,从“欧普艺术之夜”到最近广东美术馆在搞的什么“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XX”都太可怕太假装有品太豪华空洞车大泡虚荣浮华……</strong></font></p><p><br /><font color="#52cc33" size="3"><strong>最后,我不认为所谓的“艺术”就比“企业”高尚。这具体要看是谁在弄出怎样的东西。</strong></font></p><p><font color="#52cc33" size="3"><strong>为什么字是绿色的 = =</strong></font></p><p><font size="3"><br /><font color="#52cc33"><strong></strong></font></font> </p>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8 11:24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quot:;mso-hansi-font-family:&quot:;quot:;times:">选自贾樟柯变脸:评《二十四城记》</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quot:;mso-hansi-font-family:&quot:;quot:;times:">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个有纪录片诉求的电影拍摄对象和投资方式有一些重合的。投资者就是购买那个国营大厂的房地产商。我的一位朋友这样评价这个片子“这部为了纪念华润</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quot:;mso-hansi-font-family:&quot:;quot:;times:">周年的影片,硬是被贾樟柯拍成‘纪念国有工厂的逝去’”。当然,我并不能就此说这个片子有伦理的问题。纪录片鼻祖</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Robert Flaherty</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quot:;mso-hansi-font-family:&quot:;quot:;times:">的《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讲的是石油产业,电影的赞助者也是石油公司,当初的赞助人是这样向导演提要求的:“要拍出一部讲述石油产业如何为国民生活和人类文明做贡献,具有恒久艺术魅力,能够成为经典作品的纪录片。”</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span></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font color="#ee3d11"><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quot:;mso-hansi-font-family:&quot:;quot:;times:">难道格里尔逊不是纪录片鼻祖吗?连纪录片这个名字</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documentary</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quot:;mso-hansi-font-family:&quot:;quot:;times:">都是格里尔逊创造的。这个暂不说,我记起《看电影》午夜场曾经有一篇文章说的就是格里尔逊,其中提到诸多相似的案例,其中有一例那个导演是格里尔逊培养出的(格里尔逊自己其实并不是以纪录片导演为生的,他是组织者,是制片人,当然他也是有拍过纪录片的),当时他们就接受了卖茶叶的企业的投资,拍了一部关于该企业茶叶从采摘到制作借此宣传该企业(宣传当然是企业的目的)的纪录片,企业对导演和作品是有要求的,拍出的片子后来上映时反响极好,片子以一种人文或者说更社会性的角度出发,力量很强大诶。</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font color="#ee3d11"><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quot:;mso-hansi-font-family:&quot:;quot:;times:"></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font color="#ee3d11"><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quot:;mso-hansi-font-family:&quot:;quot:;times:"></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font color="#ee3d11"><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quot:;mso-hansi-font-family:&quot:;quot:;times:">鱼片看过这部片子,她这么认真的说话你总要听听吧。其实大家根本不需要费这个力气,因为你一点都不踏实,你不尊重这个你自己发的讨论贴。大家认真地跟你谈,是的我们完全能够从这个帖子里谈纪录片的模式和其意义,电影发行制作的可能模式,艺术与商业,或者电影本身是“第七艺术”,还是杂耍场的变体,等等。可是你却在浪费大家的热情,你完全浸淫在你混房地产搞来的这么一个臭鱼干一样的ppt,你真不害臊。