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理性的彷徨: 介入“超科学”的著名科学家 (选段) [打印本页]

作者: 呆小猴子    时间: 2007-8-4 13:06
标题: 理性的彷徨: 介入“超科学”的著名科学家 (选段)
刘华杰

四、策尔纳

  策尔纳(Johann Karl [Carl] Friedrich Zollner,1834-1882),德国
莱比锡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1858年策尔纳曾发明了对天文学
有重要意义的光度计,在19世纪此种天文光度计是测量恒星亮度的
最重要的工具。有了这种仪器,就可以排除人为判断上的差别,不
同的观察者会得到相同的结果。此种光度计也是天文学家们用以互
相交换观测结果的标准手段。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为纪念策尔纳, 特别将月球上的
一个环形山(crater,或译月坑)命名为“策尔纳”,其坐标为:
月纬南8.0度,月经东18.9度,大小为47公里。
    
       图中被标记上颜色的部分为策尔纳环形山

  1877年策尔纳撰写《论唯灵论》(Treatise of Spiritualism)。策
尔纳的“第四维空间理论”载入他1877年出版的《科学论文集》第
1卷。(潘涛,37页)1879年策尔纳将其《科学论文集》第3卷《超
验物理学》献给前文提到的克鲁克斯。(潘涛,10页)1880年,英
国的一位对哲学、形而上学和灵学感兴趣的高级律师马塞(Charles
Carlton Massey)将策尔纳的《超验物理学》(Transcendental Physics)
译成英文,于1881年出版。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1882年英国心灵研究会成立,1884年心
灵研究会(SPR)成立,1885年美国心灵研究会(ASPR)成立,一
批科学家加入此类“超科学共同体”,包括少数皇家学会会员和诺
贝尔奖获得者。洛奇、里歇(法国生理学家,1913年诺贝尔生理学
/医学奖获得者,后文有介绍)和瑞利(J.W.S.Rayleigh,1842-1919)
分别于1901-1903年、1905年、1919年任英国心灵研究会会长。按潘
涛的划分,1882年是一个重要分界,之前为灵学的“唯灵论时期”,
1882-1927年为“心灵研究时期”,1927-1995年为“超心理学时期”。
(潘涛,3-4页)随着时间的发展,灵学逐渐精致化,但没有改变
“超科学”的面目。

  策尔纳的“超科学”工作集中在对空间第四维的研究。他实际
上试图为声称的超自然现象提供科学解释,他动用了当时数学领域
关于维数研究的新进展。如果现实空间不是通常所认为的三维,而
是还有一个未被注意的第四维的话,许多灵学谜团就可以解释了。
问题涉及两个方面:

  1)声称的所谓现象是否是科学现象。若不是科学现象,就没
有必要为此提供解释,特别是没必要为此提供自然的、科学意义上
的解释,最多可寻找心理学、医学或者社会学的解释。海曼曾评论
到:“不少人提出许多别出心裁的点子,想要为超常现象的报告提
供‘正常的’解释。……但是我认为,用这种做法来解释事情非常
容易走入歧途。”(海曼,121页) 约瑟夫森(后文有介绍)就属
于此列。原因在于两条:第一,记述的事件与当时发生的事件在许
多方面有所不同。公开发表的记述决不可能是完备的,用自然主义
的方法去解释,只能是一种想像,不得不包含好些假设。这些假设,
到头来可以被原来的研究者轻而易举地加以否认。第二,争论常常
从原来的报告是否站得住脚,一下子滑到去讨论批评者的想象是否
有道理,更糟糕的是,由于有些反对意见被证明不合理,主张超自
然力的人一举赢得了同情和支持,怀疑论者的信誉却受到了玷污。
“百慕大魔鬼三角”之谜就是建构出来的,不需要特别的解释。(
详见方舟子的文章)中国的“特异功能”表演和沈阳郊区30公里处
的“怪坡”(据赵致真等人考察,分明是一个人造之谜,没有违背

            沈阳“怪坡”

