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论坛

标题: 如果让你写武侠小说,你怎么写? [打印本页]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0-8-12 11:31
标题: 如果让你写武侠小说,你怎么写?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0-8-12 17:56 编辑

我先说。

武侠小说,我只看过半部《天龙八部》。不喜欢看。主要是金庸那半通不通的香港书面语言,还要掺上两句北方话的感觉,特别别扭。

当然我理解金庸的贡献不在语言本身,他对历史的阐述,更主要是他对“侠”这个概念的探索,才是他最大的贡献。道家的侠、儒家的侠、佛家的侠,到最后韦小宝,一个看似泼皮,但事实上完全没有越过“侠”字概念的了不起的人物。

这些无须多言。其他作家写的,我估计我也看不下去了。喜欢武侠也是一种私人情结,就如同好多人喜欢三国一样。其实《三国演义》这本书我也不是很喜欢。

但我觉得不看武侠小说,未必写不了“侠”。因为毕竟是中国人,耳濡目染,史书上常有他们的身影。司马迁也早早已经给侠客定了“范儿”。

如果我写武侠小说,我可能会这么写:

1、它要短,现代语言,自然比聊斋的故事用字要多,但整体要短。因为侠的故事,往往和他们自己一样,留给江湖一个背影,个中情仇恩怨凶险,当事人皆沉默,很多生死对决也不为人知。

2、开场,不能按西方小说那样开场,从一场对决的细节开始描写。要按评书的路子来,什么时代、什么人、遇到了怎么回事。

3、悬念。里面要有个旁叙者,也即主角我。主角不应是大侠。但他生活在大侠的身边。比如他的师傅。小说最大的悬念应在于,到底怎么算是高手。大侠,他身手如何、他的道行如何,可能作为旁叙者,他多少年都无法见证。有一天,另一个高人在小说里出现,他会挑战师傅的位置。悬念就在于此。另一大悬念则是“复仇的强烈愿望”与“时间”两者的尖锐冲突。

4、结尾。结尾时不应给出结论,谁排第一,谁排第二。可能真正的对决,谁也没看到。但是在功夫之外,人物有高下。但故事的“核”则应是……茫茫世界,人外有人。但这个最高的境界是怎么样的,可能无从查访。

5、最后,这个小说应该有个好看的故事。这是必须的,也是当然的。而那所谓“另一个高人”,也不是象第3点里提到的,只是直挺挺走来要和师傅对决。当然是要有一定的情节的,不一定是一个人,也不一定是显形的挑战。

6、因为说了是武侠小说,故事要好看。所以高人是要出手的。但不能总出手——无论是他的行为还是思想。

随口瞎说一下。只为好玩。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8-12 12:44
啊我最近正在写一个伪武侠短篇,都写了一大半了,有些部分和铁老师列这几点搭点边
我一直觉得自己总有一天能写个武侠长篇,不这么干就对不起作为我阅读启蒙的武侠小说,对不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嗯必须的
作者: 袁群    时间: 2010-8-12 12:48
最近在看一个《挥戈》系列。。感觉不错
作者: 也也夕    时间: 2010-8-12 17:39
《断魂枪》,跟你说的有点像。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0-8-12 17:57
啊我最近正在写一个伪武侠短篇,都写了一大半了,有些部分和铁老师列这几点搭点边
我一直觉得自己总有一天能写个武侠长篇,不这么干就对不起作为我阅读启蒙的武侠小说,对不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嗯必须的
阿姨…别这样 发表于 2010-8-12 12:44


一定要写完啊!

没写完和一个字没写,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写完,会很开心。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8-12 18:12
有点艰难,像金庸古龙那么写已经不可能了,想加进一些新的东西,又滑不溜丢的抓不牢靠
作者: asui1003    时间: 2010-8-12 18:56
6# 阿姨…别这样

阿姨加油,武侠小说要写得通俗哦,否则不给力。
作者: 陈鱼    时间: 2010-8-12 18:58
搞个短篇武侠大赛咩~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0-8-12 19:19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0-8-12 19:22 编辑
《断魂枪》,跟你说的有点像。
也也夕 发表于 2010-8-12 17:39


