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倪匡和读者座谈会实录
[打印本页]
作者:
二六山山
时间:
2009-8-6 22:58
标题:
倪匡和读者座谈会实录
提起卫斯理这个名字,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起倪匡。倪匡耗费了数十年心血,创作了150多部卫斯理科幻小说,被誉为是创作科幻作品最多、最早、最高产的通俗文学作家。他在2005年12月5日出版了最后一部卫斯理作品《只限老友》,宣告正式退出文坛。
倪匡於20世纪90年代初移居美国旧金山市,闲时在家里种花养鱼,自称厨艺第一、园艺第二、文艺仅是第三。2005年10月他携夫人重返香港,据传闻说是为了近距离逼儿子倪震和交往十多年的女友周慧敏结婚生子。
在日前举行的香港书市上,“隐居”多年的倪匡破天荒地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了读者座谈会。会上,在现场的“长枪短炮”的围攻中,倪匡与好友蔡澜互相调侃,不但畅谈了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心得,还教年轻人当作家的秘诀,同时也向自己的读者再一次表达了“封笔”的决心。
现在只会吃喝玩乐
蔡澜:今天的座谈会是在一个比较亲切的氛围下,大家可以尽情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不需要有什么顾虑。在我很年轻的时候也经常去参加类似的座谈会,可是我总是没有勇气举手发言,因此每次回家后上我会踢自己的屁股。
倪匡(带着疑惑的语气):自己的屁股怎能踢到?
蔡澜(脸红了起来,转过脸去):可以的呀。在那以后,我时常对自己说“如果勇敢去尝试做一件事情,成功的机会就有50%,失败的机会也是50%,不尝试的话,就什么机会也没有。”所以读者们要抓紧机会。
倪(略带顽皮的语调,边点着头说):对呀,我已经很老了,有可能随时会不在人世。有些事情说起来真是不由自己选择。这次回香港其实是我太太要求的,那我也只好跟着她回来了。事实是真的,不信大家可以问问蔡先生。
蔡澜:是呀,倪先生是一个自得其乐的人,他到哪里生活都能适应。我想假如他到了外星,也会生活得很好。
倪匡:因为我是比较容易满足,对环境没有太多的要求。现在回来了反而是我太太不适应,觉得香港的夏天太热了,在这个时候三藩市要盖丝绵被。记得有一年,黄霑夫妇俩来探望我,他们冷得直哆嗦,还要问我借一件大大的羽绒外套,他怀疑地问身边的朋友“这是夏天吗?”。
蔡澜(乐得眯着眼):哈哈,那是黄霑刚结婚不久。
读者:倪先生以后还会继续写书吗?
倪匡:我也希望能继续写书,现在有人愿意付我高额的稿费啊,稿费高得实在让我不敢相信。当我听到书商给我开出的稿费时,不禁长叹“真是文章有价”,可是很遗憾,我真的不能再写了。那天我对书社的老总鞠躬,他满心欢喜地说“你答应啦?”,我说“不是啊,是拒绝了”。
我非常相信一个人的生命中什么都有“配额”,我这辈子的写作“配额”用完了。我本来写一篇小说很容易,一星期写一篇卫斯理是等闲之事,突然之间写到最后一本,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勉强写完,所以叫《只限老友》,不是老友不要看。倪震的新书叫我写500字短文,半小时也写不出来,以前十分钟已完成。现在的我就只会吃喝玩乐。
最能代表卫斯理的是周润发、许冠杰
读者:倪先生,我是《卫斯理》系列小说的忠实读者,现在写作停止了,很可惜,卫斯理跟倪震都是你制造出来的,请问你更喜欢哪一个?
倪匡(无奈地笑着):这叫我怎么比较呢,一个是虚拟,一个是现实的,两者无法比较。我要特别声明一点,请各位不要在卫斯理与倪匡之间画上等号,卫斯理是卫斯理,倪匡是倪匡,绝对是不同的。有一次我从怡东酒店出来,看见一对父母带着一位11、12岁的小孩。妈妈看见我后立刻对小孩说“赶快看看,那就是卫斯理。”(倪笑了笑,停顿了一下)小孩听了妈妈的话以后,脸上的表情变得丰富起来,既是愤怒,又是怀疑,甚至是失望。我想小孩子肯定会怀疑,卫斯理怎么会是这样子啊,又肥又老?我马上走过去对那位母亲说“请你千万不要说我是卫斯理,你应该告诉他,我是写《卫斯理》故事的作者。”
读者:倪先生你在塑造卫斯理形象的时候,有没有把自己带入角色当中?坊间流传你自称“倪三秒”,是真的吗?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觉得哪一个人很奇怪的,除了自己以外?