物理学理论之处,更无需要特设的自然解释。2001年北京也“发现”
了一个“怪坡”。北京这个“怪坡”位于海淀北安河乡阳台山半山
腰(与沈阳的地貌上相似),经测量“怪坡”长40米,“坡顶”比
“坡底”实际上要低1米左右,于是毫无神秘之处。这样,水往“坡
顶”流、车往“高处”溜就是非常自然的了,否则才是怪事。)也
如此,许多科学家不是急于辨别特异现象的真伪,而是急于为此提
供富于想像的自然解释。猜测总是可以的,但是要针对现象,如果
现象根本就不成立,无端的猜测只能帮助了骗子。没有什么比大科
学家一本正经地为江湖骗子的把戏寻找科学解释更加荒唐。甚至当
一定时候骗子自己公开承认做假时,科学家还固执地相信确有其事,
还试图维护骗子的逻辑一致。比如福克斯姐妹后来公来承认自己当
年做假,而一些科学家却说福克斯姐妹是受理性主义者的压迫才改
口的。不过也有反叛的,如哲学家弗卢(A.Flew)25年后公开承认
错误,变成坚定的怀疑论者,另外格尼(E.Gurney,1847-1888)还
引咎自杀。(潘涛,10页) 科学家中也有急功近利而主动伪造超常现
象、编造实验数据者,如伯特(C.Burt)事件、利维(Levy)事件
和索尔(S.G.Soal)事件,这属于另一范畴了。

  2)数学可能并不意味着物理可能。数学上讲多维空间,甚至
无穷维空间,但这与物理空间没有必然联系。到目前为止,没有证
据表明现实空间不是三维的。即使考虑了广义相对论效应,现实空
间也是非常接近于三维欧氏空间的。策尔纳发现在三维空间中不可
能的事情,在四维空间中却是不言而喻的。如一个毫无罅隙的金属
球,不在上面钻孔,就可以像翻手套一样把它翻转过来;一根两端
都没有尽头或两端都被系住的线上可以打结,等等。“策尔纳教授
先生现在请求一个或几个神媒帮助他确定第四度空间中的各种细节。
结果据所说是惊人的。他把自己的手臂架在椅子的靠背上,而手掌
放在桌子上不动,降神会一开,椅子的靠背和他的手臂套在一起了;
一根两端用火漆固定在桌子上的线,竟在中间打了四个结,如此等
等。一句话,神灵是可以极其容易地完成第四度空间的一切奇迹的。
但是必须注意:我是在转述别人所说的话。”(恩格斯,42页)中
国张宝胜“抖药片”的突破空间障碍表演,比策尔纳参与的表演似
乎更进了一步,因为这时不再说神灵的事情了,似乎全成了物理与
意识等科学问题。

  通过增加维数解释空间的封闭性变化,是相当容易的事,比如
在二维平面上画一个圆,圆内与圆外是不通的,如果把圆周视为容
器壁的话,不打断圆周,里面的药片是不会出来的。但是如果放在
三维空间中看,从另一个方向上观察,二维的圆周就不是封闭的,
药片可以轻易地从上面拿出来。对于装在三维空间小瓶子中的药片
而言(如宝胜的情况),从三维空间看,不打开盖或者钻孔,药片
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出来的。如果现实的空间是四维的,在另一个方
向上,瓶子将不是封闭的,药片就可以轻松拿出。这只是从数学空
间上看,从理论上看。只可惜,我们的现实空间确确实实是三维的。
作者: 呆小猴子    时间: 2007-8-4 13:06
五、里歇


  里歇(Charles Robert Richet,1850-1935)
是法国著名生理学家,因发现和研究过敏反
应而荣获19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过
敏(anaphylaxis)这个词就是他发明的。
其父为著名外科医生,巴黎大学外科学教授。
里歇17岁就当父亲的助手,后到巴黎大学插
班就读,1877年获医学博士学位,第二年获
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巴黎大学医学院任
教,1887年任生理学教授。

  他一生在该系生理实验室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生理学、生理
化学、细菌学、实验病理学、医学统计学、正常及病态心理学等。
还是诗人、记者、小说家、教育家和戏剧家。主要著作有《心理
学论文集》、《过敏反应》、《生理学辞典》等。里歇1877年结
婚,有5个儿子2个女儿。

  里歇的科学贡献主要包括:1)发现消化过程中的反射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现胃液的主要
成份是盐酸。揭示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在不同的温度的环境
中,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之间处于动态平衡。2)发明血清疗法。
1888年证明给动物注射细菌后其体内可产生抗体。他还证实动物
有免疫现象,即将一个免疫动物的血清输入到另一个动物体内,
可使它也产生免疫性。1890年他第一次将抗血清注入人体,开创
了现代血清疗法的先河。3)研究过敏反应。 他认为引起过敏反
应的物质是血液中的一种化学物质。过敏反应的发现引起医学界
极大重视,对此现象的研究成为免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他对灵学感兴趣,但又与其它痴迷者有所不同,他相信所谓
的“特异现象”的存在,但不同意其他人的超自然解释。他曾加
入心灵研究会,并于1905年担任会长。

