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just 读 it】稻梁谋 与 可耻的阅读 [打印本页]

作者: 坏书生    时间: 2008-8-31 17:19
标题: 【just 读 it】稻梁谋 与 可耻的阅读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由于换工作的关系,手头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报纸倒多的是,不过是各级党报。白天洗脑,晚上洗澡,洗完澡躺在房东提供的超级简陋的小床上,自然怀念起远在百里之外的家,怀念那一柜子的书,也怀念硬盘里琳琅满目的A片。一个月前我都没想过我的精神堡垒会在瞬间崩溃,现在想来,相对于生活,文学艺术更像一件华丽而又昂贵的貂皮大衣,我这样的穷人是消费不起的。书生也为稻梁谋,这句话是TM最不要脸的咒语,现在我整天把它挂在嘴上。<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近好几个老同志向我推荐了三本书,《驻京办主任》、《市长秘书》、《秘书长》,每个老同志都会露出神秘的表情,好像这些是TM天书,好像读了之后都能当官,看着他们一脸兴奋的像吃了伟哥的表情,我实在不好意思浇冷水,万一让老同志早泄了,甚至影响到日后的性福生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几本书在盗版书店里都卖不动了,可见普及率相当高,我就不明白了,这要真是做官的教科书,那你也看,我也看,大家都看,那不是个个都能当官了?所以把小说和做官联系起来的人,真是想当官想疯了。<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再翻开严肃文学,我确实没法啃下去了。我不是专业装逼者,读不下去就是读不下去,不能读不下去还硬装着自己能读下去。可以说我废了。我总不能白天看方针政策,晚上看新小说意识流吧,那我绝对会精神分裂的。我觉得人的大脑就像电路,不过只能用直流电,不能用交流电。<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可是没有文学阅读的生活是可悲的。每天晚上,当我早早就躺下的时候,我的精神总是在哭与不哭之间徘徊。我总是能透过泪水,看见盖在我身上花花绿绿的毛巾被,像一朵大王花傲然开放。也许从我屈服于命运的头一秒开始,我就没有资格再说文学了。我把自己从清澈的河流中捞出来,塞进可耻的高粱地里。我拼命的吃呀,吃呀,吃光了籽粒,再吃叶片,吃光了叶片,索性把茎秆、根须全部吃掉。我饿,我上辈子是饿死鬼,这辈子还是穷光蛋,我从骨子里害怕饥饿,害怕贫穷,我要把我所有的理想、所有的精神幸福全部拿来换稻谷,因为我害怕饿死在大街上。<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放弃文学的人,是可耻的吗?我已经有两个多月没读一本可以算做书的东西了。前阵子和一个老友聊短信,问我最近看了什么好书,写了什么东西。我很惭愧的告诉她我离文学越来越远了,也许文学根本不属于我。朋友说,虽然文学不属于我,但我是属于文学的。看到这样的话,我只有腿软的份,用一句特矫情的话形容,“我感觉内心突然被一片巨大的空虚击中了”。<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写到这里,应该要结束了。记得我读的最后一本书,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这是一本让我断断续续读了四年的书,两个多月前,我读完了它,然后把它和其他书一起放进了柜子。谈论这本书我是绝对没有资格的,我从来不做这样的尝试。我只是觉得,看完了这本书,生活就突然变得更有意思了,又变得更没意思了,一如我刚刚开始三周的新生活。而今天当我打开久违的书柜,准备重温一下这本书时,才发现柜子里已满是灰尘了。<br /></p>
作者: tutulong    时间: 2008-8-31 18:37
<p>很真实。但没经过这个阶段的话,哪怕是再怎么文学、阅读,也只相当于嗑药般无聊。&nbsp; 认清现实总是好的,有助于以后牵手更悲惨的文学境界</p>
作者: 坏书生    时间: 2008-8-31 20:14
<p>谢谢你。</p>
作者: 1883    时间: 2008-8-31 22:15
<p>四个月以来,我一本小说也没读完过,书柜,常年都有灰尘,还有很多小说,靠墙垛起来,闲暇的时候才抽出来看看,但我不觉得离文学远或者近<u>很重要</u>。文学,某些时候我觉得是一种人生形式,某些时候是人生的附庸,阅读呢,有时候是出于习惯,有时候是出于求知;我觉得对阅读和创作怀有野心是一种障碍,渐渐的也忘记它们。这,说明什么呢?离开文学了吗?一点也不,用心写作实在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希望它有很大的功用,或产生很大的效应,在我看来是得不偿失的;因为知识体系如此复杂,没有界限,文学不过是太仓一粟,遑论小说?至于严肃文学,比方说它是一顶帽子,“意识流”也戴;“新小说”也戴,各种流派都戴过,它就那么实在,并且第一等重要吗?一个研究者不该面对全部文学保持严肃(那种严肃是隐蔽的虚妄),对自己保持严肃则是必要的,因此距离不是问题,受穷也不是问题,只要不刻意堕落自己的文字品质,写点字怎么会饿死呢?</p>