倪(手拿着一杯水,正想喝,听到问题停住了):哎?我很奇怪吗?我很正常的,一点也不奇怪。至于“倪三秒”是大家取笑我在某方面的行动特别快。绝对不可以在卫斯理与倪匡之间画上等号。卫斯理精通全世界的语言,而我连广东话也说不好。我们是完全不同的,写小说时,我很少把自己带到里面去。我们唯一相同的地方是大家是性子急的人。
读者:倪先生,香港拍了很多部卫斯理电影,但我认为没有一部是成功的,你认为香港有哪一个男明星是可以代表卫斯理的形象?
倪匡:我认为最能代表卫斯理的是周润发与许冠杰两位演员。
昨天我见了上海女作家王安忆,见面的第一句我就对她说“唉,你的小说《长恨歌》被拍坏了。”我很喜欢别人改编我的小说,因为我有钱收嘛,怎么能不高兴呢?在电视界与电影界有一个很古怪的习惯,如果是他出钱跟你买版权的话,改后你自己也不认得;如果没有通知你,是偷来拍的话,那就百份百忠于原著。
读者:哪部作品是您个人最喜欢的?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倪匡:对于一个写作人来说,所有自己的作品他都会喜欢。我喜欢翻看自己的作品,读的时候,发现自己写故事时把开头写得太好了,以致不知道要怎样写故事的结局。看到最后发现自己果然是没有把结局写出来。很多读者说我的作品虎头蛇尾,这我承认,因为故事头做大了,最后只能草草了事。比如我写一个人,他本来对地球上的现状不满意,又接触了一些宗教的理论,觉得地球人太多了,将来可以获救的人不多,因此他觉得要用一种方法大规模消灭地球人口。但具体的方法往后我实在想不出来,就让他改邪归正了。这又是我的小说结局草草了事的一个表现。(笑)
如果内地没有盗版,那我发达很久了
读者:请问您当初是怎样当上作家的?
倪匡:写作是我唯一的求生本能,我的写作只为了生活。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就是从中国内地来到了香港。到香港后,什么工作我都尝试过。首先是做杂工,一天3块5的工钱。那时我每天都吃叉烧饭,一碗才7毛钱,当我第一次吃的时候,我感叹到“天啊,原来天下有这样好吃的东西”。后来我就去投稿了,当时用一个下午就写好一篇1万字的短篇小说,不到3个星期就被发表了,报社给了我90块钱的稿费。拿着那稿费,开心死我了,心想写作这玩意还能赚点钱维持生活。自那以后便向各大报社投稿,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当上了作家。
读者:那您为什么喜欢写科幻、推理小说呢?平时的灵感来自哪里?
倪匡:因为故事曲折、可以吸引人看下去,有味道。我女儿临考试前看《女黑侠木兰花》,看到天光来踢我的房门说:“狗屁不通、狗屁不通。”我笑说:“狗屁不通,你又看到天光?”她看到天光就是我的本事了!
我的资料是一本《辞海》和少年版百科全书,正式的百科全书我看不懂,平时报纸上见到有用数据就剪下来。原始资料多了,写的小说就愈好看,否则会妨碍故事发展。人脑如计算机,不断有数据输入,就自然会有东西出来。我书中那些稀奇古怪的小发明都是我根据小说情节乱想出来的。最近我还设想一项技术:用大脑控制的电脑输入法,想什么就在屏幕上显示什么。
读者:什么书籍对您写作影响最大?
倪匡:我从小喜欢看书,甚么书都看,小学时已看尽中国传统小说,中学时的钱都用来租小说看,原则是看到30、50页,有兴趣就看下去,没兴趣就立即扔掉,生命很宝贵!我是看《蜀山剑侠传》长大,“还珠楼主”对我的写作有深刻影响。所有早期的武侠小说作家,像王度庐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在家乡的时候就拼命地看俄国文学。现在要我看《哈利波特》这些东西我才不干,太小儿科了。
读者:倪先生,在您的作品当中,大部分都以外星人作为背景,请问你相信世界上有外星人的存在吗?假如有一天外星人出现在你面前,你会怎样招待他?
(这个别具创意的问题,立即引起全场观众拍手大笑)
倪匡:我的作品中有一半是用外星人作为背景,因为我相信宇宙这么大,而地球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星球,地区上有高等生物,其他星球一定会有星球生物。如果现在有外星人出现在我面前,我会非常欢迎。我相信外星人能来到地球,即证明他是一种十分文明的生物,他们不会来伤害你,所以你不必害怕。许多西方的科幻小说都把外星人描写得那样可怕,我不同意。
读者:倪匡先生,现在香港也有很多青少年都希望尝试当作家,您能给点建议吗?做一名专业作家维持生活是不是很难呢?