小时候觉得《断魂枪》有点避实就虚(我指故事和对武师的描写上)。后来感觉,这篇有很大的优点,武侠小说应该从它里面学点好的。虽然它很短。


抛开《断魂枪》的主体不谈。事实上,真实的江湖,A大师与B大师,是不可能交手的。这就好像,都说三国里人才倍出,但我想,是不是赶上楚汉争霸或者隋唐时期,什么关羽、张辽、张飞、孙策什么的,可能轻易就给项羽或者李世民给横扫了。

当然,我知道没有可比性,也不能这么比。也不是否认三国英雄的能力。

我是说,小说里,如果让MASTER A和MASTER B交手,会很好看。大有文章可做。但要端着,不能轻易就脱衣服,先开始不能脱,要反抗。最后终于脱了,很高潮。

其实话又绕回来,当年香港电视剧《霍元甲》的开篇,还是很吸引人的。高手对决、不成气的儿子、旧怨(独臂老人)引出的新仇(陈真)。真的很端着。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0-8-12 19:20
有点艰难,像金庸古龙那么写已经不可能了,想加进一些新的东西,又滑不溜丢的抓不牢靠
阿姨…别这样 发表于 2010-8-12 18:12


别管它,先写再说。
不要等条件都具备了,感觉也到位了。这样夭折的风险很大。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0-8-12 19:23
我说了很多,是我觉得,其实武侠世界的感觉,真的有点往博尔赫斯的小说上靠。结果是中断的,可以让你自己去无限延续,一切都没有结果。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0-8-14 03:12
我以前很喜欢生铁提到的这种武侠小说套路,自己也写了一些。后来发现这都是虚化的文艺上的武侠世界,被咱们给高尚化了,又是侠义又是情仇又是风骨。
后来我发现《水浒》那样的侠其实更接近真实,当然我说的是原著也说的是赵季平配乐的那版央视水浒电视剧。武侠世界嘛,其实就是争强斗狠,不是你扎我一刀就是我捅你一下,被不齐还要阴损的打不过你却去趁你不在家灭你门。
武侠世界,换成现在的场景,就是黑社会、小混混和痞子大流氓的世界。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0-8-14 03:18
当然了,如果按照真实的世界作为参照物,侠客啊、英雄啊,逃不开政治和强权人物的操控和左右。真的大侠要么是杨艾未未大佳佳,要么就是敏感词。可惜就算是杨艾未未大佳佳,最后也免不了被抓住枪毙的命运。
后来我想肯定有抓不住的,但这似乎又不是侠……杀了谁谁谁然后归隐山林问道,其实是杀人犯潜逃至今未被逮捕。。妈的,嗯,不能想太多……较真儿不好。。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0-8-14 03:19
总之一句话:侠之大者,是为贼!
作者: 也也夕    时间: 2010-8-14 11:14
9# 生铁

你这么说,又让我想起《双旗镇刀客》,很带劲!
作者: 孙浩然    时间: 2010-8-16 23:31
我也胡说两句啊,我一直觉得双旗镇刀客其实是风光片,什么草上飞,三剑客,说侠客不如说是土匪,里边的功夫也都神神叨叨的,脏话骂的也很文艺,但是整体气息不错,在当时来说填补国内空白,回想起来属于形势大于内容的启蒙之作。司马迁定义的侠里也不包含只为保护自己媳妇开打的,到后来的水浒隋唐金庸一干人的侠,共通点或者说和地痞土匪的区别有二:
一是在于心中有一个道,从墨家的侠客,到各山头的门派,都要有个名号,有个传承,有个八荣八耻一类的纲领,他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出手,而是为了这个道行于天下,是为行侠。
二是区别于政权,我们行侠之人,落草也可,招安也可,十八武僧救唐王也可,风尘三侠也可,但是叫我替朝廷狗仗人势,那一定要被替天行道。这两点一个是理念,一个是实践,“不是我杀你,是天道不容”。这种自信,类似“我今天革你的命”和“代表月亮消灭你们”。由此看来,做侠客除了重义和能打,最是需要的其实是行侠过程中(源于替天行道)的自信,所以晁盖打祝家庄,宋江却打方腊,一个是山东,一个是天下嘛。
在民国的集子里看过一篇黄小手,好像施蛰存那一辈的什么大家写的,写一个大夫手很小,很能治妇科,后来被一个军官叫去给姨太太接生,弄完赐金放还,出门时骑快马一匹,被军官从背后一枪毙了,大意是说摸过我的女人,怎么能就这么回去。读来很有侠的意思。如果说民国之后还有侠,也肯定出不了那种一剑定天下的大侠了,因为我觉得大侠是需要一些个人空间的,所谓两座山峰不能走到一起,没有个人空间的侠客团体要经营运转,就要牟利,就要伤天害理,按这个逻辑,先秦之侠才是真侠,顶多到隋唐,或者再晚到展昭对付的那一辈吧。
胡说的。
作者: 孙浩然    时间: 2010-8-16 23:32
发出来才发现说了这么多。。。
作者: 吴学俊    时间: 2010-8-19 11:55
我想说跟长沙税务局发生了点问题的那个人是侠.
作者: 也也夕    时间: 2010-8-19 15:33
16# 孙浩然