作者: 马耳    时间: 2008-8-31 22:3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1883</i>在2008-08-31 22:15:43的发言:</b><br /><p>但我不觉得离文学远或者近<u>很重要</u>。文学,某些时候我觉得是一种人生形式,某些时候是人生的附庸,阅读呢,有时候是出于习惯,有时候是出于求知;我觉得对阅读和创作怀有野心是一种障碍,渐渐的也忘记它们。这,说明什么呢?离开文学了吗?一点也不,用心写作实在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希望它有很大的功用,或产生很大的效应,在我看来是得不偿失的;</p></div><p>1883你站着说话不腰痛,要是你堕落过,被生活强奸过,就不再会说出这么轻飘飘的话来了</p>
作者: 1883    时间: 2008-8-31 22:39
轻飘飘吗?那就是你没堕落够,也没被强奸够啊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8-8-31 22:49
<p>坏书生写得很真实。我很喜欢你的真实。</p><p></p><p>不过,我个人觉得,真正为文字而生的人,他其实就生活在文字的世界里的。他就应该是分裂的。</p><p>当然,这也不是强求。</p>
作者: 倾水涸泽    时间: 2008-9-1 03:2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生铁</i>在2008-08-31 22:49:49的发言:</b><br /><p>坏书生写得很真实。我很喜欢你的真实。</p><p></p><p>不过,我个人觉得,真正为文字而生的人,他其实就生活在文字的世界里的。他就应该是分裂的。</p><p>当然,这也不是强求。</p></div><p></p>应该是分裂的。以其中一半的充实来弥补另一半的空洞。白天方针政策,晚上意识流。没什么不可以的。
作者: 高原    时间: 2008-9-1 03:36
<p>读不下去是常态,生活中还有比读书更次要的事儿吗,当消遣就行啦。第二十二条军规你看的别是译林版的吧。</p>
作者: 坏书生    时间: 2008-9-2 17:54
<p>1883,“只要不刻意堕落自己的文字品质”这句话我记住了,谢谢。你的回复让我考虑是否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很明显我写的这篇差强人意的东西,大部分源于我对刚刚开始的新生活产生的怀疑、厌恶和恐惧,它的确很真实。也许会随着我对新工作新环境的适应,一切都会回复到从前的样子。</p><p>生铁,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在我漫长的复习备考公务员的日子里,我的抽屉里一直放着亨利·米勒的书,我觉得只有不时的读个一两页,生活才不会让我那么快的厌倦。我羡慕米勒的生活,但我选择了稳定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我觉得我已经放弃了文字。但是分裂,像倾水涸泽说的那样,白天方针政策,晚上意识流,我真的做不到。为文字而生的人,对现在的我,也许只具有雕像的意义吧。</p><p>高原,如果我真能做到把读书当消遣,那就算修成正果了。其实黑蓝之所以吸引我,很大的原因是这里许多人好像都能做到把物质生活和文学生活分开,分得清,真不知道大家怎么这么厉害呢。《军规》我看的当然是上海译文的老版,嘿嘿……</p><p>谢谢马耳、倾水涸泽。</p>
作者: 伊洛    时间: 2008-9-4 00:3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1883</i>在2008-08-31 22:15:43的发言:</b><br /><p>四个月以来,我一本小说也没读完过,书柜,常年都有灰尘,还有很多小说,靠墙垛起来,闲暇的时候才抽出来看看,但我不觉得离文学远或者近<u>很重要</u>。文学,某些时候我觉得是一种人生形式,某些时候是人生的附庸,阅读呢,有时候是出于习惯,有时候是出于求知;我觉得对阅读和创作怀有野心是一种障碍,渐渐的也忘记它们。这,说明什么呢?离开文学了吗?一点也不,用心写作实在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希望它有很大的功用,或产生很大的效应,在我看来是得不偿失的;因为知识体系如此复杂,没有界限,文学不过是太仓一粟,遑论小说?至于严肃文学,比方说它是一顶帽子,“意识流”也戴;“新小说”也戴,各种流派都戴过,它就那么实在,并且第一等重要吗?一个研究者不该面对全部文学保持严肃(那种严肃是隐蔽的虚妄),对自己保持严肃则是必要的,因此距离不是问题,受穷也不是问题,只要不刻意堕落自己的文字品质,写点字怎么会饿死呢?</p></div><p></p>我觉得很受用啊
作者: xiaowu    时间: 2008-9-4 09:55
很坦诚
作者: 入胜    时间: 2008-10-5 05:07
对于已经选择了的人我倒觉得没那么痛苦了
作者: 亢蒙    时间: 2009-1-8 23:18
有时候生活和理想总是难以找到中间相连的那座桥,也许有时我们都站在桥上了,但是突然就觉得应该返回往另外的路走一走。有时即便是在别的路上走了很远,内心还是渴望能回到这座桥上,往理想和文学的方向前进。书还是要读的,我现在几乎每天不读书不写点什么就会难受,心里不安而空落落的。唉,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总是要有一个理想和远大目标作为奔头。
作者: 孙浩然    时间: 2009-1-18 18:10
太真实了 上星期看到这段话 以至于我昨天看到毛巾被就把它拉出柜子也盖了一会 来体会文中所说的这种徘徊 我觉得A片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于看书了 不写也不至于完全不看吧 祝你重新看起来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