倪匡:我一直相信写作是不能维持生活的,写稿维持生活是很困难的,像我这样一天写2万多字的作家只能维持温饱,不能大富大贵。以前,最快5小时写2万字,完全不用想,拿起笔就写。同时写12个长篇,把它们挂在墙上,拿起哪篇就写哪篇,写一下午,晚上还可以打八圈麻将。如果要去旅行,就一个月写两个月稿,后来手都劳损了,甚么毛病都有。做专业作家太难了。比如说我,我是香港唯一一个用纯写作来维持生活的写作人。其他比如查良镛先生,他写作这么出色,他虽然可以靠写作维持生活,但他另一方面是报馆的老板。我除了写作之外,没有其它任何的工作,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你没办法做到靠写作维持生活。
蔡澜(适时地幽默起来):如果内地没有盗版,也许你会发大财了。
倪匡(立即扭过头来面对蔡):如果内地没有盗版,那我发达很久了。青少年想走写作的道路,最重要的就是写,不要去问别人的意见怎样,要按自己所想的去写。一定要不断地写,你的作品才会被社会接受,才会进步,一定要拿出作品来,不要空口说我想当作家,坐着想是没用的。我们那个时代只有报纸一条路,可以发表作品,现在你写部小说,然后放到网上,看的人多了,你就马上变成名作家。
我的人生哲学是得过且过
读者:请问倪匡先生,您的人生观是什么?
倪匡:我的人生哲学真的是不足为训,那就是得过且过。因为以前的生活实在太苦了,所以到现在我对生活也比较容易满足,有时候我会对着一碗白饭哈哈大笑起来。写卫斯理小说时,编辑问我的稿件写到哪儿了时,我自己也不清楚,因为我从来都没有保存下来,最后还是一位读者为我保存下来给我的。
读者:您的经历对您有怎样的影响?
倪匡:我认为人在地球上的生命阶段是很微不足道的,没有哪一个人能永生。哪怕是30岁死的人与80岁死的人,他们之间相差了50年,可是50年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是一霎那的事情,根本算不了什么。我相信人有不同阶段的生命,不然怎么会有天堂与地狱之分。如果你珍惜自己,就会过得充实、有意义。
蔡澜(环顾会场四周):大家满意吗?
(台下掌声四起。)
读者:您曾经在一部作品上描写了自己的命书,您真的相信算命吗?
倪匡:哦,那命书是一位铁板神算专家给我写的。铁板神算专家计算的方法很奇怪,计算以往的事情特别准,可是未来的事情却模棱两可,完全不明白。(摆手笑),我是48岁时去算的,48岁以前发生的事情他每一件都能算得十分清楚,其实那些事情无论算与不算,我心里都清楚。48岁以后的解释我就完全不明白了。而且他算到我60岁的时候都不愿意算下去,不光是他,其他命理大师都不愿意为我算60岁以后发生的事情,认为我只有60岁的寿命。哈哈,现在我多赚了10年的时间,他算霑叔有70多岁的寿命,可是霑叔60多岁就走了。(眉头皱了起来),所以说嘛,算命这事情都不会很精确的,不要太相信。
读者:倪先生你有很多拥趸,也有很多批评您的人,您怎么看待您自己的小说成就呢?您觉得小说对人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
倪匡:我写稿只是揾食,不要研究我小说,不要要求那么高!写小说不用那么认真,我不会分甚么硬科幻、软科幻,小说只分两种,一种是好看,一种是不好看。高行健的小说,我看了都不明白!我看不懂他的《灵山》,我每个字都会,但加起来就不知他说甚么,看到口吐白泡!
写小说是为了写好看的故事,看小说是求娱乐、消遣,不需要把小说的作用看得太高。读者看完感到愉快,便尽了小说的功能,与其它教育性、社会责任无关。中国的唐诗宋词还没有抽水马桶的作用大呢。只要是读者看得开心,我认为就是小说最大的影响了。
作者:
二六山山
时间:
2009-8-6 23:00
倪匡佩服金庸学问好,至今仍不断重看其小说,最同情乔峰:「至死都是处男,不知有没有『打飞机』呢?」
作者:
穆楚
时间:
2009-8-7 03:17
倪匡的小說不好看
作者:
转身一箭
时间:
2009-8-7 11:29
一直以为卫斯里和倪匡是两个人,这怪盗版
作者:
冯与蓝
时间:
2009-8-7 11:44
读书时候很喜欢,把书放在课桌里,看的紧张的要死。现在再看,觉得文笔很一般啊,只靠情节取胜,而且是彼时我最喜欢的外星人。
作者:
生铁
时间:
2009-8-7 12:10
回想起来,我上学时,从没拿什么书藏进课桌看。
我是另一种糙人,不爱读书,可所有见到我的人都不这么认为。每次干体力活,搬家具,男性都拿我当透明人。前几天下楼找收废品的人搬冰箱。收废品的人说:“我一个人怎么搬?”
我说:“不是还有我呢么?”
他笑笑,又打电话叫了另一个人来。
就是说,他宁可把辛苦费分出一些给另一个收废品的,也不认为我可以搬东西。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