</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font color="#ee3d11"><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quot:;mso-hansi-font-family:&quot:;quot:;times:"></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font color="#ee3d11"><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quot:;mso-hansi-font-family:&quot:;quot:;times:"></span></font></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488918[/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9 15:40
<p>不明白你们所说的情绪。。。我是完全没看电影。。and。。我做过华润的文案。。and。。。这个策略是我们公司的前任总监做的。。。老贾是我们老总去找的。。。</p><p></p><p>and。。。如果认为华润拿钱出来搞艺术,,你就太天真了。。。</p><p>and,,如果认为贾拿别人的钱出来搞艺术。。。你太脑残,,,</p><p>and,关于变迁那的情节,,是华润的品牌行为,不要意淫成艺术。。老子现在每天要写几十个关于他的破烂玩意的历史变迁,,那老子不是更艺术了。。</p><p>搞清楚。。</p><p></p><p>1.这不是作品集资。。。从来没看过贾去关心成都的事。。。是华润去找他的。。。</p><p>完毕</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590040[/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9 16:26
<a href="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8&id=36249&page=1">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8&id=36249&page=1</a>
作者: 猫架子 时间: 2008-7-9 16:3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冯兵</i>在2008-07-09 15:40:26的发言:</b><br /><p>不明白你们所说的情绪。。。我是完全没看电影。。and。。我做过华润的文案。。and。。。这个策略是我们公司的前任总监做的。。。老贾是我们老总去找的。。。</p><p><strong>and。。。如果认为华润拿钱出来搞艺术,,你就太天真了。。。</strong></p><p><strong>and,,如果认为贾拿别人的钱出来搞艺术。。。你太脑残,,,</strong></p><p></p><p>and,关于变迁那的情节,,是华润的品牌行为,不要意淫成艺术。。老子现在每天要写几十个关于他的破烂玩意的历史变迁,,那老子不是更艺术了。。</p><p>搞清楚。。</p><p></p><p>1.这不是作品集资。。。从来没看过贾去关心成都的事。。。是华润去找他的。。。</p><p>完毕</p></div><p>内幕么?发言权么? </p><p>各取所需。</p>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8-7-9 16:4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 </b>and,关于变迁那的情节,,是华润的品牌行为,不要意淫成艺术。。老子现在每天要写几十个关于他的破烂玩意的历史变迁,,那老子不是更艺术了。。</div><p>看到这里,我笑了。</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9 17:0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边河</i>在2008-07-09 16:26:47的发言:</b><br /><a href="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8&id=36249&page=1">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8&id=36249&page=1</a></div><p>不要脸的人太多了。。。难怪5毛成群</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9 17:0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猫架子</i>在2008-07-09 16:30:54的发言:</b><br /><p>内幕么?发言权么? </p><p>各取所需。</p></div><p></p><p>这当然是,华润利用他的名气,和电影圈里的资源。。老贾呢,收了钱,贴自己的商标。。</p><p>但要谈什么艺术,,就算了吧。。还拿去电影节。。。就是人品问题了。。</p><p>吴宇森给宝马拍片,盖里奇给宝马拍,宁浩给 奇迹拍。。也没去参加什么电影节啊。,,人家钱收了,没谈什么艺术,。。</p>