  1922年里歇在巴黎出版《论超心理学》,德布拉斯(Stanley
De Brath ,1854-1937)将其译成英文于次年由麦克米兰公司出版,
书名改为《灵学研究30年》(Thirty Years of Psychical Research:
Being a Treatise on Metaphysics)。超心理学中说的遥视(remote
viewing,法文为vision a distance),首次于1916年在里歇主编的
《心理科学年鉴》(Les Annales des Sciences Psychiques)的一篇
有关心灵战的评论中提出来。所谓遥视指对远处场景的感知能力。
1916年2月,法国的一个神秘主义者巴多内(M. Bardonnet)建议
在军事应用上进行实验。后来美国的“星门计划”就列入了有关
“遥视”的研究内容,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军方还试图用异能人的
“遥视”能力对萨达姆个人的活动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以便实施
重点打击。结果是显然的,这一套根本不灵。持续几十年的“星
门计划”也于1995年终止。
   
  1885年美国心灵研究会(ASPR)成立时,传心术(telepathy,
或译心灵感应)成为科学研究的现象。开始时的实验很简单,让
一个发送者从一间屋子向另一间屋子中的接收者传送一个两位数
字、一种味觉或者一幅想象的图像。里歇对此种实验进行了数学
几率的研究,他还发现传心术与催眠无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成千上万死难者家属对唯灵论感兴趣,想通过此办法与他们死去
的亲人交流。传心术营业室(parlor)应运而生,大众传心术实
验在美国和英国兴起。

  里歇与柏林的同行精神病学家和性学家Baron Von Schrenck-Notzing
还合作研究过巴黎的许多灵媒,据说发现了通灵外质(Mediumistic
Ectoplasm)。这些“成果”曾被一家高级唯灵论教会(Church of
Higher Spiritualism)引为神灵存在的证据。现在,几乎所有鼓吹灵
学的研究,都要提到里歇这个重要人物。虽然里歇本人不同意有
些灵学主张,但是那些相信灵学的人是万万不能放过里歇这个招
牌的。他们认为多了一位在正规科学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诺贝尔
奖获得者,灵学的队伍就更壮大一些,灵学史就像某一门科学史
一样生动和辉煌。灵学研究一直就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助阵,除了
里歇之外,第一位是斯特拉特(J.W.Strutt),即后来的瑞利世袭
男爵(1904年获奖,1905-1908年为皇家学会主席,1909-1914年任
剑桥大学校长, 1884 年任大英科学促进会主席),另一位是J.J.
汤姆逊(1906年获奖,1915-1920年任皇家学会主席,以发现电子
和提出电磁质量而闻名,1909年任大英科学促进会主席),后来
加入此阵营的还有更出名的约瑟夫森(后文有介绍)。但有趣的
是,在通常的百科全书传记中,很少提到他们对超心理学的研究
和贡献。
作者: 呆小猴子    时间: 2007-8-4 13:06
六、普索夫和塔格
     
  现在转向稍现代的科学家普索夫(Harold E. Puthoff)和塔格
(Russell Targ,1934- )。 他们俩由于研究以色列特异功能大师
盖勒(Uri Geller)而走向超科学。

  盖勒1972年11-12月历时6周,1973年8月历时8天,两次访问两位
科学家所在的斯坦福研究所(SRI,与斯坦福大学没关系)。 这两
位激光物理学家用先进的仪器研究了盖勒,证明盖勒有特异功能。

  1974年10月18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普索夫和塔格的论
文《切断感觉渠道条件下的信息传递》,部分报道了他们做的一些
实验。其中的一个实验是这样的:“把一粒3/4英寸大小的骰子放进
一个3×4×5英寸的钢制匣子里。继之,由实验者之一使劲地摇晃
钢匣,再放回桌面,使骰子各面的分布同随机分布没有过大的偏离。
这时,三个实验者都不知道匣子里骰子的取向如何。然后,让盖勒
随手写下骰子朝上一面的数码。”(转引自海曼,118页)

  这似乎是一个严格客观的测试,但描述仍然有许多漏洞,如没
有提多次实验是不是用同一个骰子(事后发现用了多种骰子),没
有提是谁验证盖勒猜得是否正确,也没有提出盖勒有时要双手按着
小匣子才能猜测,没能说是谁摇晃小匣子(后来有人提到有时是盖
勒亲自摇)及盖勒坐的位置是怎样的,也没有提骰子是谁提供的,
表演是在何种场合进行的,是否使用了摄像机(后来有人提到),
等等。两位科学家只是说,他们可以保证盖勒无法作弊,但没有具
体说他们采取了什么有效的防伪措施。

