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趣谈:《红楼梦》与海德格尔 [打印本页]

作者: 邹丰朗    时间: 2010-4-25 18:47
标题: 趣谈:《红楼梦》与海德格尔
本帖最后由 邹丰朗 于 2010-4-25 20:26 编辑

趣谈:《红楼梦》与海德格尔
邹丰朗



我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是一位南斯拉夫学者撰写的关于《红楼梦》的学术论文。这篇文章得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这就是,海德格尔的全部思想,皆蕴藏于《红楼梦》之中,也就是说,《红楼梦》是海德格尔的通俗版。

而刘再复先生所撰写的《<红楼梦>与中国哲学》一文,似乎也从侧面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红楼梦》正是海氏所说到过的一个人在一生中只能写出一本的那种天道之书。

但是据我看,《红楼梦》的核心题旨与海氏思想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红楼梦》立足于“无”,而后向着“有”的世界发出深沉的呼唤,呼唤沉沦于俗世的芸芸众生归去,归到家园(无,本源)中来,而《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也就两个字:“回家”。所以,如同老庄一样,曹雪芹对眼前这个“有”的世界是持彻底否定态度的。

而海氏则不同。海氏也立足于“无”,但他却从“无”出发,打算为这个“有”的世界寻找存在的根据。他不愧为天才,他找到了这个“根据”,那就是诗。因为好的诗,必出自本真,其诗境也必接近于“无”,接近于“道境”。而且好的诗,其本身即是天道之言,因为天道无言,以人言为言,具体来说,即是以诗人之言为言。后来,他又干脆提出“诗意地栖居”,这个尺度就放得更宽泛了,几乎所有的人经过努力,皆可回到本源近旁,回到“家园”当中。所以和曹雪芹不同,海德格尔对眼前这个“有”的世界抱有一种悲悯情怀,他深知我们无法逃离这个恶的“有”,但是我们却能够摆脱这个“有”的恶。那便是立足于“无”,然后去“有”中探寻那抵达“无”之路径。如前所述,这个路径就是诗。

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除了那些真正的“遁世者”(回到了家园中之人)以外,好的诗人、艺术家乃至作家,他们是沉沦于世的芸芸众生之中唯一的未曾沉沦者。

至于后来海氏又声称“语言是存在的家”,这就有点过了。如果海氏曾经有过东方式天人合一的冥想体验的话,他就不会贸然得出这种结论了。因为那种冥想所能够抵达的境域,相比语言要更其原初,语言在那种境域里,被彻底地湮灭,根本就无其藏身之地。那才是真正接近本源或“一”的神秘之境,是语言诞生之前的最原初的诗境。我在年轻时候,曾有幸抵达过那种境域。我谓之曰“守真”。

而即便是进入“守真”或“冥想”,也依然不能算是到家。因为“无”才是世间万有的家园,包括语言。

所以,准确地说,海德格尔应是《红楼梦》的世俗版,而《红楼梦》则是老庄的通俗版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