作者: 鱼片 时间: 2008-7-9 21:5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冯兵</i>在2008-07-09 15:40:26的发言:</b><br /><p>老贾是我们老总去找的。。。</p><p></p><p></p><p>1.这不是作品集资。。。从来没看过贾去关心成都的事。。。是华润去找他的。。。</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f3f3f3"></font></div><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f3f3f3">如果你认为自己真的掌握了内幕(俗称“真相”),请到人多的地方爆,“在众人面前揭穿伪君子的面具”。</font></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9 22:5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鱼片</i>在2008-07-09 21:52:47的发言:</b><br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f3f3f3">如果你认为自己真的掌握了内幕(俗称“真相”),请到人多的地方爆,“在众人面前揭穿伪君子的面具”。</font></p></div><p>这个权利我让给你,你要的真相我如数提供。。</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5643286[/lastedittime]编辑过]
作者: 胫骨 时间: 2008-7-10 19:03
我又看了一个关于贾樟柯的帖子,我发现我有点儿同意冯兵的看法。但我不同一广告片可以与电影相提并论,你给我说说宝马广告片儿怎么好?视觉效果好还是音箱效果好?!我没看出来比好莱坞好。好莱坞是世界上最好的电影工业,大家不必质疑好莱坞,以我们的观影数量,根本就不清楚什么是好莱坞。这么说吧,我们谈的那些好的导演,无一例外都是属于好莱坞模式,这个模式基本可以囊括现在大家看过的大部分电影,剩下的那部分,你们肯定不叫好,那就不是好莱坞模式。<br />你说的宁浩,《疯狂的石头》,我没觉得好。我也不觉得有多娱乐。好是一个宽泛的定义,可以是狭隘的,短见的,但没办法,大家要谈,当然是谈自己的观点。<br />你谈的PPT,文案,大家没兴趣,贾樟柯就已经很没兴趣,说实话吧,他的片子我一个没看完过。就一个土字了得。这种导演,就是从小生活在农村小地方,混到北京,混到大都市,以为了解了国际局势,以为身负内忧外患的崇高的心,认识了一些人,拍了些片子,就这样而已,本来就很土。我说一下我的原则。<br />
作者: 尚方翊剑 时间: 2008-7-10 20:05
<p>好吧,非扯到BMW的影视广告,除了JHON WOO还有ANN LEE和墨镜王、大莱的弟弟小托、岗萨雷斯伊里亚多,哪个不都在好赖坞的8大巨头里泡过?启用名导演(此时已成为明星导演)的模式已经是好赖坞的惯用伎俩了,也不就是好莱坞模式之一吗?真没什么可谈的。本质上说,我认为这和007里邦德的准坐骑BMW的植入式广告没区别。</p><p>这问题已经飞得无边了。</p><p></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11 00:3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尚方翊剑</i>在2008-07-10 20:05:44的发言:</b><br /><p>好吧,非扯到BMW的影视广告,除了JHON WOO还有ANN LEE和墨镜王、大莱的弟弟小托、岗萨雷斯伊里亚多,哪个不都在好赖坞的8大巨头里泡过?启用名导演(此时已成为明星导演)的模式已经是好赖坞的惯用伎俩了,也不就是好莱坞模式之一吗?真没什么可谈的。<strong>本质上说,我认为这和007里邦德的准坐骑BMW的植入式广告没区别。</strong></p><p>这问题已经飞得无边了。</p><p></p></div><p>你有点上路了,但你没有问:为什么名导们的BMW片子没有出现在奥斯卡上? </p><p>BMW的广告片和007里植入式的区别非常巨大,简直一个天一个地,雷公打石壁。 </p><p>但并不是你唯镜头论者所能看到的,这也是我叫你不要妄谈商业与艺术的原因。 </p><p>既然谈到了,我也不妨说一下。 </p><p>广告是一个包装解决方案,要经过周密的swot分析,基于市场、行业竞争对手和自身企业文化作出来的综合包装,而广告片是在传达包装的一种手段,除了影视广告,还有平面报广,高炮,围板等,这些是硬性的,还有软文,甚至在杂志上策划专题,也是广告的一种,这些是软性的。 </p><p>一个影视广告的出炉,首先要有包装策略,用什么方法在市场的竞争中突围,接下来就是创意,如何实现突围,你要分析客户的心理,同时又要契合产品的特点,两者结合,还要符合企业文化,有的企业喜欢你把他吹得很高贵,但有的企业不是,它本身是市场的老大,就要低调,最后经过这样层层过滤后,定下方案,去拍摄…… </p><p>一支BMW的广告片出炉,厂方首先会问你什么地方表现出我这款车的主要卖点,比如它的刹车性能最好,那么你就要在追逐里多增加一些急刹车转弯的镜头,如果你用很多篇幅表现飞车,那你会死得很惨,但对观众来说,飞车和急拐弯都很刺激,并没有什么不同。 </p><p>接下来,BMW的厂方会问,你广告片里的车和其他牌子的车有什么差异,你是怎么样表现这种差异的,你就要扯文化了,扯底蕴,而这些所谓的文化,底蕴,你又要在片里的元素中体现出来,比如你要在体现一种洒脱的人生,那你就可以让这辆车驶过一条河,把水飞溅起来,BMW这时会说,飞水花的伎俩太俗,那你得换,可以飞血,飞油。。 </p><p>一层层审下来,该了又该,最后,影视广告出街了,你看到片子里的汽车拐来拐去,还飞出血来。跟你看到片子里的汽车飞来飞去,溅一点水花出来,没什么区别,因为对你来说,都挺叼的,都很刺激。</p>
作者: 冯兵 时间: 2008-7-11 00:36
<p>而你在007里植入广告,电影却不是手段,仅仅是一个平台,它的作用也仅仅是发布广告。当然,甲方也会审核电影本身是否符合企业形象。。。</p>
作者: 小难小南 时间: 2008-7-28 09:20
<p>本来是拍广告的,拍着拍着发现挺艺术,而且挺的很厉害,就拿来当电影了。</p><p> </p>[em01]
作者: 穆楚 时间: 2008-8-12 04:19
跟贴才让这帖子好看起来。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9-8-16 12:16
再翻翻这贴,突然觉得楼主是在炫耀知道些这片子背后的商业内幕……嗯,或者是炫耀自己知道的商业宣传潜规则……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