  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的确令人印象深刻。盖勒受试10次,
有2次放弃了,其余8次则都猜对了。两位物理学家说,以随机猜测
取得这样的结果的概率只有一千万分之一左右。其实,对于善于玩
戏法的盖勒以及其他魔术师,通常的概率计算是不管用的,因为科
学家漏计了魔术巧门提供的大概率(甚至是必然性)事件。

  1982年8月16-21日,英国剑桥大学举行了美国超心理学协会第
25届年会暨英国心灵研究会(SPR)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中国的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信和梅磊就是应斯坦福研究所的普索
夫博士邀请参加会议的。两位中国人在会上做了《人体特异功能研
究在中国》的发言。中文刊登在《人体特异功能研究》第1卷第1期
(1983年3月)上,并辑入《创建人体科学》(一)(1989年5月)。
(张清林,171-172页)
       
             尤里·盖勒

  1974年10月17日,即两位激光物理学家的报告在《自然》发表
前一天,英国《新科学家》以26页的长篇发表否定性的调查报告,
指出盖勒的表演没有一次是无懈可击的。特别说到,每当有魔术师
在场或者帮助布置道具时,盖勒的表演就会失败,后来盖勒干脆拒
绝魔术师介入。至少有5个人看到过盖勒作弊, 其中包括海曼和著
名魔术师兰迪。后来,兰迪大举揭露盖勒的把戏,盖勒的科学表演
很少有人相信了。可是在这时,盖勒的神话刚传到中国,盖勒成了
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洋大师。爱国者们不甘心科学落后于洋人,也不
甘心超科学落后于洋人。美苏虚构的“心灵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中国。

  普索夫等人的超科学研究在科学界也不受欢迎。1979年美国科
学促进会(AAAS)在休斯敦开会,物理学家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得知普索夫提交的所谓的超感官知觉(SCESP)论文也被
接受了,临时作了“把伪科学赶出科学殿堂”的著名发言。他提出
一项动议, 要求以投票的方式, 把超心理学赶出美国科学促进会
(10年前入会,当时惠勒就投了反对票)。惠勒指出:“每一门成
其为科学的学科都有数以百计的过硬的结果,但‘超心理学’却拿
不出一个。为了科学的荣誉,要求‘超心理学’拿出一个、两个或
者三个经得起挑剔的结果,作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的条件,这有
什么不公平吗?” 潘涛,24页,另据《怀疑的调查者》1979年3
卷3期12-13页。)惠勒申明,他反对超心理学并不意味着干涉学术
自由。他提到美国有20000个占星家,只有2000名天文学家; 对于
超心理学,美国已经有波士顿心灵学会、美国心灵研究会、国际心
灵研究会和一个超心理学基金会;刊物有《国际超心理学杂志》、
《美国心灵研究会杂志》和《超心理学杂志》;美国对超心理研究
的资助也由每年100万美元增加到2000万美元。

  不过,社会学家持“更宽容”的态度,认为超心理学也是科学
的一部分,如特鲁兹(M.Truzzi,《怀疑的探索者》(The Zetetic)
早期主编)声称超心理学家也采用科学方法。特鲁兹是东密歇根大
学社会学系的一位社会学家,1981年曾与其他几位超心理学家来华
考察当时盛行的“耳朵认字”。他是《怀疑的探索者》的创办人之
一,后来因为与该组织意见不合而离去。据何宏的接触经验来看,
他还是较相信这类现象的,虽然仍持谨慎的怀疑态度。

  按照我们的理解,可以把超心理学、超科学算作科学,AAAS既
然从体制上都允许超心理学会加入,英国《自然》这一级别的科学
期刊也发表超科学论文,它不属于科学又属于什么!问题是,属于
科学范畴并不解决问题,也不证明具有真理身份。科学是个谱系,
有严谨的和不严谨的,有好有坏,有真有假,科学也还处于发展之
中。与其把超科学赶出科学界,不如随他们声称去,只是有关机构
和公众在支持各种科学研究时,可要看仔细,不能一概赞成。只要
超科学得不到丰厚的资助,少数人去研究也没有什么危害,没准儿
还有好处,这就是我说的学院派伪科学危害不大,有时还值得同情。
但是,如果他们获得不该得到的大笔资助,就有问题了,这一超科
学领域就能吸引更多的不严肃者、投机者加入,等于社会在鼓励这
些活动。其实,现代社会中,对于科学的此番态度,将不限于超科
学,即使对于正规科学,国家、公众也不都是同意和支持,如美国
国会否决超导超级对撞机项目,对一些涉及人伦理问题的科学研究
也有限制,等等。科学上要优先研究什么,纳税者有发言权。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