我是说,小说里,如果让MASTER A和MASTER B交手,会很好看。大有文章可做。但要端着,不能轻易就脱衣服,先开始不能脱,要反抗。最后终于脱了,很高潮。


《双旗镇刀客》还是比较符合的。
作者: 段林    时间: 2010-8-19 16:06
16# 孙浩然  


我是说,小说里,如果让MASTER A和MASTER B交手,会很好看。大有文章可做。但要端着,不能轻易就脱衣服,先开始不能脱,要反抗。最后终于脱了,很高潮。


《双旗镇刀客》还是比较符合的。
也也夕 发表于 2010-8-19 15:33


我正在写的伪武侠短篇也有开始不肯脱衣服最后脱了的桥段设计,这个贴总让我有种被剧透的感觉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8-19 21:25
16# 孙浩然  


我是说,小说里,如果让MASTER A和MASTER B交手,会很好看。大有文章可做。但要端着,不能轻易就脱衣服,先开始不能脱,要反抗。最后终于脱了,很高潮。


《双旗镇刀客》还是比较符合的。
也也夕 发表于 2010-8-19 15:33
我正在写的伪武侠短篇也有开始不肯脱衣服最后脱了的桥段设计,这个贴总让我有种被剧透的感觉


我同意端着之后会有高潮,但是这不是针对武侠,是所有对抗类的类型片(西部片爱情片反腐倡廉片)都是这么压轴的啊。
小孙
作者: 转身一箭    时间: 2010-8-20 18:25
喜欢看长篇武侠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0-8-21 19:46
孙皓然说得好,给我扫盲了一些。

其实“侠”是不是一定会武功?这个我也搞不很清。
武术家肯定不一定都是侠。
另,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也过于“报告文学”。

施蛰存那个故事一听就好看!!
作者: 恐怖爱丽丝    时间: 2010-8-23 18:38
LZ有空写这么多帖子却不给我写稿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8-23 20:23
水浒最真实,或者说最贴近真实。一个泼皮无赖+花和尚之类的莽撞人的世界
作者: 孙浩然    时间: 2010-9-17 23:42
陈小手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须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妇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则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
  
  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了产房。过了一会儿(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来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见了陈小手,说:
  
  “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移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
  
  “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
  
  团长呲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请!”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口。团长拿出20块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
  
  “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
  
  “太重了!太重了!”
  
  喝了酒,揣上20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
  
  “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手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你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团长觉得怪委屈。
作者: 孙浩然    时间: 2010-9-17 23:44
应该是一个系列中的一个,上次说黄小手是记错了,不过现在看又没有几年前的感觉了,写的很练笔。
作者: 亢蒙    时间: 2010-9-19 16:43
陈小手这个,结尾好逼人啊
作者: 凌丁    时间: 2010-9-20 10:15
我喜欢主人公武艺不高的类型,依靠巧合、诡计、携带的宠物或者纯然的运气混在江湖。反派和其它人物武艺可以高些,但是阴谋和诡计的作用更大。
作者: 孙浩然    时间: 2010-9-20 12:54
我喜欢主人公武艺不高的类型,依靠巧合、诡计、携带的宠物或者纯然的运气混在江湖。反派和其它人物武艺可以高些,但是阴谋和诡计的作用更大。
凌丁 发表于 2010-9-20 10:15

