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工人阶级是没有祖国的。——马克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独裁者烟鬼    时间: 2009-3-29 13:46
标题: 工人阶级是没有祖国的。——马克思
  实话说,《24城记》我看得很感动。并不是因为它煽情,而是因为它关注的姿态。回到家看到豆瓣评级给4星居多,但是评论却近乎一边倒的批评。这些批评更多的是去关注贾樟柯的“聪明”,关注贾樟柯电影手法的闪光点和纰漏,关注他作为一个电影兼财富明星的动态。而很少人真正理解这部奇怪的“献礼片”想说什么。
  
  稍微闷骚点的文青会说,这是一部关于青春理想悄然幻灭的影片。我不否认这是工人阶级50年社会变迁的断代史。从前我们说:中国是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但我收到过一个短信,大意不无调侃:从前工人农民叫“国家的主人”,现在叫“弱势群体”。其实稍微敏感的人都知道,近些年国家对农民群体的关怀远远超过工人群体。“工人阶级”是一个逐渐消失的群体,是正在被知识分子招安、被商业者勾引和被农民稀释的阶层。美国人划分阶级标准是依照经常性收入和就业率来确定,而马克思说,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是那些靠出卖劳动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劳动成果大部分被资产阶级剥削,并为社会创造主要财富的阶层,包括大部分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是革命活动和革命斗争的主力,是最适合领导和推进革命运动的阶级。马克思是狡猾的,他看到了工人阶级最优秀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本质。
  
  不过中国有个比马克思更狡猾的人,他比马克思更了解工人阶级在中国的势力和实力。他农民出身,后来得了天下。那时候农民管工人叫“老大哥”,看香港黑帮片多了就会明白,“老大”是一个非常不好演的角色。往往身上插着两把刀,一把来自面前的敌人,一把来自身后的小弟。工人阶级正在扮演这个“老大”的角色,前年XX大会上还着重强调了“工人阶级仍然是中国GC党的阶级基础,中国GC党也仍然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GC党的先进性仍然要通过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来表现。”读书这么多年,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当某些东西需要被强调的时候,也就是这些东西正在失掉的时候,例如N荣N耻。
  
  我的父母都是工人。他们身上有工人阶级的特质,工人阶级的精神气质是硬的、真诚的,这种硬本该严重区别于知识分子绝望的“死硬”。不过现在,我看也差不多了,工人阶级已毫无尊严可言。“我有没有迟到过?”“有没有出过乱子?”“我有没有……”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眼眶湿了一下,我的母亲参加工作三十八年,有二十多张“优秀工作者”的奖状,家里的冰箱,彩电到电饭锅都曾经是母亲的奖品。母亲上班从不迟到早退,有一次不慎脚踝骨骨折,她竟然一天假也没请,每天抹点红花油就拐着腿去上班了。我印象里她唯一一次旷工是因为我在篮球场受伤,被同学们送进医院,她请过一天半假。
  
  贾樟柯在采访时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和工人们的交流,工人们总在说别人的故事,大的事件,而作为个人记忆的我是空白的,“我”不重要,“我”没故事,不足以进入电影。这是那个年代才特有的性格。
  
  片子长152分钟,我却感觉很短。我觉得这是部好电影。
作者: 子木    时间: 2009-3-29 20:26
今天理工签售会上听到了很有意思的一句话:我们得到了党的承认。
作者: 边河    时间: 2009-3-30 12:23
豆瓣的给星看不得,豆瓣的一边倒评论也看不得。
作者: shep    时间: 2009-4-20 00:37
突然发现闪光点了——不论中外,的确很少有作品能表现出工人身上的那种粗砾、纯朴的硬度来。

话说我也是伟大的工人母亲养育的后代
作者: 和底    时间: 2009-4-20 01:29
原帖由 shep 于 2009-4-20 00:37 发表

但如果一味只追求表现这种东西,无疑会忽视工人身上更本质(革 命)的东西,那是工人之所以成为工人的所在。
作者: 腐睡    时间: 2009-4-20 13:43
标题: 我多么希望你少说两句啊
我对你拙劣的马列主义教条和异化理论的低级图解以及装模作样但自得其乐的语焉不详真的很厌烦。我说的是楼上。
作者: 和底    时间: 2009-4-20 22:30
我也对你的闷骚很烦。你该直接谈你的看法。楼上的
作者: 和底    时间: 2009-4-20 23:11
原帖由 独裁者烟鬼 于 2009-3-29 13:46 发表
贾樟柯在采访时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和工人们的交流,工人们总在说别人的故事,大的事件,而作为个人记忆的我是空白的,“我”不重要,“我”没故事,不足以进入电影。这是那个年代才特有的性格。

贾樟柯追求的东西在他的演员甚至在影片之外,我以为这是软弱。他终没有把片子拍成纪录片,而他所追求的诗意对所有演员都是外在的。
我没有自得其乐,水品就只是这点,不如母畜你教教我怎么把一个意思说祥。
作者: 腐睡    时间: 2009-4-21 00:00
标题: 加油
有進步
作者: 希腊情人    时间: 2009-4-25 18:27
贾的妥协,使他嘴里叨上了雪茄。还是王小波说的好,每个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被骟掉的过程。
作者: 重塑雕像的权利    时间: 2009-4-29 19:17
妥协这个词被用的太多了,人要生存在世界上就是不断妥协的过程,又或许我们一厢情愿认为的妥协在当事人看来只是顺其自然,愤世嫉俗有愤世嫉俗的好处,但我认为其实在很多人眼里是没有所谓妥协这个概念的,人的此刻就是所有过去的总和,这是很复杂的。我们之所以成为此刻的我们也自有其道理。
作者: 野败    时间: 2009-6-10 00:47
如果呈现与接收不区分那些不纯的感觉分类
我认为一切发自某一种评价客观
很好解决


贾的片记录的成分不大
也许以往的纪录片都太记录了吧
这也说明不彻底才是公众的心态和下场
像工人和革命


不管本质怎么样   人们远离自然属性就是罪就是一种被剥削
看别人的片子也是一种被剥削
如果他还活着
作者: 一层    时间: 2009-8-12 23:16
贾樟柯只能呈现一个状态,他甚至不摆态度,办事儿解决问题就更不是他的风格了~~~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