这是韦小宝啊~
作者: 柏仙妮    时间: 2012-11-10 08:39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2-11-10 08:42 编辑

啊,翻出这个贴子太高兴了,呵呵,不枉我刨坟啊。

我把我的随笔贴这里来。
今天偶然看到一网友关于《天龙八部》萧峰的贴子,又勾起心底的武侠梦。
随便聊聊。
在金庸书中三位使降龙十八掌的都是英雄。
英雄的雏形当属第一个使用降龙十八掌的人——洪七公。在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是排名第一的高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武功在伯仲之间。(说真的提起这些还越来越佩服金先生,他都是什么想的,四个人写的各有风彩,又迥然不同。)

洪七公最精彩的出场就是在华山论剑上,那时我们后来的郭大侠,现在的郭大傻还在那里犯傻呢,他想着一个人练武有什么用?武功练的越好烦恼也越多,还不如不会武功呢。好人坏人该怎么分呢,不杀人是最好的。

然后在裘千仞问了那一句,谁自认是好人谁过来杀我时,所有的人不约而同都往后撤。说真的,谁的一生中没做过错事呢,谁敢自封为好人?
这时,这时,在我心中盖世英雄洪七公就出场了,
原话:
洪七公道:“不错。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这番话大义凛然,裘千仞听了不禁气为之夺。

其实这段话怎么看都太过矫情,但当年读来却是锵铿有力,现在回想仍是心中激荡。
英雄梦啊!
虽然只是个雏形,但生平第一次想做一个好人,不是从学雷峰开始的,是受洪七公那句话启发,这番话也为将来郭大侠的出场埋下了伏笔。
金庸笔下最坚毅的英雄——郭靖

其实《射雕英雄传》只能算是郭靖郭大傻子的成长使,郭靖的侠骨英风在《神雕侠侣》里尽展风采,携家带口驻在襄阳城数十年,不容易啊,应了那一句,一个人一生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
但这些都太笼统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杨过想报杀之仇,在襄阳城上看到
“杨过站在郭靖身旁,见到这般惨状,气愤难当,只听吕文德叫道:“放箭!”又是一挑
羽箭射了下去。郭靖大叫:“使不得,莫错杀了好人!”吕文德道:“如此危急,便是好
人,也只得错杀了。”郭靖叫道:“不,好人怎能错杀?”

也就这句话让玩世不恭的杨过在日后无论经历的多坷坎,还是走上神雕侠客的路子。榜样的力量无穷无尽。

金庸笔下最悲情的英雄人物。个人觉得金庸书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萧峰身上体现最为明显,而他在藏经阁上拒绝慕容博的交易时曾说过:
萧峰蹭上一步,昂然说到:“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
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
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他说到这里,想起当日雁
门关外宋兵和辽兵相互打草谷的残酷情状,越说越响,又道:“兵凶战危,世间岂有必胜之
事?大宋兵多财足,只须有一二名将,率兵奋战,大辽、吐蕃联手,未必便能取胜。咱们打
一个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欲让你慕容氏来乘机兴复燕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
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功立业。”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功立业。”
最悲情的英雄,身为契丹人,却长在大宋,天生的侠骨丹心照日月,最终却只能落了个自杀的下场。

悲剧!想到他的时候才明白,金先生把这个英雄写成了悲剧人物。应了那句话,悲剧人物的精神是超越世人的。
金先生确实已经站在很高的角度上。难怪那杨锐他不逊于曹先生。原来中国其实也不缺乏悲剧人物,以及写悲剧的作者。

最后总结一上,我的意思是,有些武功小人是练不成的,只有英雄才练的成,呵呵!

(乱侃一把,重温了英雄梦)




作者: 生铁    时间: 2012-11-10 11:58
写得不错啊,柏仙妮
作者: 镇州大萝卜    时间: 2012-11-10 15:08
高中的时候曾经一伙人拿着作文本写武侠接龙,因为一人一段,写到最后倒不象武侠,比较类似后来的奇幻和穿越。想起那个从封面写到封底密密麻麻的破作文本,还是很亲切。




欢迎光临 黑蓝论坛 (http://www.heilan.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2.5